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3-0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多选、错选、漏选均不给分)
-
1. 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长江、黄河水系示意图,完成下小题。(1)、下列关于长江、黄河千流的共同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①均发源于青藏高原
②都自西向东注入东海
③都流经我国的三级阶梯
④水能都主要集中在上游地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凌汛是指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多发生于河流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段。图中①②③④四个河段中易发生凌汛现象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 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中蕴藏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以下诗句中能反映地形地势对气候影响的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C、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 D、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3. 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重要地理分界线。下列我国地理分界线中,与秦岭一淮河一线大致吻合的有( )①暖温带与中温带的分界线
②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耕地中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
④一月0C等温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4.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这场战 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過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据此材料,回答下题。(1)、“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对“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的涵义理解正确的是( )①它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②它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
③它使中国完全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④它使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5. 如图是一座雕塑:整个枪杆两头朝下、中间向上,裂开的一侧形成犬牙状的尖锐裂口,愤怒地直刺蓝天,寓意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读图回答下题。(1)、该雕塑应该位于( )A、广州 B、虎门 C、北京 D、福州(2)、主持此次“禁烟运动”的民族英雄是( )A、道光帝 B、陈化成. C、林则徐 D、邓世昌.6. 读清政府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回答下题。(1)、图1和图2所示通商口岸分别是哪个不平等条约规定开埠通商的( )A、《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 D、《天津条约》和《马关条约》(2)、从两图中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的地理位置变化反映出( )A、列强的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腹地 B、清政府已经沦为洋人的朝廷 C、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已经完全解体7.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两次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对于两者的共同之处的描述,错误的是( )A、具有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B、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C、缺乏反帝斗争的勇气 D、在中外反动势力的绞杀下失败8. 如图所示为太平天国颁布的革命纲领。与前者相比,后者最突出的特点是主张( )A、学习西方治国 B、实行君主专制 C、平均分配土地 D、实现男女平等9. 观察表格,可推知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建厂时间 厂名 建厂官员 主要产品 1861年 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 小火炮、炸弹 1865年 江南制造局 李鸿章、曾国藩 来福枪、重型海防炮、轮船等 1890年 汉阳枪炮厂 张之洞 来福枪、轻型迫击炮、子弹等 A、维新派组建训练新式的军队 B、洋务派打造近代化武器装备 C、清朝内部达成学习西方共识 D、中国成功走上富国强兵之路10. 比较是一种重要的历史学习方法。以下属于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相同点有( )①都主张向西方学习
②都属于资产阶级救亡图存探索
③都开办了新式学堂
④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1. “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下列行动与材料主张一致的有( )①左宗棠派兵痛击阿古柏
②清政府通过谈判签约,收回伊犁大部分地区
③李鸿章筹建北洋海军
④清政府1884年在新疆建立行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2. 以下示竟图从某个角度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其中①应为(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向八国联军赔偿白银4. S亿两 C、划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向11个国家赔偿白银4.5亿两13. 1898年谢瓒泰绘制的《时局图》是近代中国时事漫画的杰作。该画作形象地展示了中国近代( )A、出现了分裂割据局面 B、沦为列强共同宰割的局面 C、阶级矛盾空前尖锐 D、实施“门户开放"政策14. 1915年,一场高举“民主”“科学” 大旗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大地上兴起。这场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A、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 B、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C、邹容发表《革命军》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15. 2019年,习近平主席在江西省于都县参观中央紅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时强调:“在中央苏区和长征途中,党和红军就是依靠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革命意志,一次次绝境重生,最后取得了胜利。”读图回答下题。(1)、于都县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所在位置是图中字母标注的哪一处?( )A、A B、B C、C D、D(2)、下列不符合红军长征“绝境重生”主题的是( )A、遵义会议 B、四渡赤水 C、朱毛红军会师 D、巧渡金沙江16. 2023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8周年纪念日,某校筹备组织“铭记历史铸国魂”主题庆祝活动。在活动征集中,同学们搜集到了如下素材。这反映出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是( )A、正面战场是主战场 B、全民族抗战 C、敌后战场是主战场 D、持续时间长17. 