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地理中考一轮专题复习:极地地区

试卷更新日期:2024-03-11 类型:一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2023年11月1日,中国第40次南极科考队赴南极执行科考任务。我国某品牌超低温变频机组为长城站(海拔13.5米)温室玻璃房提供供暖,保证无土栽培的西红柿、黄瓜等绿色蔬菜能够在极地环境下茁壮成长。下图为“南极地区科考站分布图和长城站温室玻璃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1)、新鲜蔬菜曾是南极科考队员心中的“奢侈品”,主要因为南极地区( )
    A、降水多,冰川覆盖面积大,耕地少 B、纬度高气候酷寒,不适合蔬菜生长 C、暖季有暴雨、沙尘暴等自然灾害 D、人口少,没有消费市场
    (2)、下列关于长城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罗斯海新站的西南方向 B、濒临印度洋 C、是中国在南极地区纬度最低的科考站 D、此时处于极昼
  • 2. 2022年4月26日,中国“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返回上海,圆满完成科考任务。读“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执行科学考察任务的路线图,回答下题。

    (1)、“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从中山站返回上海,途中经过的大洋依次是(   )
    A、北冰洋、太平洋 B、印度洋、大西洋 C、印度洋、太平洋 D、大西洋、北冰洋
    (2)、科考队员在南极地区最可能遇到的困难是(   )
    A、狂风暴雨 B、干旱缺水 C、酷寒干燥 D、气候湿热
    (3)、科考队员在南极地区进行的科考任务主要有(   )

    ①冰雪环境监测      ②民俗文化考察      ③生态系统调查      ④气候变化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在中山站可能看到的动物是(   )
    A、袋鼠 B、北极熊 C、企鹅 D、长颈鹿
  • 3. 2022年2月底,乌克兰沃纳德斯基南极科考站附近出现粉红色西瓜雪”,经研究发现这是一种极地雪藻微生物,当温度升高时,就会迅逢生长,因其体内含有虾青素,所以呈红色。如图为南极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要查找乌克兰位置最好查看的地图是( )
    A、南半球地图 B、世界政区图 C、世界气候图 D、世界地形图
    (2)、“西瓜雪”不易在昆仑站出现,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降雪量少 B、紫外线强 C、风力强劲 D、气温太低
    (3)、关于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代表动物是北极熊 B、因缺乏植被,找不到煤炭和石油资源 C、每年6月至8月是南极科考的最佳时间 D、酷寒、烈风、干燥是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
    (4)、沃纳德斯基站位于昆仑站的方向( )
    A、西北方 B、东南方 C、东北方 D、西南方
  • 4.

    从图中景观可以看出,动物北极熊的主要生息地为(  )

    A、炎热干燥的沙漠地带 B、终年酷寒的北极地区 C、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 D、温和湿润的沿海平原
  • 5. 每年南极海域的暖季是南极磷虾的产卵期。几乎所有的南极动物都直接或间接依赖南极磷虾生存。如图示意1996-2016年南极磷虾的平均密度分布

