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同步经典题(第3课 土地改革)
试卷更新日期:2024-03-07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消灭了地主阶级 B、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 C、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 D、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2.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材料反映的是(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 如表反映了1950-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变化。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粮食
棉花
油料
1951年比1950年增长(%)
8.7
48.8
22.4
1952年比1951年增长(%)
14.1
26.5
12.5
A、抗美援朝的胜利 B、土地改革的进行
C、西藏和平解放 D、“一五”计划的实施4. 建国之后土地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是(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5. 小北在图书馆看到一本书,如图是该书的目录节选,其中符合第一章的内容是( )《1949-1956年间的中国》
第一章新中国政权建立与巩固
第二章新中国政治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
……
第五章新中国的国际地位的确立
第六章筑起共和国新的长城
第七章建设一个强大的党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港澳回归6. 欣赏下列“话剧”。农民对地主说:“你被消灭了“,地主对农民说:“你翻身当家了,土地兴奋地说:“我要换新主人了”,农民、地主、土地一起说:“一切都变了”。该“话剧”所反映的史实发生于( )A、1937-1945年 B、1946-1949年 C、1950-1952年 D、1953-1957年7. 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1952年让农民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原因是( )A、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B、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 C、农村停产闹革命 D、农村实行“大包干”8. 下图《九州无事乐耕耘》是徐悲鸿1951年以农民耕种为题材的作品。整幅画作巧妙的将西画中的造型方法和中国画的笔墨相结合,乃为一幅结合中西画法精髓的写实主义巅峰之作。该漫画反映了( )A、土地改革后农民的劳动喜悦 B、农业合作化后农民积极耕耘 C、农民在人民公社中集体生产 D、农民在包干到户后辛勤劳动9. 1950年冬湖南省就动工建水塘9.8万多个,修堤坝2.2万多座,修沟渠4000多千米,受益田地750万亩。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亿吨,比1949年增长26.9%。这主要得益于(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10. 下图是1950年浙江省杭县临平区农民分田到户的图像史料,当时全国约3亿无地少地农民获得生产资料。以上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A、推翻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走上农业集体化的生产道路 C、改变了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 D、推动了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11. 不同历史时期,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的土地政策,找到了解决土地问题的途径。如图所示土地文件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A、加快了抗日战争的进程 B、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C、实现了土地公有的目标 D、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12. 辛亥革命从政治上废除了在中国存在了 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那么从经济上废除了在中国存在了 2000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抗美援朝 C、三大改造 D、土地改革13. 下列图片共同体现出的时代主题是( )A、反抗外来侵略 B、巩固新生政权 C、发展国民经济 D、进行三大改造14. 关于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A、农民甲说:“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B、农民乙说:“今年多收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 C、农民丙说:“加入农业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 D、农民丁说:“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收成比往年高很多!”15. “贫农得地开心,中农有利放心,富农不动定心,地主劳动回心”。这一局面的出现是由于( )A、新中国成立 B、土地改革完成 C、西藏和平解放 D、三大改造完成二、材料分析题
-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人民日报》社论:前程无限光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诞生,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开始自己当权管理国家,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揭开了历史的新巨册。
波兰《人民论坛报》社论:这在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战线上又打开了一个缺口;中国人民的胜利,乃是本世纪继苏联十月革命和消灭希特勒法西斯主义之后的伟大事件。
——转引自杨兆麟《时间开始了》
材料二:
(1)、 根据材料一,简述报纸社论所评价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历史事件的影响。(2)、 史料可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根据材料二,简述图1、图2史料的所属类型。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它们的共同作用。(3)、 综合上述材料,简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