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2-20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 前的字母填入下表中,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1. 中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柳州人2. 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的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蓝田人遗址 D、和县人遗址3. 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出现的华夏族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其首领就是被后人尊奉为“人文始祖”的传说人物是( )A、黄帝和炎帝 B、尧、舜、禹 C、黄帝和蚩尤 D、炎帝和蚩尤4. 《史记•夏本纪》中记载:“当帝尧之时,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优……乃 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人。”材料记录的这位“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历史 人物是( )A、蚩尤 B、炎帝 C、黄帝 D、大禹5. 夏朝和商朝最终灭亡的共同原因,都是最后一位国王是暴君,这两位暴君是( )A、禹和纣 B、纣和桀 C、桀和周幽王 D、桀和纣6. 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 )A、金文 B、小篆 C、甲骨文 D、隶书7. 春秋时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是( )A、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B、农业技术的进步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农业产量的提高8. “与长城南北相呼应,同为世界之奇观”,它被称为“秦的三大水利工程之一”,它的兴修,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这一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白渠9. 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思想非常活跃。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主张( )A、“有教无类” B、“兼爱”“非攻” C、“以法治国”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0.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建立者是( )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武帝 D、晋武帝11.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上述内容阐述了秦统一的( )A、原因 B、过程 C、特点 D、意义12.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与智慧的结晶。秦长城从西到东的起止点分别是( )A、临洮、南海 B、东海、临洮 C、临洮、辽东 D、陇西、东海13. 象棋中的楚河汉界与下列哪个历史事件有关( )A、分封诸侯 B、张楚政权 C、“推恩令”的推行 D、楚汉之争14. 公元前209年,大泽乡起义爆发,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的领导人是( )A、项羽、刘邦 B、项羽、吴广 C、陈胜、张角 D、陈胜、吴广15. 西汉初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被称为( )A、盘庚迁殷 B、百家争鸣 C、文景之治 D、三国鼎立16. 卫青和霍去病都曾经立下赫赫战功。他们死后,都陪葬在汉武帝茂陵附近,得享殊荣。他们的“赫赫战功”是( )A、平定七国之乱 B、镇压农民起义 C、率军击败匈奴 D、打压地方豪强17.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历史史实和历史观点。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200年曹操在官渡击败袁绍 B、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 C、东汉宦官专权造成社会动荡 D、北魏孝文帝即位后迁都洛阳18. 下图物品(技术)交流主要得益于( )
A、海外贸易的发展 B、丝绸之路的开通 C、民族交融的加强 D、江南地区的开发19. 公元前60年,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标志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班超经营西域 C、西域都护设立 D、甘英出使大秦20. 战国后期,秦国在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这一水利工程的修建者是( )A、管仲 B、李冰 C、伊尹 D、商鞅21.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赤壁之战 C、官渡之战 D、淝水之战22. 西晋惠帝时期,王室内部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 )A、七国之乱 B、八王之乱 C、楚汉之争 D、淝水之战23. 三国鼎立时期吴国的都城建业和南朝四个朝代的都城建康,都是今天的( )A、四川成都 B、陕西咸阳 C、浙江杭州 D、江苏南京24. 成语故事是历史的积淀。以下成语的来历与如图战役有关的是( )
A、投鞭断流 B、退避三舍 C、围魏救赵 D、纸上谈兵25. 王羲之书法冠绝古今,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其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作品是( )A、《兰亭集序》 B、《玄秘塔碑》 C、《多宝塔碑》 D、《颜氏家庙碑》二、材料题(50分)
-
26. 观察下列两幅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图二分别是哪一原始居民的房屋?这种房屋的名称分别是什么?他们分别生活在哪一流域?他们种植的农作物分别又是什么?(2)、图一、二所代表的文化大致处于同一时期,造成这两种房屋构造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7. 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秦第一)
材料二 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他被诬陷“谋反”, 惨遭“车裂”而死。他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材料三 孝文帝宣布以汉语为“正音”,称鲜卑语为“北语”,要求朝臣“断北语, 一从正音”。还下令鲜卑族一律改穿汉装。孝文帝选择中原大姓女子作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聘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鲜卑、汉族互为姻亲。
——摘自《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次著名的变法?当时在位的国君是谁?(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次变法的积极影响?(3)、材料三反映出北魏孝文帝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意义。28. 制度文明是人类发展水平和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大道之行也》
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
材料三 封建亲戚,以屏藩周。——《左传》
材料四

材料五 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有的还企图谋反……朝廷对地方控制很弱,许多士人四处游说,依附诸侯王,对抗朝廷……那时候,私人铸币还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也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社会上出现许多富商大贾,控制了国家的经济 命脉……汉武帝即位后,针对以上问题采取了一系列解决措施。
——摘自部编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1)、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反映出在王位继承上实行的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2)、材料三反映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该制度的作用是什么?(3)、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概括汉武帝在政治、思想、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解决措施?(4)、材料四反映的是秦朝在实现统一后在全国实行的哪一政治制度?在地方 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图中①处所掌管的具体事务是什么?29.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成就辉煽,对人类进步作出了伟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的传统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两汉时期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含所和治疗的手段更加先进,并建立起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摘自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
材料三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上承两汉、.下启隋唐,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不仅是对秦汉科技的继承和创新,还为隋唐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摘自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1)、材料一中两个青铜器体现了哪个朝代高度发达的文明?(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知道在春秋战国之际,哪位名医总结出望、闻、问、 切四诊法吗?东汉时期的哪位名医开创了中医临床理论体系?(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被定位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指由谁撰写的哪一部著作?(4)、请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取得和哪些因索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