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3-13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书者雪樵

    凯歌

    雪樵的字儿写得好,是大伙儿都知道的事。窗外,杏树枝头的雀雀儿刚叫上早,雪樵就已经站立在书案前,眼皮子似合微张,整个人似醒未醒,就那么傻乎乎地站着;要么,就直接往椅子上一蹲,面无表情,活脱脱一块榆木疙瘩。

    良久,他双眼圆睁,挽袖、吸气、提笔,横竖撇折点,笔走龙蛇,一气呵成。末了,瞥上一眼未干的墨迹,捧起沏好的一壶“铁观音”,长长地舒上口气。这字,就算是成了。

    字好,又出名,雪樵隐退的祖屋门前依然不清静。先是有后生向雪樵求字,雪樵瞥一旁棉絮外翻、冻得红鼻青脸鼻涕顺溜的年轻人,微笑着点头。提笔,发力,转眼间,几个遒劲的楷体已是入木三分,写的是“业精于勤”四个大字。

    又有人风尘仆仆往神木县而来,来的是一位河东商人。来人双手施礼,恭敬地放下润金。雪樵头也不抬。也就在片刻之间吧,来人挨着木椅的屁股还没有蹭出温热来,这边雪樵已经风起云止,大功告成了。

    雪樵吹着茶叶说,拙字取走,这东西(润金),就拿回去吧。人家是诚心想交这个朋友啊,商人是个不错的商人,在河东很有慈善之名,雪樵早有耳闻。商人冲雪樵肃然施礼,过些日子,却让人送来用四头骡子驮着的八垛习墨用纸。

    陕北的九月天高云淡,却不时有阴雨扑来,让人猝不及防。

    前脚刚跨出门的雪樵就给迎面而来的一大片黑云驻了足。随黑云一道而来的是国军副师长子清。子清土匪出身,但素来敬仰读书人。子清使人呈上二百块银圆,并说,过些天是陕北镇守使大人的寿辰,我辈均仰慕先生大名,望先生不吝赐墨,为寿宴添光盈彩!

    陕北镇守使大人,咱不认识呀?雪樵耷拉着眼皮说。忽地一抬头,恍然大悟地说,想起来了啊,可是那个娶了好几房姨太太,又拼命捉拿红匪的陕北镇守使大人吗?

    副师长子清低下头来干咳了两声,一抱拳说,正是,那可是咱们西北的一位英雄豪杰啊!雪樵抚着胸口自言自语,唉,莫非昨夜受了些寒,为甚感觉这般恶心呢?子清脸色陡变,卫兵齐刷刷地拔出枪。子清沉着脸说,既然先生身体有恙,子清改日再来造访!

    这天庙会,上香的,看戏的,大家扶老携幼,一团和气。就听见一阵“嗡嗡”的声音由远而近,像苍蝇一般。大伙抬头,这群“苍蝇”已经开始“下蛋”了。顿时,接二连三的爆炸声传来,庙会现场一片火海。

    小鬼子的飞机又过黄河了!

    负责治安的子清提着枪,一边指挥乡亲们躲避,一边命令士兵们还击,火光中,瞅见一人手牵毛驴,指天痛骂。子清喊了一声,冲上前一看,正是雪樵。子清又气又恼,一把扯过雪樵,直奔防空洞。

    士兵接连向子清报告:房屋被毁,百姓死伤无数……

    子清大怒,挥起拳头,狠狠地砸向桌面。忽听“啪”地一声响,早有人拍案而起。奇耻大辱呀,雪樵怒形于色,我堂堂华夏国土,岂容倭寇这般横行霸道,痛煞我也!

    雪樵大喝一声,笔墨何在?子清一听,惊喜地说,莫非先生要留墨了?忙喊警卫员,文笔伺候!雪樵一边挽袖一边说,待我修书一封往省城,向省府提议成立救国会,我誓将身先士卒、一马当先,亲赴前线杀敌,不胜不归……

    雪樵的咳嗽声传来,子清望望雪樵那单薄的身子,立刻像泄了气的皮球。心里却翘起了拇指:这怂人,一点儿都不怂啊!

