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卷)部编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全真模拟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3-14 类型:期中考试

一、积累运用(30分)

  • 1. 默写古诗文。
    (1)、窈窕淑女,。(《关雎》)
    (2)、蒹葭苍苍,。所谓伊人,。(《蒹葭》)
    (3)、青青子衿,。(《子衿》)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一句点出了诗人与朋友送别的地点,“”一句则写出友人即将要去的地方。
    (5)、《小石潭记》中侧面写潭水清澈的句子是: , 日光下澈,
    (6)、请把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补充完整。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 2. 根据拼音写出对应的词语。
    (1)、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fú shuǐ的。
    (2)、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dà chè dà wù。
    (3)、两块陆地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zhě zhòu变形。
    (4)、真的有hăi kū shí làn的时候。
  • 3. 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到了秋天,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都销声匿迹了。 B、春天的花都湖桃红柳绿,花香鸟语 , 真是悠闲放松的好去处。 C、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地飞过。 D、夜晚到,人们张灯结彩 , 用点点灯火,掀开黑暗,驱散严寒。
  • 4. 下列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A、汉语取代日语成为韩国第二外语的原因,是因为韩国人敏感地意识到中国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强。( 去掉“的原因”或“因为”) B、临近毕业,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把“毕业”改为“中考”) C、近几年,王芳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现已积累了大量资料。(把“无时无刻”改为“时刻”) D、食品添加的使用标准包括食品用加工助剂、胶姆塘基疏州和食品用香科等2314个品种。(在“品种“后加上”的使用标准”)
  • 5. 为推进我市“中小学生阅读素养提升”行动计划,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期间,你所在的学校开展主题为“爱上阅读”的读书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现场,首先由学校朗诵队朗诵了朱自清的《春》,接着,著名播音员陈老师将朗诵朱自清的《背影》。作为主持人请你给这两个节目写一段串词。(要求:衔接自然,富有感染力。)
    (2)、读书活动正如火如荼地举行,校园小记者在八年级活动区域内进行随机采访,请你接受访问并回答问题。

    小记者:这位同学,你好!相信你应该读过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对经典有着自己的研读和理解。请问你最喜欢里面提到的哪部经典?请说说你的理由。

    同学:①

    同学:②

    (3)、在阅读有关爱国文学时,某同学邀请书法组为大家展示了下面四幅书法作品,对下列作品的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幅作品为隶书,笔画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富有古朴美。诗句体现了作者心系苍生、胸怀天下的情怀。 B、第二幅作品为草书,笔画连绵,状似珠连,绝而不离。诗句体现了诗人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 C、第三幅作品为楷书,字形端正,结构整齐,正气饱满。诗句表现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是对孟子“舍生取义”的最好诠释。 D、第四幅作品为篆书,字体古拙厚重,笔力强劲。这句名言与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有异曲同工之妙。
    (4)、下面是美术老师为本次活动创作的题为“渴”的“全民阅读”漫画作品,请你描述画面内容,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二、阅读(40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石上。然不动,俶尔远逝 ,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 , 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下罅 , 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
           游人坐⑥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 , 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

    (节选自陶弘景《观第五泄记》)

    【注释】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今浙江境内。②罅:缝隙,裂隙。③掉:摇动。④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⑤掣折:转折。⑥欹:斜靠。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清冽   

    石上   

    折蛇行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雷声/虽乘奔御风,不以 B、石下罅/已失期 C、而犹不忍/乃记之而 D、/男有分,女有
    (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游 人 坐 欹 岩 下 望 以 面 受 沫 乍 若 披 丝 虚 空 皆 纬

    (5)、请根据【甲】【乙】两篇选文回答问题。

    ①【甲】【乙】两文写水,突出了水的不同特点,其中【甲】文突出了水的 , 【乙】文突出了水的(分别用文中的一个字回答)。两文在写作手法上都运用

    ②请比较【甲】【乙】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凡尔赛文学”来袭

    最近,“凡尔赛文学”在网上火了,“凡尔赛文学”作品不断涌现,还上了热搜,微博、抖音、知乎、百度等平台上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都有很高热度。一时间,形成了一种值得思考的网络文化现象。

    【材料—】

    “凡尔赛”学霸版:“真羡慕你游戏玩得好,不像我,除了成绩好点,钢琴八级外,什么爱好也没有。”

    “凡尔赛”生活版:“阿姨问我为什么能保持这么好的身材,天呐,172cm、45kg的我哪有什么好身材!”

