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2月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3-11 类型:期末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

  • 1. 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①逻辑,是有效思维的判断标准。要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必须讲逻辑。语文教学该如何讲逻辑?重要的是要让逻辑思维训练和学习任务紧密结合,向教学过程自然渗透。

    ②文本解读常常需要在语境中推断词义,这种方法运用得好,既是语言文字的积累和运用,又是逻辑推理的示范或训练。如《史记·刺客列传》中写荆轲竭力劝说燕太子丹允许他取樊於期的人头献给秦王时,有这样一句话:“诚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句中的“乃”翻译为“就”还是“才”?翻译为“才”在语意上是说得通的,但是,仔细推敲,就会发现不甚合理:“才”表示必要条件,即没有樊於期的人头就肯定杀不了秦王,但有了樊於期的人头也未必杀得了秦王;“就”表示充分条件(有了前面的条件就一定有后面的结果),即有了樊於期的人头就一定杀得了秦王(当然,这也意味着要杀秦王可能未必要取樊於期的人头)。荆轲面对“不忍”的太子,一定要勾画出杀秦王高度可能的愿景才行,从这一点来看,翻译成“就”要比“才”合理。在文本解读中抓住几例像这样的逻辑推理和学生探讨,不仅能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对他们形成好的阅读习惯、方法乃至心态也有裨益。

    ③一段话在字面的意思之外可能还隐藏着重要信息,想要捕捉到这些信息,往往需要细致的逻辑推理。例如:“(四叔)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祝福》)

    ④根据这段话,可以推理出关于“我”和四叔的重要信息。首先,“我”是新党或支持新党的人;其次,四叔不仅守旧而且消息闭塞。根据“所骂的还是康有为”的“还”字,可推知康有为等人在当时已算不得新党了。这点在《祝福》开头的第一句话“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中便可得到印证,有新历才谈得上“旧历”,而启用新历是辛亥革命之后的事情。也就是说,辛亥革命之后,四叔骂新党骂的却还是康有为,足见其消息闭塞。

    ⑤另外,逻辑对于写作也是有意义的。中学生写作时大多选择写议论文。在证明某个观点时,可指导学生想一个“虚拟论敌”。这位“论敌”可能会针对论点举出反例或从论点推出错误,也可能会质疑论据及隐含前提的可靠性,抑或指出论证中存在的逻辑问题。面对这些,我们需要再进一步考虑怎样使自己的论证免于受到攻击或能抵御攻击。例如,让学生构思“兼听则明”的论证提纲,可以先让他们找出反例,再让他们限定前提、构建框架。反例可以有“三人市虎”“父子骑驴”,表明听得越多越糊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听“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的评价还不能形成正确认知,可李世民有时只听魏征一个人的建议就够了。学生可在充分思考以上反例的基础上指出论证关键——“兼听”在“多”,更在“异”(听到不同观点),并由此限定前提——听者要有胸怀,善辨别,从而总结出“兼听则明”的原则——独立思考,为我所用。

    ⑥逻辑,说到底是对有效思维规则的概括,学生努力遵守逻辑来思考,就仿佛在聆听高于自己的声音,心灵会逐步走向作品的核心,甚至拓展出未曾有过的境界,生成未曾有过的观点。

    (摘编自徐飞《讲逻辑,把语文思维教育落到实处》)

    材料二:

    ①无数生动的例证足以说明,如果不具备起码的逻辑知识,人就容易被谬误和诡辩所糊弄,就不能清晰、有条理地思考和说理,就容易做出错误的选择和行动,从而给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造成损害。先看几个简单的例子:

    ②例1:如果我想出国工作,我就必须学好外语; 我不想出国工作,所以,我不必学好外语。

    ③这个推理是不正确的,因为“想出国工作”只是“必须学好外语”的充分条件,却不是必要条件。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也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有许多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有许多外国人来中国工作或经商, 即使有些人不出国,也有很多机会与外国人打交道或做生意,因此,若可能的话,仍有必要学好某门外语。

    ④例2:你不能证明你没有患癌症,因此,你患了癌症。我这里有治疗癌症的特效药,你赶快掏钱买吧。你的命都快要没了,捂着那些钱有什么用?

