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长寿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2-21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

  • 1. (1分)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某校计划开展禁毒宣讲活动。以下能列入宣讲内容的人物是(  )
    A、张骞 B、郑成功 C、林则徐 D、关天培
  • 2. (1分)历史学家朱维铮说:“火烧圆明园是对文明的破坏,纵火者堪称文明恶棍。”文中的“文明恶棍”指的是(  )
    A、英法联军 B、美俄联军 C、英俄联军 D、法美联军
  • 3. (1分)如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中“金田起义浮雕”,领导这场起义的领导人属于(  )

    A、地主阶级 B、农民阶级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 4. (1分)1862年,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成立;1872年;1879年,中国第一条专用电话线开通。这些材料可以佐证洋务运动(  )
    A、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B、传播了革命思想 C、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D、瓦解了封建制度
  • 5. (1分)历史解释是对历史的认识和评判。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874年,日本派军队进攻台湾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清政府下令停战与法国签订条约 D、台湾建省,加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强化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治理
  • 6. (1分)如图漫画《“China”被撕裂》反映了19世纪末我国的阶段特征,对其解读准确的是(  )

    A、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B、清朝统治阶级矛盾尖锐 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日本独霸中国局面的形成
  • 7.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  )
    A、学习日本 B、变法图强 C、废除八股 D、思想解放
  • 8. 日记一定程度上见证了作者本人对历史的记忆。如表是民国元老朱峙三先生的一则日记,据此可知此日(  )

    十三日 礼拜 今日称元旦 晴 风

    今日为西历一千九百十二年一月一号。饭后出城,见寒溪学堂贴有新联,彩旗飘飘是为新历元旦。路人观者叹息,行洋礼矣。

    A、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B、北洋军阀统治被推翻 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D、清朝皇帝宣布退位
  • 9. (1分)吴玉章在回忆录中写道:“辛亥革命以孙中山先生的解职和袁世凯的登台而结束,实际上是失败了。”这里的“失败了”是指辛亥革命(  )
    A、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B、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C、没有促进中国的思想发展 D、造成了政局动荡不安
  • 10. (1分)2023年是癸卯兔年,胡适曾俏皮地说:“北大是由于三只兔子(蔡元培、陈独秀、胡适都属兔)而成名的。”关于这“三只兔子”说法正确的是(  )
    A、蔡元培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 B、陈独秀创办了《青年杂志》 C、陈独秀写了《狂人日记》 D、胡适担任北大校长
  • 11. (1分)某校参观纪念章博物馆的过程中,拍摄了如图所示的一组纪念章,按照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在第一的是(  )

    A、 B、 C、 D、
  • 12. (1分)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如果为鼓舞国民革命军胜利进军谱写一首军歌,最合适的歌词是(  )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C、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D、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 13. (1分)年代尺是记录历史年代所发生大事的记录工具。如图年代尺记录的历史事件共同反映了(  )

    A、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 B、西方列强的不断侵略 C、中国人民的救亡探索 D、自然经济的持续发展
  • 14. (1分)如图反映了一战期间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图中的F1为动力,F2为阻力。属于F1的是(  )

    A、官僚资本的形成 B、帝国主义的支持 C、封建主义的推动 D、辛亥革命后,政府奖励实业
  • 15. (1分)日军占领北平后,70多岁的齐白石闭门谢客、停止卖画,并在《群鼠图》上题句:“群鼠群鼠,又剥我黍”,这体现了艺术老人的(  )
    A、民族气节 B、孤芳自赏 C、浪漫情怀 D、性格孤僻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15分,第17题14分,第18题6分,共35分。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

  •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三大主权遭到了破坏: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破坏,中国的司法主权也遭到破坏。当一个国家已经不能全部独立地拥有领土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时,这个国家的主权完整就遭到了破坏。这就是鸦片战争对中国最大的危害。

    ——摘编自陈卫文《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材料二

      

    布面油画《中华英雄邓世昌》,陈可之创作于2014年

      

    电影《甲午风云》,1962年上映

      

    “丹东一号”沉船上发现的带有致远铭文的瓷盘(2015年“丹东一号”被确认为沉没的致远舰)

    材料三

    材料四 第六款:大清国大皇帝允定,付诸国偿款海关银四百五十兆两,此四百五十兆系照海关银两市价易为金款。

    第七款: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自行防守。

    第十款: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

    第十二款:降旨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按照诸国酌定,改为外务部

    ——摘自某条约原文

    (1)、以下表述是从材料一中得出的,请打“√”;违背了材料一所表述的意思的;是材料一没有涉及的,请打“〇”。

    A.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领土、关税、司法主权均遭到破坏。 

    B.鸦片战争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三大主权遭到破坏”。
    (3)、根据材料二,指出作为研究邓世昌和黄海海战最可信的一则史料,(写序号即可)并说明你选择的理由。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4)、结合所学指出图1和图2与中国近代史上哪些条约有关?请分别说明。同图1相比较,图2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在地域分布上有何变化?
    (5)、材料四所列的条款出自什么条约?根据材料选择其中一个条款仿照示例,进行解释。(示例除外)

    示例:第十二款,改设外务部,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

  • 17. 2023年12月26日是伟人毛泽东130周年诞辰。某班历史研究小组为了缅怀这位伟人开展了一系列探究活动,请你帮助他们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共产党人做了大量社会调查,针对当时红军中的旧部队习气严重问题,他们坚持人民立场,颁布了许多有益于老百姓的法令,毛泽东先后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光辉篇章,运用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占据了上风。

    ——摘编自孙伟《井冈山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联系》

    材料二

     遵义会议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材料三 日本是小国,地小、物少、人少、兵少,中国是大国,于是在强弱对比之外,就还有小国、退步、寡助和大国、进步、多助的对比,认为国际力量必将逐渐增强地援助中国。这种希望不是空的;特别是苏联的存在,应该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总方针。因为只有这种方针才能坚持抗战,坚持持久战……才能争取最后胜利。

    ——摘编自毛泽东《论持久战》

    材料四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根据材料一,归纳井冈山斗争时期,共产党人进行了哪些实践活动?
    (2)、材料二中描写的长征途中的重要事件有哪些?(列举2个)这首诗体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长征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遵义会议召开有什么意义?
    (3)、根据材料三归纳毛泽东认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属于中国的原因。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填“√“,请填“×”。

    A.百万雄狮过大江指的是淮海战役。 

    B.天翻地覆慨而慷主要是指解放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5)、综上所述,伟人毛泽东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 18. 阅读材料,完成任务。

    中国共产党重大会议(部分)

    时间

    事件

    内容

    1921年

    中共一大

    确定党的名称、纲领和中心任务

    1922年

    中共二大

    大会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1923年

    中共三大

    大会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的决议

    1927年

    八七会议

    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1935年

    瓦窑堡会议

    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45年

    中共七大

    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选择材料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事件,自拟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