1936年12月13日,《西北文化日报》 登载了题为:“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 的重要新闻,文中认为,此事件将是“历史的转折”。这里“历史的转折”是指( )A、标志着抗H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人民解放战争转为战略进攻 D、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18. “三三制”是抗8根据地政权建设的重要原则,即共产党员、觉外进步人士和中间派在抗日民主政权中各占三分之一。1941 年,在陕甘宁边区政府选举中,当选的共产党员人数超过了三分之一。为落实“三三制”,一名党员主动退出,递补了一位党外人士。这一原则( )A、团结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力量 B、降低了中国共产党崇高声望 C、激化了根据地政府的内部矛盾 D、壮大了土地革命的群众基础19. 下列中国共产党召开的重要会议与其内容或结果对应正确的有( )选项 会议 内容或结果 ① 党的二大 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② 古田会议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③ 八七会议 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④ 党的七大 为争取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0. 毛泽东说:“蒋介 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刀。”这个“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是指( )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B、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 C、人民解放军发动辽沈战役 D、人民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21.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折,读图完成下题。(1)、与图中“初步发展”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戊戌变法 D、抗日战争.(2)、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曲折,造成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受国际形势的影响 B、国内政治经济环境不稳定 C、受国家政策影响大 D、近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2. 某公众号准备推送-期以“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为主题的资源包。下列各项可以放进主题资源包的有( )①图片:“复兴号” 动车组
②电影片段:《阿Q正传》中剪擀子
③影像:民国时期的集体婚礼
④文件:《论持久战》 《双十协定》
A、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23. 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革命文艺蓬勃发展。下列反映抗日救亡运动的文学艺术作品有( )①《义勇军进行曲》
② 《狂人日记》
③《定军山》
④《保卫黄河》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24. 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下列口号、标语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打倒列强,除军阀
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③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④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①②④③ D、④①③②二、本卷有三个小题,其中31题14分,32题10分,33题16分,共40分
-
25. 台湾省自古以来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走进台湾】
材料一:《 台湾省略图》
【历史回眸】
材料二:
【展望未来】
材料三:福州至台北的高速铁路是我国《国家綜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2021 ~ 2035)》规划建设的一条重要线路。
(1)、台湾岛是中国面积第大岛;岛上主要的少数民族是族;台湾有很多美称,例如:。(2)、补充完整年代尺A信息;根据年代尺结合所学,指出造成台湾和祖国大陆两次分离的原因。(3)、请结合材料一地图,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历史上台湾多次遭受列强侵略的原因。(4)、福州所在的省是距离台湾最近的省区,它的简称是; 从福州修跨海大桥连接到台湾省,须跨过海峡; 如果这条高铁修建成功,这对海峡两岸发展的有利影响是( 任意写两个角度)26. 根据下表所示的大事年表,解答下列问题。1911年 辛亥革命 1912年1月1日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1912年2月1日 孙中山辞职,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1912年3月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8月 孙中山以同盟会为基础,联合其他政党成立国民党 1913年春 宋教仁”案发生” 1913年7月 爆发“二次革命” 1915年底 孙中山和黄兴等发动护国战争 1916年3月 袁世凯取消帝制 1917年7月 孙中山发动护法战争 1923年6月 中共三大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 1924年1月 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 1925年3月12日 孙中山逝世,被尊称为“中华民国国父” 1926年7月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从上述材料中找出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性事件,并写出这次合作建立的统一战线名称。(2)、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 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表述成文)27. 某校八年级开展设计“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为主题的展板活动,请你参与完成相关学习任务。展板一:主题 展板二:主题曲折寻路 展板三:主题关注三农
注:三农指农业、农民、农村
图一 五四运动
图二 《启航中共一大会议》
(1)指出图一和图二之间的关系,并请你为展板一确定一个最合适的主题。材料一:1927年8月1日,一支枪响划破南昌城寂静的夜空,起义军全歼守敌,占领南昌城。南昌起义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念日。
材料二:毛泽东说:“为什么我们要上井冈山呢?……我们要实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就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可是这旗帜不许我们在城内插,我们就只好到山顶上去插,永不放下。”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南昌起义的意义;从“南昌”到“井冈山”,这一过程反映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材料一:民谣
阿婆苦了几十年
红军来了分到田
租契换上耕田证
土地还家喜连连
材料二:1942年,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材料三:1947 年,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3)指出这首民谣流行的历史时期;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土地政策调整的目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这一土地政策实施的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