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试卷更新日期:2024-02-29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2023年7月21日,元谋人遗址第六次考古发掘正式启动。近日,记者深入元谋人遗址发掘现场,追随考古专家们穿越170万年,探寻元谋人的前世今生。如果你想实地观看此次考古发掘,应该去的地方是( )
    A、陕西 B、北京 C、浙江 D、云南
  • 2. 下图为某同学制作的关于“北京人生产生活”特征的示意图,“?”处应填( )

    A、制作陶器 B、修建房屋 C、打制石器 D、磨制石器
  • 3. 考古发掘的遗址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下列最能证明古人类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的是( )
    A、山顶洞人骨针和装饰品化石 B、蓝田人牙齿化石 C、北京人石器 D、山顶洞人头盖骨化石
  • 4. 历史课堂上,老师在讲解我国境内一处早期人类遗址时,展示了下面两幅文物图片。据此判断,该遗址最有可能是( )

    A、元谋人遗址 B、半坡遗址 C、良渚遗址 D、河姆渡遗址
  • 5. 某校历史研究小组编写了一部小话剧《半坡居民的生活》。下面四段场景符合史实的是( )
    A、居民甲居住在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中 B、居民乙积极参加部落首领禅让仪式 C、居民丙和自己的儿子在田里种水稻 D、居民丁用小篆记录当天发生的事情
  • 6. 某同学在学习历史时,列出了关键词:阪泉之战、涿鹿之战、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那么他学习的人物是( )
    A、尧、舜 B、伶伦、蚩尤 C、伏羲、女娲 D、炎帝、黄帝
  • 7. 尧、舜、禹三人部落联盟首领位子的传承是通过( )
    A、父死子继 B、兄终弟及 C、退位让贤 D、谋朝篡位
  • 8. 古书记载,夏朝建立了武装,设置了官职、监狱,制定了刑法。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民族交融不断 B、封建制度确立 C、国家已经产生 D、青铜文明兴盛
  • 9. 《左传》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该材料主要反映的分封制的相关信息是( )
    A、分封制诸侯的义务 B、实行分封制的原因 C、分封制带来的后果 D、分封制的主要对象
  • 10. 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惊天下”的甲骨文( )
    A、完整记录了夏朝历史 B、发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C、至今文字全部被破译 D、是中国已知最早文字
  • 11. 《周礼》规定,天子五门,诸侯三门。但考古发掘的东周时秦国宫寝、朝廷遗址却有五门。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诸侯争霸 B、王室衰微 C、商业发展 D、天子独尊
  • 12. 他任用管仲为相,执掌国政。他利用“尊王攘夷”的策略,让自己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这里的“他”是( )
    A、晋文公 B、楚庄王 C、齐桓公 D、秦穆公
  • 13. 战国时期,“(秦)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秦国军队因此被称为“虎狼之师”。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商鞅变法( )
    A、确立县制 B、奖励军功 C、鼓励耕织 D、严明法度
  • 14.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包含了对立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包含这一观点的思想家是(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韩非
  • 15.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教育公平”的是( )
    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以德治国 D、仁者爱人
  •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是最高监察机关。监察制度,我国古已有之,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
    A、刺史 B、太尉 C、丞相 D、御史大夫
  • 17. 公元前217年,某商人在宛(今河南南阳)交易时使用蚁鼻钱(楚国货币),被当地官府依据《金布律》处罚。这表明( )
    A、秦半两钱过重使用不便 B、蚁鼻钱比秦半两钱值钱 C、蚁鼻钱非当时颁定货币 D、秦半两钱未在楚地流通
  • 18. 历史事件不是孤立发展的,我们要善于发现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下列历史事件和现象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
    A、牧野之战——商王朝的建立 B、秦的暴政——大泽乡起义 C、商鞅变法——秦穆公称霸 D、王莽夺位——世袭制形成
  • 19. 公元前207年,他破釜沉舟,率军在巨鹿之战中以少胜多,消灭了秦军主力,一举扭转了战局。“他”是( )
    A、吴广 B、刘邦 C、陈胜 D、项羽
  • 20. 《中国通史》纪录片里说:“(西)汉初出现大饥荒⋯⋯人相食的惨状,饿殍遍野,满目疮痍。”为改变这种情形,汉初统治者( )
    A、统一调配物价 B、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C、促进思想统一 D、继承秦朝政治制度
  • 21. 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取得的积极效果是( )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打击了匈奴对北部边境的侵扰 C、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 D、促成了光武中兴局面的出现
  • 22. “……儒家经典作为官方教科书,成为指导社会发展的伦理道德典范”。这段文字所描述的社会现象最早出现于( )
    A、战国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 23. 右图是关于东汉时期政治局势的一幅漫画。此漫画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诸侯强大威胁中央 B、母后主政皇帝无权 C、皇帝昏庸不理朝政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 24. 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于中央政权的标志是( )
    A、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B、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C、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D、班超经营西域30多年
  • 25. 司马迁著的《史记》可以作为我们了解历史史实的重要参考资料,你在《史记》中能查到的历史史实是( )
    A、武王伐纣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华佗创编“五禽戏” D、西晋统一全国
  • 26. 《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书中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与军事斗争。其中的“三国”是指( )
    A、魏、蜀、西晋 B、魏、蜀、吴 C、吴、东晋、梁 D、宋、齐、梁
  • 27. “经过这次变乱,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人民大量伤亡,西晋的统治机能也从此瘫痪”。文中的“变乱”指的是( )
    A、“国人暴动” B、盘庚迁殷 C、黄巾起义 D、八王之乱
  • 28. 这是中国古代又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产生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典故。这场战役是( )
    A、漠北之战 B、长平之战 C、淝水之战 D、赤壁之战
  • 29. 北魏孝文帝即位后,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止使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这些措施( )
    A、实现了南北统一 B、削弱了北魏的实力 C、促进了对外交流 D、促进了民族交融
  • 30. 北魏贾思勰总结了北方农业生产的经验,强调要掌握农作物的生长规律,依据天时地利的具体特点,合理使用人力,谋求事半功倍。下列能反映这一思想的作品是( )
    A、《齐民要术》 B、《论语》 C、《伤寒杂病论》 D、《道德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 31. 古代农业是立国之本,固国之本。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 如下图

