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四)

试卷更新日期:2024-03-12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澳大利亚学者费约翰将中国国际形象的转变过程概括为三句话,即“醒起来,站起来,飞起来”。其中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爆发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新中国的成立 D、三大改造的完成
  • 2. 将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其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
    A、abc B、bac C、cba D、cab
  • 3. 以下是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的标语口号,排序正确的是(  )
    ①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②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
    ③工农武装割据
    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②③①④
  • 4. 基辛格说:“毛泽东有理由认为,如果他不在朝鲜阻挡美国,他或许将会在中国领土上和美国交战。”这表明中国抗美援朝的目的是( )
    A、反帝反封建 B、保障民主 C、保家卫国 D、完成工业化
  • 5. 歌谣见证历史变迁,下列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

    ②“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

    ③“为藏家儿女带来吉祥,……看那铁路修到我家乡。”

    ④“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鸣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 6. “一九四九年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不仅是一个政权代替另一个政权,而且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文中评述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中华民国成立 B、抗日战争胜利 C、新中国成立 D、全国人大召开
  • 7.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100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国家,占人类总数1/4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材料叙述的是新中国成立的( )
    A、原因 B、过程 C、性质 D、影响
  • 8.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涌现出30多万英雄功臣。其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掩护战友歼敌致胜的英雄是( )
    A、赵登禹 B、佟麟阁 C、董存瑞 D、黄继光
  • 9. 1950年11月,中国政府特别代表伍修权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发言指出:“自从美国政府发动侵略朝鲜战争以来,从8月27日至11月25日侵略朝鲜的美国武装力量侵犯我国领空,据初步统计已达200次,共出动飞机1000架次以上,毁坏中国财产,杀害中国人民……自从6月27日以来,美国第七舰队即侵入我国台湾领海……”材料表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在1950年人朝作战的原因是(   )
    A、维护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安全 B、捍卫我国的安全、领土完整 C、反抗侵略,维护世界和平 D、通过对抗美国这个最强大国家来提高中国的国际威望
  • 10. 下列四幅图片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按调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④③①②
  • 11. “到1952年,国营经济已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私营工厂只有依附国营经济才能生存。大部分资本家认识到公私合营是大势所趋。”材料叙述的是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    )
    A、背景 B、目的 C、内容 D、作用
  • 12. “花生壳,圆又长,两头相隔十几丈,五百个人抬起来,我们坐上游东海。”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某一地区农民的劳动号子。如果将上述劳动号子作为史料,可以用来印证(    )

    A、“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B、“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 C、人民公社欣欣向荣的气象 D、“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
  • 13. 1956年,中国共产党的某次重要会议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同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七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 14. 他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根植于心,在兰考的470天中靠着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深人到120多个生产大队走访调研,研究出治理兰考“三害”的新路子。他就是( )
    A、雷锋 B、焦裕禄 C、王进喜 D、邓家先
  • 15.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社》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说明( )
    A、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它是真正反映人民意志的宪法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D、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 16. 图1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历史,其中(   )

    A、①段出现“大跃进”等“左”的错误 B、②段主要任务是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C、③段国家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D、④段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17. 在美国有佩戴“雷锋”字样标记的救护队,法国有“老年雷锋”、荷兰有“牛仔雷锋”主动做好事,在日本有人设立“雷锋奖金”。这表明雷锋精神( )
    A、具有强大生命力 B、成为西方主流精神 C、消除了西方国家贫富差距 D、促进西方思想大解放
  • 18.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实行新的工资改革 B、建立多种形式的所有制结构
    C、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D、增强企业活力
  • 19. 下表反映了1978年国务院对改善劳动分配制度的要求。据表可知,当时我国(    )