    【材料二】

    有人指出,“凡尔赛文学”概念受到了讲述法国凡尔赛宫贵族生活的日本漫画《凡尔赛玫瑰》的启发。凡尔赛是法国的一个小镇,距巴黎十多公里。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曾在那里建造了富丽堂皇的凡尔赛宫,使它成为奢华贵气的代名词。有人提出,“凡尔赛文学”是“用最低调的话,炫最高调的耀”;也有人把“凡尔赛文学”的内容概括为漫不经心地做作、故作困扰的炫耀、欲拒还迎的责怪。

    (摘自《凡尔赛文学:调侃还是炫耀》,《光明日报》)

    【材料三】

    评论1:生活中有孩子用这种方式炫耀,多数还是被认为是不够成熟,内在修养不够,因为这种炫耀会对别人构成一定压力。疫情下,对于不少过得比较难的网友来说,看到“凡尔赛文学”,难免要进行宣泄。要警惕“凡尔赛文学”被玩坏。这种文体还是体现了一种虚荣心,一味活在自己“意淫”的精神世界里。如果任其发展,不做引导的话,可能会带坏年轻人的三观,误导他们的人生价值观。有影响力的网络人物,不要做不负责任的传播。

    (摘自《“凡尔赛文学”火了,但年轻人小心有坑》,《南方都市报》)

    评论2:从某种程度上,我倾向于认为“凡尔赛文学”的内核是高级的,只要不是为了讽刺而讽刺,讽刺与幽默就是一把语言的利器,已逝的伟大作家,用这种笔法,暴露上层社会的虚荣与附庸风雅,揭露官场恃强凌弱的人间百态。讽刺也是一种发声方式,以唤醒社会中沉沦的芸芸众人,也包括你我。

    (摘自《凡尔赛文学的内核与关于中产的反思》,澎湃文学)

    评论3:作为炫耀的“凡尔赛文学”以“晒生活”之名行炫耀之实,流露出不健康的、缺乏自信的心态。刻意打造“高级生活”来填补空虚的内心,反映的是自我认知和社会认可产生落差之后的“过度补偿”心理。这样的“凡尔赛文学”实质是网络环境里的表演行为,暴露出虚伪的人生态度和扭曲的价值观念。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所说,“一个人越自卑,寻求优越感的要求就越强烈。”换一个角度,作为文体的“凡尔赛文学”,实际上也是一种修辞术。通过运用诸如正话反说等手法,造成强烈的场景效果,带给人超越语言之外的感受。生活在快节奏的当代社会中,确实需要解压阀,这类“凡尔赛文学”像无害的“自黑”或“吐槽”,起到了情绪解乏和缓解焦虑的作用。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凡尔赛文学”值得鼓励。

    评论4:时下的文化热点大多离不开网络传播环境。“凡尔赛文学”成为文化现象也与互联网的传播特性分不开。当下,互联网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渠道,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崛起,让人们时刻沉浸在网络语境之下。网络不仅促使人表达心理状态,而且帮助人完成表达的修辞。同时,互联网强场景化、强互动性的特点,放大了情绪易于互相影响的特性,并使其传播更加便捷。“凡尔赛文学”具有语义浓缩、形式固定、场景生动等特征,又反映社会心理心态,十分符合网络传播的需要。

    (摘自《凡尔赛文学:调侃还是炫耀》,《光明日报》,有删改)

    网络流行词火得快,消散得也快,也许过不了几天,“凡尔赛文学”就会和许多曾爆红的“梗”一样,被网友创造的新“梗”代替。但是,“凡尔赛文学”的流行给我们的提示不应轻易忘却,即网民的心理状态需要更多关注和疏导,自我表达也需要更有效的引导。

    (1)、阅读材料,选出与文本内容相符合的一项(   )
    A、“凡尔赛文学”是一种近期才出现的新型文学创作形式,上了微博、抖音、知乎、百度等平台的热搜榜。 B、“凡尔赛文学”虽然还不够完善,但其内核是高级的,它不是为了讽刺而讽刺,而是以讽刺的形式展现真实的生活。 C、生活在快节奏的当代社会中,“凡尔赛文学”必不可少,因为它起到了情绪解乏和缓解焦虑的作用。 D、“凡尔赛文学”流行的背后折射了网民或调侃或虚荣的心理,是一种值得思考的网络文化现象。
    (2)、结合三则材料,分析“凡尔赛文学”迅速火爆的原因。
    (3)、作为年轻人的你对“凡尔赛文学”及其流行,持怎样的态度?联系材料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 8.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的两个梦

    袁隆平

    ①时光如白驹过隙,一转眼,90年过去,我成了正儿八经的“90后”。我大半辈子都在与水稻打交道,至今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工作已有55个年头。我最关心的,就是与水稻和粮食相关的事。

    ②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华大地上到处灾荒战乱,人民生活颠沛流离,少年时我就被迫从一个城市辗转到另一个城市,虽然少不更事,但每当看到沿路举家逃难、面如菜色的同胞,看到荒芜的田野和满目疮痍的土地,我的内心总会泛起一阵阵痛楚。报考大学时,我就对父母说,我要学农。母亲听了,吓一跳,说,傻孩子,学农多苦啊,你以为好玩儿呢?但我是真正爱上了农业,死活要学,还摆出大道理:吃饭可是天下第一桩大事,没有饭吃,人类怎么生存?最后,父母尊重我的选择。

    ③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任教。安江农校地处偏远,临行前,学校的领导告诉我,那里很偏僻,“一盏孤灯照终身”,你可要做好思想准备。当时我想,能传播农业科学知识,也是为国家做贡献!没想到,去了不久,就碰上困难时期。我当时想,这么大一个国家,如果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我要为让中国人吃饱饭而奋斗!

