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新新联盟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中学生关键能力项目测评科学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03-04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生活现象中,属于水蒸发现象的是( ).
    A、妈妈把毛巾拧干 B、湿衣服晾干 C、冬天的窗户上出现“白雾”
  • 2. 教室里的空气中( )水蒸气。
    A、 B、没有 C、下雨天有,晴天没有
  • 3. 下列有关酒精灯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 4. 小科想让肥皂溶解的快一点,下列方法能最快溶解肥皂的是( ).
    A、水温30℃,肥皂块 B、水温50℃,肥皂块 C、水温50℃,碎肥皂
  • 5. 如果冰箱冷藏室的温度是4℃,放在里面的水( )。
    A、一部分结冰 B、会结冰 C、不会结冰
  • 6. 试管中的水在完全结成冰后,我们发现体积( )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 7. 小科在 50毫升水中放入50克食盐,搅拌了10分钟,发现烧杯底部还有许多食盐溶解不了,要使食盐溶解,最可行的办法是( )。
    A、往烧杯中加水 B、用搅拌棒继续搅拌 C、拿到太阳底下晒
  • 8. 在水加热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
    A、 B、 C、
  • 9. 石头、水和空气三者比较,最容易被压缩的是( )。
    A、空气 B、 C、石头
  • 10. 如右图“分离食盐和沙子”这个实验中,我们经历①②③的实验顺序,操作中,蒸发皿上留下了( ).

    A、沙子 B、食盐 C、以上都没有①②
  • 11. 将充入50 筒空气的袋子和同它质量相同的回形针相比较,发现( ).
    A、空气体积大 B、体积一样大 C、回形针体积大
  • 12. 白糖充分在水中溶解后,白糖在( )。
    A、水的上部 B、水的下部 C、均匀分散于各部分
  • 13. 工艺师将石头雕刻成猫的形状,将木头雕刻成人像,经过这些改变,这两种物质( ).
    A、不是原来的物质 B、还是原来的物质 C、其中的一部分物质被改变了
  • 14. 科科做实验时,先让天平左边的皮球和右边的绿豆处于平衡状态,往左边的皮球中再充入20筒空气后,下面哪个现象说明空气是有质量的( ),
    A、 B、 C、
  • 15. 小科用打气筒向带瓶塞的玻璃瓶中打入一些空气,瓶中空气的变化情况是( )。
    A、质量不变,体积不变 B、质量变大,体积变小 C、体积不变,质量变大
  • 16. 科科想让冰融化得快一点,下面不能加快冰块融化的方法是( )。
    A、把冰块放在棉被里 B、把冰块放在手上 C、把冰块放在太阳下
  • 17. 周末早晨,科科还在被窝里就闻到了妈妈煮红枣汤的香味,这是因为( )。
    A、空气有质量 B、空气被压缩 C、空气会流动
  • 18. 如右图,在不倾倒瓶子的情况下,我们往( )中吹气能将水从瓶②中挤出来。

    A、①吸管 B、②吸管 C、①号、②号吸管都可
  • 19. 将水装在圆柱形杯子里,水是圆柱形;装在方形杯子里,水是方形。说明水具有( )的特点。
    A、没有固定形状 B、可以装杯子里 C、不能被压缩
  • 20. 小科想和同学玩传递空气的游戏,下列容器中,比较合适游戏的是( )。
    A、陶瓷碗 B、水杯 C、气球

二、回顾经历过的实验活动,尝试回答。

  • 21. 空气的研究
    (1)、如右图所示,将玻璃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发现塞在杯底的纸团的现象是( )。

    A、会变湿 B、不会变湿 C、一半干,一半湿
    (2)、在上题实验中,此时占据杯子空间的主要是( )。
    A、纸团 B、水和纸团 C、空气和纸团
    (3)、在杯中放一个乒乓球,同样竖直倒扣进水中,乒乓球的位置正确的是( )。
    A、 B、 C、
    (4)、在注射器里抽一定量的空气,再堵住管口,用力向下压活塞,发现活塞( )。

    A、不能压进去 B、能压到底 C、能压下去,但不能压到底
    (5)、在杯底部扎一个小孔,再把杯子竖直压入水中。以下观察不到的现象是( )。
    A、出现大量气泡 B、水位慢慢上升 C、水位慢慢下降
    (6)、下列物品,没有运用“空气可以被压缩”这一性质的是( )。
    A、真空包装 B、篮球 C、轮胎
    (7)、我们可以把充气的长条气球折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如右图),说明空气( )。
    A、无固定形状 B、很轻 C、无色
  • 22. 水的研究

    在科学课堂上,我们做过以下三个实验,让我们跟小科一起来挑战一下吧,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通常利用酒精灯火焰的( )给烧杯中的水加热。
    A、焰心 B、内焰 C、外焰
    (2)、在实验一后,我们会发现烧杯中的水变少了,是因为这些水( )。
    A、被烧杯吸收了 B、渗到了烧杯外 C、变成了水蒸气
    (3)、在“水蒸发”实验中,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上(塑料袋挤压过);可以看到塑料袋(填“变鼓”或“变扁”),这是因为水受热变成了 , 体积(填“变大”或“变小”),水蒸气又会因为(填“受冷”或“受热”),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体。
    (4)、在实验二“水结冰”实验中,在试管外的碎冰里加食盐,主要是为了( )。
    A、让试管外的温度更低 B、让碎冰更多 C、让冰咸一些
    (5)、在实验二:“水结冰”时,发现烧杯外壁有一些小水珠,这些小水珠的状态为(填“固态”“液态”“气态”),它们来自(填“烧杯外”“烧杯内”)。
    (6)、通过观察实验二,发现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最接近于( )。
    A、3℃ B、0℃ C、-3℃
    (7)、我们观察到,实验三的冰全部融化后,体积(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8)、以上三个实验中出现的水( )固定的形状,水蒸气( )固定的形状。
    A、 B、没有

三、联系实际,应用科学。

  • 23. 小科用家里的方糖做如右图实验,过程如下:A、B两个大小相同的杯中加入一样多的冷水。分别放入大小相同的方糖,B杯用筷子搅拌,A杯不搅拌,观察实验现象。请根据学到的知识完成以下题目。

    (1)、在这个实验中,要改变的实验条件是( )。
    A、是否搅拌 B、温度 C、以上都是
    (2)、在这个实验中,小科要研究的问题是( )。
    A、方糖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有大小吗 B、方糖在水中能溶解吗 C、搅拌是否能加快方糖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3)、在这个实验中要保持不变的条件是( )。
    A、水的多少 B、方糖大小、重量 C、以上都是
    (4)、通过本次实验小科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
    A、搅拌可以加快方糖的溶解 B、搅拌不可以加快方糖的溶解 C、加更多的水可以加快方糖的溶解
    (5)、如果小科想要让方糖在水中溶解得更快,除了用搅拌的方法外,你还能想到的办法有
    (6)、小科不小心把沙子混进了糖水中,把沙子分离出来要用____的方法:把溶解在水中的糖分离出来,再用____的方法。
    A、过滤 B、蒸发 C、搅拌
    (7)、小科过滤糖水和沙子的混合物时,留在滤纸上的是( )。
    A、沙子 B、方糖 C、什么也没有留下来
    (8)、用水来分离糖和沙的混合物,是利用它们的( )不同。
    A、颜色 B、颗粒大小 C、在水中的溶解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