部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选必修中册7.《包身工》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4-03-15 类型:同步测试

一、语言文字运用

  • 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蠕动   儒子牛   横七竖八   蜂涌而至 B、嘈杂   执拗     生死由天   不假思索 C、见机   反射     血肉之驱   生杀予夺 D、声吟   欧打     步履蹒跚   草煎人命
  • 2. 给下面语句排序,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①因为较弱的电磁辐射,也会对人的神经系统与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的干扰。
    ②人的大脑和神经会产生微弱的电磁波,当周围电器发出比它强数百万倍的电磁波时,人的神经活动就会受到严重干扰。
    ③即使在不太强的电磁波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人也会受到影响。
    ④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强电磁波的环境中,人会出现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等症状,强电磁辐射会使心血管疾病加重、神经系统功能失调。

    A、④①②③ B、②③①④ C、④③②① D、②④③①
  • 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从我们孩子的眼里看来,船户对墨鸭并没有怎样虐待,而现在,将这种关系转移到人和人的中间,便连这一点施与的____也已经不存在了!

    ②外头工人在____这种额外的负担,而包身工却在羡慕这种可以自主地拿出钱来贿赂工头的____!

    ③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____的制度,我禁不住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

    A、温情 抱怨 权力 赢利 B、温情 抱怨 权利 营利 C、热情 报怨 权力 营利 D、热情 报怨 权利 赢利
  • 4.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修辞、句式与示例相同。再写一组句子。

    命运如一壶翻滚的沸水,我们是一撮生命的清茶。没有水的浸泡,茶只能蜷伏一隅;没有命运的冲刷,人生只会索然寡味。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冬奥盛会遇见中国文化,该呈现出怎样一种“浪漫”?2022,北京,为世界做出完美(    )。

    开幕式上惊艳全场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展现了四季更替中的“江山如画”,源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构想、倾泻而下的冰滴承载着对母亲河的赞美,取自道法自然哲学理念的火炬“飞扬”传递出面向未来的激情。从开幕烟花迎客松、闭幕歌舞送别柳,到礼仪人员服饰上的“瑞雪祥云”“鸿运山水”“唐花飞雪”,从造型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    )的“雪如意”“冰丝带”等场馆,到灵感来自古代同心圆玉壁的奖牌一系列中国元素讲述着(    )的“东方故事”,呈现着中国文化和冰雪文化、奥运文化的完美(    )。____。

    从2008到2022,从“我”到“我们”,从“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内敛表白到“一起向未来”的响亮召唤,新时代中国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与展望。“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美美与共 , 天下大同”,让我们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以冰雪为媒,以文化为桥,与世界同行,一起向未来!

    (1)、依次填入选文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注释       美轮美奂       别出心裁       结合 B、诠释       美妙绝伦       匠心独运       结合 C、诠释       美轮美奂       匠心独运       融合 D、注释       美妙绝伦       别出心裁       融合
    (2)、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徐徐展开的饱含深情的一幅幅中国式冰雪画卷,讲述了中国故事,彰显着中国风采,传递出中国自信。 B、一幅幅徐徐展开的饱含深情的中国式冰雪画卷,讲述了中国故事,彰显着中国风采,传递出中国自信。 C、徐徐展开的饱含深情的一幅幅中国式冰雪画卷,彰显着中国风采,讲述了中国故事,传递出中国自信。 D、一幅幅徐徐展开的饱含深情的中国式冰雪画卷,彰显着中国风采,讲述了中国故事,传递出中国自信。
    (3)、下列对选文中涉及的文学文化常识,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

    A

    芦柴棒

    《包身工》

    夏衍

    现当代

    小说

    B

    二诸葛

    《小二黑结婚》

    孙犁

    荷花淀派

    小说

    C

    盛衰之理

    《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

    北宋

    散文

    D

    天下云集响应

    《过秦论》

    贾谊

    东汉

    散文

    A、A B、B C、C D、D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学校,总有学生抱怨该记的东西记不住,好不容易记住了,又很快忘记了。我们先看看记忆是什么,记忆就是我们过去经历或学习过的经验,被人的大脑所保存,一旦在生活或工作学习中需要这种经历或经验时,就能及时呈现出来。譬如:见糖知甜、见盐知咸等。人要记住东西需要几个过程,即识记、保持、再认、回忆和特殊环节遗忘。识记是对学习材料进行编码、组织并储存在记忆系统中;保持是对学习过的事物在脑中保留一段时间;再认是指当感知过的事物重新出现在眼前时,能够识别出来;回忆是指已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时,仍然重新回想起来;遗忘是不能再认和回忆或错误地再认和回忆原先识记过的内容。

