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州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2-23 类型: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 1. 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
    A、北京人遗址 B、元谋人遗址 C、蓝田人遗址 D、马坝人遗址
  • 2. 1958 年在半坡遗址上修建了半坡博物馆,下列哪些反映半坡人生活状况的模型或实物可以入选其中(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 3. 被后人尊为“人文始祖”的是(   )
    A、炎帝、黄帝 B、 C、蚩尤 D、
  • 4. 以身作则、公而忘私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中国历史上他曾经为治理黄河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后来他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他”指的是(   )
    A、黄帝 B、炎帝 C、 D、
  • 5. “明君兴国,昏君误国。”下列有关夏、商、周君王的叙述,对应正确的是(   )
    A、周文王—牧野之战,灭商建周 B、夏桀—任用贤臣,建立夏朝 C、周幽王—专断暴虐,国人暴动 D、商纣—荒淫无度,暴政亡商
  • 6. 与“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中“诸侯”“列国”产生直接相关的制度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
  • 7. 《史记·周本纪》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此记载表明(   )
    A、周王室实力削弱,诸侯势力崛起 B、西周开始实行分封制 C、诸侯国数量越来越少,国家统一 D、秦统一中国
  • 8. 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多个诸侯国,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到战国初年只有十几个诸侯国,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这表明在争霸与兼并的过程中(    )
    A、经济力量不断增强 B、民族交融逐渐加强 C、社会文化高度繁荣 D、国家逐渐走向统一
  • 9. 许多成语典故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这些成语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

    A、奴隶制开始瓦解 B、封建制度确立 C、生产力飞速发展 D、诸侯兼并争霸
  • 10. 习近平强调加大对行政执法的监督,曾经指出:“健全国家监察组织架构,形成全面覆盖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的国家监察体系。”秦朝时,负责监察事务的是(   )
    A、丞相 B、太尉 C、刺史 D、御史大夫
  • 11. 秦统一中国后,在地方上,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了由中央直接管辖的(   )
    A、禅让制 B、郡县制 C、世袭制 D、封国制
  • 12.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史记记载的是秦朝修筑的(  )

    A、灵渠 B、阿房宫 C、骊山陵墓 D、万里长城
  • 13.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出自《史记》,陈胜的反抗精神跃然纸上。与陈胜有关的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秦朝暴政,民不聊生 B、遇上大雨,戍守误期 C、楚汉之争,战乱频繁 D、国家分裂,经济凋敝
  • 14. 在中国象棋的棋盘中间,有一段空隙,上面写有“楚河”“汉界”字样,这是以棋比喻历史上的“楚汉之争”。这场战争发生在(    )
    A、商纣和周武王之间 B、夏桀和商汤之间 C、秦二世和陈胜之间 D、项羽和刘邦之间
  • 15. 学习历史要学会区分史实和结论。下列属历史史实的是(   )
    A、桂陵之战、长平之战发生在战国时期 B、老子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人,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还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 C、郡县制是秦朝及以后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D、楚汉之争是一场争夺帝位的斗争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2分,第17题8分,第18题9分,第19题6分,共35分。

  •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材料二、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秦朝独特的皇帝制度的建立,对结束以往诸侯纷争的局面进而维护国家的统一,对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机器的运转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秦朝创设的皇帝制度神化了皇权并突显出皇帝至高至尊的地位。君权与神权相结合加强了皇权不可侵犯的神圣性。皇帝独一无二的名号确立后,即宣布在全国只能有一个君主。皇帝拥有支配天下一切土地和人员的权力以及最高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监察权、军事统率权和国家财政大权。

    ——整理自黄栋法《秦朝首创的君主专制制度》

    材料四、见下图

    (1)、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一中的“天下为公”转变为“天下为家”的史实?并指出“天下为公”和“天下为家”传位的依据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分封制下诸侯享有什么权力?在享有权力的同时诸侯还需要履行哪些义务?
    (3)、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对应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述的意思的,请在对应括号内填“错误”;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对应括号内填“不涉及”。

