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靖远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2-2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
-
1. 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变法,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买卖,采取“尽地力之教”的政策,鼓励民众垦荒;同时把国家土地分配给农民,按照土地的贫瘠标准,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这些措施( )A、确立了以农为本政策 B、推动了小农经济发展
C、削弱了贵族封建特权 D、维护了农民根本利益2. 如下表是西北五省出土的部分汉代文物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 )文物名称
出土地点
备注
银壶青海大通上孙家寨
青海大通上孙家寨
产于帕提亚(安息帝国)
箜篌
新疆且末扎滚鲁克
产于且末,源自西亚、中亚的角形竖琴,受到印度竖琴影响
双面神小陶塑
新疆和田县约特干
双面神为希腊雅努斯(Janus)
红地对人兽树纹罽袍、狮纹栽绒毯、鹰蛇飞人罽
新疆尉犁县营盘墓地
罗马风格织物
A、古代中国政府重视对外贸易发展 B、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文化交流
C、艺术创作受宗教政治因素的影响 D、统治集团积极开拓海陆丝绸之路3. 唐宪宗时期,在中央设立枢密使,宦官刘光琦、梁守谦分别担任左、右枢密使,成为皇帝和宰相之间的枢纽。此外,宦官还掌握了除神策军之外其他禁军的控制权。材料可用于说明唐朝( )A、皇帝权力受到制约 B、三省六部制面临崩溃 C、边防安全得以稳固 D、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4. 据《宋会要辑稿》记载,“天下转漕,仰给在此一渠水”“汴水横亘,首承大河,漕引江湖,利尽南海。朝廷创置榷场以通南北之货……内足以专课息之源,外足以固邻国之好”。这表明宋朝时期( )A、水陆交通通达度较高 B、政府主导商品经济活动
C、外交活动屈辱性明显 D、商品交易打破时空限制5. 明末,在利玛窦的推动下,传教士纷纷学汉语,穿儒服,敬祖先,祀郊天,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礼节习俗,并提出“耶儒合流”论,他们主张将中国的孔孟之道和宗法思想与罗马天主教教义体系相融合。传教士的这些做法( )A、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 B、有助于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C、旨在丰富天主教的文化内涵 D、反映了中西文化一体化趋势6. 据统计,19世纪中叶前往拉丁美洲的华人总数在30万人以上,主要集中在古巴、秘鲁和英属圭亚那。在古巴大约有8万华工在种植园和制糖厂工作,输入秘鲁的10万华工多数在种植园和矿场工作。这一时期华工移入拉美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清朝政府的政策鼓励 B、欧洲殖民扩张的需求
C、极为优厚的收入回报 D、跨洋交通条件的改善7. 如表是一战前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简表(部分)。这说明当时中国( )项目
一战前(1913年)
一战后(1919年)
棉纺厂数目
22个
64个
纱数目
70余万枚
222余万枚
绿丝厂教
170多家
430多家
面粉厂数目
40多家
120多家
A、民族工业利润快速增长 B、手工作坊市场化
C、商品开始打入国际市场 D、轻工业发展迅速8. 如图所示是中国近代史上一首极富影响力的歌曲作品(简谱版,局部)。该作品创作于(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全面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9. 1949年10月2日,苏联宣布与新中国建交。到1950年1月,中国相继与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朝鲜、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蒙古、阿尔巴尼亚、民主德国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这( )A、表明西方国家孤立、敌视新中国 B、说明新中国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
C、是对“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实践 D、反映出新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将城市遗产保护纳入城市规划,逐步建立起从文物保护到城市、村镇保护再到历史街区保护的三级保护体制。这说明我国( )A、开始关注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 B、民众遗产保护的意识相当浓厚
C、对历史特色景区维护不够重视 D、注重维护历史真实性和人文性11. 在赫梯帝国时代,随着巴比伦书吏和亚述书吏先后在哈吐沙直接从事楔形文字教学的深入,赫梯书吏在楔形文字符号的书写方法和技巧上更趋熟练。楔形文字成为赫梯人表达本民族印欧语和记载国王功德、历史、宗教活动和神话文学作品的主要文字。据此可知( )A、赫梯人全面使用完整的楔形文字 B、楔形文字是赫梯人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
C、巴比伦文明推动了赫梯帝国形成 D、赫梯人借助文字加强对周边民族的管控12. 从公元前两千纪到公元前7世纪左右,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在整个欧亚大陆出现了一种以南俄草原为中心,向海岸线辐射的民族大迁徙的运动,正是这种民族大迁徙,使得诸区域文明之间的关系趋于空前的活跃和密切。这表明印欧人的迁徙( )A、解决了迁出地区的人地矛盾 B、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
C、改变了亚欧大陆的人口布局 D、传播了印欧民族先进的文化13. 19世纪中叶起,西方国家逐渐加强了保障民众健康权的立法。1848年,英国《公共健康法》明确提出政府要对城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卫生,特别是供水和污水(处理)的卫生承担责任;1883年,德国《企业工人疾病保险法》明确规定了公民具有医疗保险权。这些做法( )A、完善了福利国家制度 B、造成了沉重财政负担
C、在亚洲国家迅速推广 D、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14. 有学者指出,美国最初是由移民组成的拥有自治权利的殖民地市镇,然后在市镇基础上陆续建成13个分散的殖民地,美国独立革命是由13个互不相属的殖民地联合起来进行的。该观点可用来说明美国( )A、三权分立的实践基础 B、移植了古希腊的村社体制
C、基层治理的历史传统 D、南北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15. 二战后,为了解决劳动力资源紧缺问题,法国与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和突尼斯三国签订引入劳工的劳务合同。至1976年,来自这三个国家的移民人数占法国移民总人数的33%,达到了71.1万人。这一做法( )A、刺激了法国科技革命的发展 B、改善了法国与非洲国家的贸易关系
C、为法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 D、表明法国移民模式发生了巨大改变16. 如图体现了全球经济对贸易的依存度。这反映出( )
A、自由贸易已成为全球共识 B、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
C、各国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D、国际分工体系实现了优化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0分)
-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朝监察御史专门负责地方监察工作,从而克服了秦汉以来监察机构以及御史机构重叠、权责不清的状况。监察御史的官职仅为八品下,但与皇帝关系密切,甚至曾有御史越过其上级,直接将弹劫事件上报至君主,不受其他上级势力的干涉。此外,唐代御史还取得了部分司法审判监督权,对地方财政经济工作也拥有监督权,而且还有监军、监馆驿等职能。《唐律疏议风唐六典》等综合性法典中有大量关于监察的条文。另外,地方监察活动的重要依据还有武则天时修订的《风俗廉察四十八条》和皇帝的大量诏令。——摘编自周石磊《唐代地方监察制度研究》
