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03-14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我国是世界远古人类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有着丰富多样的远古人类遗迹。如果要去探寻中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我们应该到(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2. 史料是史学研究的基础。下列史料中能直接证实“中国是世界上原始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之一”的是( )A、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B、干栏式建筑 C、炭化稻粒 D、人面鱼纹彩陶盆3. “务农桑,筑城室,初定家邦;创文字,造舟车,走出洪荒……巍巍先祖功德,绵绵万世流芳。”孙中山先生的这篇祭文祭奠的是传说中的( )A、炎帝 B、黄帝 C、蚩尤 D、禹4. 小明正在修补一本残旧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在该书中有这么一段话:“禹死后,启强继父位,从此……制代替……制。”这里省略号部分应补充的内容分别是( )A、禅让选举 B、世袭禅让 C、禅让世袭 D、选举禅让5. 《孟子·滕文公章句上》记载,“夏后氏五十而贡(赋税的早期形式)”,此时“后”与后世“君”“王”同义,可以向万民发号施令,拥有统治权力。夏朝还出现了官吏、军队等权力要素。这反映了( )A、早期国家的产生 B、夏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C、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6. 周灭商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分封,一些大诸侯不断向周围的蛮、夷、戎、狄等民族用兵,进而兼并其土地,进行文化渗透。这说明西周的分封制( )A、稳定了西周的政局 B、导致了周王室势力衰微 C、扩展了西周的疆域 D、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7. 题图是今山东渤海至泰山一带发现的商周青铜器统计图(单位:件),这表明当时该地区( )A、百姓日用品丰富 B、铁农具广泛使用 C、青铜铸造业兴盛 D、社会等级森严8.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题8表所示的是汉字“中国”演变的历程(部分),据此可知( )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简)
A、甲骨文记载的内容丰富 B、汉字的演变经历了由简到繁 C、汉字的发展一脉相承 D、象形是汉字唯一的造字方法9. 春秋中期、楚庄王洛邑“问鼎”时,周天子以“天命”作为利器迫使楚国最终退兵。这反映出春秋时期( )A、周天子的权威尚存 B、周王室的势力增强 C、诸侯间的纷争不断 D、“尊王攘夷”观念形成10. 有诗云:“堰遏都江浪,民怀太守恩。”诗中的“太守”指的是( )A、大禹 B、李冰 C、商鞅 D、老子11. 胡适说:“孔子是一个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下列选项属于孔子的“教育哲学”的是( )A、“有教无类” B、为政以德 C、仁者爱人 D、“无为而治”12. 秦从统一到灭亡仅仅存在了14年,但它修建了长城、灵渠、阿房宫等古代重大工程。这些工程的修建主要得益于( )A、秦朝严苛的法律 B、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C、人民的大力支持 D、秦朝统一了度量衡13. “官吏作为秦朝政策的具体执行者和赋役的催征者,被百姓看作国家的化身和反抗的对象,再加上秦朝法律本就细密严酷,吏治逐渐败坏,使得官吏可以借法欺民,加重了官吏与人民的对立。”由此可知,秦朝速亡的原因之一是( )A、赋税沉重 B、徭役繁重 C、吏治败坏 D、刑法残酷14. 中国银行标志(题14-1图)的外观设计灵感源自我国的一种古钱币(题14—2图)。这种钱币是( )A、五铢钱 B、刀币 C、圆形方孔半两钱 D、布币15. 《汉书·食货志》记载:“至于始皇……收泰半之赋……男子力耕不足粮馕(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澹其欲也。”上述材料反映了秦朝时期( )A、繁重的徭役、兵役 B、沉重的赋税 C、严苛的法律法规 D、残酷的刑罚16. 贾谊的《过秦论》是影响中国历史的十篇政治美文之一。贾谊认为:为政者,必须施仁政,不能反人民,否则,人民必会“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最初是用来描述( )A、陈胜、吴广起义 B、刘邦起义 C、项羽起义 D、国人暴动17. 《汉书·文帝纪》记载:“孝文皇帝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车骑、服御无所增益……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因其山,不起坟。”材料主要体现了汉文帝主政时期( )A、轻徭薄赋 B、以德化民 C、勤俭治国 D、以农为本18. 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至汉成帝永始三年(公元前14年),梁国按朝廷命令共分出十七个侯国。朝廷的这种做法( )A、废除了郡县制度 B、增强了地方势力 C、导致了西汉灭亡 D、削弱了诸侯势力19.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提到的这两位帝王,都为我国的统一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一问题时,态度却截然相反,该问题是( )A、抗击匈奴问题 B、加强中央集权问题 C、对待儒家思想问题 D、巩固政权问题20. 西汉文帝、景帝和东汉光武帝都调整了统治政策,使国家走向兴盛,出现了盛世局面。他们的根本目的是( )A、防止发生农民起义 B、巩固皇权统治 C、打击贵族的势力 D、防止诸侯夺权21. 起义动摇了东汉王朝的根基,直接导致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进而演变为三足鼎立的局面。同时,它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宗教信徒领导的农民起义,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该“起义”的领导人是( )A、陈胜 B、项羽 C、张角 D、刘备22. 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为家”的壮志,张骞“凿空”西域的勇气,脍炙人口,广为流传。这反映出两汉时期( )A、儒学尊崇地位确立 B、中外的交流日益密切 C、民族矛盾日益尖锐 D、责任与担当意识凸显23. 司马迁所受的刑罚并未使他阿谀权贵,他用充分的证据表明武帝的残忍和决策错误。他力图区分客观叙事与主观评价。若有文件可稽,他就直接引用原文。由此可见,司马迁( )A、创新了史学体裁 B、撰史客观、公允 C、注重实地考察 D、叙事栩栩如生24. 《三字经》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自问世以来,屡经增改。以下节录的是“朝代叙史”部分:“……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 ① 。宋齐继, ② , 为南朝,都金陵。 ③ , 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序号处应填入的正确内容是( )A、①北元魏 ②迄两晋 ③梁陈承 B、①梁陈承 ②北元魏 ③迄两晋 C、①迄两晋 ②梁陈承 ③北元魏 D、①迄两晋 ②北元魏 ③梁陈承25. 《后汉书·汉献帝本纪》记载:“曹操以舟师伐孙权,权将周瑜败之于乌林、赤壁。”该战役( )A、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B、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 C、使北方地区重新陷入了分裂 D、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26. 西晋的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王恺用麦糖洗锅,石崇就用白蜡当柴烧,王恺用丝绸做成长40里的步障,石崇就用织锦花缎做出50里的步障。这充分说明了( )A、统治阶级的腐朽 B、社会经济的繁荣 C、制糖技术的发达 D、丝织技术的高超27. 闽南语起源于黄河、洛水流域,因此闽南话又称河洛话。今天的闽南话还神奇般地保留着大量隋唐以前中原古汉语的面目,堪称古汉语的“活化石”。这可用来研究( )A、秦始皇统一文字 B、丝绸之路的开通 C、两晋时人口南迁 D、海外贸易的发展28. 公元383年,东晋的弱势军队出人意料地打败了前秦苻坚所率领的占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次战役( )A、消灭了六国残余势力 B、激化了南北方之间的矛盾 C、奠定了楚汉之争的结局 D、稳定了东晋在南方的统治29. “他又特地为五个弟弟与汉族大姓联姻……通过这种两族大姓的频繁政治联姻,两族大姓之间的矛盾逐渐淡化了,政治利益日趋相同。”材料中的“他”最有可能( )A、创立皇帝制度 B、实行盐铁官营 C、释放大量奴婢 D、迁都于洛阳30. 北朝时期的贾思勰曾任郡太守,著有《齐民要术》一书,他总结了当时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从科学家的品质角度看,这体现了( )A、统治者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B、推动民族交融的家国情怀 C、坚持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 D、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小题16分,第32、33小题各12分,共40分。
-
31. 农业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境内的人类在农业未兴盛前,主要以采集为生,辅以渔猎。他们采集的植物大半以干果及水果为主,至于采集的是哪些种类,因为残留物难于在地下保存过久,所以我们很难知道具体的情况。至于渔猎的种类,因遗骨比较不易腐化,我们可以检验其品类,大致有所了解。……但当人口增加到采集、渔猎不足以供应足够的食物时,人们就得发展农业了。
——摘编自许进雄《中国古代社会:文字与人类学的透视》
材料二
耕者必有一来一耜一铫,若其事立。
——摘自《管子·海王》
释义:每一耕者必须有一把犁、一个铧和一把大锄,然后才能够做他的事。
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摘自《国语·晋语》
释义:原来在宗庙中用于祭祀的牲口,现在已经成为田里工作的主要力量。
材料三 九月,(文帝)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朕忧其然,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
——摘编自司马光《资治通鉴·太宗孝文皇帝上》
……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终始。……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摘编自班固《汉书·景帝纪》
(1)、根据材料一,概括农业产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早期南北方最具代表性的农耕遗址。(2)、材料二反映的现象产生于哪一时期?这一现象产生了什么影响?(3)、根据材料三,分析汉文帝和汉景帝的共同看法和采取的主要措施。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认识。32. 经济发展是强国之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下令罢兵归田,组织军队复员。……同时又下令招抚流亡,释放奴婢。规定凡在战争中流亡山泽的人口,各归原籍,恢复他们过去的爵位、土地和房屋……对于因饥饿而自卖为奴婢者,免为庶人。……田租只收产量的十五分之一。对于遭受战乱比较重或临时受灾的地区,则免除其租税。
——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西晋末年,北方陷入了少数民族割据混战的局面,中原地区人民被迫四处流迁。在南迁人民的影响下,南方农业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获得了较大的提高,使得南方自然条件的优越性得以体现。此外,麦、菽等北方农作物在南方大量种植,使江南地区由水稻一收转向稻麦双收,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长江流域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区,江南地区的经济地位也日益提高。
——摘编自刘璐《试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高祖采取这些举措的原因,并说明其产生的社会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时期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粮食产区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材料所反映的措施和现象对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启示。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国古代史重要事件(部分)
时期
事件
西周(前1046—前771年)
实行分封制
春秋战国(前770-前221年)
诸侯争霸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和推广
商鞅变法
百家争鸣
秦朝(前221—前207年)
秦灭六国,统一全国
实行郡县制
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
实行暴政,被农民起义推翻
——整理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采取了哪项措施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简述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2)、阅读以上材料,从中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事件,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并用具体史实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合理,条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