    A诸侯纷争的局面对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机器的运转起着重要作用。(   )

    B皇权的神圣性在君权与神权的结合下得到加强。(   )

    C皇帝制度和郡县制度均首创于秦朝。(   )

    (4)、根据材料概括秦朝皇帝制度的特点。
    (5)、材料四所展示的这套政治制度叫什么?第一个当“皇帝”的是谁?
    (6)、你认为推动各种政治制度不断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17.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凭借着勤劳与智慧,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高超工艺的精品】

    材料一 如图一、图二

    【中华文明的载体】

    材料二 考古学家们发据了数以万计的甲骨片,甲骨上所记的都是占卜语言。凡祭祀、战争、风雨、天象、农业丰收以及病疫等都是通过占卜向上天请命。如图甲骨片中所示文字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巧夺天工的工程】

    材料三 某著名水利工程的相关说明

    部位

    主要作用

    鱼嘴

    将岷江分为内、外二江,外江主要用于排洪,内江主要用于引水灌溉

    飞沙堰

    当内江水量超过宝瓶口上限时,多余水量从飞沙堰自行溢出,排入岷江,起到泄洪减灾作用;排出内江水中挟带的沙石,确保内江通畅

    宝瓶口

    是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内江水流入宝瓶口后,经过不断分闸调节,形成灌溉成都平原的自流灌溉渠系

    【影响深远的思想】

    材料四 他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世间万物都有其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是能够相互转化的。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他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

    (1)、“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上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说出这两件青铜精品铸造的时期并指出图二所示青铜器在青铜器中的地位。
    (2)、如图所示的文字它被称为甲骨文,请说出这种文字的两种造字方法。
    (3)、指出材料三中描述的这项水利工程的名称。这项水利工程是由谁主持修建的?据材料三的相关说明,说说这项水利工程具有什么功能?
    (4)、材料四中的“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5)、通过以上问题,你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什么认识?
  • 18. 春秋战国是一个变革的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工具:探究经济之变】

    材料一:

    【史料:探索政治之变】

    材料二:商鞅变法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提升秦国国力,进而实现秦国称霸,这迎合了秦孝公的“变法图强”的政治意图,获得统治阶层的支持是商鞅变法成功的基础。商鞅变法首先以“徒木立信”来向民众展示诚信,立信于民,取得民众的信任,为变法打下坚实的基础。刑治贵族来表明“君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变法思想,严厉打击了反对势力,为变法清除障碍。调整生产关系是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要求,而商鞅变法顺应了这一要求,使秦国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等大大提升,是秦国称霸的重要一步。

    ——摘编自邹佳辰《解读商鞅变法对当今法治社会的贡献及意义》

    材料三:(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居五年,秦人富强。

    ——摘自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人物:感悟思想洗涤】

    面对战乱和社会巨变,一些人物开出了自己的“济世药方”:

    材料四: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天地之性,人为贵。”教民之法,在于先“富之”,后“教之。”

    ——摘编自孔庆林《孔子民本思想刍议》

    材料五:“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徭役多则民苦”,“徭役少则民安”。

    ——《韩非子》

    (1)、将上述中国古代先民使用的生产工具按照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序。从中,你能提炼出怎样的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二归纳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的积极作用。
    (3)、根据材料四、五,分别概括孔子与韩非子的“治民”主张。并回答两者的思想可以为今天的国家建设提供什么借鉴。
  • 19. 阅读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一

    材料二  春秋时期,许多人以“牛”“耕”作为名字,例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大力士姓牛,名子耕。

    材料三河北石家庄市庄村赵国遗址出土大量农具,其中铁农具占全部农具的65%;在辽宁抚顺莲花堡燕国遗址出土的铁农具占全部农具的85%以上。战国时期,由于冶铁业的发展,农业上更广泛地使用铁农具,大大提高了生产力。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