材料二:在汲取唐王朝中后期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大分裂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北方游牧民族崛起威胁国家安全,需要向北方游牧民族进贡大量的岁币和绢帛来维持边境稳定的现实,宋王朝的统治者一方面限制地方权力,另一方面营造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宋代路级的监察制度虽然沿袭唐代“道”的形式,但不再是唐朝那种由中央派遣的单一地方监察制度,各监司虽然在行政职能上存在区别,但在监察职能上大致相同,各监司互不统属,有效地遏制了地方官员的专权,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巩固了宋王朝的统治。
——摘编自代有利《宋代地方监察制度研究》
材料三: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渊源。从原始社会晚期到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监督和谏议活动。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国家治理中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各个朝代的监察体制随着政权更迭而不断调整,每个朝代的监察制度既具有其各自的特点,又有对前一朝代的承袭借鉴。纵观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无论是监察机构的构建、监察制度的设计,还是监察法制的不断完善,在当时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对维护政权稳定和国家统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摘编自魏然《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建立及其历史借鉴》(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地方监察制度的特点。(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地方监察制度建立的历史背景。(3)、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积极影响。18. [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材料一 近代中国的城市化是以开埠通商为契机揭开序幕的。近代中国先后开辟的70多个通商口岸既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掠夺中国的基地和桥头堡,又是输入近代文明的主要阵地和前哨。开埠以后,近代中国城市的外在人文景观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结构等方面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城市发展始终处于低度、有限的状态,少数大通商口岸城市畸形膨胀,中小城镇却发展不足,许多内地城市呈现停滞、衰退的发展态势,从而影响了近代中国整体城市化水平。
材料二 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以及近代科学技术的传入促进了市政工程建设的兴起。从19世纪60年代起,一些近代市政工程建设设施,如自来水、电灯、煤气、卫生设备、近代化的交通与邮电通信等也陆续在通商口岸城市出现,进而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条件及改变了居民的生活方式。由于通商口岸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及租界内西式市政建设的示范作用,通商口岸市民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以及价值观念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异与更新,并由此向内地城乡传播,带动了内地城乡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变革。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陈朝辉《从通商口岸近代文明的传播看中国城市近代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国近代通商口岸城市的地位和作用。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的农业现代化始于 19世纪50年代后期。186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3个对美国农业和农业教育的发展有着决定意义的法案,即《农业组织部法》、《宅地法》和《莫里尔法案》。1884年,联邦政府颁布了关于阻止在牲畜中蔓延传染病的法令;1887年,国会通过《哈奇法》,开创了合作的试验站制度,即由农业部、各州农学院和农业试验站分工协作,共同承担农业科学研究任务。虽然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美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受到了影响,但是由于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农业和鼓励农业科学研究的重要措施,并设立了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所以美国农业发展的进程并未遭到很大的挫折,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到1940年,美国基本上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在此基础上,美国用了50余年的时间,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摘编自孙鸿志《美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与政策分析及启示》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党的八大召开这一时期,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准备时期,在这个时期,我国提出了农业现代化问题,并通过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制度变迁方式来促进农业现代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时期,由于片面地强调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上的“大”和“公”,忽视了社会主义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实质内容,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因此遭到严重挫折。“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农业发展呈现出缓慢增长和波动的态势。这一时期,国家从降低农业税、增强农业贷款力度等方面加大对农业的扶持,使得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一定的改善。但是,受“文化大革命”、“左”倾错误以及国民经济中对工业的重视和倾斜等因素影响,农业发展出现较大波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农业现代化进入全面建设和快速发展时期。在经历了准备时期和初步实践时期之后,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变革了原有生产经营体制,建立了新的组织形式。以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业经营体制和组织方式的变革,扩大了农民的自主权,提高了农业产量,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摘编自王国敏、赵波《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演进: 1949-2010》(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农业现代化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美国相比,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特点。(3)、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美农业现代化的历史启示。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战争是不同文化的碰撞,是文化的暴力交流。每一次惨烈的战争,虽然可能造成局部文化的衰退,却常常成为促进人类整体文化进步的契机,体现了自然法规的优胜劣汰。
——摘编自《战争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作用》
根据材料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