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3-01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  有学者说:“八个氏族文化区,时间上有先有后,规模上有大有小,水平上有高有低,但是它们各有特点,自成系统。……不是单一地从一个氏族文化中心区向四周传播,而是各个氏族文化区相互交流,逐渐融合,共同为以后渐渐形成的古代中国文化奠定基础。”该学者在这里强调的是中华文化( )
    A、具有地区的不平衡性 B、以各地的交流为基础 C、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D、是历史上逐渐形成的
  • 2.  二里头遗址作为大型都邑遗址,遗存丰富,为了解夏朝的都城面貌以及经济文化生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此,记者刘周岩在《寻找夏朝》中说: “二里头遗址现在还不能确证是夏都,因为缺少如甲骨文那样的内证性的文字证据出土。二里头有可能是夏,乃至极有可能是夏,但这仍是假说。”由此可见( )
    A、考古发掘对历史研究价值比较有限 B、文字出土有助于历史研究发展 C、考古必须与文献史料结合才有意义 D、出土文字比其它文物意义更大
  • 3.  秦朝统一中国以后,北逐匈奴、建筑长城,南抚夷、越、修筑灵渠,并且大量移民南北边地进行屯戍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修长城阻止了匈奴的袭扰 B、秦始皇推行“以法治国”思想 C、修灵渠沟通了黄河和长江 D、移民屯戍有利于促进边地开发
  • 4.  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墓壁画的《庄园图》(见下图)画面上群山环抱,庄园里面有走廊、房间、坞壁。厩栅中养着马、猪、羊等家畜,还有牛耕、采桑、沤麻、养鱼、狩猎、酿造等景象。由此可知东汉庄园经济( )

    A、商品经济十分繁荣 B、采取多种经营策略 C、放松对外安全防范 D、产品以交换为目的
  • 5. 《太平寰宇记》所载五代十国时期全国新置五十九县,绝大部分是在南方,如蜀置五县,吴越设五县,闽增设十三县,南唐新置二十六县(其中有十八县在今江西境内)。北宋统一南北时,原后周和北汉所在的华北地区约一百万户,而南方九国所在地区已有二百三十万户。这表明五代十国时期( )
    A、全国大一统趋势不可避免 B、北方的政权建设趋于停滞 C、全国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 D、南方政权更重视户籍管理
  • 6. 明中叶以前,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多被描述为见利忘义、骄奢淫逸之徒;此后,秉性端庄、诚信有义的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中却屡见不鲜。商人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
    A、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 B、商业道德伦理发生重大变化 C、士人主流价值取向改变 D、社会经济变动冲击传统观念
  • 7.  思想家唐甄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他在《潜书》一书中说: “官多,则禄不得不薄;禄薄,则侵上而虐下,为盗臣,为民贼。故养 民之道,必以省官为务焉。”这一思想( )
    A、强调去冗官行善政 B、希望改革科举制度 C、明确提倡民主政治 D、主张政府高薪养廉
  • 8. 下表为16世纪70—90年代输入中国的白银数量,据此推知( )

    时间

    平均每年输入的白银/千克

    1571—1575年

    41048

    1576—1580年

    124050

    1581—1585年

    187591

    1586—1590年

    202453

    1591—1595年

    218506

    A、朝贡贸易遭到政府摒弃 B、长途贩运贸易开始兴起 C、政府财政危机得以解决 D、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 9.  洋务运动时期,洋务官僚李鸿章认为:要自强,就必须有新的生财之道,开辟新的财源;要开财源,莫如振兴商务。维新知识分子王韬和薛福成认为: “商富即国富”,要“恃商为国本”“工商之业不振,则中国终不可以富,不可以强”。这说明( )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洋务官僚突破“中体西用”思想 C、先进士人思想观念转变 D、维新变法运动已经拉开序幕
  • 10.  下表是梁启超、孙中山和陈独秀对义和团运动的看法,从中可以看出他们都认为义和团运动明显具有( )

     

    梁启超

    “莠民招乱”“暴徒窃发”( 1900年4月);义和团“一呼而集者数十万人,赴死军前,曾不返顾”“以抗御普世界中显林之众强国”(1900年7、8 月间)

     

     