    (   )。据科学家证实,人的记忆能力是十分惊人的,可是每个人的记忆宝库仅挖掘了10%,还有更多地记忆发挥空间。可为什么人们总抱怨记不住东西呢?这是因为,有些人只关注了记忆的当时效果,却忽视了记忆中的更大的问题,记忆的牢固度问题,这就涉及到心理学上常说的遗忘的规律,即“先快后慢”。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例文中“先快后慢”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像他这种“聪明人”,社会上还是越少越好。 B、他的“一抓准”“一口清”绝技,他创造的整套服务经验和服务艺术,至今为全国广大商业、服务业职工所学习和称颂。 C、包身工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 D、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地道的湖南农民,这使我想起了农民送给他的“泥腿子专家”“泥腿子院士”的称谓。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信息的处理上,记忆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 B、在信息的处理上,记忆是对输入信息的贮存、编码和提取的过程。 C、对于信息的处理上,记忆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 D、对于信息的处理上,记忆是对输入信息的贮存、编码和提取的过程。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很多人认为(   ①   )。比如饭吃掉了是消费,饮料喝掉了是消费。退一步说,商品要被持续使用或形态发生很大改变才能叫消费。比如汽车开了一阵子,生锈了、坏了可以叫消费;手机使用很久,变旧了、卡了也能叫消费。那些没有消耗掉实物或商品形态没有改变的,就不是消费而是浪费。比如去医院看病,花200块挂了专家门诊,医生耐心地问诊了20分钟,最后的判断是没什么问题,回去休息一下就好了。这时候很多人觉得自己浪费钱了。但是,(   ②   ),他就心满意足了,认为这才叫做诊疗,他们对消费的认识,聚焦在了这些会被自己吞进肚子的药品上。

    然而,有些东西看似浪费却促进消费。西班牙的“西红柿节”始于1945年,在瓦伦西亚地区的布尼奥尔小镇,每年8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三,当地民众及世界各地数万游客用一百多吨西红柿作武器展开激战,使整个市中心变成西红柿的海洋。一百多吨西红柿约30万元人民币,(   ③   ),可从2013年开始,“番茄节”每人收费10欧元,门票收入达30万欧元,约240万人民币,整个节日通常持续一周,其间游客还会产生各种消费。显然,这一百多吨西红柿没有浪费,而是高效地发挥了作用。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西红柿的海洋”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姑娘是个明白人,岂不闻俗语说:“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红楼梦》第五十七回) B、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家中却一律忙,都在准备着“祝福”。(鲁迅《祝福》) C、包身工的身体是属于带工老板的,所以她们根本就没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夏衍《包身工》) D、在这里,我打算提出一个各民族的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
    (2)、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二、小阅读-课内

  • 8. 本文《包身工》语言非常准确生动,请赏析下面的句子。
    (1)、已经是旧历四月中旬了,上午四点过一刻,晓星才从慢慢地推移着的淡云里面消去,蜂房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已经在蠕动了。
    (2)、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莴苣的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3)、红砖头的怪物,已经张着嘴巴在等待着它的滋养物了。
    (4)、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地瘦,身体像弓一样地弯,面色像死人一样地惨!
    (5)、在这千万被饲养者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法律,没有人道。这儿有的是20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体制忠实服役的16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

三、现代文阅读

  • 9. 阅读下面的报告文学,完成题目。

    那些花儿

    ——湖南省邵阳市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现状调查

    9月2日,开学了,清晨5时,5岁的周江龙和4岁的妹妹周亮兴奋地爬下床,他们要上幼儿园了。兄妹俩家住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大新乡大西村,母亲在妹妹出生13天后就离家出走,父亲两年前外出打工,音信全无,留下兄妹俩同73岁的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很希望孙子能上幼儿园,但对于这个每月只有微薄低保金的家庭来说,是奢望。幸运的是,湖南省惠民农村留守儿量学前教育基金会为两兄妹办理了入园手续,资助他们入园。两兄妹的梦想开花了。

