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北省邢台市中考历史模拟适应性训练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3-01 类型:中考模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 1. 唐朝从建立到灭亡共289年,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
    A、玄武门之变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安史之乱
  • 2. 郭靖与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请分析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    )。
    A、金灭北宋 B、辽灭北宋 C、西夏灭北宋 D、蒙古灭南宋
  • 3. 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杨坚袭此封爵,夺位后立国号为“随”,但其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详,遂改为“隋”,这句话表明(  )
    A、杨忠经历了北周和南朝 B、杨忠是隋朝的开国皇帝
    C、杨坚没有做过“随国公” D、隋朝最初的国号是“随”
  • 4. 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以上三个条约对中国影响的共同点是( )
    A、巨额赔款,加重了人民经济负担 B、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关税主权
    C、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 D、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 5. “乱世出枭雄”,占据河南一带的曹操,在东汉末年异军突起,他增强实力的手段是(  )
    A、与人为善,以和为贵 B、以战养战,扩充军队
    C、和亲政策 D、招募流亡农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
  • 6. 在山东刘公岛有一座甲午战争纪念馆,如果你是一名解说员,你将向参观的人们介绍哪些内容?(    )

    ①林则徐率军抵抗英军  ②邓世昌为国捐躯  ③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④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日本侵华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7. 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是(  )
    A、创办万木草堂 B、“公车上书” C、创办《中外纪闻》 D、强学会
  • 8.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这一内容出自(  )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俄《瑷珲条约》 C、中日《马关条约》 D、中外《辛丑条约》 
  • 9. 辛亥革命不仅推翻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的民主法治进程起到了推动作用,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成立中国同盟会并制定革命纲领 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内外政策
    C、推选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 10. 16世纪以来,殖民统治拉丁美洲的国家有(  )
    A、美国 B、巴西 C、印度 D、葡萄牙
  • 11.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词里“一代天骄”的历史功绩是(  )
    A、统一蒙古 B、建立元朝 C、统一中国 D、营建大都
  • 12. 下列哪一个不是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  )
    A、张作霖 B、袁世凯 C、孙传芳 D、吴佩孚
  • 13. 英国《曼彻斯特卫报》记者田伯烈称南京大屠杀是“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暴记录…”,“现代史上最黑暗的一页”,因为在这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中被杀害的中国军民达(  )
    A、3万多人 B、10多万人 C、30多万人 D、300多万人
  • 14.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红星照耀中国》中有这样的描述:“在兵变那天,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师以上将领联名通电中央政府,各省首脑,全国人民--这封简短的电报说明‘为了要促使他觉悟’,已要求总司令暂留西安府,同时保证他个人安全。”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重庆谈判
  • 15. 下列关于1947年解放区土地改革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B、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
    C、确立了土地公有的制度 D、结果是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障
  • 16. 下面是1842-1844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条约。借助这些条约,列强(  )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 
    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A、打开了中国市场 B、实现了在中国开设工厂
    C、掀起了瓜分狂潮 D、获得了在华驻扎军队权
  • 17. 文艺复兴运动首先从哪个国家开始(  )
    A、中国 B、美国 C、意大利 D、英国
  • 18. 朱棣通过“靖难之役”成为明朝第三个皇帝后,选定□□为都城,从1406年开始对其进行大规模的营建,1420年基本建成,次年迁都于此。“□□”应是(  )
    A、南京 B、北京 C、洛阳 D、开封
  • 19. 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议会恢复召开 ②内战爆发 ③克伦威尔走向独裁 ④查理二世复辟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④③①②
  • 20. 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不同的时代有其独特的时代精神。《权利法案》《人权宣言》《独立宣言》就体现了同一时代精神。这主要表现在他们都主张(  )
    A、反对君主专制,建立共和制 B、反对殖民压迫,实现民族独立
    C、建立君主立宪制 D、自由、民主、平等
  • 21. 《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的共同点是(  )
    A、都提出了国王的权力要限制 B、都宣布了国家独立
    C、都明确了君主立宪制度 D、都以法律的形式捍卫了人的权利
  • 22. 1848年2月,它的德文版在伦敦完成印刷出版。第一次系统而完整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趋势,阐明了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建设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材料描述的是(  )
    A、《国际歌》 B、《资本论》 C、《人权宣言》 D、《共产党宣言》
  • 23. 恩格斯在论述克里米亚战争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人民面前丢了丑,前所未有过的觉醒时期开始了。”“觉醒”指人们认识到俄国(    )
    A、军备落后 B、经济凋敝 C、吏治腐败 D、制度腐朽
  • 24. “……南北对峙,国家分裂,一位伟大的总统将它从危机中拯救出来”。材料中将美国“从危机中救出来”的伟大总统是(  )
    A、华盛顿 B、亚历山大二世 C、林肯 D、克伦威尔
  • 25. 关于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相同之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改革措施都涉及土地问题 B、都使本国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C、改革后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都要求摆脱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
  • 26. 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的积极探索是(  )
    A、实行新经济政策 B、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
    C、实行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 D、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 27. 如图漫画形象地反映了苏联经济的片面发展和严重失衡。两图意在抨击(  ) 
    A、农业集体化 B、新经济政策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苏联模式的弊端
  • 28. 1933年的一天,罗斯福欣喜地说:“在某些工厂劳作一周仅仅得到60美分,在一些矿上工作一周得到80美分工资的情况都成为了历史”。下列选项中有利于这一现象出现的是(  )
    ①颁布《农业调整法》
    ②《全国工业复兴法》实施
    ③推行“以工代赈”
    ④《全国劳工关系法》出台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 29. 1955年,苏联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缔结了《华沙条约》,“华沙条约组织”成立。《华沙条约》规定: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受到武装攻击,其他缔约国将以一切方式进行援助。据此说明,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
    A、造成德国的分裂 B、标志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
    C、加剧美苏两大集团的冷战对峙 D、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 30. 2019年3月27日晚,联合国安理会在联合国总部召开了紧急会议,就“特朗普政府正式承认以色列对戈兰高地享有主权”一事进行投票,最终除美国外所有安理会成员国全部投出否决票,形成14比1的结果。该事实说明(  )
    A、联合国安理会解决贸易争端 B、世界舆论孤立了美国和以色列
    C、联合国不是个别霸权大国操纵的工具 D、美国具有一票否决权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9世纪初至11世纪初,拜占庭帝国臻于极盛。阿拉伯作家描写拜占庭的手工艺品时写道,只有中国的工艺品能与之相媲美。同时,自欧亚大陆各地区经由君士坦丁堡的货物非常多,它们是黑海地区的奴隶和盐、印度的香料和宝石、埃及的纸莎草和粮食、中国的丝绸和瓷器以及西方的银、熟铁产品、亚麻布、棉花和手织品。拜占庭的这段显赫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君士坦丁保地处欧亚两洲之间的有利位置。