    去扎萨克旗,是应了蒙古王爷的诚邀前往草原的。那里,日本人正谋划着一场将蒙汉分而治之的阴谋,雪樵拖着病躯上路。雪樵与众友人四处奔走,据理力争;蒙汉人民携手抗日,心若磐石。46岁,本该壮年的雪樵,却被病情耽搁得形如枯槁。

    一场大雪下来,高原上尘埃落定,万籁俱寂。消息传来,众人落泪。子清泪眼婆娑、捶胸顿足:老弟呀,怎么走得这么急,你还欠着哥哥的字儿呢!

    这年春天,黄河水解冻,子清的队伍要开拔了,在河的那头,早有一支武装力量等着他们呢。誓师大会上,有人送来了一幅横匾。

    子清瞪大了眼睛,那字,他熟悉。对,是雪樵亲笔所书。

    来人说,是先生在病中为师长您写的,先生临终前嘱托,若师长深明大义,胸怀长远,务必当面呈给您,见字如面……

    匾上是几个遒劲雄浑风骨凸显的楷字:保家卫国。落款小楷自是气韵不凡:书者雪樵为兄长子清壮行。

    子清向着北方施礼,敬酒,正身时已是泪流满面。转身,摔碗,子清向着长长的队伍发出号令:出——发——

    这一声喊,声震苍穹,惊动了黄河水。

    (《微型小说选刊》2022年第22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雪樵写字的场面,既有环境的衬托,也有神态、动作等细节的描写,说明雪樵“字好,又出名”是苦练、苦思和钻研的结果。 B、年轻人向雪樵求字,雪樵微笑点头,写“业精于勤”四个大字,从中可以看出雪樵对年轻人厚爱与期待。 C、雪樵抚着胸口说“感觉这般恶心”,含蓄表达了对拼命捉拿红军的陕北镇守使的厌恶、对国军副师长子清的看轻以及对子清求字的拒绝。 D、小说结尾“这一声喊,声震苍穹,惊动了黄河水”,突出了声音之大、气势之盛,是为了表现子清因雪樵去世而产生悲痛之情。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善用短句,如“双眼圆睁,挽袖、吸气、提笔,横竖撇折点……”,形象描绘了雪樵写字的神情动作,有利于表现雪樵书法艺术的精湛。 B、子清说娶了好几房姨太太、还拼命捉拿“红匪”的陕北镇守使是“英雄豪杰”,这一反语的运用起到了强烈的讽刺、批判效果。 C、庙会上人声鼎沸,人们扶老携幼,一派和谐,这种热闹祥和的场景与后文日本鬼子飞机轰炸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破坏形成了对比。 D、小说中的“子清”是次要人物,对主要人物雪樵起到陪衬的作用,子清求字,把雪樵拉进防空洞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3)、雪樵对子清的态度随着情节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小说把人物对话糅合在叙述之中,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2分)

  • 2. 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 ,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有删改)

    材料二:

    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兄往年极无恒,近年略好,而犹未纯熟。自七月初一起至今,则无一日间断,每日临帖百字,抄书百字,看书少亦须满二十页,多则不论。自七月起至今,已看过《王荆公文集》百卷,《归震川文集》四十卷,《诗经大全》二十卷,《后汉书》百卷,皆朱笔加圈批。虽极忙亦须了本日功课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诸弟若能有恒如此,则虽四弟中等之资,亦当有所成就,况六弟、九弟上等之资乎?

    明年肄业之所,不知已有定否?或在家,或在外,无不可者。谓在家不可用功,此巧于卸责者也 , 吾今在京,日日事务纷冗,犹可以不间断,况家中万万不及此间之纷冗乎!切勿以家中有事而间断看书之课,又弗以考试将近而间断看书之课。

    (节选自《曾国藩家书·修身劝学篇》)

    (1)、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卷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虽极忙A亦须了B本日功课C不以昨日D耽搁E而今日补做F不以明日G有事H而今日预做。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闻,指听到,与《师说》“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中的“闻”词义不相同。 B、跬步,古代称人行走,跨出两脚为“跬”,跨出一脚为“步”。 C、“而神明自得”与“而犹可以不间断”中的“而”意义不相同。 D、肄业,文中指修习课业,与现在所说的“没有毕业或尚未毕业”并不一样。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荀子善用比喻来阐述道理,材料一第二段中设喻所用的事例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论述学习的意义。 B、《劝学》中将骐骥于驽马对比,谈坚持的作用,将蚯蚓与螃蟹对比,谈专一的作用。 C、曾国藩认为学习最应有恒心,并说他本人先前缺乏恒心,近年来好些了但仍然没有达到成熟的境界。 D、两则材料都是围绕“学习”这一话题展开阐述,但是侧重点不同,材料二是侧重阐述学习贵在恒心。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②谓在家不可用功,此巧于卸责者也。