    (一)

    周家兄妹只是邵阳地区众多留守儿童的一个缩影。邵阳市是全国留守儿童大市,据统计,目前留守儿童占儿童总数的70%,在近28万3岁到5岁的儿童中,上幼儿园的只有18万人,全市幼儿园仅有121所。

    上午9时许,周江龙和妹妹在奶奶的护送下,翻越大山,穿过吊桥,终于走到了新邵县大新乡中心幼儿园,这是全乡唯一的幼儿园。

    悠悠资水穿乡而过,大新水库更是把孩子们和幼儿园阻隔开来。很多孩子只能坐轮渡,走200米的吊桥过去。安全隐患巨大,刮风下雨更加危险。无奈之下,幼儿园只能每天派老师负责接送学生。

    有的家长选择在幼儿园附近租房,黄永秀老人就是其中的一个。她带着上幼儿园的孙子在附近租了一间小屋。“家住在山坳里,出山就要近两个小时,儿子媳妇都出去打工了,没人护送,租房也是实在没办法,说什么也不能耽误孩子啊。”黄永秀感慨。

    提起邵阳市留守儿学前教育的困境,邵阳市教育局副局长汤策程显得很无奈:“邵阳市大多数地区是山区,基础教育薄弱,学前教育更是最薄弱的一环。财政投入少,按国家规定,一乡至少一所公办幼儿园,但是全市公办的幼儿园不到5%,其余的都是民办幼儿园,而这些民办幼儿园80%以上都不符合国家的建园标准。如果我们把它们都取缔,孩子们就没有幼儿园可上了。”

    邵阳市副市长李兰君告诉记者:“邵阳地区的学前教育普遍存在区域发展失衡以及办学条件简陋的问题。县城之间、县城与乡镇之间的学前教育发展差距较大,少数财政状况稍好的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已经达到70%,而大部分县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不到40%。农村地区的90%以上的孩童上一学年的学前班就直接上小学。”

    (二)

    绥宁县拱桥村幼儿园伍长妹园长告诉记者:“农村的家长都存在一个观点,很关注孩子今天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认识几个字,会算几道题。”走进教室,放在墙角的小黑板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上面写满了彩色粉笔书写的汉字:终、钟、钤……仔细看,黑板上还隐约可见没有擦拭干净的数学算式。

    绥宁县拱桥村幼儿园的陈旧教学观念只是冰山一角,邵阳农村学前教育普遍存在“小学化”现象。

    谈起学前教育“小学化”的不足,隆回县麻塘山乡松竹村东新小学校长刘其辉说:“幼儿教育小学化,一来,这么小的孩子未必能够完全接受,而且这种教学进度跟小学阶段的启蒙教育是重合的;二来,由于留守,爷爷奶奶给不了较好的家庭教育,但3岁到5岁阶段恰恰是良好习惯的培养阶段,不注重行为习惯的培养,对孩子的一生都会有影响。”

    除了教学观念落后,学前教育还面临着师资匮乏的严峻挑战。

    隆回县荷田乡,九下、禾力、雷塘、姚家是全乡最偏僻的四个小山村,但这里仅有一所幼儿园和一位坚守30年的女老师。欧阳前秀老师深情地说:“我很喜欢小孩子,不忍心看着他们跑那么远的路去上幼儿园,我就在这里办了一所幼儿园。”

    隆回县教育局副局长欧阳晓明分析了邵阳农村地区幼师缺乏的原因,一是专职幼师培养有限。今年的教师培训中,隆回的幼师培训中只有两名幼师指标。二是财政投入不够,幼师待遇差。公办幼儿园幼师工资只有一千元左右,比在外面打工少很多,

    据统计,邵阳地区幼师缺口超过3000人,而且每年都会有近百名幼师往小学教师、公务员、公司文员等行业流转,其中在岗幼师有近70%是非专业幼师。

    (三)

