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同步经典题(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试卷更新日期:2024-02-22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认为“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据此可知,隋文帝最大的作为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C、开通了大运河 D、结束分裂实现统一2. 隋初有官员进表,称:“窃见当今郡县, 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魏晋以来频繁的战乱 B、郡县制不适应时代发展 C、户籍人口大范围流动 D、征发劳役导致土地荒芜3. 《百家讲坛》中在介绍隋朝最重要的贡献时曾评价道:“可以毫不夸张地讲,隋文帝也罢,隋朝也罢,一半的功业就在于此。”该贡献是指( )A、结束了长期分裂使中国重归统一 B、确立了选拔人才的察举制度 C、开凿灵渠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D、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4. 《百家讲坛》中在介绍隋胡最重要的贡献时曾评价道:“可以毫不夸张地讲,隋文帝也罢,隋朝也罢,一半的功业就在于此。”该贡献是指( )A、确立了选拔人才的察举制度 B、结束了长期分裂使中国重归统一 C、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D、开凿灵渠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5. 阅读下面的表格,由下表可以推知( )
时间
户数
人口数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
7000000户
约40000000人
隋文帝开皇十七年(597年)
8700000户
44500000人
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
8907546户
46019956人
A、统治清明政绩显赫 B、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C、税收改革收效明显 D、民族同心归附甚众6. 秦朝和隋朝都是短命的王朝,却分别为汉、唐的盛世奠定了基础。秦朝和隋朝共同的历史贡献是( )A、都开创了一番盛世 B、都开通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C、都曾制定有利于统一的制度和措施 D、都修筑过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事7. 自606年开始,中国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公平、最科学的人才选拔和任用制度,并以此影响着教育和整个社会……观察家默德赫斯评论说:“该制度是真正值得赞赏和模仿的。”“该制度”诞生于( )A、唐太宗时期 B、武则天时期 C、隋文帝时期 D、隋炀帝时期8. 下列图示中能够正确反映出隋朝结束分裂割据这一历史进程的是( )A、 B、 C、 D、9. 如图所示为某同学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内容。据此可知,其研究的主题是( )A、南方经济发展原因 B、孝文帝的汉化政策 C、隋统一全国的背景 D、科举制的深远影响10. 有学者认为:安史之乱后唐朝能够延续,这项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它的功用不仅是南粮北调,更是把南北融为一体。材料中的“这项工程”是( )A、都江堰 B、灵渠 C、大运河 D、长城11. 钱穆说道,“按年开科,不断新陈代谢,此一千年来,中国社会上再无固定之特殊阶级出现,此制度之大效”。“此制度”是指:( )A、察举制 B、科举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12. 用昙花来形容隋王朝,一下子就抓住了隋朝的基本特征;这个统一中国不足40年的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隋朝的基本特征是( )A、经济繁荣 B、二世而亡 C、短暂而繁荣 D、节俭盛行13. “(炀帝时)又三驾东征辽泽,皆兴百余万众,馈运者倍之。 举天下之人十分九为盗贼。身丧国灭,实自取之,盖资我唐之速有天下也。”可以说,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仅传二世即亡,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隋朝灭亡的原因是( )A、隋末农民起义 B、隋朝开凿大运河 C、土地兼并严重 D、隋炀帝的残暴统治14. 就加强中央集权而言,科举制度的主要作用体现在( )A、扩大了官吏的来源 B、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 C、把选拔各级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了中央 D、结束了由世袭贵族垄断仕途的局面15. 有人评价隋朝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里的“利”指的是( )A、巩固了隋朝统治 B、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C、加强了北部边防 D、便于隋炀帝南巡16. 通过秦末农民战争和隋末农民战争可以看出,农民起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 ( )A、实现了改朝换代 B、迫使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 C、改变了封建社会阶级力量对比 D、消灭了大批地主官僚17. 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B、出现了“开皇之治”的盛世局面 C、创立了科举制 D、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18. 央视《百家讲坛》蒙曼教授所著图书《蒙曼说隋:隋文帝杨坚》中认为,中国对世界历史影响最大的两位皇帝是秦始皇和隋文帝。这两位封建帝王对中国历史最大的共同影响是( )A、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B、开创了科举制 C、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 D、修建了大运河19. 隋朝末年,各地起义不断,起义军以“罄竹难书”来痛斥隋炀帝的暴行。 下列关于隋炀帝暴行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征发大批劳动力,营建东都洛阳 B、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C、三次远征辽东 D、乘坐龙舟多次巡游20. 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垄断了官吏的选拔权,所谓“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世代为官) ; 庶姓寒人, 无寸进之路。 ”这一局面得到改变开始于( )A、郡县制的实行 B、刺史制度的推行 C、科举制的创立 D、三省六部制的建立二、材料分析题
-
21. 隋炀帝曾经立志比肩秦皇汉武,因此将自己的年号定为“大业”,在登基之后, 他的“大业”便开始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大业之基】
材料一:(隋文帝)躬节俭,平徭赋,仓廪实,法令行,君子咸乐其生,小人各安其业, 强无凌弱,众不暴寡,人物殷阜,朝野欢娱。二十年间,天下无事, 区宇之内晏如也(安然自乐的样子)。
————《隋书》
【大业之举】
材料二:隋炀帝政治的主要目标及内容:一是为适应旧门阀制度衰落的情况,改革官制和选举制度。在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选官制度和自北周以来陆续举“秀才” “明经”的基础上,创设进士科,确立了科举制。 二是安边拓境, 刻意消解南北朝时致乱的外部因素, 为此总共 10 次征巡吐谷浑、 突厥和高丽。此外,还重开丝绸之路,派遣国使四处活动,招徕西域君长来朝,力图使隋朝成为世界性帝国。
————《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大业之终】
材料三:炀帝遂恣荒淫。登基之初,即建洛阳,每月役(征发)丁二百万人。导(疏导)洛至河及淮,又引沁水达河,北通涿郡……丁男不充(成年男子不够), 以妇人兼役, 而死者大半。
——《通典·历代盛衰户口》
【探究感悟】
(1)、根据材料一归纳“天下无事”局面出现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隋炀帝“大业之举”的意义。(3)、材料三中列举了哪些隋炀帝不恤民力的史实?据此分析隋朝由盛而速亡的主要原因。(4)、通过上述史实探究,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