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东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03-12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

  • 1. 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B、 C、流水 D、河岸
  • 2. 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乒乓球被弹开。弹开的幅度越大,音叉发出声音的(   )

    A、音调越高 B、响度越大 C、音色越好 D、速度越大
  • 3. 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90℃,科考队员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选用(   )

    物质

    水银

    煤油

    酒精

    凝固点(℃)

    -38.8

    -30

    -117

    0

    A、酒精温度计 B、体温计 C、煤油温度计 D、水银温度计
  • 4. 下面是对日常生活中物体长度、质量、温度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初中物理课本长度约为260mm B、标准篮球的直径约为100cm C、一支普通铅笔的质量约为500g D、人感觉舒适的室内温度是36℃左右
  • 5. 黑板有时会发生“反光”现象,使坐在教室前排某一侧的同学看不清黑板上面的字,发生“反光”现象的原因是(  )
    A、黑板太粗糙 B、黑板发生了漫反射 C、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 D、黑板对光不反射
  • 6. 在下列情况中,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一瓶矿泉水冻成冰 B、“嫦娥五号”返回器将月壤样本带回地球 C、将气体封闭在注射器内,推动活塞将气体压缩 D、将铅笔削短
  • 7. 物理课上,同学们用凸透镜观察周围的物体,透过凸透镜不能看到的像是(  )

      

    A、正立放大的像 B、正立缩小的像 C、倒立放大的像 D、倒立缩小的像
  • 8. 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5∶2,密度之比是2∶3,则两种物质的体积比是(  )
    A、15∶4 B、3∶5 C、5∶3 D、5∶4
  • 9. 如图所示,F是透镜的焦点,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 10. 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在研究一定质量的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像。当水的温度从2℃升高到10℃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遵从热胀冷缩的规律 B、水的体积先变大后变小 C、水的密度先变大后变小 D、水在4时密度最小

二、多项选择题

  • 11. 如图是小明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拍摄到的同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倾闪照片,他从A点起始,依次测量小球运动到各点到A点的距离,并在图片上标出,小明得出的以下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小球从A点到F点是做变速直线运动 B、小球从B点运动到E点,通过的路程是7.2cm C、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是12cm/s D、小球在AB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小于EF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
  • 1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烛焰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10cm B、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遮挡,在光屏上仍然能成完整的烛焰像 C、保持凸透镜和光屏位置不动,向右移动蜡烛,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烛焰像 D、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向右移动凸透镜,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烛焰像
  • 13. 用密度为2×103kg/m3的金属制作的容器,注入某种液体时,测得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与液体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当液体恰好注满整个容器时,总质量为80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容器的质量为60g B、容器的容积为50cm3 C、制作容器的金属的体积为20cm3 D、这种液体的密度为1.6×103kg/m3

三、填空题

  • 14. 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纸屑不停地跳动,这表明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入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铃声逐渐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听到铃声又逐渐变大,这些现象表明
  • 1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墨经》中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实验(如图所示),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唐代诗句“潭清疑水浅”描绘了潭水清澈,让人感觉水变浅了,这是由于光的造成的。

      

  • 16. 暑假小华一家驾车外出游玩,开了空调后发现前挡风玻璃出现了一层“水雾”,打开雨刮器后可以去除这些“水雾”。“水雾”的形成是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此物态变化会热量。
  • 17. 小明身高1.6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当他远离平面镜后退0.5m,则镜中的像与他相距m,则镜中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8. 小明生病了,医生给他开了药。小明在服药前仔细阅读了说明书,其中“用法用量”上注明“按体重一日20mg/kg”。小明的体重是40kg。每粒药的规格是0.2g,则小明一日应服药mg,合粒。
  • 19. 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A、B两球,从外观上来看体积均为V0 , 其中一个是空心球,构成两球材料的密度之比ρAρB=23 , 则两球实心部分体积之比为 , 空心球空心部分的体积为

四、综合题

  • 20. 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中射向水中,在水面发生了折射,请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并标出折射角θ

      

  • 21. 下表为小明记录冰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请在坐标中画出冰熔化图像。

    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温度/℃

    -4

    -2

    0

    0

    0

    0

    0

    1

    2

    3

  • 22. 下面是小明同学的实验报告,请按要求帮他将报告补充完整。
    (1)、实验:测量盐水的密度

    实验目的:测量盐水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量筒、烧杯、盐水

    实验原理:

    主要实验步骤:

    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侧调节:

    (2)、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盐水的体积,如图所示;

    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0g

    将量筒中的盐水全部倒入烧杯中,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所示;

    实验数据记录:

    在虚线框内设计一个记录本次实验数据的表格,并将测量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表中;

    实验评估:

    按照上述实验方案测出的盐水的密度值比真实值(选填“偏大”或“偏小”)。

  • 23.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 为了使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一些,该实验最好选择在(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2)、实验中选择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
    (3)、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选填“A”或“B”)这一侧去观察。
    (4)、如图所示,仅将玻璃板由图中甲的位置水平向右平移至乙的位置时,蜡烛A的成像情况是____(选题字母代号)。
    A、蜡烛成像仍在B B、蜡烛成像在B处右侧 C、蜡烛无法通过玻璃板成像
    (5)、某同学在实际实验中测量如下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次数

    点燃蜡烛到镜面距离(cm)

    点燃蜡烛的高度(cm)

    镜后蜡烛到镜面距离(cm)

    镜后蜡烛的高度(cm)

    1

    10

    12

    10

    12

    2

    14

    10

    14

    10

    3

    18

    8

    18

    8

    表中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有:①。 ②

  • 24. 假期小唐同学坐车去旅游,他观察到当汽车以8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油耗为8L/100km(每行驶100km,消耗汽油的体积为8L),若该汽车以该速度行驶100km。求:
    (1)、汽车行驶100km所用的时间;
    (2)、汽车行驶100km所消耗汽油的质量。(汽油的密度为0.7×103kg/m3
  • 25. 小明想测量一小块不规则石块(石块不吸水)的密度,便找来如下器材:天平、砝码、细线和足量的水(已知水的密度为ρ)、如图所示的溢水杯(当水超过溢水口时会溢出,直至水面与溢水口相平)和小烧杯,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实验,测量小石块密度。要求:

    (1)、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及所需测量的物理量;
    (2)、写出小石块密度的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 26. 底面积为S的柱形容器中装有深为h0的水,将一块总质量为m、含有石块的冰块放入水中静止后,容器中的水深为h1 , 如图所示:当冰块熔化后,此时容器中的水深为h2。已知水的密度为ρ0 , 冰的密度为0.9ρ0 , 求:

    (1)、上述有石块的冰块中冰的质量;
    (2)、石块的密度(石块不吸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