    邵阳县黄荆乡是全国著名的“无妈乡”,对这里的很多孩子来说,“妈妈”是他们心里不可触及的伤痛。由于海拔高,土壤贫瘠,农业不发达,村民经济收入很低,这里的妇女要么出走,要么改嫁。据统计,邵阳县黄荆乡有132名失母儿童,在黄荆乡中心幼儿园就有12名。

    “我们老师就是他们的妈妈,每天放学他们都抱着我们不肯回家。黄荆乡幼儿园伍云园长流着泪向记者讲了—个故事,今年年初她和几名老师下乡走访,到了黎叶涛的家里,4岁的他见伍云进了家门就抱住她的腿说:“妈妈回来了,妈妈回来了。”伍云的心被割了一刀,当即决定不收学费带他进幼儿园。

    今年8月,邵阳籍民营企业家姜斌带领全国首家专项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的基金会——湖南惠民农村学前教育基金会在邵阳桂牌成立,基金会成立的第一期项目就是在黄荆乡捐资500万元建一所符合省级幼儿园建园标准的示范性幼儿园。今年8月25日掘土奠基,预计建筑面积达2122.6平方米,可容纳300名幼儿。在这里,活动室、教堂、寝室、舞蹈室将一应俱全。

    为号召更多的慈善爱心人士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8月28日晚,邵阳市政府联合基金会在邵阳市体育馆举办了一场爱心慈善晚会。知名作家捐出爱心书画作品,胡兵、那英等演艺界明星捐出自己的物品现场拍卖,一共筹得资金1500余万元,为改善邵阳地区农村学前教育添砖加瓦。

    此外基金会还一次性向邵阳地区捐赠校车35辆,基金会拟在五年内新改扩建150所农村幼儿园,捐赠校车150辆,资助培训600名农村幼师,并资助7500名特困儿童入园,总投入将达1.5亿元。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用周家兄妹的实现梦想事例引出调查对象,并强调“只是邵阳地区众多留守儿童的一个缩影”,照应题目。 B、关于学前教育,调查中有校长提出了现在普遍存在“幼儿教育小学化”,这跟小学阶段的启蒙教育重合,严重影响小学阶段教育。 C、全国著名的“无妈乡”——邵阳县黄荆乡,有132名失母儿童,在乡中心幼儿园就有12名,有时候小孩见到老师就说:“妈妈回来了。” D、邵阳市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面临的困境有财政投入少、公办幼儿园少、区域发展失衡、办学条件简陋、幼儿园教学观念落后、师资匮乏等。
    (2)、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向记者介绍邵阳地区的学前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时,邵阳市有关领导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说明了县城之间以及县城与乡镇之间的巨大差距。 B、虽然是调查报告,但本文的语言充满了感情色彩,寄寓了作者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现状的关切之情以及无力改变的无奈之情, C、欧阳前秀老师、黄荆乡幼儿园伍云园长等材料非常典型,能从不同的角度说明观点,如伍云园长这一材料就主要说明了幼儿教师非常富有爱心。 D、本文的调查对象是湖南省邵阳市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现状,调查过程中采用了开调查会、个别访问、现场察访等多种调查方法。
    (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学前教育问题的建议。
  •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大连光源:能给原子拍视频

    日前,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的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大连光源”,发出了世界上最强的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脉冲,单个皮秒(1皮秒等于一万亿分之一秒)激光脉冲产生140万亿个光子,这套总长100米的装置成为世界上最亮且波长完全可调的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光源。

    “大连光源”由加速器、波荡器和光束线站三部分构成。先由时间宽度为几个皮秒的脉冲激光(驱动激光)在光阴极上打出一簇高密度的脉冲电子,再利用直线加速器将这个脉冲电子束加速到3亿电子伏特的能量,电子的速度与光速非常接近。另一束皮秒或者相近时间宽度的强激光(种子激光)照射在这个高能电子束上,电子束中的电子在种子激光的作用下,就会按照激光的波长在空间重新分布(调制),然后让被调制的电子束继续穿越一系列周期性变化的磁场。电子在周期性磁场中就会一边以光速向前飞行,一边左右摆动,向前辐射出光线。途中各处发射的光会叠加增强,同时电子自身辐射的光也在调制电子自己的空间分布,从而使得电子更加强烈地辐射光线,适当地选择周期性磁场的强度,就会使得种子激光中的某个谐波成分按照前述方式急剧地自激放大并达到饱和,从而输出极紫外激光。

