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三水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3-05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据清代档案记载,从道光十八(1838)年起盛京、广东、新疆等省开展了大规模清查吸食鸦片、缉拿烟犯等禁烟行动,直至1841年底该活动仍在全国大规模进行。这反映了( )
    A、天朝体系瓦解 B、中国禁烟决心 C、晚清官场腐败 D、虎门销烟胜利
  • 2. 题图为1846年伦敦出版商印制的《〈南京条约〉版画示意图》,图画右下角绘有“永远和好”中文字样的钢印图案。伦敦出版商印制此图旨在( )

    A、美化侵略行径 B、还原真实现场 C、打开中国市场 D、改善中英关系
  • 3. 1860年英国《泰晤士报》在圣诞节发表社论: “必须通过行动摧毁中国皇帝的威信,让傲慢的中国政府屈服,让他们知道我们才是北京的主人。”基于此目的,侵略者( )
    A、攻陷浙江定海 B、强占香港岛 C、进攻大沽炮台 D、火烧圆明园
  • 4.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 当沙俄已在传诵诗歌“北京也并非遥远的地方”时,清政府依旧希望沙俄能充当“调停人”的角色,致使其大发横财、所获利益远超过英法两个侵略者。这反映清政府( )
    A、畏惧战争 B、误判敌情 C、擅长谈判 D、鄙视外夷
  • 5. 洪仁玕总理朝政后主张国与国之间以信义相示,彼此平等往来,在随后的外交文书中,太平天国用“照会”等语取代“诰谕” “札谕”等旧称。这表明太平天国( )
    A、固守天朝上国理念 B、崇洋媚外思想盛行 C、国际观念发生转变 D、闭关锁国政策解除
  • 6. 题图为洋务派创办的福建船政局发展历程时间轴。对此解读正确的是,洋务派( )

    A、有效解决边疆危机 B、彻底淘汰传统武器 C、未能实现自强目的 D、注重近代海防教育
  • 7. 题图为801班历史学习小组整理的一份名人名句卡片。该卡片的主题应为( )

    A、巩固中央集权 B、推动经济发展 C、加强文化交流 D、维护国家主权
  • 8. 题图为《日本间谍获取的清军海防漂浮鱼雷和海底水雷情报图》。此史料有助于研究(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人民解放战争
  • 9. 《马关条约》签订后,清朝与朝鲜的宗藩关系以国际条约形式宣布终结,俄国“远东政策”与日本“大陆政策”发生正面交锋,日俄争夺东亚地区的新态势逐渐形成。这反映了( )
    A、东亚秩序的重塑 B、亚洲同盟的瓦解 C、列强利益的同化 D、条约制度的确立
  • 10. 据吴敬恒回忆: “戊戌变法之际,朝廷想把寺观改为学校,这与当时的舆论不相入……曾见一卖菜男子抗论于市人说,寺观自古就有,怎么可以说废除呢? ”这说明戊戌变法( )
    A、缺乏社会基础 B、注重变法策略 C、意在思想启蒙 D、顺应时代潮流
  • 11. 1898年反教会斗争兴起时,义和团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但后来清朝屈服于列强的侵略开始镇压运动,为此义和团提出“扫清灭洋”的新口号。这一变化表明义和团( )
    A、受到清政府招抚利用 B、引起外国侵略者密切关注 C、遭到列强的大力镇压 D、对中外反动势力认识加深
  • 12. 在《辛丑条约》签订问题上,列强抛开中方先进行谈判,中国代表虽“名为全权,与各国开议”,但“其实彼族均自行商定,是日交给条款照会而已”。这反映了( )
    A、帝国主义的强权本质 B、中国代表的懦弱妥协 C、中国主权的完全丧失 D、中国外交的迟钝滞后
  • 13. 20世纪初,那些以黄帝作为祖先的革命者,往往以“黄”字命名,如黄轸改名为黄兴,陈天华取笔名为思黄,章士钊取笔名为“黄帝子孙之一个人”等等。这反映了革命者( )
    A、政治地位提高 B、民族意识觉醒 C、生活条件改善 D、文化素养提升
  • 14. 有学者认为, “辛亥革命除了在长江流域几个大城市轰轰烈烈的开展外,在其它地区的城市要缓慢得多……没有从长江流域推进到全国,更没有从城市推进到农村。”该学者强调辛亥革命( )
    A、爆发具有必然性 B、持续时间较长 C、地域发展不平衡 D、后世影响深远
  • 15. 1912年,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痛斥“宋案”,并强调“为公仆者,不以国利民福为怀,反欲牺牲国家与人民,以争一己之位置,中华民国岂容开此先例。”这表明,孙中山旨在( )
    A、倡导君主立宪 B、维护民主制度 C、查明宋案元凶 D、结束军阀混战
  • 16. 1920年,北洋政府下令在全国学校使用白话文,而且国内出现至少400种白话报,几个持重的大杂志如《东方杂志》、 《小说月报》也逐渐白话化。这表明新文化运动时期( )
    A、文学革命取得显著成效 B、白话报成为唯一传播媒介 C、传统文学此时已被废止 D、学校是新文化运动主阵地
  • 17. 题图为民国八年五月十一日《每周评论》发表的文章。与该文章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广州起义 B、护国运动 C、五四运动 D、华北危机
  • 18. 题表为《建党前夕的上海》。据此可知,当时上海( )

