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西省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2-29 类型:中考模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
-
1. 立志雪耻,卧薪尝胆的著名历史人物是( )A、伍子胥 B、勾践 C、孙武 D、夫差2. 在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中,能够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是( )A、统一文字 B、统一货币度量衡
C、修建四通八达的公路 D、修筑“万里长城”3. 一位同学在分析“百家争鸣”影响时制作了下表。表中内容反映出“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儒家
仁、义、礼、智、信;民为邦本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墨家
“兼爱”,爱无差别等级
法家
“尚法”,依法治国
A、推动了战国时期经济的繁荣 B、不利于后世儒家思想发展 C、对后世的思想文化影响深远 D、脱离现实,禁锢人们的思想4. 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充满血泪的屈辱史,更是摧人奋进的抗争史。以下列强的侵略罪行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②日本割占台湾③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④八国联军侵华⑤九一八事变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①④⑤ C、②④⑤①③ D、①③②④⑤5. 与《南京条约》的条款相比,《马关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新创伤”主要表现在( )A、割让中国领土 B、赔偿巨额赔款 C、开放通商口岸 D、允许列强在华开设工厂6. 1952年底,我国彻底摧毁了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这得益于( )A、土地改革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7. 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必然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造成下表中1957年到1960年我国粮食人均数量(单位:千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1949年
1957年
1960年
1962年
1970年
人均数量
202
263
212
228
289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一五计划8.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洗劫,另一个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着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这段文字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A、英国军队火烧美国白宫 B、日本军队攻占南京
C、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城 D、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9. “新政转变的方向是从小政府向大政府转变,从政府尽量少管事的观念向多管事转变。”材料体现出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A、改变了资本主义的本质 B、根除了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C、完全依靠市场调节经济 D、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10. 司马氏诸王为争夺最高统治权展开的“骨肉相残”,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导致了西晋的衰落。导致西晋衰落的历史事件是( )A、黄巾起义 B、“楚汉之争” C、“八王之乱” D、“国人暴动”11. 如图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序号③所对的时期是( )
A、罗马共和国时期 B、罗马帝国时期 C、西罗马帝国时期 D、东罗马帝国时期12. 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下列事实不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B、印度的棉花、食糖等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C、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经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地 D、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13. 史学家陈衡哲称赞但丁是“中古文化的结束,也是近古文化的先锋”。显然,这里的“近古文化”指的是( )A、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B、人文主义的资产阶级文化
C、宣扬封建专制的文化 D、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文化14. 《大国崛起》中提到:拿破仑战争是大革命的继续,拿破仑帝国是法国革命的最后阶段,它不仅敲响了几个世纪以来在欧洲居于支配地位的“王朝秩序”的丧钟,而且使欧洲大陆各国面临自罗马帝国崩溃以来最为严重的霸权威胁。这段材料不能说明拿破仑战争( )A、是法国大革命的组成部分 B、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C、侵害了被侵略国家的利益 D、得到欧洲各国人民的支持15. 二战后,为防止西欧发生社会动荡,遏制苏联势力的扩张,美国政府( )A、推行杜鲁门主义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扶植建立民主德国 D、发动了朝鲜战争16. 近年来,随着“美国优先”和“英国脱欧”,美英在孤立主义、单边主义道路上越走越远。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正阻碍着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这说明( )A、冲突与动荡成为时代主题 B、世界各国均反对全球化 C、全球化阻碍生产力的提高 D、经济全球化出现了波折17. 以下是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的标语口号,排序正确的是( )
