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必修中册6.2《为了忘却的记念(节选)》同步练习

试卷更新日期:2024-02-27 类型:同步测试

一、语言文字运用

  • 1.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的迂渐渐的改变起来,终于也敢和女性的同乡和朋友一同去走路了,但那距离,却至少总有三四尺的。 B、夜里,我将译文和原文粗粗的对了一遍,知道除几处曲译之外,还有一个故意的误译。 C、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屑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敢,或不愿载这件事。 D、我不是高僧,没有涅槃的自由,却还有生之留恋,我于是就逃走。
  •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永诀  眷恋  信扎  罗曼谛克  仓皇失措 B、戮穿  缁衣  恩赐  苟延残喘  郑重其事 C、通辑  轻率  伤疤  斩钉接铁  情随事迁 D、吮血  欣幸  涅槃  光怪陆离  欲盖弥彰
  • 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
    A、(zī)衣   惴(zhuì)   (qū)译   (chuò)穿 B、(kēnɡ)锵   (tuò)荒   宝(cánɡ)   脚(liào) C、(hán)电   (juàn)恋   (yū)积   (chuǎn)息 D、(zhàn)   (shā)尾   寥(liáo)   (qì)带
  •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记得《说岳全传》里讲过一个高僧,当追捕的差役刚到寺门之前,他就“坐化”了,还留下什么何立从东来,我向西方走的偈子。 B、我问他为什么代你收信的女士是这么一个怪名字(怎么怪法?现在也忘却了),他说她就喜欢起得这么怪,罗曼谛克。 C、谈了一些天,我对于她终于很隔膜,我疑心她有点罗曼谛克,急于事功;我又疑心柔石的近来要做大部的小说,是发源于她的主张的。 D、后来他对于我那“人心惟危”说的怀疑减少了,有时也叹息道,“真会这样么?……”
  •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我国,抗战胜利纪念日虽然很早就有,但一直____在行政规定层面;南京大屠杀纪念活动虽然年年都搞,但差不多基本上属于地方级别。现在这两个重要纪念日终于以国家法律正式确立下来,这些都是对民意的____,承载的是全体国人对历史的集体记忆。中国历史有过恢弘灿烂的华章,更有过百余年山河破碎、血泪斑斑的痛楚。(   ),正是其中最黑暗、最屈辱的一幕。艰苦卓绝的抗战也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____。中华民族付出难以想象的巨大牺牲,获得了二战东方主战场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事业做出了____重大贡献。正视那段历史,以更高规格、更固定的平台对先烈、英雄及死难同胞祭之以礼,表达不可忘却的纪念,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成熟。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滞留  顺应  分水岭  不可磨灭 B、停留  顺应  转折点  不可磨灭 C、滞留  呼应  转折点  不可思议 D、停留  呼应  分水岭  不可思议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南京大屠杀纪念活动虽然年年都搞,但基本上属于地方级别。现在这两个重要纪念日终于以国家法律正式确立下来。 B、南京大屠杀纪念活动虽然年年都搞,但差不多基本上属于地方级别。现在这两个重要纪念日终于上升,到国家法律层面并正式确立下来。 C、南京大屠杀纪念活动虽然年年都搞,但差不多基本上属于地方级别。现在这两个重要纪念日终于以国家法律的形式正式确立下来。 D、南京大屠杀纪念活动虽然年年都搞,但基本上属于地方级别。现在这两个重要纪念日以国家法律的形式正式确立下来。
    (3)、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将中华民族近现代悲剧推向顶点的是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铁蹄 B、制造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的日本帝国主义,将中华民族近现代悲剧推向顶点 C、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铁蹄,将中华民族近现代悲剧推向顶点,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D、日本帝国主义制造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将中华民族近现代悲剧推向顶点

二、文学类阅读

  • 6. 阅读《为了忘却的记念(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为了忘却的记念(节选)

    鲁迅

    我的决不邀投稿者相见,其实也并不完全因为谦虚,其中含着省事的分子也不少。由于历来的经验,我知道青年们,尤其是文学青年们,十之九是感觉很敏,自尊心也很旺盛的,一不小心,极容易得到误解,所以倒是故意回避的时候多。见面尚且怕,更不必说敢有托付了。但那时我在上海,也有一个惟一的不但敢于随便谈笑,而且还敢于托他办点私事的人,那就是送书去给白莽的柔石。

