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历史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3-08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 1. 《北京人的发现:中国重要古人类遗址》中记载:“……对北京人地层中出土的植物孢粉的分析表明:榛子、胡、桃、榆等植物大量存在……另外,还发现了石球,它们可作为砸击坚果的工具……(遗址)共发现了五层面积较大、堆积较厚的灰烬……”以上的考古发现不能证明北京人(    )
    A、会使用火 B、依靠采集生活 C、会人工取火 D、会制造石器工具
  • 2. 导致下图中两种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环境 B、生产工具 C、生活习惯 D、生产力水平
  • 3. 据学者统计,当今中国常见的前200个姓氏中,出自炎帝的姓氏约占10%,出自黄帝的姓氏约占89%。该统计资料适合用于研究(    )
    A、早期猿人 B、半坡遗址 C、人文初祖 D、禅让制度
  • 4. 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

    A、西周、东周 B、春秋、战国 C、西周、春秋 D、东周、战国
  • 5. 据《史记》记载,禹年轻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从材料中能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
    A、伯益建立夏朝 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夏朝统治范围广阔 D、启是夏朝第一代君主
  • 6. 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很可能记载在(    )
    A、竹简或木牍上 B、丝帛或麻布上 C、龟甲或兽骨上 D、宣纸上
  • 7.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社会不断变革,最终导致奴隶制度的瓦解,封建制度的确立。那么,最能代表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  )

    A、青铜器的广泛使用 B、水利事业的发展 C、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D、耕作技术的提高
  • 8. 据《汉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这一措施在当时所起的最主要作用是(  )
    A、沉重打击了旧贵族势力 B、激化了社会矛盾 C、加强了人民的法制观念 D、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
  • 9. 诗人岑参在《石犀》中写道:“江水初荡潏(yù),蜀人几为鱼,……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诗中提到的“李太守”的主要贡献是( )
    A、总结教训,消除黄河水患 B、修筑都江堰,解决岷江水患 C、实行变法,使秦国迅速强大 D、创办私学,促进教育发展
  • 10. 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动荡的时期,各种学说蓬勃兴起,这些学说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体系。下列四位同学对这一时期各家学派的观点发表了不同看法,正确的是( )

    A、A B、B C、C D、D
  • 11. 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下列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是(  )

    A、仁者爱人 B、因材施教 C、有教无类 D、为政以德
  • 12.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这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9年东巡时所作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传达的信息是( )
    A、统一度量衡 B、统一思想 C、统一文字 D、统一六国
  • 13. 近两年,党和政府加大了“打老虎(惩治高级别干部腐败行为)”的力度。反腐在很多朝代备受重视,秦朝为严格官员管理,健全监察制度,设立了( )
    A、御史大夫 B、丞相 C、太尉 D、郡守
  • 14. 象棋是由两人轮流走子,以“将死”或“困毙”对方将(帅)为胜的一种棋类运动。根据下面的棋盘,请你判断一下这种游戏的产生与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

    A、牧野大战 B、晋楚争霸 C、吴越争霸 D、楚汉之争
  • 15.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史实历经时间的考验,具有恒久的意义,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西汉统治者充分认识到“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是( )
    A、休养生息 B、大兴文治 C、力倡节俭 D、平抑物价
  • 16. 为巩固大一统王朝,汉武帝针对封国势力强大的状况(下表是西汉初期中央与封国力量对比表),采取的措施是( )

    A、分封制 B、推恩令 C、察举制 D、屯田制
  • 17. 东汉班固评价汉武帝“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北宋司马光评价汉武帝“穷奢极欲、使百姓疲敝,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如今,对汉武帝的科学评价应该(   )
    A、坚信班固的旧观点 B、采纳年代久远的看法 C、赞同司马光的认识 D、坚持客观辩证的立场
  • 18. “东汉中期,几个皇帝都是幼年即位,皇太后、太皇太后临朝听政。她们的父辈、兄弟以外戚身份操控皇帝,行使皇权。外戚任用亲信,相互排挤,从中央到地方构建家族势力,导致朝政混乱,官场风气败坏。”这段文字说明的是( )
    A、外戚干政 B、宦官专权 C、朋党争斗 D、农民战争
  • 19. 1877年,西方学者首次使用了“丝绸之路”一词,用于描述汉代时期的中国和中亚,西亚以及印度之间的丝绸贸易交通线。这里介绍的是“丝绸之路”的(    )
    A、产生背景 B、主要行人 C、路线走向 D、开通前提
  • 20. 新疆古称西域,长期以来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汉朝时期,中原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都汇集到了这里。这充分说明了( )
    A、西汉朝廷对西域的有效管辖 B、各民族为西域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C、新疆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D、西域是世界文明的交汇点,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 21. 成书于东汉时期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提到了很多多面体体积的算法,主要是有关筑堤、造台、开河、掘答的体积问题,以及公仓、米图、稳窖的容量问题。由此可知中国古代( )
    A、数学家多出身于农民家庭 B、数学知识与农业生产相关 C、数学普及促进农业的发展 D、科举制促进了数学的进
  • 22. 东汉末年,华佗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活动姿态,创编“五禽戏”,说明当时他已认识到( )
    A、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 B、体育运动能强身健体 C、麻醉可减轻外科手术痛苦 D、收集民间药方的重要性
  • 23. 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位名人排行榜》中,蔡伦排在第七位。蔡伦上榜并排在第七位的理由是( )
    A、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对农学发展影响深远 B、创制了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 C、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为世界医学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D、为人们提供便利的书写材料,便利了典籍的流传和文化的传播
  • 24. 如下表是魏、蜀、吴三国统治者在建国之后,各自在治理国家方面做出的主要贡献,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他们的共同作用是( )

