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八下同步训练:9.1 认识浮力

试卷更新日期:2024-02-20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完全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相同体积的液体,液面相平,将一蜡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静止时如图所示,关于蜡块受到的浮力FF , 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PP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

    A、F>Fp=p B、F=Fp=p C、F<Fp<p D、F>Fp>p
  • 2. 以下情景中没有受到浮力的物体是(  )
    A、 遨游的“天宫一号” B、 上升的热气球 C、 航行的“辽宁号” D、 下潜的“蛟龙”号
  • 3.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情形如图所示,其中所用金属块a和塑料块b的密度不同,但重力均为1.6N。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如果金属块a 浸没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一定为0.3N B、利用丙、丁实验,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C、利用乙、丙实验,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密度的关系 D、利用甲、乙实验,可以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体积的关系

二、填空题

  • 4. 如图所示,杠杆AB的A点挂边长为2dm、密度为ρ1=2kg/dm3的正方体C,B点挂边长为1dm的正方体D,AO:OB=2:5,A、B两点与悬挂物均用轻质连杆(不可伸缩或弯曲)连接,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D静止在空中,C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p=103Pa,若将正方体D浸没在某种液体中(未接触到容器底),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C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增大了1250Pa,则正方体C的质量为 kg,当物体D浸没在该液体中时A点所受竖直向下的拉力为 N,若物体D不浸入液体,要使物体C对地面的压强为零,则应对物体D施加竖直向下 N的力。 

     

  • 5. 某薄壁容器的底面积为100 cm2 , 质量为2 kg,容器高27 cm,容器底部连接一细杆,细杆长为10 cm,细杆上连接着一个有一定体积杯子,杯子的外底面积为60 cm2 , 高度为10 cm,向容器里面倒入一定量的水,杯子对细杆的作用力如图所示,当加入2.4 kg水时,容器加满了;当加入1 kg水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a;当容器对桌面压强为5000 Pa时,加入水的质量为kg;杯子的密度kg/m3(g取10N/kg,保留两位小数)。

  • 6.  为了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同一物体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并记下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物体的密度为 kg/m3(已知ρ=1.2×103kg/m3)

  • 7.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小芳设计的实验步骤如图所示。她按照A、B、C、D的顺序进行测量。小路则认为可以进一步优化实验步骤以减小实验误差。他将A、B、C、D重新排序,你认为小路的测量顺序是;由A、B两步我们可以根据公式求出F的大小,然后再比较F的大小关系。

三、作图题

  • 8. 如图所示是乒乓球在水中上浮过程中的某一位置,作出此时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

  • 9. 为探究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小组同学利用DIS数据采集系统及若干重力G和密度ρ已知的实心物体等器材进行实验。他们将实心物体放入盛水的平底容器中(如图所示),测出物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中。
    表一实验序号123456789
    物体的密度ρ(g/cm32.02.53.0
    物体的重力 G(N)48124812369
    物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F(N)2.04.06.02.44.87.22.04.06.0

    (1)、分析表一中实验序号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当物体的重力相同时,浸没在水中的物体对容器底的压力随物体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2)、分析表一中实验序号1、2、3(或4、5、6,或7、8、9)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
    (3)、小组同学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中的数据有了新发现,他们将经计算得到的部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

    表二

    表二(ρ-ρ):ρ1:23:52:3
    F:G   

    (a)表二中空缺的数据依次为

    (b)按表二中数据反映的规律推理︰若浸没在水中某实心物体的密度ρ=4g/cm3 , 重力G=12N,则物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N。

  • 10.  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过程及数据。

    (1)、图a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N;图b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N
    (2)、比较图abc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
    (3)、图cd中,物体上、下表面压力差 (选填“相等”“图c大”或“图d大”)
    (4)、比较图 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并能计算出浓盐水的密度是 kg/m3 , 若向d中继续加入盐,并搅拌均匀,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10N/kgρ=1.0×103kg/m3) 
    (5)、比较图acd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 无关。
  • 11. 如图所示,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若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的深度的关系,应选用的操作是(填序号).
    (2)、若选用的操作是②④⑥,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的关系.
    (3)、若选用的操作是①⑤⑥,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的关系.
  • 12. 如图所示,张同学和李同学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选择溢水杯、水、弹簧测力计、圆柱体铁块、小桶、细线等器材进行实验,按照A、B、C、D的顺序做了如下的实验:

    (1)、按照上述顺序的实验步骤所测 (选填“浮力”或“排开的水所受重力”)偏小,更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从步骤A到步骤B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 (选填“变小”或“变大”或“不变”);
    (2)、按照合理的顺序进行实验收集测量数据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设A、B、C、D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分别是F1、F2、F3、F4 , 如果关系式 (用字母表达式表示)成立,即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3)、选项图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物块下表面在水中的深度h(物块未接触容器底)关系的图象是 (选填序号)。

