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2023-2024学年重点中学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3-05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 1. 大河流域孕育了灿烂的人类文明。某校拟组织“古埃及文明”图片展,下列图片可以被采用的是(  )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局部 C、《掷铁饼者》 D、摩亨佐•达罗遗址
  • 2. 伯里克利曾经说:“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的榜样。我们的政体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这反映了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  )
    A、全体人民拥有民主政治权利 B、实行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C、开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D、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 3. 如表是两位学者关于中世纪后期西欧城市的讨论。据此可知,他们讨论的是西欧城市(  ) 

    学者

    看法

    学者1

    城市作为共同体,培养了人们共同承担责任的兴趣,激发了作为公民的自豪感。

    学者2

    城市不仅是商业中心,也是知识生活的中心,各种思想在这里交流、碰撞。

    A、兴盛的原因 B、复兴的影响 C、市民的权利 D、大学的兴起
  • 4. 下面图示中①处方框中应填写的是(  )

    A、阿拉伯人 B、希腊人 C、奥斯曼人 D、意大利人
  • 5. 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是一次空前的壮举。某同学要探究麦哲伦船队的航行经历,最可信的资料是(  )
    A、以麦哲伦为主题拍摄的电影 B、“维多利亚号”船员的航海日记 C、辽海出版社出版的《麦哲伦传》 D、菲律宾流传的关于麦哲伦的故事
  • 6. 如图中A、B两处所指的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中的两件大事,其中B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

    A、《共产党宣言》发表 B、第一国际成立 C、建立巴黎公社 D、十月革命胜利
  • 7. 玻利瓦尔是拉丁美洲著名的革命家和军事家,他被称为“南美的乔治•华盛顿”。其理由最有可能是他(  )
    A、反抗英国压迫 B、建立民主政治 C、维护国家统一 D、推动民族独立
  • 8. 彼得一世制定了很高的进口税,同时规定凡开办工场的工场主及其亲属均可免服兵役和免交人头税。1721年,他又规定工场主有权向贵族领主购买农奴充当本场的劳动力。这些做法(  )
    A、改变俄国文化教育的落后面貌 B、创建了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 C、加强了以沙皇为首的中央集权 D、刺激了年轻的民族工业的发展
  • 9. 1814年从外国输入美国的商品为1300多万美元,而 1816 年竟增加到 14700万美元。1859年到 1860年,美国南部销往英国和欧洲大陆的棉花分别为2344000 包和1069000包,而销往北部的棉花只有 94300包。这种现象( )
    A、推动了美国工业领先世界 B、加剧了美国南北矛盾 C、激化了美国与欧洲的矛盾 D、延缓美国内战的爆发
  • 10. “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马克思这样评价林肯是因为林肯(  )
    A、维护了北方工业资本家的利益 B、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C、消除了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D、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 11.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人们争穿洋服,食牛肉,以为时髦;官员着礼服,佩绶带,俨然洋人。这种社会现象是由于当时日本提倡(  )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文明开化” D、地税改革
  • 12. 1868年,一批新的领导人在日本开始了革命性的变革,并最终把日本提高到一个具有国际威望的大国地位。此次变革(  )
    A、仿效唐朝典章制度 B、开启了幕府统治 C、推行锁国政策 D、发展了资本主义
  • 13. 美国在1859年钻出第一口油井,但石油最初只用于照明。1870年,全世界生产的石油只有 80万吨,到1900 年就猛增至2000 万吨。导致这一时期石油产量猛增的主要原因是(  )
    A、蒸汽机的改进 B、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C、现代炸药的发明 D、飞机制造业的发展
  • 14. 1908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开始在汽车生产中引入流水线,把装配一辆汽车所需的时间由12小时降低为一个半小时,产量很快占到了全世界汽车产量的一半。据此,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科学理论推动技术进步 B、新技术提升企业竞争力 C、垄断组织促进生产发展 D、新技术保证了产品质量
  • 15. 1829年,法国4万多市镇中有1.4万个没有学校、1833年,法国政府基于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倡普及初等教育。到1847年,小学生人数从140万增至353万。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法国实现普及义务教育 B、工业革命促进教育发展 C、教育进步触发启蒙运动 D、教育公平消除社会矛盾
  • 16. 如图所示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

