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B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3-12 类型: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 
                            1.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的《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虽然有许多的不足,却是真正关心爱护“我”的人。 B、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端木旗良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枝独秀,从鲁迅先生的生活细节入手,重现了一个别样的鲁迅。 C、《朝花夕拾》全书十篇文章,其中《二十四孝图》批判“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所代表的封建愚孝。 D、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称等)。“卿”是自称,“孤”是他称,“大兄”是对朋友辈的敬称。2. 班队开展了“集文常,拓视野”知识竞赛,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时,常用“家”“令”等谦辞,如家父、家母、令弟、令妹等。 B、《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写的一篇怀念保姆的文章。文章通过对阿长的一些琐事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她的怀念。该文选自小说集《呐喊》。 C、中国传统历法常用干支纪年法表示年份,今年按照此方法计算应该是农历辛丑年。 D、北宋史学家司马迁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课文《孙权劝学》就节选自该作品。3. 【我推敲】“校园戏曲节”将至,学校打算将校园内的一座亭子临时改造成简易戏台,你觉得最适合张贴的楹联是( )A、茶饼嚼时香透齿 水沈烧处碧凝烟 B、千秋事业转眼过 万里江山咫尺间 C、韶光染色如蛾翠 绿湿红鲜水容媚 D、花木清香庭院翠 琴书雅趣画堂幽二、名著导读- 
                            4. 【活动三:亲近经典】下面是同学探究“经典人物立身之道”专题的部分成果,请你参与完成表格。 名著人物 立身的方式、结局 探究发现 第一组 祥子 ① ③(任选一组) 梁生宝 新中国建立初期,他带领互助组团结一致,艰苦创业,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取得了成功。 第二组 江姐 ② 孙悟空 为护师父取得真经,一路披荆斩棘、斩妖除魔,最终成为斗战胜佛。 三、综合性学习- 
                            5. 【布置展区】(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完成展区导语撰写。导语 泱泱华夏,一撇一捺都是(jǐ)梁。有鞠躬尽(cuì)的物理学家邓稼先,有(qiè)而不舍的诗人学者闻一多,也有舍生忘死保家国的志愿军战士……他们都是(chù)立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的最美风景。在仰望他们的同时,我们会发现其中的真、善、美,并为之感动。 (2)、为营造展区文化气息,感受古诗文里的“大家”之美,小语对学过的古诗文进行整理,请完成古诗文填写和点评。关键词 诗句 点评 寓情于景 杨花榆荚无才思,(1)。 (韩愈《晚春》) 我的点评:A。 B (2) ,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 , 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同是天涯沦落人:李白在洛城听到悠扬笛声,感慨万分;岑参在远赴边塞途中,偶遇返京使者,泪流不止。 自我坚守 (4) , 。(王维《竹里馆》) 王维深林月下独坐、弹琴长啸,享 受自然的馈赠,内心的淡泊。 (3)、为营造活动氛围,班里准备张贴一则宣传标语,请你拟一则。 (至少用一种修辞)四、文言文阅读- 
                            6. 【活动四:诗文情思】阅读下面古诗文,按要求答题。 山下泉 [唐]皇甫曾① 漾漾带山光,澄澄倒林影。 那知石上喧,却忆山中静。 冷泉亭②记 [唐]白居易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③ , 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春之日,吾爱其草熏熏,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④ , 可以蠲烦析醒⑤ , 起人心情。 山树若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 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⑥下卧而狎⑦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湲洁澈⑧ , 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⑨ , 可胜言哉? 