  • 13. 达达想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进行浮力及密度相关的实验探究。

     

    (1)、通过对比甲图中ABC可得到浮力与 有关,不添加任何器材,利用图甲中的实验器材 (选填“能”或“不能”)初步验证水中的阿基米德原理;
    (2)、根据实验数据可知物体浸没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为 N , 盐水密度为 kg/m3;若在每次测量前弹簧测力计都指在零刻度线上方同一位置,则计算的盐水密度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如果将盛水的柱形烧杯换成梯形容器,如图乙所示,再将A物体按上述操作进行实验,则物体放入水的过程中物体所受浮力大小F随下降高度h的变化图像是下列选项中的 (选填“A”、“B”或“C)

     

    (4)、达达利用实验得到的结论,通过如图的方法测量了一块鹅卵石的密度:

     

         将空烧杯放入盛有适量水的柱形玻璃容器中,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量出水深h1

         将鹅卵石直接放入水中,如图乙所示,用刻度尺测量出水深h2

         将鹅卵石从水中拿出轻轻放入空烧杯中,如图丙所示,用刻度尺测量出水深h3

         达达根据测量过程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ρ=  (用题目中所给的物理符号及ρ表示);在实验后的分析中发现,步骤鹅卵石放入水中时,溅出了部分的水(不考虑附着在杯壁上的水) , 则测出鹅卵石的密度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14. 实验小组利用水和酒精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装置如图,通过多次实验,得出如下表所示实验数据:(ρ酒精=0.8×103kg/m3

     

    实验序号

    液体种类

    物体重力G/N

    测力计示数F/N

    物体所受浮力F/N

    排开液体体积V/cm3

    (b)____

    4

    3

    (a)____

    100

     

    2.5

    1.5

    150

     

    2

    2

    200

     

    酒精

    4

    3.2

    0.8

    100

     

    酒精

    2.8

    1.2

    150

     

    酒精

    2.4

    1.6

    200

     
    (1)、表格(a)处物体所受浮力为N.
    (2)、比较三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同种液体,物体排开液体体积越大,所受浮力越大.分析比较①、④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排开液体体积相同时,液体 , 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3)、表格(b)处的内容为 , 比较每次实验它和物体所受的浮力,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4)、小组进一步思考:10N的水能否产生12N的浮力?请在横线上说明能否,并写出判断理由.
  • 15.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实验中,某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由实验可得物体A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N.
    (2)、通过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它排开液体的重力.
    (3)、以下情况会影响结论的是____(填字母).
    A、图甲中水面未到达溢水杯的溢水口 B、图乙中物体未全部浸没在水中 C、图丁中有少量水
    (4)、若乙步骤中的溢水杯放在电子秤上,如图戊,在物体A浸没后再下沉的过程中(未接触容器底),电子秤的读数将 .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16. 苏红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圆柱体、两个相同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圆柱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如图所示是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1)、分析图A、B、C、D、E说明浮力大小跟 有关;
    (2)、分析图  , 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此处用到的主要实验方法是 
    (3)、图C此时圆柱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 N;图F圆柱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为 N;
    (4)、某同学不小心把圆柱体浸没并且碰到了装水的烧杯底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则此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为 N;
    (5)、结合苏红的实验,邓亮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选择弹簧测力计、烧杯、水和细线测量一块石头的密度,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已知水的密度ρ):

    a、先将石头用细线系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头的重力,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G1

    b、再将弹簧测力计下吊着的石头浸没在水中,读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G2

    则石头的密度的表达式ρ石头(用所测量物理量的符号G1 , G2 , ρ表示)。

五、计算题

  • 17. 图甲是使用汽车打捞水下重物的示意图。汽车通过定滑轮牵引水下一个圆柱形重物,在整个打捞过程中,汽车以恒定的速度v=0.2m/s向右运动。图乙是此过程中汽车拉动重物的功率P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设t=0时汽车开始提升重物,忽略水的阻力和滑轮的摩擦,g取10N/kg。求:

    (1)、圆柱形重物的质量。
    (2)、圆柱形重物的密度。
    (3)、打捞前,圆柱形重物上表面所受水的压力。
  • 18. 一个实心正方体,体积为1.2×1033 , 重10牛。用细绳吊着浸人盛水的容器中,有13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容器中水面高度为30厘米(如图)。求:

    (1)、物体受到的浮力;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绳子的拉力;
    (4)、剪断绳子后,物体最终是沉在水底、悬浮在水中还是漂浮在水面?(g=10N/kg)