    ⑤例2犯有“诉诸无知”的错误。这是骗子的逻辑,是不正确的推理,就像下面这个不正确的推理一样:“你不能证明你没有犯案,因此,这件罪案就是你干的。”为了避免这样的逻辑错误产生恶果,司法上有“无罪推定”原则:除非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一个人犯罪,否则那个人就是无罪的。给一个人定罪,需要有经过法庭辩论而得到认可的一系列证据构成的完整的证据链。

    ⑥下面看一个著名的故事:楚人有常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⑦在这个故事中,那位既卖矛又卖盾的楚人的说法违反了矛盾律①的要求,从而闹出了笑话,为后代贡献了“自相矛盾”这个成语。

    (摘编自陈波《中学生应该学点逻辑》,有删改)

    【注】①矛盾律:又叫不矛盾律。其内容是指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命题不能同真,必有一假。其逻辑要求是:在两个互相矛盾或互相反对的命题中,必须否定其中一个,不能两个都肯定。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语文教学讲逻辑,重要的是让逻辑思维训练和学习任务紧密结合,要多安排逻辑思维学习任务。 B、材料一中使用《史记·刺客列传》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在语境中推断词义是解读文本的好办法。 C、如果一个人擅长诡辩,说明他不具备起码的逻辑知识,因此不能清晰、有条理地思考和说理。 D、材料二例1.错在把充分条件误认为必要条件;例2“诉诸无知”错在推断时故意将未知当依据。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是以逻辑作为论证话题的,但是前者重在从老师角度谈教法,而后者重在从生活角度谈辨识。 B、通过对《祝福》中“还”字进行语义挖掘,既可以一窥当时的政治形势,又可推知鲁四老爷的守旧闭塞。 C、在写作议论文时,为了使逻辑更严密,可以想象一个攻击性的“虚拟论敌”,帮助我们完善自己的论点、论据和论证。 D、“文学编辑马未都沉迷于收藏,后来成为著名收藏家”不能作为“虚拟论敌”的“武器”对“玩物丧志”的观点进行攻击。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没有与“自相矛盾”的楚人犯同样逻辑错误的一项是( )
    A、一位小伙子在给女朋友的信中写到:“我爱你如此之深,愿为你赴汤蹈火。星期六若不下雨,我一定来。” B、这是一条狗,它是一个父亲。而它是你的,所以它是你的父亲。你打它,你就是在打自己的父亲。 C、某电站外高高悬挂一块告示牌:“严禁触摸电线!此为500伏高压,一触即死。违者依法惩处!” D、今年的研究生考试,因为我确实扎实全面地复习了相关知识,所以有信心考上,但没有一点把握。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5)、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的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和尾联“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之间有因果关系吗?请结合材料一通过进行逻辑分析能更好地把握作品核心的观点,谈谈你的理解。
  • 2. 现代文阅读I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石匠

    余华

    ①我的祖父,二十三岁的孙有元,跟随着他的父亲孙石匠,和一班师兄弟来到了一个叫北荡桥的地方,准备建造一座石拱大桥。

    ②那是初春的一个早晨,我的曾祖父租了一条木船,载着他和一班徒弟在宽阔的河上顺风而下。曾祖父坐在船尾,吸着旱烟兴致勃勃地看着他的儿子,孙有元敞开胸膛站在船头,初春的冷风把他的胸膛吹得通红一片。船头微微起伏着,劈开的河水像匕首一样锋利地迅速后退。

