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优中选优-化学-第08节-氧气及其制取

试卷更新日期:2024-03-13 类型:一轮复习

一、单选题

  • 1.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M、N、Q、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

    物质

    M

    N

    Q

    P

    反应前质量(g)

    X

    26

    2

    12

    反应后质量(g)

    18

    1

    2

    32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13g C、反应中N、P的质量比为5:4 D、物质Q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2.

    下列各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甲表示向一定量硫酸铜和硫酸混合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乙表示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C、丙表示向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不断加入双氧水 D、丁表示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 3. 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实验现象

    A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大量的白雾

    C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有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A、A B、B C、C D、D
  • 4. 纳米铁粉在空气中不易自燃,但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如图是纳米铁粉在锥形瓶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能直接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实验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然后缩小 C、激光手电照射使纳米铁粉的着火点降低 D、纳米铁粉和普通铁丝的化学性质不一样
  • 5. 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性质:①颜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⑤能否与水反应,必须考虑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 6. 将燃着的镁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条继续燃烧,产生氧化镁和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 B、燃烧并不一定需要氧气 C、该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 D、二氧化碳不一定可以用于灭火
  • 7. 一定条件下发生了化学反应,容器中乙、丙、丁的质量随甲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a的值为 12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丁一定是化合物 D、当丁的质量为5g时,甲的质量也是5g
  • 8. 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和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相比较,正确的是( )
    A、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B、反应基本类型都是分解反应 C、所用药品的状态相同 D、收集的方法不相同
  • 9. 当电器设备失火时,在酸碱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和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中选择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主要原因是………(    )
    A、液态CO₂汽化时吸收热 B、CO₂的密度比空气大 C、液态CO₂不导电 D、液态CO₂的压强大
  • 10. 已知实验室里制取气体丙的化学方程式为甲(固)+乙(固)Δ十丁,且气体丙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则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方法是……………………………(    )
    A、制取CO₂的发生装置和排水法收集 B、用KMnO₄制取O₂的发生装置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C、制取CO₂的发生装置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D、用KMnO₄制取O₂的发生装置和排水法收集
  • 11.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
    A、使用催化剂 B、用含氧元素的物质作反应物 C、用排水法收集 D、用带火星的火柴检验是否收集满
  • 12. 现有下列反应:①2KMnO4=ΔK2MnO4+MnO2+O2;②2KClO3MnO2Δ2KCl+3O2;③2NH4NO3=Δ4H2O+2 N2+O2其中适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 13.  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可以做燃料 B、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是分解反应 C、氧气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属于氧化反应
  • 14. 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和b是反应物,d可能是催化剂 B、反应后a的质量为3.84g C、c中元素种类一定等于a、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之和 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 15. 了解金属的性质有利于科学地利用金属材料。兴趣小组通过下列实验探究金属的性质。

    实验一:将硬铝片(铝合金)和铝片相互刻画,铝片表面出现划痕

    实验二: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管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实验三:将锌粒放入过量稀硫酸中,持续产生气体,最终固体消失

    实验四:将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溶液变成蓝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一说明硬铝的硬度比铝的大 B、实验二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C、实验三所得溶液中溶质为ZnSO₄ D、实验四说明铜的活动性比银的强
  • 16. 为了节能,汽车内燃机将汽油(含C8H18等)喷成雾状后和空气混合燃烧,目的是        (     )
    A、防止发生爆炸 B、增大汽油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减少O₂消耗量 D、降低汽油的着火点
  • 17.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 B、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C、若可燃性气体中混有空气,则遇明火一定发生爆炸 D、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充分
  • 18. 下列说法:①食物腐烂、铁生锈都是缓慢氧化;②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③急速的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④自燃是缓慢氧化所引起的;⑤白磷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的着火点不同;⑥燃烧、自燃、缓慢氧化的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并都有热量产生。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②④⑥ D、②③⑤

