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重点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2-2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

  • 1.  黑龙江小南山墓葬遗址出土9000年前的玉器200多件,品类众多,加工工艺达到一定水准,尤其是采用了砂绳切割技术,为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发现,比中美洲同类技术早了6000多年,该技术也是后来红山玉器、良渚玉器的主打工艺。该材料可以说明(  )
    A、阶层分化已经初现端倪 B、社会分工促进技术进步​
    C、人类向新石器时代迈进 D、中华文明发展一脉相承
  • 2.  《后汉书•樊宏传》中记载:“(樊)重……世善农稼,好货殖……其营理产业,物无所弃……开广田土三百余顷。其所起庐舍,皆有重堂高阁,陂渠灌注。又池鱼牧畜,有求必给。”该材料说明东汉时期(  )
    A、精耕细作农业不断发展 B、土地兼并加剧阶级矛盾​
    C、地方豪强威胁君主权威 D、田庄具有自给自足特征
  • 3. 据考古发现,南北朝时期北齐封氏墓、梁朝萧氏墓出土的青釉莲花尊,形体都很硕大,纹饰均以仰覆莲、忍冬花和宝相花为主,或饰以坐佛和飞天,或足部饰以菩提叶纹。这反映出当时(    )
    A、北方的政局动荡 B、经济的重心南移 C、文化的中外交流 D、国家的分裂割据
  • 4.  唐代出现了一个“士族中央化”的过程,即世家大族的成员离开其籍贯族源地,迁往京畿地区,对其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
    A、国家统一和实行科举制 B、唐朝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C、关中经济的开发和发展 D、政治权力为世家大族垄断
  • 5.  《宋代经济史》的数据说:“北宋皇祐治平年间,商税比重不过40%左右,及南宋绍兴、乾道之交,仅茶盐榷货一项即占49%,连同经制钱、总制钱,非农业税达79%。而至淳熙、绍熙年间,茶、盐酒等坑冶榷货已达56%,加上经制钱、总制钱、月桩钱,非农业​税更达84.7%。”下列选项对材料现象解读准确的是(  )
    A、政府赋税收入持续增加 B、商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C、与民争利埋下危机祸根 D、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 6.  朱元璋非常重视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他亲自起草了许多关于乡村治理的法律条令,还强调对乡里百姓的法律教育和宣传。例如《明大诰》中规定:“若一里之间,百户之内,见诰仍有逸夫(游民),里甲坐视,邻里亲戚不拿……逸夫处死,里甲四邻化外之迁”。材料可以说明明朝(  )
    A、国家法律体系的完善 B、社会等级秩序的规范
    C、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D、基层社会治理的强化
  • 7. 李鸿章说:“此次……实获两个好的结果:第一,欧洲陆海军之战术方法,并非应有白人所独有,黄人亦能用之,并证明可收到实效。其二,贵国之长足进步,使我国从长夜迷梦中觉醒,得益匪浅。”对李鸿章所评述事件理解准确的是(  )
    A、镇压太平天国引起权力结构变动 B、洋务运动富国强兵实效显著​
    C、甲午战争失败激起民族救亡热情 D、八国联军侵华促进民族觉醒
  • 8.  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其特别介绍和描绘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状况:“在这个社会里,产业的主有权是在社会上一般人的手里,由劳工来管理的”;“主张自由收用”。这些描绘反映了(  )
    A、中国人崇尚天下为公的情怀 B、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C、国民革命运动时机趋向成熟 D、马克思主义已经被社会普遍接受
  • 9.  如图是一份苏南区太仓县人民政府签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该证书反映了(  )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行
    B、新中国巩固政权的努力​
    C、国家财政经济统一的实现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 10.  下列徽标或宣传画所反映的共同历史主题是(  )
    A、两级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 B、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
    C、建成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中国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 11. 786年,阿拉伯哈里发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学术研究中心——智慧宫,后来的哈里发又重金聘请世界各地的学者来这里工作,把古希腊、罗马、波斯、印度等国的学术典籍翻译成阿拉伯语。这表明阿拉伯帝国(   )
    A、是东西方文化融汇之地 B、思想领域开放程度高 C、是沟通世界贸易的桥梁 D、缺乏文化的自主创新
  • 12.  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里斯本、塞维利亚等城市。稍后北海两岸的港口更是后来居上,愈来愈占有海上贸易的中心地位。这反映了(  )
    A、欧洲传统社会的转型 B、欧洲商业格局的演变
    C、欧洲工商市镇的发展 D、欧洲商业资本的积累
  • 13. 哥白尼阐述“日心说”的《天体运行论》被罗马教廷宣布为禁书;通过天文观测证实哥白尼学说的伽利略则被判处终身监禁。但是,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得到天文学家、数学家和哲学家的肯定。材料意在强调(   )
    A、近代科学体系已经建立 B、科学在与神学的斗争中前进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足 D、天主教会的权威仍占据主导
  • 14. 如图为殖民扩张和收缩的两个长周期示意图(1500-1975年),其中第一次殖民收缩期出现的原因是(  ) 
    A、启蒙思想的传播和拿破仑战争的影响 B、工业革命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新航路的开辟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D、世界殖民体系瓦解和新兴国家的发展
  • 15.  1960年,石油资源富集的中东地区成立了以保持石油市场稳定与繁荣为宗旨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在协调各国石油政策、控制原油产量和价格、保障石油生产国收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74年,美、英、德、法等石油消费国组建了国际能源机构(IEA),展开国际能源合作,降低石油依赖,分享石油消费。两个组织的先后建立表明20世纪后半期(  )
    A、经济外交拆除各种围墙藩篱 B、经济全球化推动国家间合作
    C、国际秩序与国际格局相对应 D、发达国家主导石油生产消费
  • 16.  亨廷顿说:当非西方国家在追求以富强为标志的“现代化”时,它们竞相往西方寻求成功地秘诀;而在这些国家达到相当程度的“现代化”后,又纷纷转而声称是其本土文化——而不是从西方寻来的秘诀——促进了它们的成功。这说明(  )
    A、国家富强推动本土文化复兴 B、西方国家应该拒绝文化输出​
    C、侵略导致非西方国家的反抗 D、文化寻根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0分)