    图一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图二春秋末期穿有鼻环的牛尊 图三都江堰

    材料三 文帝重视农业,十三年下诏全免田租。景帝元年复收田租之半,即三十税一,并成为汉朝定制。文帝时,丁男徭役减为“三年而一事”,算赋也由每年百二十钱减为四十钱。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

    材料四 (东晋建立后)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物产丰富),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会土(会稽郡)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土地……荆城(今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部(扬州)有全吴之沃……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根据材料一,指出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并谈谈农业发展对当时产生的影响。

    (1)、材料二图一、图二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图三都江堰由谁主持修建?该水利工程的作用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初的治世统治局面的名称,并概括文帝、景帝发展农业的措施。
    (3)、根据材料四,简述东晋建立后江南地区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原因。
    (4)、综上所述,归纳影响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
  • 32.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创造出璀璨的文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殷墟郭家庄发掘的160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较高的武将。

    ——摘编自《新中国考古五十年》


    材料二 战国时期墨家、儒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图一墨子                    图二孟子                    图三庄子


    材料三 西汉时,中国发明了纸,并已传播至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直到东汉时,纸张才作为书写材料在中国广泛传播。更久以后纸张才在丝绸之路上代替木简竹简成为最常用的书写材料……到东晋末,纸的使用已完全普及,并逐步传至周边各国,在世界范围内为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

    ——摘编自[美]芮乐伟·韩森《丝绸之路新史》等


    材料四 东晋时期的书法和绘画作品

    图四《兰亭集序》(摹本·局部)                        图五《女史箴图》(摹本·局部)

    (1)、根据材料一指出,从商代墓出土的文物中,我们可以归纳出哪些历史信息?
    (2)、分别写出材料二图中人物在治理国家方面的主张。以他们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在中国古代掀起了一次思想解放的风潮,这一风潮的名称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直到东汉时,纸张作为书写材料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并分析纸张的传播和普及对中外历史的意义。
    (4)、分别写出材料四图四、图五作品的作者名字,并指出图四作品在艺术史上的地位(美誉)。
    (5)、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中华文化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