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四平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3-1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分。

  •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时,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 B、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D、把铁丝反复弯折,弯曲处变热,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
  • 2. 下列关于光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人佩戴凹透镜能矫正近视眼 B、镜花水月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 D、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 3. 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将两个皮碗压在一起,很难将它们拉开,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摩擦起电说明原子是由更小的粒子组成的 C、墨水在热水中比冷水中扩散的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太阳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
  • 4. 物理学的宏伟大厦,凝聚了许许多多物理学家的成果和毕生心血,为了纪念他们对物理学的贡献,经常以他们的名字来命名物理量的单位。下列以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物理量单位与其物理量对应的是( )
    A、安培电阻 B、欧姆电压 C、焦耳热量 D、伏特电流
  • 5. 我们经常用瓶起子来打开汽水瓶盖,如甲所示,在此过程中,将瓶起子看做杠杆,用“”表示支点位置,手用力为动力F1 , 杠杆所受阻力为F2 , 则选项中支点位置、动力和阻力所示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 6.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甲、乙放在水平台上,分别装有密度不同的盐水ab , 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两烧杯中静止时,两杯盐水液面相平,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杯盐水的密度关系ρa<ρb B、盐水对烧杯底部压强关系pa=pb C、小球在两杯盐水中的浮力关系Fa>Fb D、若将乙杯中的盐水倒入甲杯中一部分,则甲杯中小球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不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18分。

  • 7. 在学习分子热运动这一部分内容时,李老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演示实验;

    (1)、图甲:压紧后的两个铅块能吊起一个大砝码,该现象主要说明
    (2)、图乙:红墨水同时滴入热水和冷水后出现如图所示的不同情形,该现象说明
  • 8. 在甲、乙、丙三个图中,能反映不同的物理知识,图能表示力能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图丙是利用来吸饮料的.

  • 9. 如图所示各种透镜中,其中对光起到会聚作用的透镜是;对光起到发散作用的透镜是

  • 10. 如图所示,橡胶棒与毛皮摩擦过后带电。接触验电器后,验电器金属箔会带电,由于 , 验电器的金属箔会张开。金属箔张开瞬间电流的方向是由(选填“上”或“下”)

  • 11. 噪声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公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若小明看到闪电后经过3s听到雷声,那么,打雷处距小明大约为m.(已知空气中声速为340m/s)
  • 12. “滑板男孩”正驱动滑板车向前滑行,他一脚站立其上,另一只脚不时用力向后蹬地,使滑板车前进,这是因为

  • 13. 电风扇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能。因为扇叶与空气不断的而带了电,可以吸引轻小物体,所以时间久了,扇叶上会有很多灰尘。
  • 14. 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6N时,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N , 这时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突然减小为4N时,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 , 最终物体受到2N的拉力静止在地面上,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
  • 15. 如图是研究巨磁电阻GMR特性的原理示意图,闭合开关S1S2后,电磁铁左端为极;滑片P向左移动的过程中,指示灯变亮,说明巨磁电阻GMR的电阻随磁场强度的增加而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 16. 在图中,AO是一个用来提升重物的杠杆.请在图中做出动力F1的动力臂并用符号L1标明,做出阻力的阻力臂并用符号L2标明.

  • 17. 根据安全用电原则,将图中开关、两只“220V 40W”的电灯连在家庭电路中,要求开关同时控制两灯,且能正常发光。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 18. 小敏在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的实验时操作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断开开关,连接如图丁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前,观察摆放在螺线管两端的小磁针(可自由旋转)静止时指向如图甲所示,记录实验现象。

    ②闭合开关,观察摆放在螺线管两端的小磁针(可自由旋转)静止时指向如图乙所示,断开开关,记录实验现象。

    ③将通电螺线管与电源正、负极连接的导线两端互换,再次闭合开关,观察小磁针(可自由旋转)静止时指向如图丙所示,断开开关,记录实验现象。根据图丁所示的实验现象(小磁针黑色一端为N) ,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19. 小明同学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准备如下器材:各种长度的蜡烛若干、平面镜一块、玻璃板一块、白纸一张(如图甲所示)

    (1)、平面M所选的器材是(选填“平面镜“或“玻璃板”)
    (2)、实验中,小明把蜡烛A点燃放在M前面,再把其它各支未点燃的蜡烛依次放在M后面适当位置,当某支蜡烛放在后面时,从前面看那支蜡烛好像也被点燃了一样。此时,后面的那支蜡烛与蜡烛A的大小关系是:。记录物、像的位置AA'
    (3)、经过三次实验得到三组物、像位置点,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且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4)、将平面M后面的蜡烛拿走,然后在拿走的蜡烛位置上放一张白纸,在白纸上(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实”或“虚”)像。
    (5)、为了让右座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的像,小华只将平面M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
    (6)、做完“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后,小明展开了联想,为什么小轿车的挡风玻璃是倾斜的?请你帮他解释一下:
  • 20.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图乙中,调节光屏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的实像,根据这个原理人们制作了
    (3)、图丙中,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图丙所示刻度线处,人眼应在图中处,才能观察到烛焰正立、放大的虚像;
    (4)、图丁中,点燃蜡烛,经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然后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只将光屏远离透镜可以使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为眼镜。
  • 21. 小明同学刚电流表、电压表测量一只定值电阻的阻值,电路连接如图所示.

    (1)、观察电路连接装置图可知,A表是表,B表是表.
    (2)、小明连接的电路和电表的量程选择均正确,闭合开关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都很小,其原因是
    (3)、解决了电路存在的问题后,闭合开关,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此时通过电阻的电流是A , 电阻的阻值为Ω.
    (4)、用此电路测定电阻的阻值,存在的缺陷是
  • 22. 某同学做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如图所示,完成下列各题。

    (1)、实验的合理步骤是:
    (2)、将图中的数据填入表中

    物体重G(N)

    物体浸入液体时弹簧秤的示数F(N)

    小桶重G(N)

    小桶和液体的总重(N)

    (3)、计算物体受到的浮力F=N
    (4)、物体排开的液重G=N
    (5)、实验的结论是: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分。

  • 23. 特高压输电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输电技术,我国“西电东送”重点工程就是采用的该项技术。特高压输电是指±800千伏及以上直流输电电压和1000千伏及以上交流输电电压等级。在远距离输电中,当输电功率相同的时,可以通过提高电压来降低电流产生的热损耗,从而减小输电线中能量的损失,请你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增压降流少损耗”的原因。
  • 24. 跑步的人,当脚下绊到障碍物时会如何摔倒?为什么?
  • 25. 夏天,人们常常喜欢吃冰棍,当售货员打开冰柜的门时,会看到冰柜内置“白气”,请你说说“白气”是怎样形成的。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 26. 在帮助四川灾区重建的过程中,我省帮助灾区群众建设了教学楼。在施工过程中,工人师傅用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运送材料上楼,每次运送货物数量不足,整个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货物重力增加而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不计绳重和摩擦力,g10N/kg)

    (1)、动滑轮的重力;
    (2)、当运送货物的重力为300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3)、如果将体积为0.1m3、重力为2000N的货物从水中提起,在物体未露出水面以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大?
  • 27.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灯L1标有“12V3.6W”的字样,灯L2标有“3V0.9W”的字样,R3为标有“100Ω0.5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

    (1)、当开关SS1S2都闭合时,灯L1恰好正常发光,求SS1S2都闭合时整个电路可能消耗的最小功率;
    (2)、当开关S闭合,S1S2断开时,为保证整个电路安全,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
  • 28. 如图所示,请大致画出光线AB从空气射入玻璃,以及再从玻璃射入空气的光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