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复习卷(二)

试卷更新日期:2024-03-14 类型: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其内容说明了(  )
    A、人民公社的优越性 B、农民赞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批评人民公社的平均主义 D、赞扬大跃进
  • 2. 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请问下列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B、中共“十二大”——《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C、中共“十四大”——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中共“十八大”——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 3. 我国的GDP增长率在1957年、1979年和1993年均有显著提升。这三个年份GDP增长的共同因素是( )
    A、国家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B、强化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C、国家政治制度发生变革 D、国家产业结构出现重大调整
  • 4. 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使市场( )
    A、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B、自发调节生产流通,使生产与需求达到平衡 C、允许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 5. 独具时代特色的流行词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坐标。以下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主要热词,其中属于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出现的是(  )
    A、新中国土地改革 “最可爱的人” B、总路线三面红旗 “人民公社好” C、红卫兵阶级斗争”停课闹革命” D、中国梦精准扶贫 “两个一百年”
  • 6.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提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就是(  )
    A、独立自主 B、改革开放 C、自由平等 D、民族复兴
  • 7.  某学者将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村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见表)。其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第五阶段

    时间

    1949-1958年

    1959-1961年

    1962-1966年

    1967-1977年

    1978-1984年

    特征

    蓬勃发展

    衰败倒退

    农业恢复

    停滞徘徊

    黄金时期

    A、政策性质 B、政策效果 C、人心向背 D、政策范围
  • 8. 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道:“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当青春同党和人民事业高度契合时,青春的能量才能充分迸发。”现阶段青年的奋斗目标应是( )
    A、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建设经济特区,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C、开启新征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 9. 某同学尝试用表格进行学习整理。下表中史实与结论搭配正确的有( )                                     

    序号

    史实

    结论

    哥伦布船队远洋航行

    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标志着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0. 对下图所反映的三个历史事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图1反映的事件激发农民热情,被称为“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 B、图2反映的事件激励农民踊跃参军参战,掀起支援前线的热潮 C、图3反映的事件使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D、三个事件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
  • 11. 2016年11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了洪秀柱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习近平强调:“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基础是(  )
    A、政党之间的交流合作 B、“九二共识”的坚持
    C、实现两岸通邮、通航、通商 D、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 12.  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设立依据的是哪项民族政策?(  )
    A、民族团结 B、民族平等 C、共同发展 D、民族区域自治
  • 13. 2021年西藏自治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大会上,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吴英杰称,近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专制走向民主、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地区生产总值从1951年的1.29亿元(人民币,下同)增长到2018年的1477.6亿元。西藏的繁荣发展主要得益于( )
    A、西部大开发的全面实施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最早确立 C、党的民族政策贯彻落实 D、高度自治治藏方略的采用
  • 14. 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一行自3月27日至4月7日来大陆祭祖、交流。他是自1949年以来,首位赴大陆的台湾地区卸任领导人。国台办新闻发言人表示,马先生此访充分反映了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是一家人,再次证明……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定海神针”。省略处的“定海神针”是指( )
    A、《告台湾同胞书》 B、“九二共识” C、“一带一路”倡议 D、“和平统一”
  • 15. 香港、澳门胜利回到祖国的怀抱,洗雪了中华民族百年耻辱,完成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要一步,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千秋功业。港澳回归得益于(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求同存异方针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方针
  • 16. “香港、澳门的回归,除了一国两制伟大方针的指导……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这就为港澳回归提供了最重要的前提”。据材料可知,港澳回归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一国两制伟大方针 B、港澳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 C、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D、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爱国精神
  • 17.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以上材料摘自2005年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一部法律,这部法律不能表明( )
    A、两岸实现了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 B、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威胁是“台独”势力及其分裂活动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D、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
  • 18. 2023年3月底,台湾地区曾经的领导人马英九启程踏上了他的首次大陆之行,4月1日午,马英九一家肃立在墓前,遵循当地习俗上香,之后他用长沙话诵读祭文,几度哽咽,彰显了( )
    A、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 B、“一个中国”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C、两岸同胞同根同祖,有共同的文化 D、两岸实现了通邮、通航、通商的“三通”
  • 19. 一位学者评论:在《中美联合公报》中,尼克松作了一个让步,但它或许是达成一项和解最小的让步,从长远来看……增进了世界和平的前景。尼克松“让步”的背景是(  )
    A、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B、中日建交
    C、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权利 D、万隆亚非会议召开
  • 20. 1970年,美国总统外交政策咨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预备与北京建立对话。我们不能接受其意识形态观点,或者共产主义中国必然在亚洲施展霸权的理念。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它的合法国家利益。”这段咨文反映出的新动向是( )
    A、美国强调中美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 B、中美关系开始走上正常化道路 C、美国愿意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 D、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外交政策
  • 21.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曾多次表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立场,下图为1961-1971年联合国大会上关于恢复新中国合法席位的投票变化情况。总体来看,这种变化反映出( )

