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2-23 类型: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各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答案。)

  • 1. 1840年,英国政府借口“保护通商”,发动侵华战争。凭借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大门,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下列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C、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D、中国完成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 2.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获得更多赔款 C、让外国使节进驻北京 D、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 3. 近代学者杨人楩指出:“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备受列强侵略,而广东一省……所受苦痛,更为切身;所以秀全一创上帝教,凡两广贫苦无告的农民,就相率奉教,而酿成伟大的革命运动。”这一观点(    )
    A、肯定了太平天国在近代化方面的贡献 B、指出了太平天国运动的改朝换代性质 C、揭示了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重要原因 D、赞扬了洪秀全反侵略的彻底革命精神
  • 4. 某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史实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 5. 下表所示数据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1894年前

    1900年

    外国工厂

    80家

    93家

    资本总额

    2800万元

    15亿美元

    进口总值

    1.4亿多海关两

    2.1亿海关两

    A、签订《辛丑条约》 B、开展洋务运动 C、签订《马关条约》 D、瓜分中国狂潮
  • 6. 有人用“观念转变,黄金万两”来解释戊戌变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下列哪项最符合这种解释(  )

    A、沉重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7. 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曾指出:“然实则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他发出这一言论的历史背景是( )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C、义和团运动英勇抗击侵略者 D、巴黎和会上中国据理力争
  • 8.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说:“当初次之失败也,举国舆论莫不目予(我)辈为乱臣贼子。凡认识者,视(吾人)为毒蛇猛兽,而莫敢与吾人交游。惟庚子(1900年)失败之后,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形势的变化反映出(   )
    A、革命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B、革命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 C、清王朝的统治已不得人心 D、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
  • 9.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钟南山院士称赞武汉“本来就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作为“英雄的城市”,武汉曾爆发了(   )
    A、金田起义 B、安庆起义 C、武昌起义 D、黄花岗起义
  • 10. 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中华民国创建进程时间轴,发生在①处的是(   )

    A、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B、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C、黄花岗起义 D、中国同盟会成立
  • 11. 从1916年到1928年间,“一年三小仗,三年一大仗”。据统计,在民国初年,光是四川内部各派军阀之间的战乱,即达400余次之多。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军阀的割据混战 B、袁世凯复辟帝制 C、清政府腐败无能 D、革命派软弱无力
  • 12. 李大钊在经,《民彝与政治》一文中疾呼:“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材料表明李大钊主张(    )
    A、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B、提倡人性,反对神学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 13. “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材料强调的是五四运动(   )
    A、打开了进步潮流的闸门 B、促进了广大民众的觉醒 C、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D、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 14. “东方欲晓现曙光,南湖红船逐激浪。志合道同辟新天,旗擎马列明方向。“此诗反映的历史事件(   )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C、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统治地位 D、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 15. 下列有关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的史实描述正确的是(   )
    A、1924年5月,黄埔军校正式成立,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B、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标志着北伐战争失败 C、共产党员叶挺率领叶挺独立团在北伐军击溃奉系军阀主力的战斗中屡立战功 D、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地的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给了北伐军极大支持
  • 16. “南昌起义诞新军,喜庆工农始有兵。革命大旗擎在手,终归胜利属人民。”这首诗说明南昌起义(   )
    A、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C、是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D、取得了北伐的重大胜利
  • 17. “这次会议虽然只有二十几个人参加,但却改变了长征乃至中国革命的方向……后来很多人都说,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一个事件。”这次会议(    )
    A、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B、集中地解决了党内的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 C、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D、奠定了反围剿的胜利
  • 18. “关怀之殷情同骨肉,政见之争宛若仇雠。”这是张学良送给蒋介石的挽联。世纪行过,遥想当年,当蒋介石飞赴西安,逼张学良继续攻打红军时,张学良为了民族大义,对蒋介石发动“兵谏”,逼蒋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   )
    A、皖南事变 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卢沟桥事变
  • 19. 如果让你撰文批驳日本篡改教科书,否认南京大屠杀的事实,你可以引用的证据是(   )
    A、日本的官方言论 B、文学作品中的描写 C、大屠杀现场遗迹 D、相关电影中的片段
  • 20. 1938年春天,李宗仁对部下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20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这里的“救国机会”是指(   )
    A、卢沟桥事变 B、淞沪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第三次长沙会战
  • 21. 从这首生动活泼的抗日歌曲中,我们能够体会到(   )