    ③就在这一年冬天的时候, 民国的一位官僚准备回家省亲。

    ④他当初是烧了一家财主的房屋,逃命时游过那宽阔的河面后开始发迹。多年后他要衣锦荣归,县里的官员不能让他再游过河去回家。于是我曾祖父拿到了民国的银元,他嘱咐手下的徒弟:

    ⑤“这次造的是官桥,大家都要用心。”

    ⑥我曾祖父在踏勘地形的时候,不住地回过头去,吆喝着他众多的徒弟。我的祖父则时时抓起一把土在手里搓动着,还用舌头去尝一尝。他们在河两岸踏勘完地形,画出图形以后, 曾祖父吩咐徒弟们搭工棚开采石料,自己则和我祖父背上干粮和工具进山去了。

    ⑦他们进山去采凿龙门石。那时候石匠的功夫全体现在这块龙门石上,这是准备放在大桥中央的大石块,要在大桥竣工合拢时放上去,既不能大一寸,也不能小一分。

    ⑧我的两个祖辈在山里凿出了一块四方的龙门石,正面是双龙戏珠的浮雕,两条腾空而起的石龙争抢着中间那颗滚圆的石珠。

    ⑨三个月后,将石料开采齐全的徒弟们,进山去迎接我的两个祖辈了。于是在那个炎热的夏日中午,我的曾祖父端坐在龙门石上,由八个徒弟扛出山来。他赤裸着上身,吧哒吧哒地吸着早烟,咪缝的眼睛能让人感到他的心满意足。我的祖父孙有元满脸红光,健步走在一旁,他每走十步就用嘹亮的嗓音喊叫一声:

    ⑩“龙门石来啦。”

    ⑪大桥竣工合拢的日子终于来到。桥的两端搭起了彩牌楼,五彩的纸片在风中哗哗作响,那时候鼓乐喧天香烟缭绕,方圆百里赶来看热闹的乡亲人声鼎沸。

    ⑫我曾祖父万万没有想到,在北荡桥这里翻船了。

    ⑬事实上我曾祖父早就觉察那里土质松散,桥正在下沉。但他过于胸有成竹,根据以往的经验他觉得桥总是要沉下去一点的。 可随着竣工的日子越来越近, 下沉的速度也越来越快。

    ⑭当八个徒弟抬着龙门石走上顶端,吭哨吭喃的号子声戛然而止,当他们小心翼翼将龙门石往豁口处放下去时,鼓乐齐喑,围观的人群也立刻变得无声无息了。就在那时我曾祖父听到了“格”的一声, 而不是他预料中的“咔嚓”声,于是他比在场所有人都先知道灾难降临了,霍地从凳子上站了起来。祖父后来告诉我们,那一刻他像一条临死的鱼一样,直往上翻白眼。

    ⑮那时的龙门石紧紧夹在豁口上了,那八个强壮如牛的年轻人憋红了脸,想把龙门石重新抬出来,可那块大石头纹丝不动,龙门石就如一块翘翘板似的斜在了那里。

    ⑯我不知道孙有元是如何度过那个要命的白昼的,我曾祖父那时逃之夭夭。孙有元要承受双倍的耻辱,他除了像师兄弟那样垂头丧气,还必须以我曾祖父儿子的身份羞愧不已。

    ⑰我的曾祖父是天黑以后回来的,他虽然无颜面对围观的乡亲,对他的儿子和徒弟依然可以自命不凡,他内心慌乱却给予他一班不知所措的徒弟一顿劈头盖脑的训斥:

    ⑱“不要哭丧着脸,我还没死,一切都可以从头开始。想当初……”

    ⑲我曾祖父用慷慨激昂的声音,回顾了激动人心的过去,又向他的徒弟们描述了更为美妙的前景,然后突然宣布:

    ⑳ “散伙吧。”