①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②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
③工农武装割据
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②③①④18. 随着城市中贸易和工商业的发展,简单的读写知识已无法满足新兴市民阶层对教育的要求,他们渴望学习世俗文化,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可见大学兴起根源于( )A、城市发展的客观需求 B、市民爱慕虚荣的心理
C、世俗文化充满吸引力 D、教会和国王大力支持19. 青海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地区,中原王朝、鲜卑、吐蕃等均在这里留下了历史印记。境内“马家窑文化”“卡约文化”、汉唐古堡、“喇家遗址”“唐蕃古道”、玉皇阁、丹噶尔古城、乐都瞿昙寺等记载着青海的历史和文化。旧石器时代的打孔石器、青铜时代的齐家文化等诸多文化,反映出青海与中原文化、欧亚草原文化、南亚文化等多种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反映了青海文化具有( )A、盲目性、排外性 B、封闭性、保守性 C、单一性、狭隘性 D、多样性、开放性20. 汉奸王克敏向齐白石索画,齐白石画了一幅《群鼠图》,题词曰:“群鼠群鼠,何多如许?何闹如许?既啮我果,又剥我黍!烛炧灯明天欲曙,寒夜已过五更鼓!”这体现了齐白石( )A、精湛的写实技法 B、浓烈的爱国情感 C、柔美的语言风格 D、细腻的表现手法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
21.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变法,侵犯了贵族们的利益,因之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太子傅公子虔和太子师公孙贾还教唆太子驷公开出来反对。商鞅在孝公的支持下,加强思想统治,新法得到推行。
--百度网
材料二:《汉书》载:孝公用商鞅之法,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材料三:“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赋刹其傅。”
--《战国策•秦策一》(1)、 商换变法内容中哪些措施明显地“侵犯了贵族们的利益”?(举一项说明)材料表明商鞅变法得到推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 材料二中《汉书》都充分肯定了商鞅变法的哪些内容?依据材料指出,《汉书》充分肯定了商鞅变法的哪方面的积极作用?(3)、 依据材料三指出,商鞅推行改革坚持了哪些原则?商鞅变法的成功实践给后人带来哪些有益的启迪?22. 尊重历史,才有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斯福曾就1941年12月7日日本对美国的“无端、卑鄙的进攻”发表“国耻日”演说,之后奥巴马宣布12月7日为美国纪念日。
--------摘编自《环球时报》
材料二 2014年3月1日, 中国最高立法机关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
材料三 2014年6月6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再次以战败国身份出席法国官方纪念会,共同缅怀70年前的那场登陆战。
--------CCTV新闻频道《老兵齐聚诺曼底 相逢一笑泯恩仇》材料四 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此处供奉着日本二战期间犯下战争罪的战犯灵位),引发中、朝、韩等国强烈谴责,美国对此也表示遗憾。
--------新华社(1)、材料一中“美国纪念日” 纪念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材料二中“大屠杀”的“遇难者”是些什么人,它说明了这是一场反人道的暴行。(3)、材料三中“那场登陆战”有何重大意义?(4)、对比以上材料,简述德日两国对待战争历史问题的态度有何不同?由此对两国分别产生什么影响?23.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炀帝大业元年,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又引河通于淮海,自是天下利于转输。四年,又发河北放诸郡百余万众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这河,北通涿郡。
——《通典》卷十《遭运》
材料二: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饱腹而身毙。……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按用重法邪?
——选自《贞观政要》
材料三:“(北宋东京)城里没有坊市的区分,随处可以开设商店,小商贩也不限在特定市区之内,城乡内外均可沿门叫卖。商业活动也没有时间的限制,白天黑夜均可交易,三鼓以后还可夜市,通晓不绝。”
——《中国古代经济简史》
材料四: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1)、 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水利工程的开通?结合材料概括,这一工程的开通起到了什么作用?(2)、 材料二体现了什么观点?结合材料归的,为了“存百姓”应采取哪些措施?(3)、 结合材料三分析,宋代都市商业贸易不同于唐朝的表现有哪些方面?(4)、 阅读材料四,说出清初的统治者为发展农业生产,推行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5)、 综合上述材料及问题探究,你认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24. 多彩的文明在发展与互鉴中,碰撞出思想火花,照耀着人类不断前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明•源远流长】【文明•东西互鉴】
材料二:【文明•曙光照耀】
材料三:这场长达三个多世纪的运动……以诗作、画作、剧作等来宣扬人性,其强大的冲击力使欧洲的封建教会、封建制度不能在思想和行为上钳制广大民众,为欧洲迈入“新时期”奠定基础。
——摘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上册)材料四:伏尔泰认为,理性的阳光必将冲破迷信与专制的漫漫长夜,给人们带来光明与幸福。在理性的引导下,法国迎来了一次“壮丽的日出”。正如路易十六所说:是伏尔泰灭亡了法国。
——摘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1)、 读图,请列举一例史实印证B文明在文字上的成就与E文明在思想上的成就。(2)、 读材料二,运用史实说明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的作用。(3)、 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说说你对“为欧洲迈入‘新时期’奠定基础”和“是伏尔泰灭亡了法国”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