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铜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11月第二次学情调查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2-21 类型: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5分)

  •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歌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木叶” 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②“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可是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这里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

    ③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例如“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吴均《答柳恽》)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要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④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音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⑤“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它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⑥“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金。

    (摘编自林庚《说“木叶”》)

    材料二:

    ①林庚先生的《说“木叶”》开头引用屈原《九歌》的名句,说明“木叶”已成为诗人笔下颇受钟爱的形象。对于为什么会造成这种诗歌语言现象,林先生认为关键在于一个“木”字:“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②林先生认为要说明“木”何以有这个特征,就涉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木”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具有一般“木头”“木料”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使我们更多地想到了树干。林先生还谈到了“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木”所暗示的颜色。“木”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③但笔者认为这样说并不恰当。人们看到“木”首先想到的是一棵树。人们看到“树”首先想到的也是一棵树。由“木”想到“木头”等,是现代人的联想方式,古代诗人写诗时恐怕不是如此,至于由“木”想到门栓等,并由此产生一种“微黄与干燥之感”,也显得同样牵强。

    ④那么,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木’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呢?大量的古诗证明并非如此简单。“木”与秋天并无必然联系。比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描述的“木欣欣以向荣”,就是指春夏季枝叶繁茂的树。.

    ⑤另一方面,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树”就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与‘叶’都带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呢?事实证明不是这样。诗中写秋天的情景,并不乏用“树”的,比如杜甫写深秋景色的诗句“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用的就是“树影”而非“木影”。

    ⑥可见“木”也可以是充满活力,枝繁叶茂的,而“树”也可能是叶落飘零,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的。如刘禹锡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此诗“树”“木”对举,和林先生的说法恰恰相反:行将枯萎的树不用“木”而用“树”,生机勃勃的树不用“树”却用“木”。

    ⑦因此,古人诗句咏及树的形象,或用“木”,或用“树”,而不大可能有林先生所说的那么多差别和讲究,本来并不复杂的道理,我们不必想那么深奥,“木叶”和“树叶”在形象上并没有什么差别。

    ⑧至于古人喜欢用“木叶”或“落木”而不用“树叶”,笔者认为可以这样解释,“木”“落”“叶”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入声字,入声是一个短促的调子,“木叶”或“落木”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种掷地有声的铿锵的韵律美。还有可能是因为“木”字在书面语中用得较多,“树”字在口语中用得多,“木叶”就比“树叶”庄重些。更为重要的是,“木叶”最初出现于屈原作品中,“诗骚”向来被奉为经典,加上“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优美动人,意境浑然,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胡应麟语),“木叶”也便成为一个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了。后人写诗文用“木叶”不仅显得古雅,而且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摘编自李睿《也说“木叶”》)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认为“高树”和“高木”的形象不同,“高树” 饱满,“高木” 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的不同之处。 B、材料一认为诗人能够成就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在 于他们能把概念背后的暗示性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 C、材料二认为人们见到“木”首先想到的是树,由“木”想到“木头”,是现代人的联想,古代诗人写诗时不是如此。 D、材料二认为古人写诗咏树,用“木”或用“树”,没有太多差别和讲究,所以“木叶”和“树叶”在形象上并无差别。
    (2)、根据材料-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在“木”和“树”的对比分析中把论证推向深入,进而引出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 B、材料二是一篇驳论文,文章先立后破,破立结合,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论证结构条理清楚。 C、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引用诗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但是二者的作用却并不相同。 D、两则材料都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这不仅增强了论述的针对性,还能够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观点的一项是( )
    A、“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李白《鹦鹉洲》) B、“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C、“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志南《绝句》) D、“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无名氏《庭中有奇树》)
    (4)、材料二认为古人喜用“木叶、落木”而不用“树叶”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55分)

  • 2. 文言文阅读

    [经]三十年春,王正月。夏,狄侵齐。秋,卫杀其大夫元喧及公子瑕。卫侯郑归于卫。晋人、秦人围郑。介人侵萧。冬,天王使宰周公来聘。公子遂京师。遂如晋。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函陵,秦军汜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逄孙、扬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初郑公子兰出奔晋从于晋侯伐郑请无与围郑许之使待命于东。郑石甲父、侯宣多逆以为大子,以求成于晋,晋人许之。