     “‘大连光源’有最亮的‘闪光灯’,峰值功率的亮度比太阳光高100亿倍,有最快的‘快门’,出光长度能达到飞秒(1飞秒等于一千亿分之一秒)、皮秒,不但能让分子、原子‘无处遁形’,还能给它们‘拍电影’,将物理化学反应的全过程动态记录下来。”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赵振堂说明了“大连光源”的大用场。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自由电子激光是国际上最先进的新一代光源,也是当今世界科技强国竞相发展的重要方向,在科学研究、先进技术、国防科技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自由电子激光的发展在前沿科学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近十年来,自由电子激光技术的发展和突破为探索未知物质世界、发现新科学规律、实现技术变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研究工具。

    “‘大连光源’的建成出光成为我国大科学工程的又一成功范例,也必将大大促进我国在能源、化学、物理、生物、材料、大气雾霾、光刻等多个重要领域研究水平的提升,为我国的科学事业注入新的活力。”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王恩哥表示,这一光源的成功研制为我国未来发展更新一代的高重复频率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选自“中国经济网”,有删改)

    材料三

    大连光源正式开工建设以来,在两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基建工程以及主体光源装置的研制,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调试成功产生了世界上单脉冲最亮的极紫外激光,创造了我国同类大型科学装置建设的新记录。

    这一项目也开创了我国科学研究专家与大科学装置研制专家成功合作的先例,对于未来加快推动大科学装置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科学目标为驱动,让“大连光源”成为我国大科学装置研制的典范。赵振堂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我国早期的大科学装置,往往都是先建好装置,再去找用户,看看哪些科学家能用。“但是‘大连光源’把这个过程反了过来,是科学家先对科研有了需求,再找到工程团队来合作。这要求我们在建装置之前就充分调研,开工之前就要掌握装置的科学目标是什么。”

    大连化物所的长处是科学研究,而上海应物所团队在大科学装置建设方面积累了20年的经验,两个团队为了相同的梦想走到了长兴岛,合作顺利得出人意料。

    (选自《中国科学报》,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大连光源”是世界上最亮且波长完全可调的极紫外自由电子光源,全套装置总长100米,能给分子、原子拍摄视频,记录下物理化学反应的动态全过程。 B、自由电子激光是最先进的新一代光源,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大连光源”为我国探索未知物质世界、发现新科学规律、实现技术变革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 C、“大连光源”由上海应物所和大连物化所联合研制,前者的科学研究专家与后者的大科学装置研制专家成功合作,成为了我国大科学工程的成功范例。 D、我国早期的大科学装置,往往在建设之前缺乏充分调研,科学目标不够明确,一般都是先建好装置,再去找用户,而“大连光源”的研制则改变了这一状况。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材料一第二自然段先介绍了“大连光源”的构造,然后按着先后顺序详细介绍了“大连光源”输出极紫外激光的过程,这让读者对“大连光源”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B、材料二第一段介绍了自由电子激光技术在世界领域的发展现状,其目的是为了突出我国的“大连光源”在自由电子激光技术领域已处于世界最先进水平。 C、材料三前两段介绍了“大连光源”项目的建设过程,这个过程不仅用时短,而且技术领先世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该项目成为我国大科学装置研制的典范。 D、三则材料因为报道的重点不同,表达方式也各不相同,材料一主要运用了说明和描写的表达方式,力求准确生动,材料二、三主要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观点鲜明。 E、以上材料引用了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赵振堂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王恩哥对“大连光源”的相关介绍和评价,这些引用增加了新闻的权威性和真实性。
    (3)、三则材料对“大连光源”的报道,其共同点和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
  •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936年春在太原[注]

    宋之的

    春被关在城外了。

    只有时候,从野外吹来的风,使你嗅到一点春的气息。很细致,很新鲜,很温暖,并很有生气。在这种感觉里,你可以想到,河许已解冻了,草已经发芽了,桃花也在吐蕊了吧!