    孙中山

    为了“排除欧美的势力”,义和团“用大刀、肉体和联军相搏,虽然被联军打死 了几万人,伤亡枕籍,还是前仆后继,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 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以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

     

    陈独秀

    “义和团的野蛮,义和团的顽旧与迷信,义和团时的恐怖空气,我都亲身经历过;我读八十年来中国的外交史、商业史,我终于不能否认义和团事件是中国民族革 命史之悲壮的序幕”

    A、群众基础的广泛性 B、思想意识的落后性 C、行动组织的严密性 D、反抗侵略的爱国性
  • 11. 民国初期不仅士大夫对于集会大有长江大河一泻千里之势,而且乡曲措大,市井鄙夫, 或则滥竽工会,或则侧身政党,仅1912年间,大小各种政治团体出现300多个。这反映出 当时( )
    A、民主共和制度得到巩固 B、北洋政府独裁受到遏制 C、民众政治参与意识增强 D、国家政治格局混乱不堪
  • 12.  1912年元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要求农民“有耕种之具不给者,公田由地方公款,私田由各田主设法资助,俟秋成后,计数取偿。”孙中山特别强调: “各有司当知此事为国计民生所系,务当实力体行,不得以虚文塞责,勉尽厥职,称此意焉。”这反映出南京临时政府( )
    A、倡导兴农保农 B、鼓励开垦荒地 C、实施“平均地权” D、财政状况好转
  • 13. 五四运动发生后,在全国爱国群众运动的巨大压力下,对巴黎和约的签字问题,北洋政府不肯作出拒签的明确指示,签字一事由代表团自行决定。六月二十八日,巴黎和会对德和约签字,中国代表团拒绝出席这次全体会议,没有在该项和约上签字。这说明五四运动 ( )
    A、彰显民众团结之威 B、体现工人阶级为主力军 C、最终取得彻底胜利 D、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14.  1923年6月中共三大召开时,全国党员共有420人,到1927年4月党的五大召开,党员发展到57967人。到1926年5月,全国有组织的工人有一百二十四万一千余人。截止到1927年3月底,农会组织遍及17省,有组织的农民达800万人。这表明( )
    A、党的工作重心已转向农村地区 B、国民革命为党培养锻炼了人才 C、马克思主义主导国民革命发展 D、共产党已掌握了革命的领导权
  • 15.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于1927年10月开始创建,1928年就铸造发行了“工字银元”(见下面左图);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成立,1932年3月国家银行成立,不仅继续制造银元,又于1932年7月开始统一发行苏维埃纸币(见下面右图),据此可知( )

    A、中国共产党探索经济建设 B、苏维埃政府复制苏联经验 C、国民党军队“围剿”失败 D、革命根据地商品经济繁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 16. 【币制改革与政治经济】

    材料一 武帝的开拓事业,论范围,论时间,都比秦始皇加倍,费用自然也加倍;光是元朔五、六年间对匈奴的两次胜利,“斩捕首虏”的酬赏就用去黄金二十余万斤。武帝又厉行水利建设,这又是财政上一大例外的支出。武帝最初的货币政策,是发行成本低而定价高的新币。以白鹿皮方尺为皮币,当四十万钱,王侯宗室朝觐聘享必须用此作礼物。后来武帝实行币制的彻底改革,集中货币发行权,严禁各地方政府铸钱。

    ——摘编自张荫麟《中国史纲》

    材料二 川蜀用铁钱,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交子之创始者,实为蜀中豪商。至天圣初,交子铺信用失坠,不能如数兑现,乃遭封闭。封闭后商业骤然凋敝,后特设国营交子务,由国家发行,流通区域限于川蜀。神宗熙宁间,交子发行已扩展于河东及陕西。至徽宗时,交子改名日“钱引”。因旧日所发行之交子价值日落(因西夏用兵,借川蜀交子以助边费,交子发行逾原定额二十倍,故价值大落),欲以新名救济之也,然未几钱引之,价亦日落(因滥发)。概北宋之纸币制,至徽宗时已大坏。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币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交子的特点及影响。
  • 17.  【官员选拔与国家制度】

