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江州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03-06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物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用体温枪测得小明同学体温为36.8 ℃ B、某普通中学生百米赛跑成绩为8.5 s C、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23 ℃ D、初中物理教材的长度约为26dm
  • 2. 以下各场景中关于“高”的描述属于音调的是( )
    A、高谈阔论 B、引吭高歌 C、振臂高呼 D、曲高和寡
  • 3. 夏至前后是荔枝的最佳上市时节,小玲细心地发现在家收到网购的荔枝时,泡沫箱内还有许多用来保鲜的冰袋,其主要的保鲜原理是( )
    A、熔化吸热 B、液化放热 C、汽化吸热 D、凝固放热
  • 4. 以下关于声波的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医学上常常利用次声波击碎结石 B、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来确定障碍物的远近 C、利用超声波进行金属探伤,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 D、利用“超声波测距技术”可以测量月球到地球间距离
  • 5. 在如图所示的现象中,能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释的是()

    A、筷子断折 B、山峦在水中的倒影 C、手影 D、烛焰通过小孔成像
  • 6.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这一电视节目深受观众的青睐,对下列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进行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A、“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在日出后逐渐消失是升华现象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 7. 光可以让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下列有关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色光的三原色为红、黄、蓝 B、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利于骨骼生长 C、验钞机利用红外线来鉴别钞票的真伪 D、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紫外线来控制的
  • 8. 物理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质量、密度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  )
    A、1kg的水和1kg的冰的密度相同 B、医院里氧气瓶中的氧气使用一半后,质量、体积和密度都减少了一半 C、为减轻质量,航空器材常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 D、“飘”在太空舱中的“冰墩墩”,质量和密度都较地球上时变小了
  • 9. 如图所示的是某种物质熔化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80 ℃ B、该物质的熔化过程经历了12 min C、在第14 min时,该物质处于液态 D、在第6 min到第12 min之间,温度不变
  • 10. 如图是来自近处某点的光经晶状体到达视网膜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为近视眼的成因,应配戴凸透镜纠正 B、图中为近视眼的成因,应配戴凹透镜纠正 C、图中为远视眼的成因,应配戴凹透镜纠正 D、图中为远视眼的成因,应配戴凸透镜纠正
  • 11. 有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空心铜球、铁球、铅球(ρ<ρ<ρ)各一个,将其空心部分都装满水后,质量最大的球是( )
    A、铜球 B、铁球 C、铅球 D、无法判断
  • 12. 如图所示,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的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根据以上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白霜是空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B、出现白霜时,冰水混合物中冰的质量在变小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说明此时的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说明含有盐的水凝固过程中温度会降低
  • 13. 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物体距透镜8 cm时,成正立的虚像 B、当物体距透镜16 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当物体从距透镜20 cm处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大 D、当物体从距透镜30 cm处向透镜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实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选错得0分。)

  • 14. 在“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实验中,在玻璃槽中盛水,使一束与水面成20°夹角的单色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光束在空气中和水中的径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为了显示光路,可在空气中喷烟雾或在水里滴入牛奶 B、a是反射光,c是折射光 C、这束光被反射时,反射角等于70° D、此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 15. 墨墨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图所示。关于下列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在蜡烛和光屏位置都不变的情况下,将水凸透镜向左移可以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 B、用注射器向水凸透镜中注入少许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要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透镜 C、从图示情景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16 cm D、若用一张纸遮住水凸透镜的上半部分,会发现光屏上还是完整的像
  • 16. 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体积为20 cm3时的质量为10 g B、乙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乙物质的密度比甲物质的密度小 D、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 17. 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的体温计的读数为℃。
  • 18. 航天员叶光富在太空站用葫芦丝为大家演奏了一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按住葫芦丝不同的孔,发出声音的(选填“音调”或“音色”)不同;我们能根据声音的(选填“音调”或“音色”)判断出是用葫芦丝演奏的。
  • 19. 善于观察的小明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窗上都会有小水滴附着在上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选填“内表面”或“外表面”),打开空调,小水珠马上消失了,这是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 20. 如图所示,是学生晚自习的情景,小美在玻璃窗里看到了小丽,她看到的是小丽的(选填“虚像”或“实像”)。小丽距离玻璃窗是1.5 m,则小丽在玻璃窗里的像距离小丽是m。
  • 21. 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约为55.22%且呈现出低龄化的趋势。小明同学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成了近视眼。如图所示,(选填“甲”或“乙”)图表示近视眼的光路示意图,应佩戴(选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
  • 22. 如图所示,某款未开封的儿童酱油的标签上标有“净含量250 mL”的字样。为了测出该酱油的密度,先称出该玻璃瓶和酱油的总质量为300 g,并记下酱油液面所在的位置;在酱油用完洗净烘干后装入等体积的水,再称出玻璃瓶和水的总质量为275 g。则此时所装水的质量为g,酱油的密度为g/cm3