    ④从此以后,我开始自己的杂交水稻研究之路。一路走来,有汗水和辛酸,也有丰收和喜悦。科学探索无止境,在这条漫长而又艰辛的路上,我一直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⑤禾下乘凉梦,我是真做过,我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而我则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其实我这个梦想的实质,就是水稻高产梦,让人们吃上更多的米饭,永远都不用再饿肚子。

    ⑥做梦容易,但要把梦变成现实,则需要付出大量艰苦的劳动和努力。我清楚地记得,那是1961年7月的一天,我到安江农校的试验田选种。突然,我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稻株。穗大,颗粒饱满。我随手挑了一穗,竟有230粒之多!当时以为,选到了优良品种,岂不是可以增产无数粮食?

    ⑦第二年春天,我把种子播下,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一眼望去,高的高,矮的矮,没有一株赶得上最初的那株水稻。我不甘心,开始反复琢磨其中的奥秘,研究那一片试验田的稻株比例,最终得出一个结论:水稻是有杂交优势的,那株鹤立鸡群的水稻,就是天然的杂交水稻。既然天然杂交稻具有这样强的优势,那么人工杂交稻,也一定有优势。当时,遗传学理论一直否定自花授粉作物有杂交优势。我对此理论提出质疑。随后,我又拜访专家,翻找资料,最终得出结论,既然自然界存在杂交稻,那么人工杂交水稻也一定可以利用。而要想利用这一优势,首先需要找到“天然的雄性不育水稻”。

    ⑧于是,我又走上曲折的寻找之旅。

    ⑨其中,最令人刻骨铭心的是,在海南岛找到天然雄性不育野生稻“野败”并加以利用的过程。这真是大海捞针啊!“野败”的发现对杂交水稻研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更是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的突破口。1973年,我们协作组历尽千辛万苦才通过测交找到恢复系,攻克“三系”配套难关,才有了新中国第一代杂交水稻。1995年,第二代以光温敏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稻研制成功,它的主要优点是配组自由选择,能选配到优良稻组合的几率比较高。2011年,我们又启动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的研究与利用,这是以遗传工程雄性不育系为遗传工具的杂交水稻,已初步研究成功,该杂交水稻克服了前两代的缺点。现在,我们甚至开始了第四代、第五代杂交水稻的研制。

    ⑩不可否认,上个世纪我们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所以杂交水稻把产量摆在优先地位。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人民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所以,我们也改变思路,提出既要高产,又要优质。但是必须说清楚,虽然要满足市场对优质大米的需求,但我们仍然坚持一条,即不能以牺牲产量来求优质。我始终觉得,粮食安全问题必须时刻警惕。历史也无数次告诫我们,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最有效途径,就是提高水稻的产量。

    ⑪科学探索永无止境,我的另一个梦,就是杂交水稻走向世界、覆盖全球梦。

    ⑫为了实现这个梦,我们一直在努力。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我们坚持开办杂交水稻技术国际培训班,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4000多名杂交水稻技术人才,我还受邀担任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帮助其他国家发展杂交水稻。目前,杂交水稻已在印度、越南、菲律宾、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美国、巴西等国实现大面积种植。今年6月,在长沙举行的中非经贸博览会上,来了不少非洲国家农业界的朋友,看到他们对杂交水稻充满感激和期待,更坚定了我们将杂交水稻推向世界的信心与决心。

    ⑬我已经90岁了,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我要力争让我们的团队早日完成每公顷18吨的高产攻关,做好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的生产应用。我希望最终能实现“禾下乘凉、覆盖全球”的两大心愿。

    ——选自《人民日报》

    (1)、下列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选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了自己一生对杂交水稻的研究与贡献。 B、选文在写作过程中,按照时间顺序,从新中国成立之前写作到现在。 C、禾下乘凉梦是袁隆平老先生唯一的梦,杂交水稻覆盖全球并不是他的梦。 D、贯穿选文始终的情感线索是“我最关心的,就是水稻和粮食相关的事”
    (2)、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我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而我则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3)、你认为袁隆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说说你的看法。
    (4)、为什么“不善言辞”的袁隆平,谈起他的杂交水稻育种却“滔滔不绝”?

三、作文(50分)

  • 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糖果是甜的,它能让吃到的孩子感到快乐;春花是甜的,花里带着甜味儿,让人联想到秋天就要结成果实;亲情是甜的,它能让全家人在散步时感到亲情的温暖……

    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一种甜让你难忘,给你启发呢?

    请以“有一种甜”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写真事,抒真情;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不得抄袭、套作,请用规范的汉字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