    时间

    情况

    1917年11月

    上海媒体首发“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新闻

    1920年9月

    《新青年》编辑部迁至上海

    1920年11月

    上海许多社会主义性质的组织出版了报纸、杂志、书籍等共300 多种

    A、工人运动高涨 B、革命党力量涣散 C、社会局势动荡 D、马克思主义兴起
  • 19. 共同的目标让国共两党走到一起,而这场由两党携手推进革命的会议,让国民党由一个封闭型的精英式政党,转变为一个以大众为基础的现代动员型政党。该会议是指( )
    A、中共三大 B、国民党一大 C、八七会议 D、瓦窑堡会议
  • 20. 1924年,孙中山曾说:“我们要按照苏维埃的军事制度来组织革命军队,要在南方建立北伐的战略基地。”这一战略基地指的是( )
    A、南洋公学 B、北洋大学堂 C、黄埔军校 D、西南联大
  • 21. 历史上瑶族被称作“徭”,被蔑称为“动物”,但在长征途中红军在书写“红军绝对保护倔民利益”的标语时, 已把“徭”改写成人字旁的“徭”。这反映红军( )
    A、严守纪律顾全大局 B、开始由幼稚走向成熟 C、维护少数民族尊严 D、粉碎国民党的“围剿”
  • 22. 1933年《关于救济东北流亡之电文与时论》报道, “我东北同胞,呻吟憔悴,颠沛流离,亡国丧家,命在旦夕。”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自治运动 C、卢沟桥事变 D、汪伪政府成立
  • 23. 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实现从“诛蒋”到“放蒋”的主张转变,并于 12月19日举行的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正式确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中共的这一转变( )
    A、宣告全国名义上统一 B、消除国共两党的分歧 C、加速统一战线的建立 D、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 24. 日本人岩崎昌治在他的日记写到: “将昨夜(16日) 在城内的大约2000名支那人集中起来,在今天黎明前把他们全部杀死了。仅扬子江边上就横七竖八地躺着大约 5000 具尸体。”该段日记反映的日军暴行是( )
    A、“三光”政策的实施 B、重庆大轰炸 C、“囚笼”政策的推行 D、南京大屠杀
  • 25. 李宗仁在畅谈台儿庄战役胜利时说到: “淮南、鲁南各地民众的力量完全和军队配合起来,在战场上抢救伤兵的是民众,帮助军队输送炮弹、粮食的也是民众。”李宗仁强调战役的胜利得益于( )
    A、国际援助广泛 B、军民团结合作 C、军事战略正确 D、武器装备精良
  • 26. 据不完全统计,八路军、新四军抗战期间对日军作战总共有 12.5万次,收复了国土100万平方公里,解放了人口1个亿,所牵制的日军兵力占总侵华兵力的58%到75%。由此可知,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 )
    A、消灭全部侵华日军 B、独自领导全国抗战 C、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D、缩紧解放区的范围
  • 27. 毛泽东在《关于重庆谈判》中提到,国民党蒋介石“连发三封电报邀请我们,我们去了,可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要由我们提出”。这说明,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 )
    A、标志着解放战争的开始 B、加速了三大战役的进程 C、调动了农民革命积极性 D、有利于揭露国民党阴谋
  • 28. 1946-1949年,解放军从127万人上升到358万人, 其中有一大批是国民党俘虏兵在与老战士朝夕相处的交流中被感化,改造成具有觉悟的解放军战士。这反映解放军( )
    A、重视思想教育 B、加强党的领导 C、实行战略转移 D、集中优势兵力
  • 29. 图片史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题 29图反映的历史人物是( )

