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3-04 类型:月考试卷

一、积累运用(18分)

  •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桥墩 (dūn) 推崇 (cóng) 枢纽 (shū) 亭台轩榭 (xiè) B、匀称 (chèng) 遒劲 (qiú) 簇拥 (chù) 胸中丘壑 (hè) C、残损 (sǔn) 嶙峋(1ín) 轧扁 (yà) 重峦叠嶂 (zhàng) D、摄取 (shè) 黏土 (zhān) 蔷薇 (qiáng) 摩肩接踵 (chǒng)
  • 2. 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溃退 仲裁 眼花瞭乱 巧妙绝伦 B、娴熟 燥热 坦荡如砥 慷慨激昂 C、狼藉 俯瞰 震聋发聩 为富不仁 D、题拔 防御 诚惶诚恐 无动于衷
  • 3. 学校组织“走近中轴线”学习实践活动,活动结束后,同学们以多种方式交流感受。请你根据要求完成各题。
    (1)、下列同学们写的活动感言中,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北同学整理资料时认真圈点勾画,他那一丝不苟的态度感染了我。 B、文物修护专家因地制宜,制定的修护方案各个不同,充满智慧。 C、中轴线上一座座古建筑被修缮一新,惟妙惟肖,焕发出新的活力。 D、中轴线对北京城的建设和发展起到独一无二的作用。
    (2)、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一副对联,他不能确定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请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 )

    壮美中轴,纵贯延展,再现古都①;东城学子,②  探寻北京③。

    A、① 风韵 ②遨游京城 ③文明 B、① 风情 ②遨游京城 ③文化 C、① 风情 ②力学笃行 ③文化 D、① 风韵 ②力学笃行 ③文明
  • 4. 选出下面语段各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 )

    ①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②它是上古先民通过观 察天体运行,认识物候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③二十四节气不仅具有悠久的文化内 涵和历史积淀,还能有效指导农耕生产。④2016年,它被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目录。

    A、 B、 C、 D、
  • 5.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小丽上课期间从来不跟同桌交头接耳。(这个句子的主干是:小丽不交头接耳。) B、考试成绩还没公布,小刘的尾巴就已经翘到了天上。(这句话运用了拟物、夸张的修辞手法。) C、早春时节,随着天气回暖,我国南方多地鲜花开放。(“早春时节”和“鲜花”分 别是这句话的状语和主语。) D、一位穿着红色校服的同学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这句话的主干是:同学跑过来。)

二、现代文阅读(35分)

  • 6. 阅读下面这组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 

    门,闻也,从二户,象形。门的繁体字写作“門”,是两相合,所以门是双 扇的,户是单扇的。受礼制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建筑从周代起,便按建筑所有者的社会 地位来规范其规模和形制。对于标识居住者等级地位的“门”,古时的典章制度对油漆颜 色、首兽面、门环用材、门的数量等都有详尽的规范。在封建社会里,大户人家都爱用朱 红色大门,在宫廷建筑上多用红色、黄色,因为红、黄色有富丽华美之感,而民间的建筑 多用青砖、灰瓦、白墙,以显朴素、清丽之美。唐代《营鳝令》中规定:都城每个城门可 开三个门洞,大州的城正门开两个门洞,县城门只开一个门洞。除建筑主体以外的构筑物,如阙、牌坊等也归属于“门”类,属礼仪崇尚的独立的标志性建筑。

    材料二 

    门,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人们出入的通道,而且是建筑等级的象征,昭示着地位、财富、文化品格。

    门古已有之,最初可能只是一个供人出入的缺口。汉代时,门洞两侧建筑高耸,以示等级威严,成为阙。汉阙只存在于两汉魏晋时期,且多用于高等级建筑。对于普通民居来 说,最常见的还是木制的门,且“双扇为门,单扇为户”。

    门的组合名称很多,中国乡土古建筑的门由门钉、门头、看叶、铺首、门脸、门簪几 个部分组成。古代的门多用木头做成,由长条木板左右拼合,称为板门。门在民间有“门 望”“门风”“门脸”之说,这就表明门在老百姓心里占的位置是很重要的。装饰门脸就 如人们打扮自己的面容一样受到重视。古建筑门的装饰能反映出主人的人生理念、志趣和 爱好。古人通过大门上的图案把忠、孝、仁、义的道德标准,福、禄、寿、喜的人生追求,渔、樵、耕、读的理想生活的状态都在门上表达了出来。

    垂花门是中国民居建筑院落内部中最有特色的一种门它是四合院中一道很讲究的门,是内宅与外宅(前院)的分界线和唯一通道,因其橡柱不落地,垂吊在屋檐下,称为垂柱,其下有一垂珠,通常彩绘为花瓣的形式,故被称为垂花门。旧时人们常说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二门”即指此垂花门。