    5月

    有条件、有步骤地实行奖励和计件工资制度

    9月

    各部门尽快提出改革工资、奖励和福利制度的具体措施

    11月

    允许完成国家计划的企业提取一定数量的利润举办集体福利和奖励职工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正式展开 B、重视生产者的积极性 C、国有企业改革获得较大成效 D、强调市场的基础作用
  • 20. 2021年12月,日兰高铁曲阜至菏泽至庄寨段正式开通运营,菏泽首次接入全国高铁网。菏泽至北京、济南最快分别2小时59分钟、1小时23分钟可到达,这一铁路线完善了区域路网结构,增强了鲁南和中原地区交通互联互通性,将有效带动沿线城市经济发展。这表明( )
    A、新型交通工具加快城市化进程 B、经济版图彻底突破了地域界限 C、人们的竞争意识正在逐步形成 D、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 21.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建设不断取得丰硕成果,天宫遨游、蛟龙探海、天眼探空、悟空探秘、墨子传信、大飞机一飞冲天、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这一系列重大成果,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
    A、创新 B、开放 C、协调 D、共享
  • 22. 观察下图,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表。为保障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我国政府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 B、优化产业结构 C、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D、进一步推动包干到户
  • 23. 西方曾有人断言: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可能兼容,社会主义不可能搞市场经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实践和理论总结,有力而响亮地打破了这个言论。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在(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九大
  • 24. 从开展土地改革到实行农业合作化,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和政府不断调整农业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  )
    A、提高粮食产量 B、解决温饱问题 C、缩小城乡差距 D、维护人民利益

二、材料分析题

  • 25. 小日记折射大时代。品读日记,回答问题。                                                                  

    (一)司马文森的日记

    (中共香港工委的文委委员)

    五千年来的第一次,中国人民用自己的手来表决自己的宪章!以国家主人的身份,来处理自己的命运!那是我们全国人民大团结的标志……

    (1949年9月27日)

    (二)袁雪芬的日记

    (中国越剧演员)

    我们……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了开国大典,广场人群一片欢腾。我似乎情不自禁地挺直了腰杆,这划时代的一刻永驻我的心中

    (1949年10月1日)

    (三)万慧芬的日记

    (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之一)

    (我要)坚持艰苦朴实的生活作风……多开动脑筋,站稳立场,帮助贫雇农彻底翻身,一定要胜利完成土改。

    (1951年11月26日)

    (四)周克玉的日记

    (中国人民志愿军二十四军干事)

    停战了!这显示出我们的反帝斗争取得了重大的胜利……我们也随时准备给敢于破坏停战协议的好战分子以致命的打击,争取朝鲜和全世界的持久和平。

    (1953年1月6日)

    (1)、日记(一)中的“宪章”是指什么?司马文森参加的会议对我国的制度建设有何重大贡献?
    (2)、联系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日记(二)中作者“情不自禁地挺直了腰杆”的理解。
    (3)、阅读万慧芬的日记,简述她参与的历史事件对中国农村社会变革的意义。
    (4)、依据日记(四),谈谈志愿军战士们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原因。
    (5)、综合四则日记,请你拟定一个合适的主题。
  • 26. 国情影响选择,选择决定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8年起,毛泽东先后写下了许多著作,其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书本上并没有讲到中国湖南、湖北,它讲的只是基本原理”,”共产党的任务……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逐步形成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

    ——摘编自石崇科《毛泽东选集》(第二版)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同时期粮食产量变化(单位:亿吨)。

    ——数据来自陈海秋《建国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内容是什么。
    (2)、概括材料二两幅图反映的共同现象。任选-图,指出其粮食产量变化与哪一农业政策密切相关。
    (3)、中国共产党擅长在复杂形势下做出符合国情的选择。综合上述材料,运用相关史实对此观点加以论述。
  • 27. 饱经风霜的新中国已经走过了七十多个春秋,回首七十多年来共和国不平凡的复兴之路,引发我们深深地思考。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一穷二白】

    材料一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成就瞩目】

    材料二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

    【重大失误】

    材料三

    1958年8月,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在炼钢原料缺乏的情况下,群众只好把家中的铁器和做饭用的铁锅投进小高炉……

    材料四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是乱了自己……历史已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为此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措施?
    (2)、请你举出“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涌现出的一位英雄模范人物。并说说从他身上你汲取了哪些精神力量?
    (3)、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在加紧进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4)、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为以后经济建设提供哪些教训?
    (5)、据材料四,指出“被反革命集团利用”指的是哪些反革命集团?以史为鉴,说说“文化大革命”这段沉重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
  • 28.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广州是二千二百多年的老城市,在为民族复兴的百年奋斗历程中焕发新活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如图四幅图片所示事件,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材料二:2023年4月7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广州市松园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非正式会晤。习近平指出,了解今天的中国,要从了解中国的历史开始。广州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摘编自《学习强国•头条新闻》2023年4月7日

    (1)、 根据材料一,填写表格(只填写编号)。                                                                                                                                                 

    历史时期

    图片编号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2)、 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材料二观点——“广州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
    (3)、 综合上述材料,请向来广州的客人谈谈你对广州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