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卷】同步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试卷更新日期:2024-03-11 类型:同步测试

一、基础运用

  • 1. 下列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甚至  功课  屏暮  玛琪(mǎ) B、干脆  陌生  皱纹  憎恶(zèng) C、类型 科幻 测验 不屑(xiè) D、曾经 视查 装置 琼浆(qióng)
  • 2. 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课文作者是英国的艾萨克.阿西莫夫。 B、课文与常见的科幻小说不同,作者立足未来,反观现实。 C、作为一篇小说,课文主要以人物对话的形式展开情节,刻画人物。 D、读完这篇小说,我们在向往美好未来的同时,也要珍惜眼前所拥有的学习生活。
  • 3. 查字典填空。

    “屑”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 , 再查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 , 再查音节。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碎末。②琐碎。③认为值得(做)。在“不屑”中应取第种解释;在“纸屑”中应取第种解释。

  • 4.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事情    的神情

    的花朵    的功课

    的发现    的灵感

    的地方    的学校

  • 5. 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

    全神贯()        静止( )动

    一( )一( )  皱皱( )( )

    爸爸在( )地阅读一本旧的(  )的书。

    我发现我的同桌小明在那里(),过了好一会儿,他( )地说:“我在观察这个漩涡的奥秘。”

  • 6. 读一读,下列句子要读出怎样的语气?

        A.惊叹  B.高傲  C.生气  D.疑问

    (1)、她问:“你在哪儿找到这本书的?” ( )
    (2)、“当然,他们有个老师,可不是我们这样的老师,是一个真人!” ( )
    (3)、“因为那不是我们这种类型的学校,傻瓜。那是几百年前的那种老式学校。” ( )
    (4)、“他们那时候不是那么做的。如果你不喜欢书里说的事,你就干脆别读这本书。”( )
  • 7.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是一篇小说,作者以作为线索串起全文,以两个小主人公托米和玛琪关于阅读、学习的作为主体,描绘了身处未来的他们的

二、阅读鉴赏

  • 8. 课内阅读。

        玛琪叹了口气,去上课了。她脑子里还在想着当她爷爷的爷爷是个小孩子的时候,他们上的那种老式学校。

        附近所有的孩子都到一处去上学,他们在校园里笑啊、喊啊,他们一起坐在课堂里上课;上完一天的课,就一块儿回家。他们学的功课都一样,这样,在做作业的时候他们就可以互相帮助,有问题还可以互相讨论。

    (1)、爷爷那种老式学校的特点是( )(多选)
    A、附近所有的孩子都到一处去上学。 B、在校园里笑啊、喊啊,坐在课堂上上课。 C、一起坐在课堂听课,有问题可以互相讨论。 D、他们学的功课不一样,这样,他们做作业的时候不能互相帮助。
    (2)、展开你的想象,说说你认为人类理想的学校应该是怎样的?(不超过150字)
  • 9. 课外阅读。

    植物的“爱恨情仇”

    ①并不是人类和动物才懂得爱和恨,植物也有“爱和恨”。当然这种“爱和恨”不是感情的表现,而是体现在生长状况上:有的植物能和睦相处,有的则是“冤家对头”。

    ②科学家经过实践证明:洋葱和胡萝卜是好朋友,它们发出的气味可以驱赶对方的害虫;大豆喜欢与蓖麻相处,蓖麻散发出的气味使危害大豆的金龟子望而生畏;玉米和豌豆同种,两者生长健壮,相得益彰;葡萄园里种上紫罗兰,葡萄树上结出的葡萄甜味浓;玫瑰和百合是好朋友,把它们种在一起,能促使花繁叶茂。

    ③相反,有一些植物则是“冤家对头”,彼此水火不容。如丁香花和水仙花不能在一起,因为丁香花的香气对水仙花危害极大;郁金香和勿忘草、丁香花、紫罗兰都不能生长在一起,否则互不相让;小麦、玉米、向日葵这些植物不能和白花草、木樨生长在一起,不然农民会一无所获。

    ④研究植物之间的相生相克,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生物化学群落学。科学家认为,这门学科可以指导人们更好地规划城市绿化,美化环境,合理布置农作物种植。在栽培植物时,应注意把相互有利的栽在一起,千万不要让“冤家对头”同住,以免同室操戈,两败俱伤。

    (1)、文章第①自然段所说的植物的“爱和恨”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作者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2)、请找出本文运用的一个说明方法,并举例。
    (3)、本文采用的构段方式,先概括说明 , 然后 , 最后说明了
    (4)、弄清植物的“爱恨情仇”有什么意义?请在文中找出。

三、语言表达

  • 10. 课文想象了若干年后孩子们学习的情景。

    请你也展开想象写一写:几十年后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孩子们又是怎样上课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