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德城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3-08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原始文化有较大差异,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环境因素 B、农业发展状况 C、体质进化程度 D、生产力水平
  • 2.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盛世局面,如西汉的“文景之治”,唐朝的“开元盛世”等。从这些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有( )

    ①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 ②统治者要注意调整统治策略 

    ③重视农业生产 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3. 南阳武侯祠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祠联中“水面偏能用火攻”是指什么战役( )
    A、官渡之战 B、巨鹿之战 C、赤壁之战 D、垓下之战
  • 4. 有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又是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时代,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历史史实是(  )

    A、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B、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 C、佛教传入中国 D、西学传入中国
  • 5. 下表所示信息表明( )

    A、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疆域辽阔 B、政区层级调整加剧地方割据 C、州的地位由低级向高级演进 D、县是比较稳定的一级行政区
  • 6. 西周末年,昏庸的幽王上演了“烽火戏诸侯”的闹剧。诸侯率兵前往护卫周王是由于西周实行了( )
    A、分封制 B、禅让制 C、中央集权制 D、皇帝制度
  • 7. 下列反映的禅让顺序,正确的是( )
    A、舜→禹→尧 B、禹→尧→舜 C、尧→禹→舜 D、尧→舜→禹
  • 8. 著名的历史学家范文澜说:“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秦成为第一大强国。”推行“秦国新法”的代表人物是(   )
    A、管仲 B、商鞅 C、吴起 D、李悝
  • 9. 记听课笔记是学习历史的好习惯,小张在笔记本中记录了以下关键同:李太守、天府之国、防洪、灌溉、水运。由此判断,他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
    A、翻车 B、都江堰 C、大运河 D、灵渠
  • 10. 公元前221年,我国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建立了东至东海,西至陇西,南至南海,北至河套、阴山、辽东的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该王朝是( )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 11. 长城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象征,一位外国人曾这样评价:“一个能够修筑长城的民族是没有任何困难克服不了的。”秦长城的主要功能体现在( )
    A、扩大秦朝疆域 B、炫耀国威 C、划定国界 D、军事防御
  • 12.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次起义爆发并得到各地农民纷纷响应的原因是(  )

    ①秦朝的徭役繁重   ②秦朝的赋税很重   ③秦朝统一度量衡   ④秦朝的刑法残酷。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
  • 13. 汉初统治的比较节俭,体恤民情,与民休息,且都很注重生产,其客观原因是( )
    A、秦亡教训 B、居安思危 C、经济萧条 D、文治天下
  • 14. “汉武帝一反祖宗定法,尊儒术以约束官吏,效法家而严惩贪官,王道霸道,交错为用”。这说明汉武帝治国的特点是(   )
    A、“无为而治” B、儒法并用 C、重用外戚 D、“以德化民”
  • 15. 汉武帝元封六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这一时期刺史主要负责(   )
    A、行政事务 B、监察事务 C、军事管理 D、财政管理
  • 16. “西晋,一个骤起骤灭的统一政权,其盛衰兴亡耐人寻味。”西晋的建立者是( )
    A、司马迁 B、司马懿 C、司马炎 D、司马容
  • 17. 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定都在( )
    A、镐京 B、洛邑 C、建康 D、天京
  • 18.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突出特点是( )
    A、澄清吏治 B、提倡汉化 C、发展经济 D、中央集权
  • 19. 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千年。这项成果所属领域是(    )
    A、数学 B、历法 C、医学 D、文学
  • 20. 被人们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艺术是( )
    A、东汉的“蔡侯纸” B、王羲之的书法 C、东晋的人物画 D、龙门石窟的佛像
  • 21. 与“三顾茅庐”的故事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A、袁绍 B、曹操 C、诸葛亮 D、孙权
  • 22.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大量少数民族内迁,内迁的民族不包括(  )
    A、匈奴族 B、鲜卑族 C、羌族 D、女真族
  • 23.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文中的记载是下列哪 一人物的发明( )
    A、张仲景 B、华佗 C、祖冲之 D、蔡伦
  • 24. 有一朋友声称自己家里收藏有以下文物,请你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帮他鉴别一下,哪一件肯定是假的(  )
    A、战国诸侯国的刀形币 B、秦朝的五铢钱 C、汉代的画像砖 D、商朝的铜尊
  • 25.