    我和柔石最初的相见,不知道是何时,在那里。他仿佛说过,曾在北京听过我的讲义,那么,当在八九年之前了。我也忘记了在上海怎么来往起来,总之,他那时住在景云里,离我的寓所不过四五家门面,不知怎么一来,就来往起来了。大约最初的一回他就告诉我是姓赵,名平复。但他又曾谈起他家乡的豪绅的气焰之盛,说是有一个绅士,以为他的名字好,要给儿子用,叫他不要用这名字了。所以我疑心他的原名是“平福”,平稳而有福,才正中乡绅的意,对于“复”字却未必有这么热心。他的家乡,是台州的宁海,这只要一看他那台州式的硬气就知道,而且颇有点迂,有时会令我忽而想到方孝孺,觉得好像也有些这模样的。

    他躲在寓里弄文学,也创作,也翻译,我们往来了许多日,说得投合起来了,于是另外约定了几个同意的青年,设立朝花社。目的是在绍介东欧和北欧的文学,输入外国的版画,因为我们都以为应该来扶植一点刚健质朴的文艺。接着就印《朝花旬刊》,印《近代世界短篇小说集》,印《艺苑朝华》,算都在循着这条线,只有其中的一本《蕗谷虹儿画选》,是为了扫荡上海滩上的“艺术家”,即戳穿叶灵凤这纸老虎而印的。

    然而柔石自己没有钱,他借了二百多块钱来做印本。除买纸之外,大部分的稿子和杂务都是归他做,如跑印刷局,制图,校字之类。可是往往不如意,说起来皱着眉头。看他旧作品,都很有悲观的气息,但实际上并不然,他相信人们是好的。我有时谈到人会怎样的骗人,怎样的卖友,怎样的吮血,他就前额亮晶晶的,惊疑地圆睁了近视的眼睛,抗议道,“会这样的么?----不至于此罢?……”

    不过朝花社不久就倒闭了,我也不想说清其中的原因,总之是柔石的理想的头,先碰了一个大钉子,力气固然白化,此外还得去借一百块钱来付纸账。后来他对于我那“人心惟危”说的怀疑减少了,有时也叹息道,“真会这样的么?……”但是,他仍然相信人们是好的。

    他于是一面将自己所应得的朝花社的残书送到明日书店和光华书局去,希望还能够收回几文钱,一面就拼命的译书,准备还借款,这就是卖给商务印书馆的《丹麦短篇小说集》和戈理基作的长篇小说《阿尔泰莫诺夫之事业》。但我想,这些译稿,也许去年已被兵火烧掉了。

    他的迂渐渐的改变起来,终于也敢和女性的同乡或朋友一同去走路了,但那距离,却至少总有三四尺的。这方法很不好,有时我在路上遇见他,只要在相距三四尺前后或左右有一个年青漂亮的女人,我便会疑心就是他的朋友。但他和我一同走路的时候,可就走得近了,简直是扶住我,因为怕我被汽车或电车撞死;我这面也为他近视而又要照顾别人担心,大家都苍皇失措的愁一路,所以倘不是万不得已,我是不大和他一同出去的,我实在看得他吃力,因而自己也吃力。

    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

    他终于决定地改变了,有一回,曾经明白的告诉我,此后应该转换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我说:这怕难罢,譬如使惯了刀的,这回要他要棍,怎么能行呢?他简洁的答道:只要学起来!

    他说的并不是空话,真也在从新学起来了,其时他曾经带了一个朋友来访我,那就是冯铿女士。谈了一些天,我对于她终于很隔膜,我疑心她有点罗曼克,急于事功;我又疑心柔石的近来要做大部的小说,是发源于她的主张的。但我又疑心我自己,也许是柔石的先前的斩钉截铁的回答,正中了我那其实是偷懒的主张的伤疤,所以不自觉地迁怒到她身上去了。---我其实也并不比我所怕见的神经过敏而自尊的文学青年高明。

    她的体质是弱的,也并不美丽

    (1)、按要求完成下面填空。 

    ①“即戳穿叶灵凤这纸老虎而印的”这句中的“纸老虎”,意思是”。

    ②“大家都苍皇失措的愁一路”这句中的“苍皇”,现在写作“”。

    ③“我疑心她有点罗曼谛克,急于事功”这句中的“急于事功”,可用另外的四字词语替代,这个词语是

    (2)、阅读下面课堂学习材料,按要求完成答题。

    教师带领同学们讨论理解柔石这一人物,出示了下面表格内容。

    柔石的“硬”与“迂”