    材料一 ……于是,汉武帝时期,察举制应时而生。察举制是一种先考察而后举荐的方式,在形式上吸收了荐举的因素,但又有两个重大变化:一是察举的权力掌握在皇帝和各级主要长官手中,察举的科目由皇帝制定,被察举的人必须以信奉或践行儒家思想为主;二是察举有固定的时间、地域、名额规定。这样,察举制成为一种较荐举制更为健全完善的官员 选拔制度,适应了汉武帝时代加强大一统国家中央集权的需要,保障了官员的来源渠道,也成为此后汉朝官员选拔制度的主体。

    ——据《〈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将举察官吏的标准定在品行情操上,而衡量其高下的唯一尺度是儒学的仁义忠孝。于是,“家训”“家诫”的家学教育便适时而兴盛起来。它们在私学教育的家族化、社会化方面将道德品质的修养贯穿于文化教育之中,不知不觉地 对社会产生了十分广泛的影响。

    ——摘自吴霓《论魏晋九品中正制与私学的关系》

    材料三 唐代的科举分常举和制举两种……制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制举科目多临时设置,较重要的有贤良方正科、直言极谏科、博通坟典达于教化科、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科等。平民百姓和官吏均可应试……参加考试的人,要经过“考核资叙郡县乡里名籍,父祖官名,内外族姻”“刑家之子,工贾殊类”以及部曲、杂户、奴婢等,均无权参加科举考试。但是,科举选官的范围较之九品中正制要广泛得多,一般地主子弟均有资格参加科举,这对排除当时门阀士族的残余势力,提高官吏的素质和改善吏治,都有着一定的进步意义。

    ——摘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朝察举制与魏晋九品中正制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科举制的在当时的进步意义。
  • 18. 【自行车与社会】

    材料一 一战爆发次年,即1915年,日本出口中国自行车总价值达到55687关平两,占全年总进口价值的59.70%,以绝对优势位列第一,老牌自行车工业强国英国是年占有35.73%,屈居第二。之后连续8年间,日产自行车都占据中国市场第一进口国的位置。特别要指出的是,此8年间有连续6年(1915—1920),日产自行车出口中国总价值占中国全年总进口价值,甚至超过了50%,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而此时日本自行车工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并未羽翼丰满,相对仍在襁褓中的中国民族自行车业,优势虽然已经十分明显,但与欧美诸国自行车工业水平还存在很大差距。一战结束后,待欧美各国自行车工业恢复元气,重新大量输入中国市场之后,日产自行车的市场竞争优势则不再明显。

    ——摘自徐涛《自行车与近代中国》

    材料二 最早于1926年,由大兴车行开始聘请2名日籍技工,购入进口钢管和接头,正式进行自行车车架的组合、焊接和油漆,配以部分进口零部件组装成红马、白马牌自行车销向市场。这是最早的国产自行车。1927年,润大车行也在自制部分零部件的基础上,配以进口零部件组装成飞龙牌自行车。两大车行的国产自行车分别参加了上海中华国货展览会和杭州西湖博览会的展出,得到与会人士的一致好评,销路渐畅。

    ——摘自徐涛《自行车与近代中国》

    (1)、根据材料一,概括民国初期中国自行车市场的发展特征。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期中国民族自行车业发展的原因。
  • 19. 【民族危机与个人抉择】

    材料一    1905年,孙中山自美洲来到英国,得知严复也因事住在伦敦,便特地前往拜访。两人交谈的中心内容是如何改造中国的问题。谈话中,严复始终认为,“中国民品之劣,民智之卑,即有改革,害之除于甲者将见于乙,泯于丙者将发于丁。为今为计。惟急从教育上着手,庶几逐渐更新也。”孙中山不同意严复的主张,他说:“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君为思想家,鄙人乃实行家也。”

    ——摘自陈国庆《晚清新学史论》

    材料二 在开办面粉厂时,荣氏兄弟(指荣宗敬和荣德生)就认定要在市场需求最大的“吃、着两门”中投资兴业。1905年,在面粉厂初步站稳脚跟之后,荣氏兄弟立即向棉纺织业进军,联络同乡资本家,集资27万元,在无锡创办振新纱厂,1907年投产。

    ——摘自虞和平《荣氏兄弟》

    1905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面对民族危机,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选择。请以“民族危机与个人抉择”为主题,自拟标题,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