    A、张之洞 B、邹容 C、詹天佑 D、张謇
  • 30. 1931年,一部国产电影首先轰动了全国各大城市的观众,影迷们欢欣鼓舞奔走相告:“中国电影能说话了”、 “洋人垄断中国电影市场的时代结束了! ”该电影是( )
    A、《定军山》 B、《歌女红牡丹》 C、《渔光曲》 D、《小二黑结婚》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 31题 14分, 32题14分, 33题12分, 共40分)

  • 31. 近代中资银行诞生于屈辱动荡的岁月,见证了中国金融业的艰辛成长。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洋务派官僚逐步认识到,中国原有的旧式金融机构已不能适应,有自办银行的必要。盛宣怀曾说: “西人聚举国之财,为通商惠工之本,综其枢纽,皆在银行。中国亟宜仿办,毋任外人银行,专我大利。中国银行既立……仿借国债,可代洋债,不受重息之挟制。”于是,盛宣怀筹办的中国通商银行,经清政府批准,于 1897年在上海成立。

    ——摘编自许涤新等《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二 近代中资银行发展情况表

    时间

    市场所占比重

    备注

    1894年

    0%

    票号、钱庄等中国旧式金融机构逐渐衰落,外国银行仍占中国金融体系主宰地位, 中资银行尚未成立。

    1925年

    41%

    中国通商银行管理效仿外资银行, 向中国现代企业、钱庄和外商提供贷款;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开创了储蓄专部, 开办了婴儿储蓄、教育储蓄、养老储蓄等业务。

    1936年

    81%

    中资银行已成为中国金融市场的主导力量, 工商业贷款成为重要业务, 重要的中资银行开始向农村提供贷款。

    —摘编自武岩、刘春红《中国近代中资银行的发展与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盛宣怀为代表的洋务派官僚自办银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 1894-1936年中资银行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资银行发展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近代经济与时代发展之间的关系。
  • 32. 侨批既记载了近代中国的时代气息,也承载了老一辈海外侨胞的家国情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侨批是 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 70年代,海外侨胞通过民间渠道寄给家乡眷属的汇款与书信的合称。侨批档案作为中国国际移民的集体记忆文献,翔实记录了近代国际移民运动发展的历史,是弥足珍贵的世界记忆遗产,是研究近代华侨史、家族史、社会史、邮政史、中外交通史等的珍贵档案文献。

    ——摘编自广东省档案馆编研《海邦剩馥——广东侨批档案》

    材料二 菲律宾华侨黄开物家族侨批

    (1)、根据材料一,指出侨批档案的史料类型,并概括其史料价值。
    (2)、从材料二中任选两则侨批文献,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对其内容进行解读。
  • 33. 毛泽东及其思想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人民军队的历史以及中华民族的历史息息相关、紧密相连。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毛泽东生平大事记(节选)

    时间

    大事

    1919年

    领导湖南学生参加反帝爱国运动

    1921年

    出席中共一大, 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1927年

    领导秋收起义; 进行三湾改编;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9年

    召开古田会议

    1935年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1937年

    开展山地游击战争, 建立抗日根据地

    1945 年

    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1947 年

    指导解放区土地改革运动

    1949年

    主持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指挥渡江战役

    —摘编自人民网《领袖大事年表:毛泽东》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 1919-1949年的革命任务。
    (2)、选择材料中毛泽东参与的两个相互关联的历史事件,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