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2024年高考物理一模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3-11 类型:高考模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

  • 1. 2023829日,华为发布了全球首款支持卫星电话功能的手机,该功能将在抢险救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手机可以连接由三颗地球同步卫星组成的天通一号卫星系统,可以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卫星通话。关于这三颗地球同步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均处于平衡状态 B、向心加速度的大小相等 C、运行速度大于7.9km/s D、轨道平面可能不同,半径一定相同
  • 2. 图甲是氢原子的能级图,一群处于n=5激发态的氢原子自发跃迁,辐射出的光子中仅有一种能使图乙中的光电管产生光电效应,测得在电路中的光电流I与对应光电管两端电压U的关系如图丙所示。则阴极K的逸出功W0等于( )

    A、0.83eV B、2.57eV C、12.86eV D、13.26eV
  • 3. 可视为质点的甲、乙两辆小车分别处于两条平直的平行车道上。t=0时,乙车在前,甲车在后,两车间距Δx=40m , 此后两车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关于两车在011s时间内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5s时,两车第一次并排行驶 B、两车全程会有三次并排行驶的机会 C、t=7s时,两车在全程中相距最远 D、07s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0m/s
  • 4. 将一小球向右水平抛出并开始计时,不计空气阻力。设某时刻小球与抛出点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 , 此时速度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β , 下列有关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 5. 四川一大学生为备战2023年成都大运会跳高项目,在进行摸高跳训练时,为监测腿部肌肉力量的变化,某次运动员站在接有压力传感器的水平训练台上完成下蹲、起跳和回落动作,甲图中的小黑点表示人的重心,乙图是训练台所受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中abbccd可视为直线。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图中cd段表示运动员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B、运动员跳离训练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约0.45m C、乙图中bcd段,运动员对训练台的冲量大小为315Ns D、整个过程中,运动员加速度的最大值为10m/s2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 6. 机械臂广泛应用于机械装配。如图所示,某质量为m的工件(视为质点)被机械臂抓取后,在竖直平面内由静止开始斜向上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与竖直方向间夹角为θ。在将工件提升竖直高度为h的过程中( )

    A、所用时间为2ha B、工件重力的瞬时功率保持不变 C、工件的机械能增大 D、机械臂对工件做的功大于工件动能的增加量
  • 7. 如图所示,在倾角θ=30°的粗糙斜面ABCD上,一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与对角线BD平行的恒力F作用,恰好能沿斜面的另一对角线AC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斜面ABCD为正方形,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则( )

    A、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66 B、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3 C、恒力F大小为12mg D、恒力F大小为24mg
  • 8. 半径为R的光滑圆形轨道用一轻杆固定于天花板,其质量为1.5m。质量均为m的相同小球静止在轨道最低位置。两球间夹有一压缩的微型轻弹簧,弹性势能为EP , 两小球之间距离可忽略不计,且与弹簧不栓接。现同时释放两个小球,弹簧完全弹开后,两球沿轨道内壁运动刚好能到达轨道最高点。当小球沿轨道分别经过MN点时,小球与圆心的连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θ=53° , 如图所示,此时轻杆的弹力大小为F。整个过程不计空气阻力,圆形轨道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取重力加速度为gsin53°=0.8cos53°=0.6 , 则( )

    A、EP=4mgR B、EP=5mgR C、F=0.06mg D、F=0.78mg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 9. 一次下雨天,小明不经意间转动手中的雨伞,发现水珠向四周飞出,如图甲。受此启发,小明按此原理设计了一装置测当地重力加速度,设计如下实验:一带槽水平圆盘在电动机带动下匀速转动,槽边缘有一小孔,一较长浅色铁条用细线悬挂,其下端靠近圆盘边缘,如图乙所示。向圆盘槽内注入红色墨水,转动中有红色墨水从小孔沿水平方向甩出,烧断细线,铁条自由下落。实验后在铁条上留有清晰红色细线,在铁条上连续每5条细线取一计数线,分别记为ABCD , 用刻度尺测得ABCD段的距离分别为x1x2(单位:米) , 如图丙所示。已知圆盘转动周期为T(单位:秒) , 则(以下结果均用题干所给物理量表示)

     

    (1)、相邻计数线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s
    (2)、B点经过小孔时的速度大小为 m/s
    (3)、由此可测得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m/s2
  • 10. 某实验小组利用无线力传感器和光电门传感器探究“动能定理”。将无线力传感器和挡光片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线通过一个定滑轮与重物相连,无线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水平轨道上AB两点各固定一个光电门传感器,用于测量小车的速度v1v2 , 如图所示。在小车上放置砝码来改变小车质量,用不同的重物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1)、测量小车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1。正确连接所需电路,接下来 (填“需要”或“不需要”)平衡小车的摩擦力。
    (2)、按合理要求操作后,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重物相连;将小车停在点C , 由静止开始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除了光电门传感器测量速度和力传感器测量细线拉力的数据以外,还应该测量的数据是 ;
    (3)、改变小车的质量或重物的质量,重复(2)的操作。下表是实验所得的部分数据。 