    (节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日:‘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公子遂京师 沛公起 B、函陵   还霸上 C、乱易整   待大王来 D、君尝为晋君赐矣   臣死不避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初/郑公子兰出奔/晋从于晋侯/伐郑请无/与围郑/许之/使待命于东/ B、初/郑公子兰出奔晋/从于晋侯/伐郑/请无与围郑/许之/使待命于东/ C、初/郑公子兰出奔晋/从于晋侯/伐郑/请无与围/郑许之/使待命于东/ D、初/郑公子兰出奔/晋从/于晋侯伐郑/请无与围/郑许之/使待命于东/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文中指《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春秋末年史官左丘明为解释经书《春秋》而作。 B、侯,指爵位。公侯伯子男是西周时期的五等爵位制度,如“晋侯、秦伯围郑”中的晋侯、秦伯,晋侯爵位高,所以放前面。 C、跽,跪姿的一种。跪时除两膝着地、两股直起外,还直上身,表示敬意或表示警惕或表示被对方震动。文中指被对方震动。 D、参乘,即“骖乘”,古时站在车右陪乘或担任警卫的人。古人乘车以左方为尊,乘车时尊者在左,御者居中,参乘在右。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良找樊哙破解鸿门宴危局,樊哙慷慨赴命,不顾个人安危;佚之狐推荐烛之武解郑国之危难,烛之武暮年出山,不计个人恩怨。 B、烛之武陈词后,秦伯撤走围郑军队,留下将士成守秦国边界,秦晋联盟瓦解;樊哙陈词后,项羽赐座,宴会,上紧张气氛趋向缓和。 C、甲文“传”部分所述内容由“经”中的一句话扩展而来,《左传》长于记述辞令,叙事完整;乙文叙事详备,写人生动,细节传神。 D、甲文通过个性化语言,塑造烛之武机智善辩之形象;乙文写言行描神态,正侧面结合,塑造樊哙直率勇猛、忠心不二、粗中有细之形象。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6)、烛之武、樊哙两人的劝说辞,有什么共同特点?请简要概括。
  • 3. 文言文阅读

    甲文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成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乙文

    牧,字牧之,善属文。第进士 , 复举贤良方正。沈传师表为江西团练府巡官,又为牛僧孺淮南节度府掌书记。擢监察御吏,移疾分司东都,以弟眩病弃官。复为宣州团练判官,拜殿中侍御史内供奉。

    是时,刘从谏守泽路,何进滔据魏博,颇骄蹇不循法度。牧追咎长庆以来朝廷措置术,复失山东,钜封剧镇,所以系天下轻重不得承袭轻授皆国家大事嫌不当位而言实有罪故作《罪言》。

    累迁左补阙、史馆修撰,改膳部员外郎。宰相李德裕素奇其才。会昌中,黠戛斯破回鹘,回鹘种落潰入漠南,牧说德裕不如遵取之,以为:“两汉伐虏,常以秋冬,当匈奴劲弓折胶,重马免乳,与之相校,故败多胜少。今若以仲夏发幽、并突骑及酒泉兵,出其意外,一举无类矣。”德裕善之。

    会刘稹拒命,诏诸镇兵讨之,牧复移书于德裕,以“河阳西北去天井关强百里,用万人为垒,窒其口,深壁勿与战。成德军世与昭义为敌,王元达思一雪以自奋,然不能长驱径捣上党,其必取者在西面。今若以忠式、武宁两军益青州精甲五千、宣润弩手二千,道绛而入,不数月必覆贼巢。昭义之食,尽仰山东,常日节度使率留食邢州,山西兵单少,可乘虑袭取。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俄而泽潞平,略如牧策。历黄、池、睦三州刺史,入为司勋员外郎,常兼史职。改吏部 , 复乞为湖州刺史。逾年,以考功郎中知制诰,迁中书舍人。

    牧刚直有奇节,不为龊龊小谨,敢论列大事,指陈病利尤切至。少与李甘、李中敏、宋邡善,其通古今,善处成败,甘等不及也。牧亦以疏直,时无右援者。从兄惊更历将相,而牧困踬不自振,颇快快不平。卒,年五十。初,牧梦人告曰:“尔应名毕。”复梦书“皎皎白驹”字,或日“过隙也”。俄而炊甑裂,牧曰:“不祥也。”乃自为墓志,悉取所为文章焚之。牧于诗,情致豪迈,人号为“小杜”,以别杜甫云。