四、作图题(共4分。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 23. (1)                                          (2)
           
    (1)、画出图(1)中凸透镜的折射光线的方向。
    (2)、如图(2)所示,一束光沿AO方向射入平面镜,请画出该光线的反射光线 ,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五、实验与探究题(共25分。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 24. 物理是一门注重实验的自然科学。请你根据自己掌握的实验操作技能,解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尺更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尺不正确。用A尺测量出的物体长度是cm。
    (2)、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是s。
    (3)、如图丙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靠紧悬挂在线上的小球,会发现小球被弹开,这个现象表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此实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 25. 如图甲,小明和小红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该实验最好在较(选填“亮”或“暗”)的环境中进行,玻璃板要放置在桌面上;
    (2)、实验中,为确定蜡烛B和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人眼应该____(选填“A”、“B”或“C”选项)
    A、直接观察玻璃板后蜡烛B B、直接观察光屏 C、在玻璃板前蜡烛A这一侧观察
    (3)、实验中小明为了让右座的小红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小明仅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像的位置将会(选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变”);
    (4)、如图乙所示,小明在实验中采用的是厚玻璃板,他观察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成了两个清晰的像k1和k2 , 则像k1的像距为(选填“v1”或“v2”),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1.2 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cm。
  • 26. 如图(1)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图(1)中,在盖杯子的纸板上挖两个小孔,一个小孔是方便放置 , 另外一个小孔的作用是
    (2)、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况如图(2)所示,图中(选填“甲”或“乙”)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水中气泡内是(选填“空气”或“水蒸气”)。
    (3)、图(3)中a、b是两个实验小组分别绘制的沸腾图象,由图象可知实验中他们实验所用水的不同。
    (4)、从图(3)中可知水的沸点是98 ℃,说明此时实验室中的大气压(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5)、实验结束后,移开酒精灯,发现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可能的原因是
  • 27. 火锅,古称“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时发出的“咕咚”声而得名,是中国独创的美食之一,也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食物。火锅中会用到大量的食用油,其密度大致在0.91 g/cm3~0.93 g/cm3之间,但在火锅的加工食用过程中存在极个别不法商贩为了节约成本,会将食客食用后的锅底进行再回收再食用,俗称“口水油”。这种油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包括残渣细菌,甚至病毒或致癌物质,长期食用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肖肖同学对一份“口水油”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想借此来鉴别其是否是“口水油”。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先将游码 , 再调节 , 使天平横梁平衡;
    (2)、用托盘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m0=42 g;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样品,放置在了托盘天平右盘,天平横梁平衡后如图(1)所示,则烧杯和样品油的总质量m=g;

    (3)、将烧杯中样品油倒入量筒中,如图(2)所示测出样品油的体积;

    算出样品油的密度 ρkg/m3

    (4)、通过以上实验,肖肖(填“能”或“不能”)区别食用油与“口水油”;
    (5)、小华分析上述实验步骤后,认为肖肖的实验测得的样品油密度偏 , 其原因是:实验中测得的“口水油”样品的偏小。

六、综合应用题(共24分。解答时要求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区域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 28. 如图是我国“奋斗者”号无人潜水器。在某次下潜实验中,潜水器从接触水面开始以 20m/s 的速度匀速下潜,50s 时悬停在海中某一深度,并向海底发射一束超声波,12s 后收到海底反射回来的回波。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 1500m/s ,求:

    (1)、潜水器下潜 50s 的深度
    (2)、此海域的深度
  • 29. 小可要测量如图所示的酸奶的密度,先用杯子装满酸奶,然后借助天平测量了一些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已知水的密度为1 g/cm3。问:

    测量步骤

    ①测满杯酸奶和杯子的总质量m1/g

    ②喝掉部分酸奶后,测剩余酸奶和杯子的总质量m2/g

    ③用纯净水将喝掉的酸奶补充满杯后,测水、剩余酸奶和杯子的总质量m3/g

    测量数据

    238

    169

    229

    (1)、喝掉的酸奶质量是多少?倒入杯中纯净水的质量是多少?
    (2)、杯中纯净水的体积是多少?喝掉的酸奶体积是多少?
    (3)、酸奶的密度是多少?
  • 30. 一个空瓶子质量为200 g,装满水后的质量为700 g,如果在空瓶中装进一个小铜球,铜球与瓶子总质量为734 g,然后再装满水,则瓶子、水、铜球三者的总质量为1068g。(ρ=8.9 g/ cm3) 求:
    (1)、瓶子的容积;
    (2)、铜球的体积;
    (3)、铜球的质量;
    (4)、请通过计算说明,铜球是空心还是实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