  • 17.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两幅地图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并进行合理解读。
  • 18. 民族主义通常指以维护本民族利益和尊严为出发点的思想与行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欧诸国在反对封建王朝国家与构建近代民族国家的过程中,首先产生了近代民族主义思潮。资产阶级在推翻王朝国家构建民族国家的过程中,把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政治意义的民族主义。新型民族国家的基础不仅是民族的共同心理和文化,更重要的是民族的共同政治认同,以及民主、自由、人权等政治原则和观念。当西欧近代民族国家建成之后,民族主义就转化成了一种对别的民族进行侵略和扩张的学说,要把本民族本国的统治扩张到别的民族别的国家,而不管后者同意与否。

    ——摘编自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以来,民族主义在西方逐渐成为具有侵略性的进攻武器,而中国则开始将其作为民族自立的依托。近代中国在它的旗帜下,以建立民族国家为历史使命,产生了颇具特色的民族主义理论。民族主义在近代中国的本土化历程伴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化和丰富。梁启超等人鉴于传统中国积贫积弱的现实,认识到了改变文弱旧习、培养人民尚武精神、增强国力的重要性,提出按照军队操法重塑国魂,强调国家独立和自由胜于个人的独立与自由。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宣传者们是中西方思想碰撞中位于前沿的先驱,是中华民族走向现代的探索者和领路人。

    ——摘编自郭建民《民族主义的近代中国化:过程、特征与类型分析》等

    (1)、根据材料一,分析近代西方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民族主义中国化的主要内涵。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族主义的基本认识
  • 19. 美苏冷战是20世纪后半期国际关系的主旋律,对整个世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美苏冷战大事件表 


    第一阶段

    1947年

    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被称为“杜鲁门主义”的演说,宣布世界已经分裂成两个对立的营垒,美国将支持所有反对共产主义的国家。
    7月,美国启动“马歇尔计划”。
    9月,苏联和波兰等东欧国家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宣布世界已经分裂成帝国主义和反帝国主义两个相互敌对与斗争的阵营。

    1948年

    6月,美英法在柏林西占区实行币制改革,苏联切断西占区和柏林之间的水陆交通,第一次柏林危机爆发。双方经过长期斗争后,最后达成妥协,苏联做出主要让步,柏林危机渐趋缓和。

    1949年

    1月,苏联与东欧各国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4月,美国和英法等国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5月和10月,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分别成立,德国分裂。

    1955年

    5月,北约接纳联邦德国为成员。
    5月,苏联成立包括民主德国和其他东欧国家在内的华沙条约组织。

    1958年

    11月,苏联要求美、英、法三国从西柏林撤军,遭到坚决反对,第二次柏林危机爆发。

    1959年

    9月,赫鲁晓夫访美。

    1961年

    5月,美国总统肯尼迪派遣美国特种部队进驻越南。
    8月,苏联修建“柏林墙”,美国派遣装甲部队至柏林墙下,与苏联坦克对峙。

    1962年

    10月,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美苏军队都进入战备状态并摆出一副不惜动用核武器的姿态。最后双方领导人多次通讯,通过秘密谈判结束了危机。

    第二阶段

    1973年

    美国与越南南、北方在巴黎签订《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美国停止侵越战争。

    1979年

    12月,苏联入侵阿富汗。

    1983年

    3月,美国总统里根提出实施“战略防御计划”。

    第三阶段

    1987年

    美苏签署《关于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

    1988年

    5月,苏联开始从阿富汗撤军。

    1990年

    10月,德国统一。

    1991年

    7月,美苏签订《美苏关于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裁军取得重要进展。
    12月,苏联解体。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1)、 根据材料,概括美苏冷战的特点。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美苏冷战三个阶段的态势,并说明影响美苏冷战态势的因素。
    (3)、 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其影响依然存在。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当今世界应该如何处理国际关系?
  • 20. 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路径和内容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80年,五届全国人大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个人扣除标准为800元每月,主要针对外籍个人征税。随着私营经济的迅速发展,1986年国务院先后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1994年,国家开始进行全面税制改革,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统一的个人所得税制度。2011年修正,将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提高到3500元每月,对个体工商户、承包承租经营者的生产经营费用扣除标准也相应提高,但提高了高收入人群的税率标准。2018年8月31日,个人所得税法第七次修正,起征点确定为每月5000元,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等四项劳动性所得实行综合征收,方式上从按个人征收改为按家庭征收,还首次增加了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等。 

    ——摘编自周晓君《基于功能分析的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研究》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背景和特点。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