    ……让敌人横冲撞,我们的阵地建在敌人侧后方,敌人战线愈延长,我们的队伍愈扩张……—《游击队之歌》

    A、抗战初期,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B、海外华侨的有力支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保障 C、敌后抗日武装有力地牵制了日军 D、世界其他反法西斯国家配合了中国的抗日战争
  • 22. 学习历史的真正意义在于从历史感悟中得出历史结论,并汲取历史智慧,以便更好地指导我们的现实与未来的生活。通过学习抗日战争历史而得到的历史结论为:抗日战争(   )
    A、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D、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 23. 1945年9月,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创作和发表了漫画《炮弹作花瓶万世乐太平》(民国卅四年九月2日),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A、对战胜日本法西斯的信心 B、和平成为民心所向 C、媒体积极参与反战运动 D、国共签订和平协定
  • 24. 在中国革命史的历史长卷中不难找到一座大山的名字,它呈西北东南走向,绵延千里,直插入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它就是大别山。大山无言,却在1947年见证了(   )
    A、抗日战争开始 B、人民解放军彻底消灭了国民党军主力 C、解放战争打响 D、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 25.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规定取消“老爷“”大人“等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人们在社交场合中,出现鞠躬、握手、鼓掌等新礼节。这些变化体现出当时的(   )
    A、婚姻自主意识 B、崇洋逐新趋向 C、民族风情特征 D、自由平等风尚
  • 26.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列出如下数据:1902年共有近代学堂35787所,1912年增至82272所;学生则从1006743人增至2933387人。促成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清廷救亡图存发展近代教育 B、科举制废除促进近代教育发展 C、辛亥革命胜利推动教育转型 D、近代西方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
  • 27. 从如表展示的时代强音中可以领悟到那个时代的一大特征是( )

    时代强音

    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②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③国家多难,军人应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

    A、屈辱与抗争 B、落后与变革 C、变法与图强 D、内忧与外患
  • 28. 有人说:“洋务运动因战争而兴起,又因战争而宣告失败”。战争分别指(    )

    A、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B、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29. 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19世纪中期的两次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导致国力衰减。”作者认为( )
    A、太平天国运动严重破坏经济发展 B、太平天国运动推翻了清王朝 C、战争使中国成了半殖民地 D、太平天国有利于中国近代化
  • 30. 历史评价指的是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 B、清军将领土宝贵在平壤战役中英勇抗敌,中炮牺牲 C、戊戌变法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D、义和团在兴起过程中,曾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题14分,第32题15分,第33题11分,共40分。)

  • 31. “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立宪之梦】

    材料二 梁启超认为,“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性质的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它要推动民族工工商业的发展

    【共和之路】

    材料三  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思想风暴】

    材料四  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旧思想与国体问题》

    (1)、据材料一指出,李鸿章等人筹办洋务运动的口号是什么?李鸿章认为要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是什么?
    (2)、由材料二可知,甲午战败极大地唤醒了中国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希望通过改革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改革最终失败。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出现了一个“状元实业家”,他的名字是?
    (3)、依照材料三中国同盟会纲领,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材料中创立民国是对应其哪一思想?结合所学回答革命胜利果实被谁篡夺?
    (4)、根据材料四,该事件指的是什么?分析指出该事件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5)、综合上述内容,近代中国在社会与文化生活领域的共同发展趋势是什么?
  • 32.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和仁人志士进行了一系列挽救国家危亡的斗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改变,救国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到了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身上。

    ——曲青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材料二  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自6月5日起的几天内,上海就有六七万工人举行声援学生的罢工。随后,北京、汉口、南京等地工人相继罢工,工人阶级成为斗争的主力。面对工人声援带来的强大压力,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的伟大力量,使一些革命知识分子开始同工人建立联系。这一联系,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三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党纲,写明:(1)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2)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3)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4)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归社会公有。

    ——《中共中央文件选编》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归于失败”的政治运动有哪些?这些政治运动都是由哪个阶级领导的?作者认为它们“归于失败”的理由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的伟大力量。说明这伟大力量所产生的影响。
    (3)、材料三中通过“第一个党纲”的大会是什么?概括该党纲所确定的奋斗目标。
    (4)、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必然性。
  • 33. 近代以来,我国在经济、教育、社会生活等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改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推动了社会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是在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样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从地域上看,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带,广大西部和内陆十分稀少……从部门分布来看,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非常薄弱,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从整体实力来看,资金少、规模小、技术落后、设备陈旧

    ——初二历史上册教材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装传入。到民国初年,西装开始流行起来。孙中山改进西装样式,设计了一种新式服装——中山装。这种服装融合了西式服装和中式服装的特点,受到人们的欢迎……旗袍(本)是满族女子日常服装……民国妇女的旗袍,吸收了西式裁剪方法,对传统旗袍加以改进……旗袍成为当时最时髦的女装。

    ——初二历史上册教材

    材料三  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足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没有不刊登的)……使观者明白易晓……庶几留心时务者与此可以得其概(差不多关心天下事务的人通过看报都可以了解大概状况)……此新闻之作,故大有益于天下也。

    ——《申报》创刊词

    (1)、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近代中国社会近代化的物质基础。请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导致这些特点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2)、从材料二概括中山装和旗袍的共同之处。
    (3)、《申报》是近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先驱。结合材料及生活经验,说说报纸的发行有何作用?
    (4)、综合上述内容,近代中国在社会与文化生活领域的共同发展趋势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