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选必修中册《燕歌行并序》《李凭箜篌引》专项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4-03-13 类型:同步测试

一、默写

  • 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燕歌行》中描绘唐军出征景象的句子是“”。
    (2)、高适在《燕歌行》中通过视觉和听觉描绘军队浩浩荡荡奔赴战场的句子是“”。
    (3)、高适的《燕歌行》中揭露“汉军”中将军和士兵苦乐不均、生死迥异的地位和待遇,暗示了必败的原因的句子是:
    (4)、《燕歌行》里表示战士们本来在战场上就所向无敌,皇帝又特别给与丰厚赏赐的诗句是:
    (5)、吴丝蜀桐张高秋, , 李凭中国弹箜篌。(李贺《李凭箜篌引》) 
    (6)、《李凭箜篌引》中先写箜篌精美,再写乐声效果的诗句是  , 
    (7)、《李凭箜篌引》中以女娲补天的神话表现箜篌乐音的震撼效果的诗句是

二、诗歌鉴赏

  • 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燕歌行(节选)

    高适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中描写战前敌我双方部署军事行动的情景,动词“飞”、“照”说明军情危急。 B、敌人骑兵深入中原,来势汹汹,像狂风暴雨发动猛攻,衬托了战士们的形象。 C、孤城、落日、衰草等意象突出边塞的萧条凄凉,烘托了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D、八句诗虽是节选,却逐步推进,完整再现了战斗前、战斗中和战斗后的场景。
    (2)、清代学者吴汝纶评价“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时说“二句最为沈至”, “沈至”即感情沉厚深切。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两句是怎样做到“沈至”的。
  • 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燕歌行

    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樅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发端两句便点出了行军环境,“烟尘"一词暗示将士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作战,表现了战士们以身许国,英勇豪迈的情怀。 B、"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句,前句“飞”字预警了军情危急,时空快速切换,从榆关、碣石至瀚海、碣石,气氛从宽缓渐入紧张。 C、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以孤城落日,衰草连天等有着鲜明边塞特点的最象,渲染了萧条阴惨的氛围,烘托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D、同为边塞诗,李颀的《古从军行》“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与高适诗中的“征人蓟北空回首",都表达了诗人对士兵们的同情。
    (2)、吴汝纶在《唐宋诗举要》中评论“‘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二句最为沈至”,请加以赏析
  • 4. 阅读下列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李凭①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②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③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④。 

    【注释】①李凭:当时的梨园艺人,善弹奏箜篌。②吴丝蜀桐:吴地之丝,蜀地之桐。此指制作箜篌的材料。③十二门:长安城东西南北每一面各三门,共十二门,故言。④露脚:露珠下滴的形象说法。寒兔:指秋月,传说月中有玉兔,故称。

    (1)、这首诗和《琵琶行》同属于体裁 ,但创作方法也不一样。《琵琶行》既描摹音乐,又有叙事和抒情,是一篇的作品;而《李凭箜篌引》则纯为描摹音乐,充满色彩。 
    (2)、举例分析诗歌是怎样表现“箜篌”演奏出来的优美音乐的? 
  • 5.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李凭箜篌引

    李贺(唐)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的前四句开门见山,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这样,突出了乐声,有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B、紧接四句,“昆山”句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接着诗人借想象的翅膀描写天庭,把读者带到更为辽阔深广,神奇瑰丽的境界,想象大胆新奇。 C、再接四句,“石破”句一个“逗”字将视觉转化为听觉,把音乐的强大魅力和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与事件联系起来,既出人意料,又感人肺腑。 D、最后两句,用忘记睡眠的吴刚和蹲伏在一旁任露水打湿皮毛也不肯离去的玉兔,衬托乐声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结合全诗,从艺术手法上欣赏,《李凭箜篌引》这首诗的特点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 6.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1)、对诗歌内容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 B、诗的前四句虽然交代了弹奏的时间、地点、人物,但却并未按一般的顺序来写,而是先写琴、写声,突出了乐声,有先声夺人之妙。 C、“梦入”两句,用“老”和“瘦”两个看似干枯的字眼修饰鱼蚊,突出本己赢弱乏力,行动艰难的鱼蛟,竟伴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写出了音乐的神奇魅力。 D、整首诗想象奇特,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人通过对乐声及其效果的摹绘和自我感受的直接描述,既表达了对李凭演奏技艺的赞赏,也寄托了自己的情思。
    (2)、请赏析“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摹写声音之妙
  • 7.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听颖师弹琴

    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汇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1)、对这两首诗的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听颖师弹琴》起调轻柔细碎,音调缠绵婉转,用一对青年男女谈情说爱做比,让人联想到他们在切切私语、谈笑、倾诉。 B、“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写声音舒缓、悠扬,好像那白云悠然于碧空,也像那柳絮随风癫狂、飘荡,使人也为之神游四方。 C、在描绘李凭箜篌弹奏的乐声时,诗人驰骋自己大胆的幻想和丰富的联想,形成神奇变幻、令人应接不暇的艺术境界。 D、李诗脉络没有一定的次序,而是随着诗人想象的流动,想象所至,笔之所至,故而使人难以把握诗中描写的音乐美。
    (2)、试比较《琵琶行并序》《听颖师弹琴》两首诗与《李凭箜篌引》在音乐描写上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