    (5)、 曾国藩的“劝学”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荀子《劝学》的中心论点吗?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
  • 3. 古代诗歌阅读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三句虚实相生,为全词设置了一个极为广阔的空间和甚为悠远的时间背景,风格雄浑苍凉。 B、“人道是”说明作者知晓此地并非三国古战场,但要借赤壁地名抒发内心情感。 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呈现出一个有声有色富有动感的画面,是对“江山如画”的映照。 D、“羽扇纶巾”写的是诸葛亮,此处借诸葛亮衬托周瑜衣着儒雅,仪态从容的儒将形象。
    (2)、根据教材第三单元学习任务,读书小组要给《念奴娇·赤壁怀古》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写景·咏史·抒情。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笑。请你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 4.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青,是古人喜爱的颜色。一样的青色入诗,意境可能大不相同,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写出即将下雨的黑沉阴郁;又用“ ”表现天空的广阔无际。
    (2)、飞花令,是古人行酒令时的一种文字游戏,《中国诗词大会》引进并改良了飞花令,不讲究关键字在诗句中的位置,请以古诗文中常用来抒发情感的“山”为关键词,写出《沁园春·长沙》中的一句“”,《归园田居》中的一句“”。
    (3)、语文课上,李老师在讲解诗歌的“借代”修辞手法时,用了高一必修上册中的句子“”作解释。

三、语言文字运用(12分)

  • 5. 语言文字运用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到年关,外街里巷一片____ ,家家户户门上贴春联的时候,喜庆的气氛便油然而生。

    ①远远望去,②大红纸条端正笔直,③就像凝固的火焰,④用它炽烈且内敛的热情,⑤照耀着他们美好的明天,⑥燃烧着乡里人对新一年的展望。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雄鸡振翅山河壮,瑞犬欢歌气象新”预示着国泰与民安。我的叔公是一名乡村教师,常为乡人写对联。有一年春节前夕,邻居家喜得千金,叔公应邀而往。当时春雨霏霏,____。太公信笔写下:“红雨润大地,翠柳生新枝。”旁人看不出,熟人却明白,这副对联开头正好是产妇的名字“红翠”。简简单单十个字,不仅展现出春天的蓬勃生机和生命繁衍之美,更洋溢着对伟大母爱的真情赞美。

    对小孩子来说,春节最高兴的是讨压岁钱。有些老人家嫌不够热闹,故意只掏出一角钱,孩子们便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人家的红包“搜刮”一空后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____,认为这是新年的好兆头。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第二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 6. 语言文字运用Ⅱ

    在乡土社会里,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关系,都有着一定的规则。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习,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在身内的良心。

    而在现代都市社会中,讲个人权利,权利是不能侵犯的。国家保护这些权利,所以定下了许多法律。一个法官并不考虑道德问题、伦理观念,他并不在教化人。法律的用意已经不复“以儆效尤”,而是在保护个人的权利和社会的安全。法律制度下,很多时候,诉讼的目的是获得以后可以遵守的规则。一个变动中的社会,所有的规则是不能不变动的。环境改变了,相互权利不能不跟着改变。现代社会中并不把法律看成一种固定的规则了,法律一定得随着时间而改变其内容。事实上并没有两个案子的环境完全相同,所以各人的权利应当怎样厘定,时常成为问题,因之构成诉讼,以获取可以遵守的判例。

    (节选自《乡土中国》第九章,有删改)

    (1)、阅读材料,提炼一个概念填写在下面括号中。

    乡土社会是(           )的社会

    (2)、请以“法律”开头,概括材料第二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保留关键信息,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30个字。

四、写作(40分)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中的主人公“雪樵”,用他短暂的人生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任何生命都有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因为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下去,而我们采集的种子,也许会在几百年后的某一天生根发芽,到那时,不知会完成多少人的梦想。”对于生命的意义,钟扬这样说。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生命的意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