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4.1《望海潮》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4-03-06 类型:同步测试

一、名句名篇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1. 小刘读《红楼梦》,读到了晴雯抱屈而死,死前“一夜叫的是娘”,不禁想起了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所说的“”。
  • 2. 清代乾隆年间,有人盛赞苏州是“商贾辐辏,百货骈阗”,这与柳永《望海潮》中“”两句描绘的钱塘景象极其相似。
  • 3. 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不直抒时光流逝之慨,睹物思人之伤,而借写庭中的枇杷树“”,寄寓深沉的情思,含蓄隽永。

二、现代文阅读

  •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意境是我国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概念。它是华夏抒情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文学意境论早在刘勰《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中已见端倪,盛唐之后开始全面形成。相传王昌龄作的《诗格》中,甚至直接使用了“意境”这个概念。但他当时的意思,只是诗境三境中的一境:

    诗有三境。一曰物境:欲为山水诗,则张泉石云峰之境,极丽绝秀者,神之于心,处身于境,视境于心,莹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二曰情境:娱乐愁怨,皆张于意而处于身,然后驰思,深得共情。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这段话从诗歌创作的角度,分析了意境创造的三个层次。认为要写好“物境”,必须心身入境对泉石云峰那种“极丽绝秀”的神韵有了透彻了解之后,才能逼真地表现出来;描写“情境”需要作者设身处地地体验人生的娱乐愁怒,有了这种情怀,才能驰骋想象,把握情感,深刻地把它表现出来;对于“境”,作家必须发自肺腑,得自心源,这样的意境才能真切感人。他还探讨了意景的关系提出“诗一向言意,则不清及无味;一向言景,亦无味;事须景与意相始好”。这些都是前无古人的深刻见解。王昌龄之后,诗僧皎然又把意境的研究推进了一步,提出了诸如“缘境不尽曰情”、“文外之旨”“取境”等重要命题,全面发展了意境论。中唐以后。刘禹锡提出了“境生于象外”的观点,晚唐司空图对此加以生发,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和“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等观点,进一步扩大了意境研究的领域。至此意境论的基本内容和理论构架已经确立。总的来说,它有两大因素、一个空间,即情写景两大因素和审美想象的空间。这就是所谓“境”。

    此后,意境论逐渐成了我国诗学、画论、书论的中心范畴,历代都有学者文人对它作补充、发挥,清末王国维是意境论的集大成者。可是,由于意境概念历经了千余年的沿革变化,更由于南宋以后意境与境界概念的混用,其内容更为丰富复杂。有人统计它几乎有四大类十种以上的涵义和界说,意境成了一个无所不包的综合性概念:理论发展的教训告诉我们,当一个概念被引申得无所不包时,也就失去了理论意义。所以,我们主张以意境创立时的基本意义为准,来界定意境概念的内涵,让意境作为一个表意单纯的概念进入现代文艺学,而把此外的诸多含意,让给更为宽泛的概念“境界”去承担,从而区分“意境”与“境界”的不同。

    (摘编自《文学理论教程:意境的形成与界定》)

    材料二:

    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意境创造就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的艺术。由于它直接关系着意境的生成,所以古人在这方面研究得十分深透。南宋范晞文在《对床夜语》中说:“情景相融而莫分也。”清人王夫之论述得更为精要。他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又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他们揭示了情景交融的两种主要表现方式。如果把居于二者之中的也算作一类,那么,我们就有了三种情景交融的不同类型:

    第一是景中藏情式。在这一类意境创造中,作家藏情于景,一切都通过逼真的画面来表达,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往往更显得情深意浓。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全是对客观景物的具体描写,字面上一点也没有透露出对友人的态度。但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伫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恋之情。

    第二是情中见景式。这种意境的创造方式,往往是直抒胸臆。有时不用写景,但景却历历如现。李白的《月下独酌》《行路难》,陆游的《示儿》等名篇,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创造了意境。

    第三种是情景并茂式。这一类是以上两种方式的综合型,抒情与写景在这里达到了浑然一体的程度。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欢畅明快,一气流贯:先是诗人为收复蓟北的消息激动得老泪纵横,接着见老妻都消失了愁容,才觉自己激动过分而失态了。于是漫卷诗书欢喜若狂,实际上又失态了。但诗人于狂欢之中放歌纵酒,手舞足蹈,畅想回家的路线,浑然不知自己已像一个天真烂漫的儿童。诗中处处情态毕现,情景并茂,自然天成。

