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回延安》同步练习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3-01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下列句子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fǔ)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漂漂把手招。/白羊(dǔ)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 B、东山的(mí)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手把手儿(jiào)会了我,/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C、米酒油(mó)木炭火,/团团围定炕上坐。/满窑里围得不透风,/脑(bàn)上还响着脚步声。 D、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 /赤卫军,青年团,红领巾,/走着咱英(xiónɡ)几辈辈人……
  •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     登时:立刻。 B、天南海北想着你         天南海北:形容距离遥远,也指相距遥远的不同

    地方。

    C、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     脑畔上:头上。 D、我梦见鸡毛信来         鸡毛信:一种粘附有鸡毛以表示需要迅速传递的紧急信件。
  • 3. 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B、满/窑里围得/不透风 C、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 D、双手/搂定/宝塔山
  • 4. 下列对《回延安》诗歌每个章节的概括正确的是( )
    A、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看延安—颂延安 B、忆延安—回延安—话延安—颂延安—看延安 C、回延安—话延安—颂延安—看延安—忆延安 D、忆延安—话延安—回延安—颂延安—看延安
  • 5. 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夸张、比喻) B、一条条街道宽又平,/一座座楼房披彩虹;/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排比) C、白羊肚手巾红腰带,/亲人们迎过延河来。(比喻) D、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夸张、比喻)
  • 6. 下列对《回延安》一诗中相关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运用比兴手法,说明延安母亲对延安儿女的养育之恩,同时也写出了延安儿女对延安母亲的眷恋之情。 B、“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运用对比手法,选取典型事物“糜子”“谷”“红旗”“书”,将当年在延安的生活描摹得形象生动。 C、“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写今昔对比,延安旧貌换新颜。“换新衣”形象地写出了延安的巨大变化。 D、“几回回”“羊羔羔”“树根根”“白生生”“一口口”“几辈辈”等词语的运用,与“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相契合,使诗歌展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
  • 7.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贺敬之,诗人、剧作家,代表作有《回延安》《桂林山水歌》《放声歌唱》等。 B、1945年,贺敬之和丁毅共同执笔创作的话剧《白毛女》,是我国第一部新话剧。 C、陕北民歌“信天游”,其歌词是以七字格二二三式为基本句格式的上下句变文体,以浪漫主义的比兴手法见长。 D、《回延安》借鉴了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两行一节,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
  • 8. 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以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写成的诗歌,以诗人回延安的过程为线索,分为五个章节: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看延安、颂延安。 B、“一头扑在亲人怀”,一个“扑”字, 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诗人回到延安时无比激动的心情。 C、诗人描绘团聚场面时,着重描写了带有陕北地方特色的事物,如米酒、油馍、木炭火、土炕、窑洞、白窗纸、红窗花等,烘托了热闹的气氛。 D、“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是排比,表明变化之大,看也看不过来。“一条条……”“一座座……”“一盏盏……”“一排排……”几句运用排比,且用词有陕北民歌的特色。“披彩虹”“迎春风”“换新衣”是拟人手法,给人以鲜明的印象。

二、阅读题

  • 9. 阅读《回延安》选段,回答问题。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

    分别十年又回家中。

    树梢树枝树根根,

    亲山亲水有亲人。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

    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手把手儿教会了我,

    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

    革命的道路千万里,

    天南海北想着你……

    (1)、“……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故乡亲人。“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运用的表现手法,强调“我”和延安之间的关系。
    (2)、“手把手儿教会了我”,延安到底教会了“我”什么?
    (3)、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4)、诗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当年的延安生活?有什么表达效果?
  • 10. 阅读《回延安》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

    革命万里起高潮!

    宝塔山下留脚印,

    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

    枣园的灯光人心,

    延河滚滚“前进”!

    赤卫军,青年团,红领巾,

    走着咱英雄几辈辈人……

    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

    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身长翅膀吧脚生云,

    再回延安看母亲!

    (1)、下面各句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宝塔山下留脚印 B、延河滚滚喊“前进” C、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D、身长翅膀吧脚生云
    (2)、请仔细品味诗中加点字“照”与“喊”的表达效果。
    (3)、怎样理解“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这句话的含义?
    (4)、这一部分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