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2023-2024学年选择性必修2 第一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单元测试

试卷更新日期:2024-03-08 类型:单元试卷

一、单选题

  • 1. 农业是人类文明产生的重要前提。读下图,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①地区是水稻、粟的原产地 B、②地区是小麦的原产地 C、③地区是咖啡、玉米原产地 D、④地区最早栽培番茄和菠萝
  • 2. 下图是某同学的课堂笔记。根据笔记内容可推知,他学习的主题是(   )

    A、美洲农作物在中国种植 B、全球食物物种交流 C、欧亚农作物在美洲推广 D、美洲高产物种外传
  • 3. 在古典农牧阶段,五大文明古国(地区)的食物生产各具特色(如表)。当时居民的食物结构呈现各自的特点,究其原因在于(   )

    文明古国(地区)

    主要粮食作物

    中国

    粟、稻、大豆

    印度

    两河流域

    小麦

    埃及

    各种麦类

    希腊、罗马

    麦类

    A、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的不同 B、社会形态制约着民众的选择 C、各自的族群进化程度的差异 D、耕作方式和生产技术的优劣
  • 4. 原始人群从依靠狩猎采集等方式寻找食物的生活转化为开始依靠饲养和种植生活,新方式提供了主要的食物来源,这比以前的狩猎行为获得的食物来源要稳定得多。这些变化反映了(    )
    A、农业成为古代社会基本生产部门 B、种植生活是农业兴起的重要标志 C、种植经济根本改变人类生活方式 D、农业和畜牧业出现了社会大分工
  • 5. 日本等国研制出一种收菜蔬菜的机器,用这种机器收获番茄时,会先用射线照射番茄,判断番茄是否成熟,只摘取成熟的番茄。这主要体现了农业生产工具的(   )
    A、市场化 B、规模化 C、智能化 D、社会化
  • 6. 如表为人类历史上的物种交流的重要阶段。这表明物种交流(   )

    时间

    概况

    公元前100年~公元300年

    汉朝与罗马帝国之间丝绸之路。中国得到葡萄、高粱、骆驼和驴;罗马获得了樱桃、杏、桃子、核桃等。

    公元7~8世纪

    唐朝大量进口外来动物、香料植物、观赏花卉等物种。

    公元13~14世纪

    蒙古建立政权推动交流。胡萝卜柠檬带入中国;粟传入波斯。

    公元18~19世纪

    全球航路开辟后,有意引入物种成为制度化的事业。

    A、具有趋同化发展趋势 B、提高了人类抗饥荒能力 C、具有阶段性和多向性 D、促成美洲居于主导地位
  • 7. 2011年起中国在非洲多国开展了农业技术试验示范项目。中方与当地农业金融公司合作,先将杂交水稻种子卖给金融公司,然后由金融公司免费分发给农户。这种方式将零散的小农纳入了全球农产品供需市场。对非洲而言,这些实践(   )
    A、体现农业生产模式发生改变 B、说明一带一路战略成效显著 C、推动技术革新缓解粮食问题 D、反映科技工作者创新和智慧
  • 8. 中国古代的移民主要是由北部和西部地区向中原地区移民,由山区向平原地区移民。但明清时期,长江流域和南方各省的移民趋向,反映了(   )
    A、自然环境的变迁 B、区域分工的出现 C、人口政策的调整 D、高产作物的传入
  • 9. 下表是世界上不同地区最早培植出的农作物情况简表。据此可知,世界古代文明(   )

    A、具有多元性和多样性 B、产生时间具有一致性 C、均以农业的发达著称 D、各文明之间交流密切
  • 10. 杂交玉米一方面可以生产出不同品质和用途的玉米,如高油玉米、高蛋白玉米等;另一方面,可提高作物的抗性(抗病、抗旱、抗虫、抗倒伏等),改良果穗、株型、密植等,从而显著增加产量。这种玉米的发明者是( )
    A、玛雅人 B、欧洲殖民者 C、美国人 D、墨西哥人
  • 11. 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农业的发现,不是像公元前的阿基米德发现王冠所含纯金测量法那样突然。事实上,植物生长的机理,人类在农业革命之前就有所认识,就像在哥伦布航海探险之前,人们就较广泛地知道地球是圆的情况一样。作者旨在说明(   )
    A、农业革命之前人类已经普遍认识植物生长的机理 B、哥伦布航海探险之前人们就已经证实地球是圆的 C、发现王冠所含纯金测量法是偶然的 D、农业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 12. 1972年美苏达成一项7.5亿美元的信贷协定,内容为美国为苏联提供5亿美元贷款,苏联则在今后3年内购买美国谷物,最终美苏之间达成了3000万吨粮食协议。后来苏联继续向美国提出购买粮食,美国提出与两国之间“中导条约”的谈判挂钩,苏联被迫销毁射程在500至5500千米的中程和中近程导弹。这表明( )
    A、苏联未能高度重视粮食问题 B、粮食安全成为影响外交的重要因素 C、苏联经济严重依赖美国 D、美苏结束了激烈对抗的局面
  • 13. 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最先到达美洲开展殖民时,由于饮食习惯和宗教等因素,他们“喜欢白面包甚于玉米”。但殖民者靠往返欧美的船只运载小麦或者面粉成本较高,因此,在新大陆种植小麦就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这说明(   )
    A、早期殖民侵略助推物种传播 B、物种交流增进欧美贸易关系 C、外来物种促成美洲社会转型 D、宗教因素是物种传播的关键
  • 14. 在余杭茅山遗址,考古学家发现了良渚文化时期的经过规划和修整的稻田、田埂、道路和灌溉系统;在良渚古城莫角山宫殿遗址边缘,考古学家发现一处储藏粮食的窖穴,经估算,该窖穴容量可达13吨。这些考古发现可印证,良渚文化时期(    )
    A、采猎经济逐渐消逝 B、进入稻作农业社会 C、定居生活开始出现 D、早期国家正式形成
  • 15. 下图是1675年的一幅油画,园艺师正在向英国国王查理二世敬献第一个在英格兰长出的菠萝。菠萝原产于南美洲,在当时的英国被称为“国王的水果”。据此可得出(   )