    A、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B、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作用 C、第三世界主导了联合国 D、中美之间的关系实现正常化
  • 22. 1955年,亚非会议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提出”尊重一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承认一切大小国家平等”等十项原则。这发展了我国主张的(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 23. 如图是20世纪50年代~21世纪初“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增长情况”图。下列外交政策与50年代外交增长相关的是( )

    ①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一边倒政策    ④一带一路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 24. 俄乌冲突伊始,我国外交部发表声明:希望当事方通过谈判和平解决问题。中国这一立场是基于( )
    A、对国际事务的主导地位 B、对国际规则的决定权力 C、对国际局势的完全掌控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25. 1955年美国国务院的情报机构不得不承认:“共产党中国在该会议上留下的普遍的、有益的印象得归之于周恩来精湛的外交艺术。”这里“精湛的外交艺术”指的是( )
    A、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二、材料分析题

  • 26.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它关系到农民的利益、国家的安宁和社会的发展,历来是古今中外许多国家关注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初)土地改革后,农村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摘自《历史纵横》
    材料二:1958年7月8日,人民日报》报道:湖南、湖北、福建等省部分地区办起了工业食堂,并予以提倡。11月10日社论指出,“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一个很好的口号。根据10月底的不完全统计,全国农村举办公共食堂265万个,在食堂吃饭的人口已达到70%-90%.此外,在收回自留地的同时,集市贸易也被取消。

    材料三:“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过去三靠(即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貸款,生靠救济),越靠越穷,现在‘靠三’(即靠三中全会路线),越靠越富。”。
    --20世纪80年代农村的顺口溜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遇到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采取了什么措施?
    (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哪一重大失误?当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失误?
    (3)、通过上述材料,可以看出农民对我们党的哪一项政策赞不绝口?这项政策的实施有何重要意义?
    (4)、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新中国“三农”的历史变迁,你从中能得到什么认识?
  • 27. 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主要依据,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解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抗美援朝老兵刘锡光谈到当时参军打仗的初衷时,老前辈掷地有声,“参军打仗就是保国!”“我为什么参军抗战?为什么舍命保国?就为了这个国家不受二遍苦!不把美国打回去,我们就成殖民地了”! 

     ——摘编自学党史《听“抗美援朝”老兵追忆峥嵘岁月》 

     材料三:1953年,国家开始实行“一五”计划,以苏联帮助中国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围绕能源、原材料、机器制造等工业部门开展建设。在东北建成鞍钢等重工业企业,在上海重点发展机器制造业和轻工业,西北和西南地区成为国防工业建设要地。在这一时期,中国许多尖端科技项目,如原子能的和平利用、喷气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等开始起步。“一五”计划完成时,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在五年内提高了1/3。1956年,职工工资有了大幅度提高。劳动保险、公费医疗等费用大幅度提高。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 

     材料四: 

     

    (1)、按照史料类型从材料一①﹣④中挑选恰当的史料,填在下面横线上。(填序号即可) 

     属于实物史料的是:;属于文献史料的是:。 

    (2)、据材料二回答抗美援朝战争的目的。请你谈谈对抗美援朝精神的理解。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一五计划的重大意义。 
    (4)、材料四体现的是哪一构想的成功运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有什么历史意义? 
  •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们并不要求个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周恩来讲话(1955年)

    材料二:七十年代初期外交成果图示 

    材料三: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进行考察,七十年的新中国外交都经历了“变”与“不变”的峥嵘岁月。“变”表现在新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的与时俱进,对传统外交理念和战略的突破与创新,如外交使命的层层推进,外交战略的因时制宜,外交话语的不断加强。“不变”表现在新中国外交对既有核心原则的一贯坚守,对普遍价值观的始终捍卫,如对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睦邻友好等原则始终如一的传承。 
    ——白卫东、刘常真《峥嵘七十年:新中国外交的“变”与“不变”》

    (1)、 材料一中“求同团结”体现了什么外交方针?这段“讲话”是在什么会议上发表的? 
    (2)、 根据材料二中图片信息,分析归纳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取得的三项重大外交成果。 
    (3)、 依据材料三,你认为七十年的新中国外交在“变”与“不变”的峥嵘岁月中始终“不变”的普遍价值观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