    (摘编自《文学意境的特征之情景交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我国古典文学审美理想集中体现的意境,首次出现于王昌龄的《诗格》。 B、王昌龄《诗格》中的诗境三层次实际上阐述了诗歌创作中情景交融的具体过程。 C、刘禹锡“境生于象外”与司空图“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观点一脉相承。 D、由于意境的意义范畴扩大,到清末王国维时,它几乎已经失去了理论价值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简明清晰地追溯了意境的理论发展历程,并重点与表意更为宽泛的“境界”相区分。 B、材料二采用并列式结构全文,作者先提出意境的特征情景交融。再分析三种具体类型。 C、两则材料都多次采用引用论证,材料一以引用文论为主,材料二以引用古诗为主 D、材料一将古代文论放在今人的视野中加以审视,材料二为古代文学阐释提供了具体的路径。
    (3)、下列选项,不属于材料二“景中藏情”表现方式的是(  )
    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B、重湖叠巇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C、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D、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4)、结合两则材料,给“意境”下一个定义。
    (5)、下面是丰子恺先生的一幅小画,源自清代诗人何钱《普和看梅云》“小几呼朋三面坐,留将一面与梅花”,意境妙绝。请根据材料一、二,谈谈该画的意境创造特点。

          

三、语言文字运用

  • 5. 下列对词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起笔融情入景,即景抒情,酿造出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 B、《雨霖铃》中“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以空间之无际衬托出离愁之无限。 C、《望海潮》中“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入手擒题,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 D、《望海潮》中“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工整,情韵悠扬。白天吹笛子,夜晚唱菱歌,吹羌笛的渔翁,唱菱歌的采蓬姑娘都很快乐。
  • 6.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何谓中国传统色?早在春秋时期,《尚书》便下了定义,“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赤、黄、青、黑、白为基础色,将天地宇宙、万物万象,按照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对应起来,其中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地谓之“玄黄”。五种颜色各有不同文化( )。____;稳居中心方位的黄色,与黄金、皮肤、大地同色,象征着尊贵和中正,为历代帝王所尊崇,被奉为皇家专用色;青色虽然在古汉语中使用频率非常高,但实际颜色却让人( )不透,有时可以表示为蓝色,有时又可以是绿色,无论什么色都富有美好寓意;玄即为黑,道家将黑色列为众色之首,秦统一六国后,无论是帝王、大臣抑或兵士,服饰、铠甲均以黑色为主;白,最初的颜色,被古人视为各种颜色的基础色,万物之始,大道为简,简简单单的颜色成为百搭色,即使大面积留白也有无穷意境。

    古老中国大地上的先民,很早就发现了颜色并能够运用颜色。20世纪以来,考古工作者(    )在各处发现颜料。此外,还发现各种彩绘陶器如俗称的红顶碗,陶器上的朱书、墨书等,这些都表明中华文明中颜色应用的渊源。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寓意  琢磨  断续 B、意蕴  捉摸  断续 C、寓意  捉摸  陆续 D、意蕴  琢磨  陆续
    (2)、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赤色,华夏之正色,战国之后,人们常常把赤与红归为同一种颜色,被尊为吉祥如意的象征 B、赤色,战国之后,人们常常把赤与红归为同一种颜色,华夏之正色,被尊为吉祥如意的象征 C、战国之后,人们常常把赤与红归为同一种颜色,赤色,被尊为吉祥如意的象征,华夏之正色 D、战国之后,人们常常把赤与红归为同一种颜色,赤色,华夏之正色,被尊为吉祥如意的象征
    (3)、下列与颜色相关的文学常识及相关词语的解释,对应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