    A、新航路开辟促进物种交流 B、南美洲已经成为英国殖民地 C、工业革命促进农业的发展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完全形成
  • 16. 西周时期,青铜铭文中多次提及耒、耜等生产工具;雅颂之乐常涉及“稼、雨、稷”等字;礼制中也频繁出现“稻人、草人、仓人、廪人”等职官。这反映出(  )
    A、农耕生活浸润礼乐文明 B、文艺创作植根于劳动实践 C、社会转型推动农业发展 D、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形成

二、材料分析题

  • 17. 马铃薯

    印第安人在南美安第斯山脉发现野生马铃薯,开创了人类驯化与食用马铃薯的先河。凭借马铃薯的给养,南美印第安人进入农耕社会,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明,缔造了显赫的印加帝国。

    马铃薯来到欧洲之后,提高了所播种地区的食物供应能力,打破土地原有供养人口的极限,实现人口倍增,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将更多的劳动者从种植业中解放出来,促使人们转入乡村制造业,支撑英国跨越劳动力限制的门槛,引发最初的英国工业革命。

    马铃薯约在明朝万历年间进入中国,传入后的400年里,中国人口从不足1亿增长到4.3亿。

    马铃薯传入美国后,很快就成了美国人的主要食物。随着科学技术在马铃薯食品加工中的运用,薯条、薯片加工业兴起。20世纪50年代,美国现代快餐业步入高速发展轨道,随着一些快餐集团海外市场的拓展,油炸薯条、薯片迅速成为流行食物,风靡全球,影响至深。

    21世纪以来,中国马铃薯播种面积稳定在8000千公顷左右,遍布各个省、市、区。马铃薯的传入传播,对中国土地的开发利用、人口增长及社会发展、生态和谐持续、国民饮食营养的丰富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王秀丽 陈萌山《马铃薯发展历程的回溯与展望》

    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结合所学,阐释马铃薯的驯化与传播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要求:信息提取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85-2006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部分食品人均消费量比较(单位:千克/人)。

    年份

    食用油

    猪牛羊肉

    家禽

    水产品

    农村

    城市

    农村

    城市

    农村

    城市

    农村

    城市

    1985

    4.0

    5.8

    11.0

    18.7

    1.0

    3.2

    1.6

    7.1

    1990

    5.2

    6.4

    11.3

    21.7

    1.3

    3.4

    2.1

    7.1

    1995

    5.8

    7.6

    11.3

    19.7

    1.8

    4.0

    3.4

    9.2

    2000

    7.1

    8.2

    14.6

    20.1

    1.9

    2.4

    3.9

    11.7

    2005

    6.0

    9.3

    17.1

    23.9

    3.7

    9.0

    4.9

    12.6

    2006

    5.8

    9.4

    17.0

    23.8

    3.5

    8.3

    5.0

    13.0

    ——摘编自林亮《食品生产现代化与食品安全问题刍议》

    材料二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食品生产现代化面临新的发展机遇。食品生产的现代化超越了时间限制(如反季节食品)、地域限制(如跨国食品)以及经济条件限制(如食品廉价化趋势),使食品消费也更加快捷与便利.“快吃、快走”的麦当劳哲学受到青年人的青睐。

    ——摘编自刘飞、孙中伟《食品风险与消费者抵抗:西方案例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85-2006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油脂及肉类食品人均消费量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食品生产现代化的因素。
  • 1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开始了探索新航路的征程,开启了人类大幕。他们在政府的支持下进行航海冒险,在恩里克王子的指挥下,葡萄牙一代代航海家们开辟了从大西洋往南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航线;在伊莎贝拉女王的资助下,1492年哥伦布代表西班牙抵达了美洲。到16世纪初,当麦哲伦船队完成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后,原先被割裂的世界最终连接成了一个完整的世界。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的贸易活动从早先的地中海地区扩展到大西洋沿岸以至世界各地。一些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且很快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过去欧洲人较少食用的稻米、白糖等,销售量也连年增长。畅销于欧洲国家的东方香料,如胡椒的年平均进口量,由210吨增加到7000吨之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欧洲人在15、16世纪热衷于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2)、材料二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欧洲“商业革命”的内涵?

三、论述题

  • 20.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下面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人口增长的示意图”。

    根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人类社会四个发展阶段中任选其一,提炼一个关于人口增长变化特点的主题并加以说明。(要求:主题明确,条理清晰,论据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