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3-14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
1. 据统计,英国输华货物总值,1837年为90万英镑,1843年增加到145.6万英镑,1845年竟达239.4万英镑。这主要是因为(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虎门销烟的胜利 C、《资政新篇》的实践 D、总理衙门的设立2. 正当太平军与清军在长江中下游激烈争夺的时候,英、法在俄、美的支持下联合发动了新的侵华战争。这场战争(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 C、打消了列强的侵华气焰 D、完全杜绝了鸦片贸易3. 1880年,刘铭传(后任台湾巡抚)建议修铁路,而刘锡鸿(曾任驻德公使)等人则反对,还说“我国乾隆朝之世,非有火车也,然而廪溢库充,民丰物阜……西洋亦效贡而称臣。”这可以说明( )A、清廷内部矛盾重重 B、铁路建设劳民伤财 C、洋务运动遭受阻力 D、民族工业发展艰难4. 《邓世昌殉国情形考辨》(1984年发表)一文中,探讨了关于邓世昌殉国情形的不同说法,现行人教版历史教材说法与该文有所不同,如下表所示。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情形
说法
更早采用的说法
《邓世昌殉国情形考辨》采用的说法
人教版历史教材采用的说法
致远舰撞向敌舰问题
撞向吉野舰
√
√
欲撞向日舰,但不一定是吉野舰
√
致远舰被击沉问题
被鱼雷击中
√
被炮弹击中
√
√
A、历史教材说法必然准确无误 B、历史研究受到考古发掘影响 C、邓世昌无愧于民族英雄称号 D、邓世昌殉国的历史存在虚构5. 1898年,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在长沙发起“湖南试办不缠足会”,规定“凡入会人所生女子不得缠足,所生男子不得取缠足之女”。由此可知( )A、戊戌变法是一次重要的政治变革 B、男女平等思想已经得到广泛传播 C、维新派代表底层人民的根本利益 D、维新运动包含了社会风俗的改良6. 在义和团运动期间,清政府对待义和团的态度经历了“剿灭”到“招抚”,再到请求外国侵略者“助剿”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反映了( )A、清政府的反动本质 B、义和团的斗争策略 C、侵略者的凶恶嘴脸 D、统治者的高瞻远瞩7. 下表是某同学在学习了“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相关内容后所做的笔记小结。其中④属于( )序号
内容
①
为推翻清朝的腐朽统治
②
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③
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④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A、历史原因 B、历史过程 C、历史史实 D、历史评价8. 武昌起义胜利后,湖北革命党人自认为“资望”不足,遂请新军协统黎元洪出任湖北军政府都督,结果遭到拒绝,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革命党人只得用手枪逼迫黎元洪就位。这说明( )A、武昌起义不具历史进步性 B、革命观念尚未完全深入人心 C、革命党人缺乏斗争的智慧 D、清朝腐败统治已经彻底瓦解9. 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指出:“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当尽文明国应尽之义务,以期享文明国应享之权利。满清时代辱国之举措与排外之心理,务一洗而去之;与我友邦益增睦谊,持和平主义,将使中国见重于国际社会,且将使世界渐趋于大同。”由此可知南京临时政府( )A、已得到列强全力支持 B、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C、实现了中国完全独立 D、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10. “在二次革命中,……英国银行直接向驻沪的中国海军舰只拨给‘善后大借款’的现款,……第二天革命党人进攻江南制造局时,驻上海的中国兵舰即发炮挫败了革命党人。革命党人在1913年也有外国朋友,……对革命党人最有力的帮助,是二次革命失败之后,日本在中国的海军舰只,护送革命党领导人到达安全地带。”上述材料表明( )A、二次革命得到列强大力支持 B、列强竭力维护在华侵略利益 C、列强对二次革命持完全中立态度 D、列强在二次革命中仅支持袁世凯11. 请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括号内应填的是( )( )造成的一些后果
农户
1914-1918年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
1914-1918年
减少2600多万亩
荒地
1914-1918年
增加4900多万亩
陆军
1914-1919年
增加92万多人
军费
1916-1918年
增加5000多万元
A、八国联军侵华 B、袁世凯复辟帝制 C、军阀割据混战 D、国民党发动内战12. 下图是漫画家沈伯尘创作的《工商学打倒曹、陆、章》。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百团大战13. 下表为1920年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活动(部分)的简况。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些活动( )地点
人物
主要活动
北京
李大钊
散发《劳动宣言》,讲解五一劳动节的历史和意义
长辛店
邓中夏
出席1000多工人参加的纪念大会并在大会上演说
上海
陈独秀
参加了“世界劳动节纪念大会”筹备会,并演讲了劳工问题
A、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B、完成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C、掀起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潮 D、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14. 到1926年底,湖南已有54个县建立农民协会组织,会员达107万人;到1927年1日,会员又增加到200万人;湖北全省农民协会会员1926年7月有3万人,到11月增加20万人左右。导致上述情况出现的原因是( )A、护国战争的节节胜利 B、中共一大党纲的落实 C、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D、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15. 在行军途中,毛泽东在永新对部队进行改编,把原来的一个师缩编为一个团;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将党支部建在连上;实行民主管理,成立各级士兵委员会,坚持官兵一致的原则。这个做法( )A、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实践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D、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重要原则16.