    A、加强对外交往 B、推动文化发展 C、巩固局部统一 D、促进商业发展
  • 25. 西晋的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王恺用麦糖洗锅,石崇就用白蜡当柴烧;王恺用紫色丝绸做成长40里的步障,石崇就用织锦花缎做出更华丽的步障50里与之相斗。这充分说明了( )
    A、统治阶级的腐朽 B、社会经济的繁荣 C、制糖技术的发达 D、丝织技术的高超
  • 26. 讨论前秦失败的原因时,三组同学出示了如下史料,她们的观点应是( )

    A、苻坚骄傲轻敌 B、前秦兵力分散 C、民族矛盾尖锐 D、前秦实力弱小
  • 27. 下图资料引自北朝时期某著作。该著作主要反映的是( )

    A、数学成就 B、艺术成就 C、文学成就 D、农业成就
  • 28. “历法天文计算精,圆周小数点分明。千年国外方求出,月后环山宇宙名”。这首诗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
    A、钟繇 B、祖冲之 C、顾恺之 D、贾思勰
  • 29.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的景象,其主要原因在于( )
    A、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 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C、社会动荡不安 D、丝绸之路的开辟
  • 30. 某历史老师在课堂上展示了一组图片(见下图)。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的主题是( )

    A、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B、中国寺院建筑的发展 C、雕塑艺术的古朴与精湛 D、古代河南的文化成就

二、综合题(31题12分,32题15分,33题13分,共40分。)

  • 31. 历史地图是我们学习历史、分析历史、理解历史的重要工具。根据如图所示历史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读图1,为巩固统治,秦朝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行政制度?(1分)并说出秦统一的历史意义。
    (2)、读图2,西汉的疆域与秦朝相比,明显拓展了E地区,请写出西汉在E地区设置哪一官职加强管理?该地区的开通主要得益于哪一“凿空”之举?
    (3)、读图3.D处发生的战争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写出该战争的名称。你还知道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还有哪些类似这样以少胜多的战争?试举两例。
    (4)、读图4,指出中原汉族迁往江南的主要原因。中原地区的人们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什么影响?
    (5)、根据以上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总结秦汉时期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 32.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交融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民族融合的初步发展时期,诸侯国间频繁的兼并战争,大大加强了中原地区与周边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

    一百度百科民族融合

    材料二秦汉时期我国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即西部的贸易和交流日益频繁,计在汉武帝时期尤为明显;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而北方边境却战争不断。

    材料三……朝廷常以招引或强制的方式,将边疆的北方各族内迁,以便监控各族或是增加兵源和劳动力。到了西晋时,中国北部、东部和西部,尤其是并州和关中一带,大量胡族与汉族杂住。史书记载“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关中百万余口“戎狄居半”,对晋帝国呈现半包围形势。

    材料四魏主下诏:改革要逐步展开的,先变本,北方人把土地称为拓,后又称为跋。北魏的祖先是黄帝的后代,所以称为拓跋氏。土地是万物的根本,所以我们应当改姓为元氏。

    (1)、材料一中提到的“诸侯国”和西周的哪一政治制度有关?该制度实行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秦汉时期,在北方边境主要与哪个少数民族战争不断?秦汉时期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3)、材料四中的“魏主”是谁?材料反映了北魏为学习汉族先进文化而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这次改革在历史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秦汉时期中央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有哪几种?简要概括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
  • 33. 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正因为时代、角度不同,所以许多历史人物对思想文化活动会见仁见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联合诸侯。班固《汉书·艺文志》

    材料二: 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一次是……,又一次举制度是明初的科在这三次中,要算董伸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最大,其对文化上危害也最长远。-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

    材料三: 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因此,我们平心而论,董仲舒统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

    阳一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

    材料四 :其实佛教是一个极广泛的称呼,也可以说是印度带来的文化,渗透到中国的思想、文学、美术、建筑、科技和民俗各方面的一个概称。它一方面需要与中国固有的信仰不发生根本的冲突,才能两者相折衷的互相融合。另一方面则是在这条件下,它也就无孔不入。倪端《历史的主角黄仁宇的大历史观》

    (1)、材料一中,你认为描述的是出现在什么时候的什么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你认为中国古代文化遭受到的前两次厄运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你认为这两次事件在本质有什么共同之处?
    (3)、材料二、三中,作者分别是怎样评价董仲舒的?
    (4)、材料四中,你知道佛教是在什么时候“渗透到中国的”?请你举一例说明它在中国是怎样“它也就无孔不入”的?
    (5)、通过对上述材料和问题的探究和学习,你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有哪些理解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