    次数

        M/kg

        |v22v12|/m2s2

        ΔEk/J

        F/N

        W/J

        1

        0.600

        0.840

        0.252

        0.500

        0.250

        2

        0.600

        1.40

        ΔEk2

        0.838

        0.419

            3

            0.600

        2.50

            0.750

            1.492

            W3

    表格中MM1与小车中砝码质量之和,ΔEk为小车、拉力传感器及车中砝码的动能变化量,F是拉力传感器的拉力,WFAB间所做的功。表中的ΔEk2=  JW3=  J(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该小组组员发现每组数据始终有W<ΔEk , 排除偶然因素造成误差外,最可能出现以上结果的原因是 。
  • 11.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R=10m、圆心角θ=53°的光滑圆弧轨道固定于水平地面上,与水平直轨道AB平滑连接。一小物块以v0=15m/s的水平初速度从A点向右运动并冲上圆弧轨道,最终落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已知小物块质量m=0.2kg , 直轨道ABL=4.5m , 物块与AB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 取sin53°=0.8cos53°=0.6 , 重力加速度g=10m/s2 , 整个过程忽略空气阻力。求:

    (1)、小物块经过圆弧轨道C点的速度大小;
    (2)、小物块从离开C点到落回同一水平地面的过程中,动量的变化量大小。
  • 12. 如图所示,以v=4m/s的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的水平传送带,左端与光滑的弧形轨道平滑对接,右端与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的长木板C上表面等高,且紧密靠近,相同长木板DC接触不粘连,每块木板长L=0.8m、质量m0=0.3kg ,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质量m=0.1kg的小物块从轨道上高h=5m处的P点由静止开始下滑,从滑过A点开始计时,经过t1=0.8s传送带突然卡死而瞬间停止转动,又经过t2=1s传送带瞬间恢复正常运转,物块与传送带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2=0.5 , 传送带AB之间的距离d=10.7m。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传送带卡死瞬间,物块的速度大小;
    (2)、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总时间;
    (3)、物块最终能否停在木板上?如果能,求出物块最终停在哪块木板上,及距此木板左端多远的距离;如果不能,请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4分。

  • 13. 在“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的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宏观量的测量间接计算微观量。
    (1)、本实验利用了油酸分子易在水面上形成 (选填“单层”或“多层”)分子油膜的特性。
    (2)、实验中,若测量并计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为2.4×1011m3 , 测量并计算出油膜的面积为4.0×102cm2 , 则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m(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某同学在测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时,少数了2滴而自己不知,若只考虑这一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这种情况会导致分子直径的测量结果 真实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14. 如图甲所示,内壁光滑的导热密闭气缸竖直固定在水平面上,用质量为m的活塞把缸内空间分成AB两部分,活塞用销钉K固定。AB两部分都密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此时AB两部分气体压强都等于外界大气压(未知) , 体积之比为23。拔去销钉K稳定后,AB两部分气体体积之比为11。已知活塞上、下表面面积均为S , 取重力加速度为g , 外界温度保持不变,整个过程不漏气。

    (1)、拔去销钉K稳定后,求B部分气体的压强p1
    (2)、若将此密闭气缸上端开口与大气相通,如图乙所示。拔去销钉K稳定后,求B部分气体的压强p2
  • 15. 在“测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
    (1)、如图甲,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中,确定P3位置的方法是透过玻璃砖观察,使P3挡住 (选填“P1P2”或“P1P2的像”)
    (2)、小华同学正确确定P4位置,并确认其他的操作步骤也都正确后,根据测得的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画出图线,如图乙所示,从图线可求得玻璃砖的折射率是 ;
    (3)、小星同学在画界面时,不小心将界面bb'画歪了一些,如图丙所示,他随后实验测得的折射率 (选填“偏大”“偏小”“不变”或“偏大、偏小和不变都有可能”)
  • 16. 健身者把两根相同绳子的一端固定在一点,用双手分别握住绳子的另一端,上下抖动绳子使绳子振动起来,这一健身运动叫“战绳”。以手的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健身者在抖动绳子过程中某时刻其中一根绳的波形图如图所示,抖动的频率为1.5Hz。从图示时刻为计时起点,求:

    (1)、质点A第一次到达波峰位置所需的时间t
    (2)、写出B质点的振动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