    ㉑他决定连夜赶到县城,去向民国的官员负荆请罪,他竟然觉得自己很像传说中的英雄一样深明大义,他对我祖父说一人做事一人当,声音的颤抖完全是出于激动。

    ㉒可是我曾祖父的壮士气派走出十来步后就荡然无存了,他的错误在于回头看了一眼那座石桥。翘起的龙门石在月光里闪闪烁烁,仿佛是一头梦中的野狼向我曾祖父露出可怕的獠牙。曾祖父走去的身影,在我祖父眼中突然颤颤巍巍了。他完全不像孙有元后来向我们描述的那样,雄赳赳地走进了城里的大牢,他当初的模样比一个垂危的病人抬入诊所时更为糟糕。

    ㉓很长一段时间里,孙有元都被父亲的英雄气概激励着。他没有像父亲临行前嘱咐的那样去改行干别的,不少师兄弟背上包袱回家以后,我祖父续留在那里,他发誓要挽救这座石桥。我祖父的聪明才智在他父亲离去以后,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他带着七个师兄弟在桥身下面凿出了十六个小洞。随后又削了十六根木桩。他们将木桩塞进小洞以后,八个如狼似虎的年轻人,抡起了十六个鄉头猛击木桩,龙门石十分平稳地放进了豁口。

    ㉔我激动无比的祖父在那条小路上撒腿跑开了,噪音嘹亮地呼喊着我的曾祖父。他一口气跑了四十多里路,跑进了县城。当我曾祖父从大牢里昏头昏脑出来时,他看到自己的儿子就像雨中淋了一夜似的浑身湿透了,可那时正是晴空万里阳光普照。我祖父把体内的水份差不多都快跑干了,孙有元叫了一声:

    ㉕“爹……”

    ㉖随即扑通一声倒地休克了过去。

    ㉗北荡桥的失败尽管令他宽慰地被儿子挽回,可曾祖父本人则从此难以意气风发。

    ㉘他迈着老年农民迟钝的脚步,走向了我那位年轻时水灵漂亮的曾祖母。这两个老人将在生命的尾声上,开始从未有过的朝夕相处。

    ㉙而我的祖父,带着一斑石匠继续着祖辈开创的事业,饱尝了那个时代对他们的冷漠。方圆几百里的河面上已经有不少石拱桥耸立在那里了,祖上过于精湛的手艺,使他们无法指望那些石桥在一夜之内全都塌掉。这支饥饿的队伍,在江南的水乡游来荡去。唯一得到的一次机会,使他们造起了一座石板小桥,而且还是座歪桥。

    (选自《在细雨中呼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艺术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视角为主,又加入祖父的视角,如“他完全不像孙有元后来向我们描述的那样”“祖父后来告诉我们”等,使小说叙事灵活多变,别有意趣。 B、孙有元敞开胸膛站在船头,我的曾祖父赤裸着上身端坐在由八个徒弟扛着的龙门石上。这一组相似的细节描写,交代了他们劳动人民的身份,具有一种粗犷的力量美。 C、当八个徒弟抬着龙门石走上顶端,准备将龙门石往豁口处放下去时,号子声戛然而止,鼓乐齐喑,人群变得无声无息的状态营造了现场的紧张气氛。 D、我的祖父则时时抓起一把土在手里搓动着,还用舌头去尝一尝来考察土壤的情况,这也与下文曾祖父早就考虑到水边“土质松散”的情节形成对比。
    (2)、下列对小说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县里的官员不能让准备回乡省亲的官僚再游过河去回家,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当地官员造桥的出发点是为了让那个官僚回家,而不是为百姓谋福利。 B、“翘起的龙门石在月光里闪闪烁烁,仿佛是一头梦中的野狼向我曾祖父露出可怕的獠牙。”这一句写出了造桥的失败对曾祖父心理折磨之深。 C、“老年农民”曾祖父走向“年轻时水灵漂亮”的曾祖母,写出了他内心的落寞和欢喜,“开始从未有过的朝夕相处”,也便于我们想象石匠一生行走江湖谋生的艰辛。 D、在曾祖父造桥失败之后,我的祖父,具有石匠天分的孙有元,却没有接银元造桥的机会,尝尽了那个时代对他们的冷漠。
    (3)、余华小说的叙事很有特色,这篇小说去掉⑫、⑬两节并不影响事件叙述的完整性,试分析这两段文字的作用。
    (4)、余华是一位书写底层,善于传达底层人民的呼声与诉求的作家,小说中的曾祖父就是一位来自底层的农民形象。小说㉓节中这样写到:“很长一段时间里,孙有元都被父亲的英雄气概激励着”。试分析文中“英雄气概”的深刻意蕴。