    借钱办朝华社,承担繁重工作

    相信人们是好的,怀疑作者的“人心惟危”说

    朝华社倒闭,拼命译书还债

    和女性朋友同行保持距离

    从新学习,转换作品内容和形式

    学生甲不同意拆分理解柔石的“硬”与“迂”,并谈了如下理解与分析。

    柔石决定转换作品内容和形式,坚信“只要学起来!”就能办到,这确实体现出“硬”劲,但此刻提醒他的是文学大师,“这怕难罢,譬如使惯了刀的,这回要他要棍,怎么能行呢”。鲁迅这样写,是把自己当陪衬,同时也是从丰富的创作经验出发,含蓄指出一个作家“使惯了刀”却要“耍棍”,这样“硬”来,理想的头还是会碰钉子。事实确实如此,柔石更好的作品,是他“转变”前的《二月》《为奴隶的母亲》。可见,柔石从新学习,要转换作品内容和形式这一事,不单单表现了他的“硬”,而是写出了他“硬”中“迂”。

    ①请认真阅读学生甲所谈内容,并从教师出示的表格内容中另选一件事,从学生甲的思考角度来分析柔石的“硬”与“迂”。

    ②学生乙认为文中所写“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这比“硬和迂”更能体现柔石的思想性格。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具体说明。

    (3)、选文的最后部分从写柔石带出冯铿,作者为什么写这部分内容?请结合这部分中的三个“疑心”内容、最后一句话来说明。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卜白

    袁良才

    民国时期的上海,凭一张纸名满天下且赚得盆满钵满的,只有《申报》。《申报》副刊《自由谈》更是牛气冲天,在上面发稿的多是鲁迅、郁达夫、茅盾、叶圣陶等这样的超级大腕。文豪扬眉吐气,编辑、记者先生也神气活现,洋气十足。但凡事都有例外。卜白就是个例外,不,简直是个另类。

    他是《申报》的资深编辑,陈寅恪的高足,国学功底不可作等闲观,却土得掉渣,土得冒烟儿。瘦高个儿,白净无须,常年着一袭青布长衫,足穿黑色方口布鞋,架着一副珐琅圆形近视眼镜,讲一口江南土语。

    在报社,他专司划版、校对,有时副刊缺边少角的,主笔大人就会说一声,卜先生,您给补一点白吧。

    卜白二话不说,展纸挥毫,须臾立就。或杂谈,或轶闻,或小幽默,或诗画配,虽短小得可怜,却鞭辟入里,妙趣横生,无不是锦绣文章。

    不少读者就是冲着卜白的补白文章,才订买《申报》的。其补白文字,政治、经济、文化,天文、地理、历史,无所不包。依其姓名谐音,人送雅号“补白大王”。真是通才、捷才、怪才。

    怪才必有怪癖。他嗜茶。西湖龙井、碧螺春、太平猴魁,他宁愿饿肚子也要设法买来饮。有好事者悄悄做了统计,卜白每天饮茶能饮掉五瓶热水,可见嗜茶之深。但他很少如厕,你说怪也不怪?

    一天,主笔大人对卜白说,卜先生,您也该给自己的人生补补白啦。卜白会意,三十好几的人,竟酡红了脸,期期艾艾道,不急,不急。事业未就,何以为家?主笔不由分说,扯着卜白的青布长衫袖口说,走,我陪您去见一位女士,我太太已候在那里了。

    卜白见到那位神情忧伤的女士,得知她男人是谢晋元的部下,在淞沪战役中为国捐躯了,撇下孤儿寡母,卜白竟爽快地应承了这桩婚事,主笔夫妇大感意外,又惊又喜。

    卜白一段话让女士为之涕泪交流:我虽一介书生,亦当为抗战效绵薄之力。让我为你这个抗日英烈之家补白吧!再说,你的娘家福建安溪有好茶“铁观音”呢!

    卜白没啥业余爱好,除了饮茶,就是看看京戏,尤其迷梅兰芳的戏,一来二去,结识了梅兰芳,成为票友。

    一次,梅兰芳在天蟾舞台演《贵妃醉酒》,观者如堵,一票难求。卜白却接到了梅兰芳专门差人送来的戏票。卜白急急地赶到剧场,戏正待开演,梅兰芳的嗓子突然发不出声音了,在后台急得团团转!