六、科普阅读题

  • 19. 阅读《从福船到深潜器》回答问题。

    从福船到深潜器

    早在中国古代就有嫦娥奔月、神龙入海等神话传说,人们想去地球以外的星空看一看、大海深处游一游。我们的祖先发现,木头和树叶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于是把砍下来的树干,用石斧和火,将一面削平、挖空,造成了第一只独木舟。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在努力寻求着变革水上交通工具的办法。如图甲所示,福船的出现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写下了璀璨的一页。与指南针对航海贡献相媲美的“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是中国对世界航海发展史产生深远影响的另一项伟大发明。2010年11月15日,《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所谓“水密隔舱”,就是用厚实的隔舱板把船舱层层隔断,分隔成互不透水的一个个舱区。在航行过程中,如果有个别舱意外破损,海水进不到其他舱中。从船整体看,仍然保持有足够的浮力,不至沉没。

    18世纪中叶,人们改用蒸汽机为动力。随着科技的发展,半个多世纪以后,美国制造了“鹦鹉螺号”核潜艇。改用核燃料为动力,可以随心所欲地在水下长期潜航,被称为“真正的潜水艇”。就这样,在阿基米德定理的指引下,经过100多年的努力,潜水艇终于成为一种现代化的水下攻击利器。

    除了自由地在海中浮沉,人们对深海和深海丰富的资源充满好奇。“蛟龙号”载人深潜器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它设计的最大下潜深度为10500米级,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深潜器,如图乙所示。艇体由双层船壳构成,外层与海水接触,外壳选择了钛合金作主材。深潜器在上浮和下潜时,其体积是一定的。“蛟龙号”由载人舱、生命支持系统、取样系统、导航通信系统等六部分组成,其中艇体在深海中的上浮要靠压载铁来实现。所谓压载铁,顾名思义,就是给“蛟龙号”增加重量的铁块。压载铁分为两种,一种为整体铸造的,质量为123kg;另一种为砝码形式,可以依靠调整砝码数量来确定质量。

    如今我国自行研制的“嫦娥四号”实现了世界首次成功软着陆于月球背面,而“蛟龙号”可作业型载人深潜器也成功下潜到海下7062米的深度,真正实现了伟人诗句里“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伟大梦想。

    请根据上述材料和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①福船采用了制造技艺,大大提高了船舶的整体抗沉性。
    (2)、潜水艇,在下潜过程中,水对潜水艇底部的压强(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悬停时,潜水艇受到的重力与它所受的浮力是一对力。
    (3)、“蛟龙号”每次下潜携带质量很大的压载铁,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多选)。
    A、有利于深潜器下沉,丢弃后可实现迅速上浮 B、深海处液体压强很大,艇内水不易排出 C、悬停时较平稳,不易受深海暗流的影响 D、便于在深海作业时灵活移动

七、综合题

  • 20. 阅读短文 , 回答问题 。

    模拟微重力环境的装置——中性浮力水槽


    为了在地面模拟航天员在太空受到的失重环境,我国建设了特殊的“潜水池”——中性浮力水槽(图甲)。在训练时 ,航天员需下沉至水下9米左右的深度,为获得与太空中相似的失重环境与失重感,需要在下水前通过增减配重的方法使自身的重力与浮力 基本相等 。
    为了充分模拟出舱任务,在水槽中需要穿着水下训练服(图乙),它也是密闭设备,结构与舱外航天服基本一致,整体柔软,内部充有气体,重达130kg。 为了协助身着厚重水下训练服的航天员安全下水,水槽边配备有可伸缩的长臂吊车。
    为了进行训练,水下训练服与地面设备之间配备了一条脐带,可用于输送新鲜空气、提供用于调节体温的冷却水等,脐带中还有电缆,用于岸上指挥员与水下航天员之间的语音交互,因为水具有导电性, 为了航天员的安全,相关设备的功率比较小。完成 训练后,潮湿的训练服在储存前需要干燥处理,防止霉变及锈蚀。

    请回答以下问题:(已知ρ=1×103kg/m3 , g=10N/kg)

    (1)、为了水中航天员的人身安全,与水下训练服连接的设备电压为 V;
    (2)、长臂吊车将航天员匀速向下送入水槽的过程中,航天员的动能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3)、航天员在训练时,受到水的压强约为 Pa;
    (4)、某航天员质量为70kg,身着训练服在水槽中进行模拟训练时(训练服与配重的总体积约为0.22m3),其所受浮力大小为 N,其配重的质量为 kg;
    (5)、航天员如果移到稍高的位置继续练习时,应给训练服 (选填“充气”或“排气”),使它的浮力 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6)、潮湿的训练服进行干燥处理时,水发生的物态变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