二、古代诗文阅读。

  • 3.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下小题。

    材料一:

    管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 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

    (节选自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二:

    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慕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①。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神农之教曰:“有石城十仞,汤池百步,带甲百万,而无粟,弗能守也。”以是观之,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爵者,上之所擅,出于口而无穷;粟者,民之所种,生于地而不乏。夫得高爵也免罪,人之所甚欲也。使天下人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不过三岁,塞下之粟必多矣。

    陛下幸使天下入粟塞下以拜爵,甚大惠也。窃恐塞卒之食不足用大渫①天下粟。边食足以支五岁,可令入粟郡县矣;足支一岁以上,可时赦,勿收农民租。如此,德泽加于万民,民俞勤农。若遭水旱,民不困乏,天下安宁;岁孰且美,则民大富乐矣。

    (节选自晁错《论贵粟疏》)

    【注】①渫(xiè):流通。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在答题卡上本题的答题区域内写出相应位置的字母。

    欲A民B务C农D在E于F贵G粟H贵Ⅰ 粟J之K 道L在M于N使O民P以Q粟R为S赏T罚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之尝闻”“莫之或止”与《六国论》“苟以天下之大”句式相同。 B、亡,意为没有、无,与《过秦论》“追亡逐北”的“亡”含义不同。 C、靡,即消费、耗费,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的“靡”含义不同。 D、“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的“方”,与成语“方兴未艾”的“方”含义不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贾谊引用管仲的话,指出粮仓充足,百姓才懂得礼节,论证了粮食充足对治国的重要性。 B、贾谊指出如果国家存粮不足又遭遇天灾兵事,那么百姓将会聚集起来推翻官府以求生计。 C、晁错引用“神农之教”的话,指出君王应当重视粮食,将粮食作为一切国家政务的根基。 D、晁错认为如果郡县积攒的粮食足够使用一年以上,皇帝就可以下诏书,不收农民的土地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②若遭水旱,民不困乏,天下安宁;岁孰且美,则民大富乐矣。

    (5)、贾谊《论积贮疏》和晁错《论贵粟疏》都反映了西汉时期缺粮的社会状况,请结合两则材料,试分析当时粮食短缺的原因。
  • 4.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下面小题。