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选自《白氏长庆集》,有删减) 【注释】①皇甫曾:工诗,出王维之门,历官侍御史。 后被贬舒州司马。 ②冷泉亭:于杭州西湖灵隐寺西南角。 白居易被贬杭州刺史期间,“在郡六百日,入山十二回”。 冷泉亭是他最爱逗留休息的地方。 ③撮奇得要:亭子选取了奇妙和重要的地势。 ④渟渟:水停止不动的样子。 泠泠:形容风清凉。 ⑤蠲(juān)烦析醒(chéng):清除烦闷,解除困乏。 蠲:消除,去除。⑥床:坐的用具。⑦狎:玩乐。⑧矧(shěn):况且。潺湲:水慢慢流动的样子。⑨潜利阴益:看不见的好处。 (1)、参考表格中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文言词句 方法 释义 山树若盖 课内迁移法:关山度若飞 (1) 广不累丈 查阅词典法:①积累,重叠。②古代重叠单位。③牵连,连累。④忧患,祸害。 (2)(填序号) 可胜言哉 参考成语法:不胜感激,美不胜收 (3) 灵隐寺为尤 词句对应法:余杭郡为最 (4) (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限断三处)坐 而 玩 之 者 可 灌 足 于 床 下 卧 而 狎 之 者 可 垂 钓 于 枕 上 (3)、请从不同角度赏析诗文中的“山泉之美”,完成下面表格。语句 角度 赏析 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 叠词 ① 那知石上喧,却忆山中静。 ② 此诗句写泉由山中流到山下,在石上激起喧响,而这种喧响让人怀念起在山中的静谧。 (4)、山泉清音,声声入心,请结合以上诗文内容,探究古代文人喜爱山泉的原因。五、现代文阅读- 
                            7. 现代文阅读网红书店的背后 【材料一】  【材料二】 绍兴“老爷爷书店”坐落在古色古香的书圣故里。 一句“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吸引着路人的目光。 门的两边挂了两块木匾,写着“屋中自有黄金书,一览天下五千年”,平凡老旧的模样,自带复古韵味。 书店经营者王志兴今年已经80高龄。 书店原来叫“老王书店”,游客觉得店主亲切和善,书店也颇具特色,便亲切地称呼为“老爷爷书店”。 书店以经营红宝书、鲁迅书籍,还有一些介绍绍兴本地的古旧书籍为主。 这些书都是王志兴从绍兴、上虞等地的古玩市场或者一些居民家中淘来,经整理分类后售卖,售价在几元到几十元一本不等。 “老爷爷书店”在年轻人中有着良好的口碑。 很多游客通过抖音、小红书等软件了解到这家书店,专门前来打卡。 (改编自公众号《今日越城》) 【材料三】 近年来,网红书店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地“生长”。 达人测评的文章和视频在各大媒体平台炒得火热,逛书店不再只是为了读书,更是年轻人对话题感和社交属性的追求。 网红书店的花式装修和繁多的休闲功能吸引了一大批热衷于“打卡”的年轻人,喝咖啡、买文创、赏建筑、发朋友圈成为“网红书店新玩法”。 然而疫情三年,昔日的网红书店“言几又”“猫的天空之城”陷入闭店危机,有最美书店之称的“钟书阁”和“方所书店”也关闭了部分门店,还有更多独立书店悄然消失……据《2020—2021中国实体书店产业报告》统计,单是2020年,中国就有1573家书店关闭。 (改编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材料四】 网红书店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折射的是当代社会对阅读的理解:一方面是国家对阅读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是传统书店通过对文化消费场景的改变来实现转型和运营多元化探索。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产业发展部主任胡娜) 网红的标签像诱人的广告语,将人们带入书店。 而进店之后,除了视觉的震撼,更要注重为每位读者营造具备内涵的深度阅读氛围,打造有温度的阅读体验,从而成为大众乐于沉浸其中的精神花园。 网红书店只有在书香上下足功夫,才能变网红为持久红。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对于网红书店,要不断探索“书+”模式,面对大众阅读习惯改变的现实情况,以书为媒,开拓创新,实现混业经营。 除现有的“书+文创产品”“书+餐饮”等常规模式外,要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更多的阅读体验活动带给读者和市民,实现从对书店“颜值”的“打卡”,转变为对各类阅读活动的“打卡”。 在丰富经营业态的同时,更加突出书店所拥有的文化内涵,传播其文化精神。 (《中国文化报》) (1)、请结合材料,说一说网红书店出现的原因。(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 一中两张图表的主要信息。(3)、自网红书店出现以来,相关话题的热度居高不下。下面是一些同学的观点,请你结合材料,任选一位加以回复,表达你的看法。要求:①观点明确,逻辑清晰,有正面引导作用;②正确书写汉字,规范运用语言;③60字左右。  (4)、网红书店引发同学们的热议。请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和你的生活经验,对网红书店的健康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4)、网红书店引发同学们的热议。请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和你的生活经验,对网红书店的健康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