    但我却出不了城。

    一整天,我所看见的,是灰色的墙,灰色的土,和穿着灰色衣裳在街头守望的兵。我气闷而且窒息。连行动也被强度的限制着了。出城,要通行证;到街上去,要好人证。并且七点钟已经开始戒严了。为了免掉那些灰色同志对你取攻击式,端起枪来,并且对准你的脑袋,我只好一个人关在屋子里。而我的屋子,又恰巧临着街。一整夜,我全听见扳枪栓和喊“口令”的声音,这在深夜里,特别加重了恐怖的氛围。

    同事间已经有人配着“好人证”来上课了。

    “好人证”分五类,象花生鸭梨瓜子那样的把人也鉴别了货色。譬如我。因为没铺保,虽说有职业,有乡友保,也只得一个三等货,椭圆形,勉强允许居留。至于我的厨子,却是地道的一等货,把正方形的牌子悬在胸前,对我也骄傲起来了。

    我和我的厨子,竟差了两等。比起他来,我是次一等又次一等的好人——我气闷……

    他在厨房里又唱起来了。

    “桃花江里是美人窝,美人窝里没有我!”

    象说话似的,——这一等好人!

    我听见他唱这歌,已经不止一次了。但这次,却异样的刺耳。在那声音里,我辨别出一种对我示威的意味。我应该更正他这坏习惯,一定要。

    “新闻剪集”。

    (“本报特讯”:昨日下午,有一小贩,行经南门大街,形色张皇,经巡行之警士检查,于帽沿内得铜元一小枚,察系匪探标记,方送军法会审处严惩云。)

    这几天,检查行人似乎特别严了,那检查方法不免使我们时刻耽着心。帽子里夹着纸,或是口袋里放一个铜元的,全是匪的标记。这结果,是使人无论什么也要留点神。

    我的厨子在他那好人证上,又有了新的花样了。把四方形的好人证镶了边,且蒙了一层绿色玻璃纸悬在胸前,就更显得与众不同。因之,在把饭端给我的时候。就特别在我面前停留了一小会,那意思,我很知道的。

    “新闻剪集”。

    (“本报特讯”:汾阳来客谈,汾阳西郊XX村,有娶亲者,当花桥进门时,迎亲亲友,均拥集呼唱。并大放爆竹,恰有一飞往前方之飞机由此经过,居高临下,窥望不真,认为有匪来扰。乃掷炸弹数枚,结果伤亡数十四,状甚凄凉云。)

    我的厨子突然跑来告诉我——他知道很多事。很多很多的事。

    ——今天又要杀人了。一共九个,其中四个是女学生。

    不一会,他就跑得无影无踪了。那时间,正是下午一点钟,我想他大概是凭了他那一等好人的资格,到街道上去探望去了吧!我奇怪着这风俗,同时想起了旧小说里一些劫杀场的描写。

    正是那样的描写,现在又复活在太原市上。

    一说杀人,很多老太婆,小孩子,年轻的媳妇,以及有闲的男人,便从早晨起,守在街头了。人很多,有的且特别穿了新衣服,打扮得花团锦簇,象参与盛会那样的,等待着囚车。除了这些特定的守候人以外,囚车后面,随了军号的嘀嗒声,还拥挤着很多人。

    英雄们劫夺杀场能够改装为变戏法的,卖艺的等等,停留在人丛中,据此看来,倒有些逼真了。

    这杀人展览的风气,是颇使人感到一种狰狞的恐怖味道的。

    和这“杀人展览”相对照的,还有一种奖励告发的条例,也是很容易激动存心厚道的人的悲愤的。凡告发者,立赏法币一百元。一百元且是法币,自可诱导许多人来上钩。但约来约去却发现了如下的一则新闻:

    (“本报特讯”:山大被传学生XXX等七人。已于昨日讯明释放。缘山大有校役刘X者,惑于赏洋之厚。遂诬栽该生等有XX嫌疑。因以被传,经军法会审处严厉审讯之下,知刘X告发之情形,全属子虚,该生等已于昨日出狱云。)

    接着这新闻,是要临时公布的死刑十二条之外,又添了一条:“告发人倘有诬栽等情事者,立即枪毙。”

    但我想这已经迟了。在许多杀人的展览会下,就难免没有个把冤枉吧!至少,那七个学生的被毒打,是很使我们毛骨悚然了!