    A、工业化进程加快 B、严重的环境污染 C、城市化进程加快 D、煤铁产量的激增
  • 17. 19世纪晚期,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用“适者生存”来解释社会历史,法国哲学家孔德提出了社会有机体论,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发表了《进化与伦理》。与此相关的是(  )
    A、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 B、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 C、《物种起源》的出版 D、启蒙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18. 一个是战功赫赫的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另一个是双耳失聪的德国著名作曲家,但一部伟大的作品把两个伟大的人物紧紧地连在一起。这部作品是( )
    A、《英雄交响曲》 B、《战争与和平》 C、《等待戈多》 D、《格尔尼卡》
  • 19. 学者蒙格指出:1907年英国和俄国缔约的《英俄协约》主要动机是“改变欧洲的力量对比,尤其是加上一个对付德国的砝码”。该材料可以用于研究(  )
    A、一战的背景 B、二战的影响 C、欧洲的衰落 D、冷战的危害
  • 20. 法国作家巴比斯在《战火》中写道:“(战场上)到处散布着破碎弹片,折断了的武器以及成堆的尸体……其中有些人被抛到十五英尺高,断腿残肢挂在那些幸存的树枝上。”这段文字描述的是被称为“绞肉机”“地狱”“屠场”的战役,该战役的交战双方是(  )
    A、法国军队与德国军队 B、德奥联军与俄国军队 C、英法联军与德奥联军 D、英法联军与德国军队
  • 21. 1917年3月25日《申报》刊文报道:“十六日夜间,(哈尔滨)各界俄人皆手执国旗,由军乐队率领沿街欢呼乌拉,租界内满街悬旗,俄人皆彼此道贺。”“俄人”庆贺的是(  )
    A、农奴制度的废除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十月革命的胜利 D、社会主义革命胜利
  • 22. “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那些在1917年4月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第二次革命”是(  )
    A、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B、推翻了沙俄的封建专制统治 C、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使苏联成为强大的工业国家
  • 23. 如图反映了1937年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如图的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

    A、欧美国家经济已一蹶不振 B、社会主义战胜了资本主义 C、苏联工业比重居世界第三 D、苏联的工业发展成就突出
  • 24. 据统计,苏联政府从1927年10月起,完成不了月采购粮食计划(因为政府收购价格低),与上年同期相比,国家采购减少了一亿二千八百万普特的粮食。这一状况(  )
    A、揭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 B、说明急需实行新经济政策 C、反映苏联模式形成阻碍农业发展 D、推动了农业集体化的实施
  • 25. 以下内容是一位历史人物的部分经历,他是(  )

    时间

    1869年

    1920年

    1922年

    1930年

    事件

    出生于一个印度教家庭

    号召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决定停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带领追随者自取海水制盐以反对食盐专卖法

    A、扎格鲁尔 B、甘地 C、卡德纳斯 D、尼赫鲁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4分,共50分)

  •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示意图

    材料二 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但是,如允许奴隶制的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政治权利。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1)、根据材料二,编制美国政权结构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87年宪法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 27. 九年级某历史学习小组以“两次工业革命”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搜集到以下材料:

    【图片材料】

    【文献摘录】

    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上所有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大工业使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平民百姓有机会享受过去帝王将相也想象不到的文明,舒适生活。但是,工业化逐渐,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生态危机,最突出的是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和公共卫生安全。人类社会面临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矛盾的两难局面。

    ——摘编自张跃发《近代文明史》

    【数据统计】

    19世纪后半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

    国家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1861﹣1873年

    3.3(1851﹣1873)

    5.0

    /

    3.8

    1874﹣1890年

    1.7

    5.2

    2.1(1870﹣1890)

    3.5

    1891﹣1900年

    1.6

    3.5

    2.6

    4.8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下卷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围绕“两次工业革命”这一主题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结合相关史实表述成文,字数不少于80字)

    (1)、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你认为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有哪些?
  •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在1919年的头六个月里,巴黎成了世界的首都,世界的头等大事便是巴黎和会,然后再重复这个过程;他们达成交易;他们创立新的国家与新的机构,缔造了世界的和平。

    ——摘编自[加]玛格丽特•麦克米伦《缔造和平:1919巴黎和会及其开启的战后世界》

    材料三 一战后,苏俄自动退出了争霸的行列;德国和奥匈帝国战败;所剩下的就是美、英、法、意、日五个主要战胜国。它们之间的经济、军事实力又相差甚远,这就要按战后的实力对比重新划分势力范围

    ——摘编自徐天新、许平、王红生主编《世界通史•现代卷》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1反映的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名称。哪一条约的签订导致图2中德国被“五头怪兽”踩在脚下?

    (1)、你是否同意材料二中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要求:理由要有史实依据)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战后建立了什么世界新秩序?导致这新秩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29. 历史的困境往往需要强力的改革予以突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解决劳动力问题,彼得一世于1721年颁布法令准许商人将整个村庄连同农奴一起买去,但农奴和土地不准分开买卖,无法满足工业对自由劳动力的需求。广大农民一贫如洗,无力购买工业品,农奴制已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 这样,亚历山大二世通过把农民“抢得精光”的办法,换取地主对农民人身自由的法律认可,从而在维护地主阶级利益,满足资产阶级发财欲望的基础上

    ——摘编自《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002期)

    材料三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农民和新商人都能雇用劳动力。对列宁来说,新经济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新经济政策成功地应对了数年战争留下的直接危机。到1926年,工农业产量已达到1914年以前的水平。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

    根据材料一,概括农奴制对俄国发展资本主义造成的两大障碍。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亚历山大二世把农民“抢得精光”的办法,根据材料二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特点。概括该政策产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