    卜白听闻,急急如风地挤进后台,对梅兰芳说,救场如救火!你在台前演,我在台边唱,合作一曲双簧。梅兰芳将信将疑,台下的观众已作哄叫闹起来,梅兰芳只得上台去。

    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见玉兔又早东升。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

    剧场顿时响起暴风雨般的掌声。

    整场戏下来,梅兰芳的表演与卜白的唱腔念白浑然一体,俱臻妙境,竟无一名观众识破此中玄机。

    事后,梅兰芳特意答谢,卜白又是一句,急人所难,君子不可不为,补白亦大快事也!

    民国三十八年初夏,解放军的隆隆炮声响彻大上海城郊,吴淞口外,汤恩伯率重兵扼守上海。《申报》选派战地记者,大笔杆子们虽西装革履,却顿失绅士风度,不是低头狠劲儿抽烟,就是把咖啡喝得嘴里一半、地上一半。卜白饮了一口铁观音,一抹嘴,石破天惊地说,我去!

    有一天,上海市民突然从《申报》上看到一则快讯: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刘昌义中将率部投诚,为解放军打开进入上海中心城区的大门。

    谁也没想到,这竟是卜白平生最“得意之作”。多年后,卜白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我是中共隐蔽战线的一名战士,策反敌人弃暗投明,是我对军事斗争的一种补白!

    解放后,卜白担任宣传文化部门的高级领导,直至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卜白留下遗嘱:丧事一切从简,请把我安葬在普通百姓的墓地之侧,为逝者留白。

    卜白,姓卜名白,一生补白。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思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开篇极为凝练,不仅点明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而且写出了《申报》的社会影响力及其效益情况,为人物出场营造了一种特殊的环境。 B、卜白擅长写各种体裁的文章,而且内容涉及领域广泛,“无所不包”,作者以此表现卜白文学才能卓越。 C、卜白见那位女士之前不知所措,以事业为先拒绝,得知那位女士的丈夫为国捐躯后,爽快答应与之成婚,表现了卜白的爱国之心。 D、文章写卜白痴迷京剧,并为梅兰芳救场,表明卜白京剧造诣深厚,丰富了人物形象,且令故事带上了传奇色彩。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语言极富特色,既有“须臾”“君子不可不为”等文言词汇,又有“掉渣”“冒烟儿”等口语词汇,文白夹杂,妙趣横生。 B、“低头狠劲儿抽烟”“把咖啡喝得嘴里一半、地上一半”等动作描写,表现了大笔杆子们面对做战地记者这一差事的胆怯与慌乱,“大笔杆子”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文章第二段对卜白外貌的描写采用了白描的手法,与《祝福》中对祥林嫂的肖像描雪“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等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D、本文详写卜白在解放前的故事,而对其解放后的事迹则一笔带过,这样处理使文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3)、人们依其姓名谐音,送卜白雅号“补白大王”,文章也围绕“补白”谋篇布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本文使用了很多历史上的真人真事为素材,例如鲁迅等人投稿《自由谈》、谢晋元所在部队抗日、解放军进军上海等,因此有人认为本文为散文而非小说,你怎么看?请简要分析。

三、课内经典阅读理解

  • 8. 《记念刘和珍君》以讽刺的口吻说“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为了忘却的记念》则说“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这两处的“忘却”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请谈谈你的看法。

四、语言表达

  • 9. 语言综合运用
    (1)、选出填入横线上恰当的词语。

    ①网络上____(暴发/爆发)了大规模的“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的造句热。
    ②数字化时代和以前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我们对这个词特别在意?因为数字化时代与之前的工业时代____(截然不同/天渊之别)。
    ③物业公司这次清理消防通道、排查水电线路消除隐患的做法,是____(曲突徙薪/未雨绸缪)之举,得到了业主们的好评。
    ④虽然这种观点的确有些先见之明,但这种说法与整个《红楼梦》的生动形象和生活细节的逼真描绘作比较,就不免____(黯然失色/相形见绌)了。
    ⑤虽然李师师的做法是出于好意,但客观上有可能导致____(开门揖盗/引狼入室)的后果。
    (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80个字。

    2020年8月19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召开国家公园建设座谈会,提出年底前基本完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任务,将明确国家公园设立规范、设立程序,按照成熟一个设立一个的原则,研究提出第一批正式设立的国家公园建议名单和储备名单。为高质量完成试点工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要求各试点区积极配合做好第三方开展的评估验收工作,全面完成各项试点任务。要加强试点区生态保护,查处各类破坏生态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要完善并落实试点国家公园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功能分区和差别化管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