    材料三

    门,在特殊环境中的象征意义往往大于实际意义。“名门”是几代人生命延续,名气聚焦的结果;“空门”是学说派系思想的印证,现代的新闻人把“门”字当作热 点事件的词语后缀,如“解说门”事件;又根据人们对事件的关注度,称“热门”或“冷 门”。

    材料四

    图一 

    图二 

     图三

    (1)、下列各项中,与以上材料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古代建筑从周代起,便按建筑所有者的社会地位来规范其规模和形制。 B、门不但具有出入功能,也可以作为礼仪崇尚的独立的标志性建筑。 C、古时,人们可以通过“门”的颜色、用材等来推断居住者的身份地位。 D、中国乡土古建筑的门都是由木头做成,门脸是其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
    (2)、下列各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门指古代王侯贵族的府第大门,漆成红色,以示尊贵,后泛指富贵人家。 B、汉阙由于对建筑技术的要求过高和适应范围小,在魏晋之后就逐渐消失。 C、古人常通过门脸的装饰,来表达自己的道德标准、人生追求和生活状态。 D、材料四的图一为都城之门,图二为县城之门,图三为四合院中的垂花门。
  • 7. 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父亲归来那一天

    ①小时候,父亲归来的那一天,就如彗星降临一样不可思议。父亲是天文望远镜工程 师.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有许多用于观测星系的望远镜是他设计的。运往各地的组装好 的望远镜,天文台安装完毕,还需要父亲前往调试。而我和母亲都发现,当父亲出差归来时,那个木讷、谨慎甚至有点刻板和忧郁的工程师会忽然变得浪漫起来。

    ②我记得,父亲到陕西天文台调试望远镜.工作结束时正值临潼的石榴丰收,他带回 了6个硕大的石榴。我们这些江南小孩,从未见过那么大的石榴。父亲按照小贩教他的方法,在石榴顶上找到一个下刀处,在外皮上轻划了一圈,用力掰开。里面的子紧紧抱团,晶莹剔透,红润发亮。我们用勺子挖着石榴子,细细品尝,有些许醇厚甜蜜,还有些许酸 爽。我终于明白古诗中为何说:“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那时我就立誓,要到北方去看看与南方红壤完全不一样的土地。

    ③父亲还去过新疆天文台调试望远镜,归来时,他居然带了一个大纸箱。打开纸箱,全家人都笑了,父亲居然带的是新疆的棉花,生长在棉枝上的一朵一朵的棉花。父亲说,他搭乘老乡的拖拉机,路过浩瀚无边的棉田,被一望无际的丰收场景震撼,便向棉农换了 几枝棉花。棉农困惑地问他:“做一副棉手套,或一顶厚棉帽,这点棉花不够,要不要多送你一点?”父亲笑看说:“够了,千万别把棉花从棉枝上扯下来,我要让孩子们看一看,真正的棉花是什么样子。”那天,这些干燥的棉枝被父亲插入空坛中,成了家中别致的饰 品。父亲让我从掉落的小棉枝中扯出棉花,摸摸里面的棉籽儿。他说:“在新疆,许多地方都有这样的棉花,质量很好,做一床棉胎,用20年都不会扁塌。”

    ④父亲还去过云南天文台,那次他去调试望远镜,我正冲刺高考。母亲觉得这节骨眼儿上,家里的顶梁柱不应再出长差。但父亲说,云南天文台的这架望远镜,对研究星系的形成和变化有着特殊意义,只有把它装成了,人们对宇宙大尺度结构的研究才能更进一步,所以他必须去。40天后,父亲回来时竟带着一箱子白玫瑰花。我们都吃了一惊——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给母亲买花。令人疑惑的是,白玫瑰花的上面,还放了一把蔫掉的硕大花苞,也是洁白的。父亲说:“这就是成语‘昙花一现’中的昙花!夜间开花,两三个小时后,这些花朵就枯萎了,必须从花枝上掰下来,否则下一轮花朵没有力量盛放。”昆明人喜欢用昙花做甜汤,父亲买了8朵,想让我们尝尝昙花汤的味道。他将昙花的花萼轻轻去掉,把那些柔弱无骨的花瓣用清水反复冲洗,待将莲子等配料熬够40分钟后,在起锅前加入昙花的花瓣。汤中的花瓣,口感又滑又嫩,带着云贵高原上的清香气。