    (节选自《新唐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所以系天下轻重/不得承袭/轻授皆国家大事/嫌不当位/而言实有罪/故作《罪言》。. B、所以系天下轻重/不得承袭轻授/皆国家大事/嫌不当位而言/实有罪/故作《罪言》。 C、所以/系天下轻重/不得承袭/轻授皆国家大事/嫌不当位/而言实有罪/故作《罪言》。 D、所以/系天下轻重/不得承袭轻授/皆国家大事/嫌不当位而言/实有罪/故作《罪言》。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士,隋朝始设进士科。元、明、清时,进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B、贤良方正,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方正科,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 C、仲夏,古历法习惯于把夏季分为孟夏、仲夏、季夏,由此可见,仲夏为夏季的中间月份,即午月,一般也指农历五月。 D、吏部,是古代主管官员的官署。“吏”指文职官员。东汉始置吏曹,魏晋以后称吏部。隋唐、五代列为六部之首,长官称为吏部侍郎。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牧专注于治乱,对藩镇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反对藩王世袭,认为朝廷长庆年间以来对藩镇处置不当,不能把重镇交给藩王。 B、杜牧对军事有独到的思考,黠戛斯打败回鶻之后,他认为朝廷要吸取汉军常在秋冬攻击匈奴而败多.胜少的教训,应在仲夏季节乘胜追击。 C、杜牧为人刚直坦率,不拘小节。博古通今,敢于纵论天下大事,善于剖析利弊,在官场上很少有人帮他,因而一生从未被重用。 D、杜牧临死之时,由梦境及甑裂之中感觉大限将至,自撰墓志铭,墓志铭写就,搜罗自己所撰文章,对火焚之,以致他的很多诗文失传于世。
    (4)、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②河阳西北去天井关强百里,用万人为垒,窒其口,深壁勿与战。

    (5)、根据乙文概括杜牧的品性特点。
  • 4. 阅读下面杜甫的两首诗歌,完成下题。

    [甲]泊岳阳城下

    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鯤鹏。

    [乙]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两首诗歌为同一时期的作品。

    (1)、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首联从大处着眼,写江国之大、山城之高,意境壮阔;颔联转写远景,以外界大而冷,衬托舟内窄小孤寒,意境凄寒。 B、甲诗借用典故,作者以《庄子.逍遥游》中能变化欲图南的鲲鹏自比,把情感推向最高潮并与前面的宏伟景色遥相呼应。 C、乙诗描绘洞庭湖分断吴楚吐纳日月,写出极其恢宏的气象,从总体上看,江山的壮阔与诗人胸襟的博大,在诗中互为表里。 D、乙诗“昔”“今”是时间上的对举,呼应了“关山北”与“凭轩”在空间.上的对应,都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引发联想。
    (2)、下列对乙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用“昔闻”为“今上”蓄势,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 B、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 C、首联叙事,颔联描写,颈联抒情,尾联总结。通篇是“登岳阳楼”诗,却不局限于写“岳阳楼”与“洞庭水”。从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国家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时间上抚今追昔,空间上包吴楚、越关山。 D、这首诗意境开阔宏伟,风格雄浑渊深,是杜甫诗中的五律名篇,前人称之为盛唐五律第一。从总体上看,诗人表达的情感,悲伤中有消沉,沉郁中有压抑。
  • 5.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会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

    ②苏洵在《六国论》中告诫统治者不要被强敌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的句子是:“”,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认为自己与司马光议政时常常意见相左,是因为“

    ③《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在评价几位弟子的志向时,感慨的说“ ”可见他对公西华才能的高度肯定。

    ④自问自答,有助于抒发人物的思想情感,引发读者思考。这种形式在古诗文中很常见,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及课内知识检测(20分)

  •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大草原广袤无垠,草长得茂盛,树却很少。这引发了不少人的好奇,为何草原上树这么少?草原一般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年降雨量低于400毫米,无法满足树木对水分的需求。相比之下,草对水分的需求较低,能适应较少的降水量。同时,高纬度和高海拔造成了温度差异,温度越低,越不利于树木生长。草原通常出现在纬度、海拔较高的地方,这些地区树木少,草类植物多。草原上的土壤厚度通常只有20厘米左右,没有明显的淋溶层,而有厚厚的钙积层。大量树木包括不少灌木的根系无法穿过钙积层,吸收不到底层的土壤营养,就不可能长期存活下去。此外,生物因素本身也是造成草原上树少的重要原因。①古往今来,众多耳熟能详的文学作品向我们描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比如“野火烧丕尽,春风吹又生”等诗句。②野草的种子县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县有耐寒、耐旱、耐高温、耐盐碱等特性。③并以土壤种子库的形式保存在土壤中,使得物种得以长期保存和繁衍,最终形成了一个适应复杂气候的草本群体。④草类植物经过点据水分和养分资源的优势,形成了对树木的竞争压力。在这种竞争环境下,树木往往难以生长,易被草类植物所取代。

    对于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中,将成语“耳熟能详”改为“耳濡目染”更符合语境。 B、句子②中,如果将两个“的”都删去,不影响句子的表达。 C、句子③没有主语,要删去“使得”,让“物种”成为主语。 D、句子④中,必须将“经过”改为“通过”,句子才通顺。
  • 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考试打破了我家以往的气氛,全家仿佛都紧张地、全神贯注地进入了一种角色,走路、踮起脚尖,说话、打起手势,房间里安静得像没有人。直到每天中午安然放学回家后,我们三人才不由自主地迎去,欢腾一阵。

    “今天怎么样?题难不难?”