    但今天,我的厨子却空跑了一趟,那几个女学生要被杀头等等,原来全是谣言。他仿佛是十分气愤的又在厨房里自言自语了。

    “新闻剪集”。

    (“本报特讯”:昨日距城三十里之西山土窑内,发生一大惨剧。缘近日流言所播,草木皆兵,西山居民,恐遭匪扰,均避于一土窑内,该窑年久失修,忽然坍毁,当场压死百姓七八,伤十一人,厥状极惨。)

    “流言所播, 草木皆兵”,这实在是太原市上最真实的写照,报纸上既天天在吹散着触人心魄的新闻,人嘴里又传说着一些怪奇,但多半是恐怖的消息。在这样的时候,也难怪正太车站上有人满之患,有钱的人纷纷离省了。不过倘把这般消息,和娶亲被炸那一段对照起来,就难免要使人发生一种猜想。土窑既可避难,想来也就有些坚实,断不会和那间就要突然坍毁,其所以突然坍毁的原因,也说不定又是“窥望不真”之所赐了。

    可是城里这几天的恐怖空气,却也真使人嗅到死味了。谣言象火一样燃烧着,人们全彼此警戒着躲起来了。昨夜六点钟就戒了严。不仅是路上断绝了行人,并且有大批警车出动,据说是飞机场那儿出了事,有十几个带手枪的探子被擒获了。

    这消息使得全城都颤栗着,连太阳似乎也变了颜色了。

    幸亏这样,我的厨子算是一天没出门,只寂寞的在厨房里唱他那“美人窑里没有我”,不然,他也许又顺脚去海子边,炫耀他那一等好人证去了。

    六、

    今天到学校里去,才听说那在飞机场被擒获的十几个人,原来却是到陕西去的教育考察团团员,这才大家全放了心。

    但我的厨子,却又不知在什么时候,出走了。吃早饭,没回来,晚上下了课,还没有回来。

    我带着极大的诅咒和憎嫌,下了最后的决心,心里想:“还是让他滚蛋吧,带着他的一等好人证!

    七、

    非常的意外,意外得使我惊愕了。

    那厨子,到今天早晨我才知道,被抓到公安局去了。并且还——罚了五块钱。

    为了说明这事,我特别剪下一段报,贴在下面:

    绥署昨日公布:配带好人证,一:不准污毁,二:不准罩以任何布面或纸面,三:不得遗失,四:不得私授匪类。倘犯一二两款,处百元以下罚金。犯三四两款,处五百元以上罚金或死刑……。

    我的厨子就是在这条例下被捉进去,回来的时候。好人证已没有玻璃纸,并且背又佝偻起来了。

    ——我是多么的怀念春啊!

    (有删改)

    [注]本篇报告文学发表于1936年9月5日《中流》创刊号。作者叙写了1936年春天在太原的见闻。其时太原在阎锡山统治下开始对共产党和进步人士施行残酷的迫害,白色恐怖笼罩全城。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采用新闻剪辑的手法,将日常生活素材作了适当剪裁,反映了人民大众的凄惨生活。 B、本文同《包身工》一样,克服了过去报告文学只偏重报告事实而不注意艺术加工的缺点,标志着我国年轻的报告文学的显著进步。 C、本文真实描绘了在阎锡山统治下的太原这座“死城”的社会面貌,是一篇针砭时弊、抨击劣政、独树一帜的佳作。 D、“好人证”分为五等,“我”竟然比家里的厨子要低两等,这让“我”极其不满,这引发了“我”对他的“诅咒”和“憎嫌”。
    (2)、报告文学要写好典型人物,下列关于“厨子”这个人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厨子虽然身份低微,却有着第一等的“好人证”,这使得他在“我”面前也骄傲起来了。 B、厨子在“好人证”上做“花样”,以显示自己的得意,却因此被捉而罚钱,他终于弯腰,学会了谦逊。 C、厨子和“我”所见围观“杀人展览”的人一样,热衷于看热闹,和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高度-致。 D、女学生要被杀头等传闻全是谣言,害得厨子空跑一趟, 令他“十分气愤”,这体现了他的冷漠和愚昧。
    (3)、试分析作品首句“春被关在城外了”的内涵。
    (4)、报告文学要求真实反映社会生活,请简要说明本文是如何体现报告文学的这个特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