    ⑤这次昆明之行,给父亲带来喜悦的,不仅是望远镜调试成功,还有他归来时我可喜 的高考成绩。他送了我一个礼物作为奖励,那是一架迷你天文望远镜。满月时,用这台小望远镜可以清楚地看到清辉四溢的月亮上。有山地,有凹坑,也有宇宙风暴吹袭后形成的暗影。

    ⑥父亲归来那天所带回来的,是外面那个浩瀚无垠的世界。他曾经说,孩子成长中最 要紧的事,就是不局限于眼前的鸡毛蒜皮、些微得失,要看到地球上的千山万水、春华秋实,看到在宇宙星际之间,自己是一粒多么幸福的尘埃。如果你的视野之内都是乌云,那 是因为你站得不够高,眺望得还不够远。归来的那一天,作为父亲,他想给予我的教益,就是如何跳出个人的狭窄视野,用别致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

    (1)、父亲一直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给家人带来生活的“浪漫”。请联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

    “浪漫”的事

    品临潼硕大石榴

    “浪漫”的内涵

     

    (2)、请结合语境按照要求品析下列语句。

    ①里面的子紧紧抱团,晶莹剔透,红润发亮。(修辞角度) 

    ②父亲让我从掉落的小棉枝中扯出棉花,摸摸里面的棉籽儿。(描写方法)

    (3)、有人认为第⑤段可以删去,有人觉得必不可少。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 8. 课内现代文阅读。

    《苏州园林》 (节选)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 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 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 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绝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 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②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 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 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 不讲究对称的。

    ③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 是重恋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 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 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绝不雷同。池沼 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 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④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和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 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 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 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⑤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1)、选文中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作者主要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2)、选文第③段“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中,去掉“往往”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3)、选文第④段中“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一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句是为了说明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

三、古诗文阅读

  • 9.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甲】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 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 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龁,

    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其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 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 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 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干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

    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愚公移山》)

      

    (疏)广既归乡里,日令家供具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数问其家金余尚有几所,趣卖以供具。居岁余,广子孙窃谓其昆弟老人广所爱信者曰。“子孙冀及君时颇立产业基址,今日饮食费且尽。宜从丈人所,劝说君买田宅。”老人即以闲暇时为广言此计,广曰:“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供衣食与凡人齐。今 复增益之以为赢余,但教子孙怠堕耳。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且夫富者,众人之怨也;吾既亡以教化子孙,不欲益其过而生怨。又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党宗族共飨其赐,以尽吾余日,不亦可乎!”于是族人悦服。以寿终。

    (选自《汉书·疏广传》,有删改)

    (1)、运用表格中所提示的方法,解释乙文中的疑难词语。 

    方法

    加点词所在语句

    方法提示

    加点词的意义

    课内外迁移

    今日饮食费且尽

    年且九十

    吾既亡以教化子孙

    河曲智叟亡以应

    联系现代词语

    子孙冀及君时颇

    立产业基址

    希冀

    查阅工具书

    趣卖以供具

    ①趋;②意味;③催促。

     

    (2)、下列对乙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白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供衣食/与凡人齐。 B、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供/衣食与凡人齐。 C、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供/衣食与凡人齐。 D、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供衣食/与凡人齐。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②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 10. 古诗赏析:完成下题。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班级文学社要编一部古代诗词选集,你认为应将李清照《渔家傲》收录到下列哪一个单元中( )
    A、寄情山水 B、理想追寻 C、思乡怀人 D、深闺幽怨
    (2)、《如梦令》与《渔家傲》两首词中都写到了“日暮”。

    请简要说明两首词中,词人分别借“日暮”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11. 古诗文名句默写。
    (1)、微动涟漪,。(欧阳修《采桑子》)
    (2)、 _,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三章》)
    (3)、《饮酒》 (其五)中表现诗人无意得之、进入悠然忘我境界的句子是: ,
    (4)、“诗鬼”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写敌人兵临城下,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旺盛的诗句是: ,

四、名著阅读(9分)

  • 12. 名著导读
    (1)、下列对《红星照耀中国》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不仅客观地评价了中国共产党,还成功刻画了众多人物,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B、斯诺此前对中国红军、中国共产党并不很了解,他是怀着一种冒险的心情开始这次深入采访的。 C、斯诺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这体现了他作为一个新闻人实事求是的职业态度。 D、斯诺是从南京出发开始这次采访活动的,他的第一个目的地是延安,计划从那里向北走,进入位于大西北中心的最终的目的地。
    (2)、“《昆虫记》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五、作文(60分)

  • 13. 片段作文

    请以你熟悉的一种事物为说明对象,写一个说明文片段,15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 14. 大作文。

    请以“我的世界因你而美丽”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