    (1)、正值南极磷虾产卵期的月份是(  )
    A、2月 B、5月 C、8月 D、10月
    (2)、1996-2016年南极磷虾平均密度最低的海域扇区是(  )
    A、 B、 C、 D、
    (3)、近年来,南极磷虾平均密度明显降低,带来的影响是(  )
    A、企鹅数量减少 B、生物种类增多 C、海洋污染减轻 D、南极冰川面积扩大
  • 6. 近年来北极海冰范围(海冰密集度>15%的区域)呈显著减小趋势,极地海冰范围的变化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据此回答问题。
    (1)、北极地区有大范围的海冰,体现了该区域(  )
    A、纬度高,气温低 B、海拔高,光照强 C、陆地广,风力大 D、海域小,降水足
    (2)、开展极地地区的海冰研究有助于(  )
    A、研究全球气候变化 B、改变极地生态环境 C、大量捕捞海洋生物 D、开采极地矿产资源
  • 7. 罗斯海新站是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读我国南极科考站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1)、有关罗斯海新站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南极点正南方向 B、位于低纬度 C、濒临太平洋 D、位于南温带
    (2)、读图判断,南极洲主要的地形是(  )
    A、平原 B、高原 C、丘陵 D、盆地
    (3)、各国南极科考站建筑多半采用吊脚架空设计的主要原因是(  )
    A、防止积雪掩埋 B、有利于保温 C、节省建筑材料 D、适应当地降水多
    (4)、在南极地区能看到的代表性动物是(  )
    A、 B、 C、 D、
  • 8. 臭氧层是地球大气层中的一部分。臭氧层空洞的产生是曾经在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氯氟化合物,导致极地上空的臭氧层受损严重。2023年1月9日,联合国公布了一份最新研究,南极洲上空臭氧层的巨大空洞正在缓慢“愈合”。图1为我国南极科考站分布图,图2为臭氧层空洞的危害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科考队员从中山站出发,前往南极点进行考察活动,前进方向是( )
    A、正北 B、正南 C、东南 D、西北
    (2)、为了防范臭氧层空洞的危害,科考队员需要配备( )
    A、防晒护肤品 B、极地羽绒服 C、防滑雪地靴 D、防水手套
    (3)、臭氧层空洞也会导致全球变暖。我国在南极科学考察活动中,注重环境保护,其中有利于缓解全球变暖的措施有( )
    A、防止带入外来物种 B、使用污水处理系统 C、尽量避免干扰动物 D、利用可再生的能源
  • 9. 图4为“南极大陆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对南极大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高原为主 B、大部分地区的海拔在2000米以下 C、南极点为海拔最高点 D、纬度最高的科考站是泰山站
    (2)、下列对南极科考的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探索和保护丰富的森林资源 B、为今后向南极大量移民做准备 C、开发这里的矿产资源 D、开展对特殊自然环境的研究

二、图文材料题

  • 10. 请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原始的自然环境是科研宝地,2021年11月5日,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从上海出发,前往南极中山站等地执行科学考察任务。

    (1)、雪龙号从上海出发,经过甲乙两地驶向中山站,一直航行在半球。(东或西)
    (2)、甲地处洲与洲,洋和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3)、当科考队员登上南极大陆时,欢迎他们的“南极主人”是(代表动物)。
    (4)、南极地区被称为地球上的“”,每年8级以上的大风日约300天。
    (5)、雪龙号出发当天,上海市昼夜长短情况是
    (6)、中山站位于南极点的方向。
    (7)、每年11月到次年3月是南极地区的季,适合科学考察。
  • 11. 北极燕鸥是世界上已知迁徙距离最长的动物。每年当北半球是夏季的时候,燕鸥在北极圈内繁衍后代,冬季来临时便开始长途迁徙,飞到南极洲越冬。读北极燕鸥迁徙路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极燕鸥繁殖时期,在北极圈内出现象,一年中气温最(填高或低)。
    (2)、北极燕鸥离开繁殖地的迁徙路线是从北冰洋出发,经过A洋到达南极洲越冬,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是
    (3)、两极气候都很寒冷,但南极地区的气候更寒冷,原因是南极地区包括洲及周边海域,以陆地为主,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海拔更
    (4)、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寒冷,但是当北极地区冬季来临时,北极燕鸥便开始长途迁徙,飞到南极洲越冬,其原因是。(答出一点即可)
  • 12.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3年2月19日,央视新闻用“警示”一词报道了南极部分地区的雪变成了绿色和红色的现象,这与当地藻类在偏暖气候情况下大量繁殖密切相关,并称该现象可能导致极地冰雪消融失控。

    材料二中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努力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见图甲。

    材料三图乙是南极地区及相关资料图。

    (1)、乙图中a、b代表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长城站是中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它位于南极点的(方向)。
    (2)、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中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都选择在(2月/8月),原因是
    (3)、乙图中的动物是有南极“绅士”之称的 , 为适应当地严酷的气候,它们有什么特点?
    (4)、南极洲是冰雪世界。请分析材料一中“极地冰雪可能消融失控”的原因。
    (5)、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作为中学生,我们该怎么做?(至少答出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