    如图反映我国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主要原因是(    )

    A、江南社会相对稳定 B、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
  • 26. 对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说法错误的是 ( )
    A、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B、这次起义的领导人之一张角创立了太平道 C、这次起义的农民头裹黄巾,在全国各地同时向东汉王朝发动猛烈进攻 D、历时10多年的黄巾起义最后被镇压下去
  • 27. 我国古代科技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中既在发明过程中体现“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又对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条件的科技成就是(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
  • 28. 能够通过右图所示著作查到的史实有 ( )

    ①秦始皇统一货币 ② 文景之治 ③ 蔡伦改进造纸术 

    ④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⑤ 班超出使西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 29.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 30. 东汉初年出现了较为安定繁荣的景象,这就是“光武中兴”。这种局面的出现与下列哪个皇帝有直接关系( )
    A、刘邦 B、刘彻 C、刘秀 D、王莽

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40分)

  • 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汉书•张骞传》

    材料二

    (1)、 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张骞的目的是什么?
    (2)、 材料一与材料二有什么内在联系?
    (3)、 丝绸之路的开辟有何重要意义?
  • 32.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某班将举办围绕这一史实的专题活动,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参与策划。

    ●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的思想派别有____、____、____、____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与____(思想家)的观点吻合,“施仁政于民“是____(思想家)的思想。

    ●孔子的弟子们把他的言论整理成____一书

    (1)、设计活动主题:
    (2)、开展专题讲座,完成资料卡片。
    (3)、举办图片展,填写图片。

    说明图1人物: ,             图2人物:墨子

    主要思想:“仁”和“礼”            主要思想:

    (4)、专题活动中,指导老师作报告时候,举了一个例子,某中学初一某班新学期刚刚开学,班中屡次出现乱扔纸屑、破坏公物的现象。为此班委召开紧急会议,但大家意见不统一而争论了起来:劳动委员:“制定班规,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5元”,班长:“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相信他们会改的”,生活委员:“随他们去吧,扔几张废纸而已,无所谓的事,根本不用管,顺其自然,慢慢就好起来了”。指导老师要求大家思考此事例中,劳动委员、班长和生活委员的话分别蕴涵了战国时期哪三家学派的观点?请分别指出劳动委员:;班长:;生活委员:
  • 33. 文化自信是具有科学性的时代命题,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材料二 皆称(称赞)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叹服他擅于记事说理的能力),辨而不华(不用华丽的词藻去说明),质而不俚(道理质朴却不粗俗),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夸大好的方面),不隐恶(不隐瞒坏的方面),故谓之实录。

    ——《汉书·司马迁传》

    材料三 纵观《伤寒杂病论》一书,结合后世对其学术思想的研究,可见他从未病先防、有病早治、既病防变、愈后防护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并蕴之于理法方药之中,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医理论思想研究》

    材料四 从永嘉南渡以来,中原百姓不断南下,带来了大量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南方政府先后采取一系列政策,使得南北农民彻底结合,从而使北方生产工具和技术同南方水田种植经验相结合,使得江南农业得到快速发展。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新编》

    (1)、材料一中,战国时期思想领域“熠熠生辉”的局面称为什么?面对战乱和社会巨变,提出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法家集大成者是谁?汉武帝时期,采用谁的哪一建议,确立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不虚美,不隐恶”是对西汉哪部史学著作的评价?该著作有什么重要的史学地位?
    (3)、材料三中《伤寒杂病论》一书的作者是谁?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尊称为什么?结合材料说明现在我们接种疫苗预防疾病,应用了他的哪一理论?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回答,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一条即可)。若你想了解同时期北方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最好查阅当时哪一农学著作?它的作者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