    材料二:查士丁尼一世一心想将恢复帝国的梦想变为现实。因此,他征服了北非、意大利及西班牙地区。 
    材料三:查士丁尼皇帝以集罗马法律之大成而著称于世,他所编纂的法典在他在位期间得到了实施。《查士丁尼法典》保留了罗马在法学上天才性的创造成果,后来也许没有哪一部法典对世界有这么持久的影响。 
    —— [美]迈克尔•H•哈特《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材料四:拜占庭以希腊语为其大众语言,这便利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存留……西方能够发生文艺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能在西南欧重新生根发芽,正是依托于拜占庭这座希腊文化漫长流变征途中的金桥。拜占庭文化是指在拜占庭帝国内融合西方古典的(即希腊罗马的)、基督教的及古代东方各民族的文化而形成的高度发达的文化。

    (1)、 材料一中拜占庭帝国的兴盛表现在哪些方面?其兴盛的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2)、 根据材料二、三,分析迈克尔•H•哈特把查士丁尼一世列入《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的原因。 
    (3)、 依据材料四,概括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 32. 某校学生举办一场“中外工业化道路”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英国、日本工业化】




    【苏联工业化】


    【中国工业化】

     项目

     1952年

     1957年

     增幅(%)

     钢(万吨)

     135

     535

    296

     煤炭(万吨)

     6600

     13100

     98

     布(亿米)

     38.3

     50.5

     32

     粮(万吨)

     16392

     19505

     19

    (1)、 甲组同学搜集了两幅图片,请问它们之间有关系吗?如有,请加以说明。
    (2)、 乙组同学搜集三张图片,分别是“东京街头有了电灯”“日本最早的铁路”“日本织工厂”,从图片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3)、 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根据上图数据变化,丙组同学认为苏联的工业化成就突出,请你说明理由。
    (4)、 分析表格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工业化按什么途径进行?结合所学知识和以上材料说明英国和苏联和中国工业化的不同途径是什么?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应吸取怎样的经验教训?
  • 33. 阅读下列材料(大事年表),回答问题。 
    材料一: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完成了以普鲁士为主的国家统一。 
    1883年,德国人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 
    1886年,德国机械工程师本茨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1914年8月,德国对俄国、法国宣战,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919年6月,德国签订《凡尔赛条约》 
    材料二: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 
    1949年9-10月,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分别建立。 
    1967年,联邦德国与法国等六国建立欧洲共同体。1990年,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统一。
    (1)、 根据材料一,分析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迅速崛起的原因。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德国(联邦德国)的对外政策有什么不同,并分析原因。
    (3)、 从德国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 34. 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感受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智慧。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二:看到进攻长沙的计划无法实行,他(毛泽东)便当机立断地改变原有部署。9月19日,前敌委员会在浏阳县文家市举行会议,经过激烈辩论,否定了一部分人坚持“取浏阳直攻长沙”的主张,决定迅速脱离平江、浏阳地区,进入江西省,沿罗霄山脉南移,在敌人控制比较薄弱的山区寻求立足地,以保存革命力量,再图发展。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材料三:遵义的那次会议上,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尤其是党的领导成熟了……我们党能够而且善于灵活、正确地领导国内战争。像毛泽东、朱德等军事领导人已经成熟起来。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党的文献》请回答: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
    (2)、 根据材料二的描述,我国建立的最早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是叫什么?毛泽东为什么在山区寻求立足地?这一时期形成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怎样的?
    (3)、 材料三描述的会议发生于什么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这次会议对中国共产党自身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