    恭谒孝陵正韵①

    [明]徐渭

    二百年来一老生,白头落魄到西京。

    疲驴狭路愁官长②,破帽青衫拜孝陵。

    亭长一抔③终马上,桥山万岁始龙迎④。

    当时⑤事业难身遇,凭仗中官⑥说与听。

    【注】①诗前原有小序:“汉高仿佛皇祖,而以少文终其身。……是日陵监略陈先事。”②愁官长,愁于路遇官长。③一抔,一抔黄土,意指坟墓。④桥山,相传为黄帝葬地,又相传黄帝死后,有龙迎接上天。⑤当时,朱元璋打天下之时。⑥中官,守孝陵的太监。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生”即“老童生”;明清时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其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之前,都称为童生。 B、“西京”是封建王朝国都的“京号”,意为西边的京城,通常指长安; 诗中借此指明孝陵所在地南京。 C、“青衫”,诗中指读书人的服饰;白居易《琵琶行》中“江州司马青衫湿”的“青衫”与它意义相同。 D、“亭长”,秦汉时所设的低级行政建制长官;诗中“亭长”是指刘邦,诗人以此来代指明太祖朱元璋。
    (2)、有人评价这首诗中的情绪“自哀和自负相杂”,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 5. 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老子〉四章》中指出,人们做事总是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即“”,如果能做到“”,就不会失败。
    (2)、《春江花月夜》中,写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并用比喻手法描写开满鲜花的树林里闪烁着雪珠般的光芒的句子“”。
    (3)、《过秦论》中用比喻形象生动写出陈涉起义后得到热烈响应的语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在过去的10年中,①据实验室研究和临床研究表明,②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长影响身体的所有系统。③睡眠不足会导致胃饥饿素的上升,④这是一种与瘦素相对的刺激食欲的激素。⑤睡眠不足还会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⑥这是一种与胰岛素相对的可以促进脂肪分解的激素。

    ⑦瘦素和胰岛素有许多共同之处,⑧然而这两者有彼此对立的倾向。⑨两者都是一种炎性细胞因子,⑩它们在身体抵御炎症的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关键作用。瘦素和胰岛素都是人体命令链中的高层领导,一旦失衡会引起一系列问题, 并且影响受其控制的每个身体系统。此外,瘦素和胰岛素A____。越是加工程度高的碳水化合物,对它们的影响就越大。持续摄入碳水化合物会破坏人体的胰岛素和血糖平衡,最终会导致胰岛素抵抗,使身体接收不到胰岛素的信息。对于瘦素也是一样,当身体中有过多引起瘦素持续波动的物质时,瘦素受体开始关闭,身体变为瘦素抵抗,受体B____。简单而言,吃饱了身体也收不到信号了,并且身体变得易于生病而且失调的情况更严重,这是我们不可忽视的。

    世界上没有药物或者补剂能够平衡瘦素的水平,但是改善睡眠和饮食能够做到这一点。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文中一二段中标序号语句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绍兴到西兴本有汽油船。我因急于来杭,又因年来逐逐于火车轮船之中,也想“回到”航船里,领略先代生活的异样的趣味;所以不顾亲戚们的坚留和劝说(他们说航船里是很苦的),毅然决然的于下午六时左右下了船。有了“物质文明”的汽油船,却又有“精神文明”的航船,使我们徘徊其间,左右顾而乐之,真是二十世纪中国人的幸福了!

    航船中的乘客大都是小商人,两个军弁是例外。满船没有一个士大夫,我区区或者可充个数儿,——因为我曾读过几年书,又忝为大夫之后——但也是例外之例外!真的,那班士大夫到哪里去了呢?这不消说得,都到了轮船黑去了!士大夫虽也擎着大旗拥护精神文明,但千虑不免一失,竟为那物质文明的孙儿,满身洋油气的小顽意儿骗得定定的,忍心害理的撇了那老相好。于是航船虽然照常行驶,而光彩已减少许多!这确是一件可以慨叹的事;而“国粹将亡”的呼声,似也不是徒然的了。呜呼,是谁之咎欤?

    (节选自朱自清《航船中的文明》)

    (1)、下列句子中的“徘徊”和文中加点的“徘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我徘徊在清冷的月光下寻觅桂树散发出来的丝缕清香。 B、徘徊者变成同意者,反对者变成徘徊者。 C、西看看夕阳,东望望山影,我徘徊而不忍去。 D、这个厂每月的产值一直在三百万徘徊。
    (2)、词语在语境中会带有特定的感情色彩,请以“孙儿”“老相好”两词为例进行分析。
    (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改成“那班士大夫真的不消说都到了轮船里去了”,语义基本相同,但原句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四、写作。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关于个人形象的塑造,传统儒家主张通过自身的修为和努力,追求精神的完善和道德的提升,正所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但如今网络发达,社交媒体活跃,人们越来越关注、在意外界对自己的观点、看法。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