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对“转折点”理解正确的是( )A、改变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 B、扭转了不正确的军事路线和军事指挥 C、抛弃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放弃了中央苏区作为革命中心的地位17. 1931年11月,在东北军将领马占山的指挥下,中国守军抱着“与城偕亡”的决心,守卫黑龙江省会齐齐哈尔,在嫩江桥与日军血战,多次击退强敌,但终因孤军无援,伤亡过大而撤退。不久,齐齐哈尔沦陷。这段史实可以用于理解( )A、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日军犯下的罪行 B、九一八事变前日军蓄谋已久的准备 C、日军扩大侵略占领东北三省的过程 D、全民抗战时期军民浴血奋战的场景18. “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这是中共中央在1937年发表的宣言节选,由此可见( )A、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成果得到巩固 B、国民政府取消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C、国民政府继续推行不抵抗的妥协政策 D、国共团结全民族抗战的局面正在形成19. 下列历史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A、东北抗联的艰苦斗争 B、敌后战场的奋勇杀敌 C、中国远征军浴血奋战 D、正面战场的英勇抗战20. 1943年1月,中美、中英分别签署了《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条约》;随后,其他国家如比利时、加拿大、瑞典、荷兰、丹麦、葡萄牙等国相继宣布放弃在华特权,并与中国签订了平等的新条约。由此可见,当时的中国( )A、国际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 B、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 C、废除了所有的不平等条约 D、实现了独立自主的伟大梦想21. 1945年8月29日,重庆《大公报》社评《毛泽东先生来了!》一文中写道:“昨日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毛泽东来重庆的目的是( )A、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 B、为中共七大召开做好准备 C、前来参加对日的受降仪式 D、防止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22. 火柴产业是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一张名片。某同学收集了一组近代火柴盒的图片,其传递的思想是( )A、自强求富 B、变法图强 C、民主共和 D、实业救国23. 20世纪后,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塑造了许多妇孺皆知的形象(列举部分,如下表)。其广为流传的原因是( )作品塑造形象
《阿Q正传》
在封建势力压榨下的落后的农民形象
《子夜》
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形象
《骆驼祥子》
城市贫民(北平车夫)形象
《华威先生》
国民党官僚的腐败形象
《小二黑结婚》
解放区新型农民的形象
A、写作手法高度统一 B、传统文化挖掘充分 C、积极顺应时代潮流 D、借鉴欧美创作风格二、非选择题(2大题,共24分)
-
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材料二:民生主义就是“平均地权”,即核定全国地价,国家根据核定地价征收地租税,同时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实现土地国有,解决贫富不均等问题。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部分)
时间(年)
革命时期
土地政策
1927-1937
A:土地革命时期
①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建立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②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③打土豪、分田地
1937-1945
B: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
1945-1949
C:解放战争时期
——以上三则材料均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是哪一阶级提出的土地政策?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所示土地政策都没有真正实施的原因。(2)、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三中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A、B、C)分别采取了怎样的土地政策?(用表格中数字分别对应表示)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个时期的土地政策,结合实施背景,分析其影响。(3)、综合上述材料,你从中获得了那些启示?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近代史大事记(部分)
序号
时间
事件
①
19世纪40年代
魏源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②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派掀起“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③
19世纪90年代
严复翻译《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
④
19世纪90年代末
维新变法
⑤
1905年
孙中山阐发“三民主义”
⑥
1911-1912
辛亥革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⑦
1915年
《青年杂志》创刊
⑧
1919年
五四运动、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⑨
1921年
中共“一大”召开
⑩
1928﹣1930年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
⑪
1931年冬
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⑫
1945年
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⑬
1949年
新中国成立
请回答:
(1)、 结合所学知识,从①和②、⑤和⑥、⑩和⑪三组历史事件中,选择其中一组,说说同组中两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很多历史学者认为1919年把新文化运动分为前后两个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从思想传播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2)、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价值观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