    “有偏题、怪题吗?”

    “检查得仔细吗?看没看错题?”

    安然拿起筷子,敲敲刚摆上饭桌的饭碗说:“女士们,先生们,请不要大声喧哗,按次序提问。”然后把书包往椅子上一摔,就在饭桌前坐了下来。那神色已经告诉我们她考试的结果了。于是我赶紧给她盛饭,爸爸把好菜换到她面前,妈妈也动了感情,早把菜夹到安然碗里了。

    安然端起碗开始大口吃饭,我们却像忘记摆在眼前的饭碗了。当她再也忍不住时,才举着筷子,回答我们刚才的提问: ...我看看表,离交卷还有十五分钟,就开始从头到尾检查卷子。哎呀,不好!漏了一道大题!做完这道大题,起码得用二十分钟。怎么办?我毫不犹豫,连想连答,写得飞快,终于答完了。就在这时,坏啦!”她忽然停住不说了。

    “怎么了?”妈妈先表现出恐慌,嘴一下张成“0”形。

    “看把你吓的!”安然接着说,“怎么也没怎么,铃响了。”

    “作文呢?”妈妈又问。

    “唉,你这问题....不合时宜。作文是活的,我怎么对得出来那句话怎么说:‘世界上没有两滴相同的水。’”安然说。

    “妈妈问的是作文题目。”我赶紧替妈妈解释着,其实未必。

    “是啊,当然是问作文题目。”妈妈历来喜欢顺水推舟。

    “题目是《记你熟悉的一位同学》。”

    “你写的谁?”这次是我问了。

    “我们的班长。”安然说。

    “什么?”我一放筷子,嘴大概也成了“0”形。

    (选自铁凝《没有钮扣的红衬衫》)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成:“走路踮起脚尖,说话打起手势,房间里安静得很。”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2)、下列句子中的“对”与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对”,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两人虽然是初次见面,但越说越投缘,越说越对脾气,俨然无话不说的老朋友。 B、这事他做得确实有点过分,围观群众的质疑和责问,让他无言以对,羞愧难当。 C、他的回答与老师的提问根本对不上号儿,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让他不知所措。 D、看见孩子们自信的笑容,他赶紧拿出相机,对好焦距,留住这美好的成长瞬间。
    (3)、请分别说明文中两处省略号的作用。
    (4)、下列各句中,加点实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宜乎百姓之谓我也/爱:喜爱   可怎生糊涂了盗跖、颜渊/泛指坏人和好人

    藉寇兵而盗粮/赍:送给,付与   不能书而欲搁笔/竟:完成

    B、足以察秋毫之末/明:视力   功到今/施:延续

    司马春衫/这里比喻极度悲伤   汝可以模拟得之/模拟:想象,揣摩

    C、臣之所好者道也,乎技矣/进:进入不为者与不能者之何以异/形:表现

    只见那个人出一两银子/将:拿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比喻地上的雪

    D、比及三年,可使有勇/比及:等到    于我心有戚戚焉/戚戚:悲伤的样子

    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央浼:恳求     此科敛丁口/假:凭借,利用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佑(pì)  缩(cù)   逦(yǐ)   杯( zhuó) B、(xǐ) 朱(tà) 执(niù) 不事( gēng) C、丁(páo)    门(kǎn)  享(xīn)   青素(hāo) D、讪讪(shàn) 烙(páo) 酒(zhuàn) 或一轮(jiàn)
    (6)、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论语》是语录体,言简意赅;《孟子》善取譬设喻,思辨性强;《庄子》常用寓言表达思想,形象生动,富于启发性。 B、《史记》 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其中本纪、世家、列传以人物为中心叙述历史,叙事详备,写人生动,细节传神。 C、阅读知识性读物要把握关键概念和术语,理清文章思路,领会阐释说明、逻辑推理的方法,感受严谨准确的语言风格。 D、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阅读时,我们可以从人物、情节、环境,甚至是语言、结构等方面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四、写作(60 分)

  •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材料一:意识到自己的软弱,却并不去抗争,反而自暴自弃。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软弱,便会一味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

    ——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材料二: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鲁迅《热风》

    以上两则材料富含人生哲理。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的你,对此有何感悟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