    A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纨素:洁白精致的绢

    《孔雀东南飞》

    B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如丹:像朱砂色一样

    《登泰山记》

    C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翠幕:青绿色的帷幕

    《望海潮》

    D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既白:天色微明的样子

    《后赤壁赋》

    A、A B、B C、C D、D

四、古代诗歌阅读

  • 7.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酒泉子

    潘阆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潘阆到杭州亲眼看到了涨潮的壮观宏伟,以至于今后的日子里多次梦见涨潮的情形。这首《酒泉子》的小词,就是他回忆观潮盛况而作。 B、词的上片描写观潮盛况,写杭州人倾城而出,拥挤钱塘江边,万头攒动争看江面潮水上涨,为下面潮水的涌现制造了气氛,作好了铺垫。 C、下片开头两句采用白描手法,描写弄潮情景,表现了弄潮健儿面对壮观的钱塘江水喜不自胜的情状。 D、结尾由回忆转为现实,写词人虽离杭已久,但那壮观的钱江涌潮仍频频入梦,以至梦醒后尚感惊心动魄。
    (2)、柳永《望海潮》中也曾写到钱塘江的胜景,“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这两句和《望海潮》中描写钱塘江水的诗句相比,表现手法有什么异同?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高宗建炎元年五月甲午,召李纲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六月己未朔,李纲至行在,奏曰:“金人不道,陛下总帅于外,为天下臣民所推戴,还二帝,抚万邦,责在陛下与宰相。”甲子 , 以李纲兼御营使。纲入对,言曰:“今国势不逮靖康间远甚至于所当急而先者则在于料理河北、河东。料理稍就然后中原可保 , 而东南可安。”帝善其言,问谁可任者,纲荐张所、傅亮。时帝手诏择日巡幸东南 , 纲言:“车驾巡幸之所,关中为上,襄阳次之,建康为下。当示不忘故都,以系天下之心。”帝乃谕两京以还都之意。已而帝意复变,纲曰:“自古中兴之主,起于西北则足以据中原而有东南,盖天下精兵健马皆在西北。若委中原,金人将乘间以扰,陛下虽欲还阙,不可得矣!奈何诏墨未干,遽失大信?”帝然之。而汪伯彦、黄潜善阴主扬州之议。乙亥,召河东经制副使傅亮还行在。纲言:“圣意必欲罢亮,乞付黄潜善施行,臣得乞身归田里。”或曰:“公决于进退,于义得矣,如谗者何?”纲曰:“吾知尽事君之道,不可则全进退之节,祸患非所恤也。”会侍御史张浚劾纲以私意杀宋齐愈,且论其招军买马之非,潜善、伯彦等复力排纲,请帝去之,遂罢为观文殿大学士。凡在相位七十七日。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卷六十《李纲辅政》)

    材料二:

    以李纲之贤,使得毕力殚虑于靖康、建炎间,莫或挠之,二帝何至于北行,而宋岂至为南渡之偏安哉?夫用君子则安,用小人则危,不易之理也。然纲居相位仅七十余日,其谋数不用,独于黄潜善、汪伯彦、秦桧之言,信而任之,恒若不及,何高宗之见与人殊哉?纲虽见斥,忠诚不少贬,不以用舍为语默,若赤子之慕其母,怒呵犹噭噭焉挽其裳裾而从之。

    (节选自《宋史》卷三百五十九)

    (1)、文中画波浪线部分还有三处需要添加句读,请选出需要添加句读处的数字序号(   )

    今1国2势3不4逮5靖6康7间8远9甚10至11于12所13当14急15而16先17者18则19在20于21料22理23河北、河东。料24理25稍26就27然28后29中30原31可32保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的“甲子”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小序中“丙辰中秋”的“丙辰”,同是用干支来纪日。 B、文中的“东南”指地处东南方向的江浙一带,与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中的“东南”所指接近。 C、文中的“扬州”即《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烽火扬州路”的“扬州”,处于宋金对峙的前线。 D、文中“裳裾”的“裳”,与《离骚》中“集芙蓉以为裳”的“裳”含义一致,指的是古人所着的下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纲上奏高宗,指出国难当前之际,君臣应该担当起迎还被扣押的徽、钦二帝,安抚国家的大任。 B、当高宗还都之意有所动摇时,李纲直言皇帝下诏不久,答应留驻中原,怎可出尔反尔、失信于民。 C、汪伯彦、黄潜善暗中主张迁都扬州,高宗准备召还河东经制副使傅亮,李纲决定用辞职来据理力争。 D、黄潜善、汪伯彦因排挤李纲而被降为观文殿大学士,李纲因为张浚的弹劾,在位七十七天就被罢相。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吾知尽事君之道,不可则全进退之节,祸患非所恤也。

    ②纲虽见斥,忠诚不少贬,不以用舍为语默,若赤子之慕其母。

    (5)、材料二认为“用君子则安,用小人则危”,请结合两则文本概括,李纲何以被《宋史》称为“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