二、填空题

  • 19. 实验室常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如图。

    (1)、仪器A 的名称是 , 能用图示方法收集氧气,说明氧气具有的性质。
    (2)、实验结束时,若没有把导管移出水面,就熄灭酒精灯,则可能导致的后果是

三、实验探究题

  • 20. 如图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②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作发生装置,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装置
    (3)、若将装置F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用于测定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测量时气体应从(填“a”或“b”)通入F中。
  • 21. 小敏从资料上获悉: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时,不但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还能跟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氮元素的化合价为一3),欲验证“镁能在氮气中燃烧”,小敏利用“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图一)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关闭弹簧夹,将点燃的红磷伸入集气瓶内至完全反应;

    ③____,观察到倒流至集气瓶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的20%;

    ④拔出瓶塞,将点燃的镁条伸入集气瓶内,观察到镁条在瓶内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如图二)。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②的实验目的是
    (2)、将步骤③的操作补充完整:
    (3)、小敏认为可利用镁带直接在集气瓶内燃烧(如图三)来验证实验结果,装置冷却,打开弹簧夹,当观察到现象时,也可确定镁能与氮气反应。
  • 22. 小明在学习了“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知识后,进行了如下实验。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①按如图甲所示组装实验仪器并进行气密性检查;

    ②取10毫升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和0.03克二氧化锰装入容器中,塞进橡皮塞,接上压强测量仪(如图乙);③倾斜装置,使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充分混合,用压强测量仪测量容器内的气压;

    ④分别用0.06克、0.09克和0.12克相同的二氧化锰重复上述实验,整理相关数据如图丙所示。

    (1)、写出步骤①中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具体操作及气密性良好的判断依据:
    (2)、实验中,小明用来反映产生氧气的多少。
    (3)、本实验除了研究“二氧化锰质量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产生氧气质量的影响”外,还可以研究的问题是
    (4)、实验中,每次产生O₂的速度都是先快后慢,其原因可能是
  • 2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673年,玻义耳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在密闭的曲颈瓶中加热金属时,得到了金属灰,冷却后打开容器,

    材料二:1703年,施塔尔提出“燃素学说”,其主要观点有:①燃素是组成物体的一种成分,一般条件下被禁铟在可燃物中;②燃素在可燃物燃烧时会分离出来,且燃素可穿透一切物质。

    材料三:1756年,罗蒙诺索夫重做了玻义耳的实验。他将金属铅装入容器后密封、称量。然后把容器放到大火上加热,银白色的金属变成了灰黄色,待容器冷却后再次称量,发现容器的总质量没有发生变化。罗蒙诺索夫对此的解释是:“容器里原来有一定量的空气,且容器中的空气质量减少多少,金属灰的质量就比金属增加多少,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后来,拉瓦锡等科学家经过大量的定量实验,推翻了“燃素学说”,质量守恒定律得到公认。

    (1)、由“燃素学说”可知,物质燃烧后质量应该减少。请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一个可以推翻“燃素学说”的事实:
    (2)、罗蒙诺索夫重做了玻义耳的实验是基于金属加热后,增加的质量并非来自燃素而是来自的假设。
    (3)、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三,玻义耳错过了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4)、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多选)。
    A、分析问题应该全面、严谨 B、实验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药品的选择 C、定量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D、科学研究既要尊重事实,也要勇于创新

四、解答题

  • 24. 为了给航天员提供氧气,其中一种解决方法是利用萨巴蒂尔反应并配合水的电解来实现氧气的再生,同时吸收二氧化碳,大致流程如下。

    资料1:萨巴蒂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4H2 300-400 __X+2H2O

    资料2:二氧化碳收集装置中有一种常用的弱碱性吸附剂,吸附剂内部有许多微孔。

    (1)、根据萨巴蒂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推断X的化学式为
    (2)、根据以上信息,分析吸附剂能快速吸附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3)、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与电解水产生的氢气进入到萨巴蒂尔反应器充分反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水和气体X。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和各装置的增重质量如图。

    请使用数据a、b、c、m、n,列出它们的等式关系以体现质量守恒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