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调研历史试卷(一)
试卷更新日期:2024-02-04 类型: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72.0分)
-
1. 考古研究,大约在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期,中国处于“万邦”时代。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其典型代表是如图中的( )
A、①河姆渡文化遗址 B、②陶寺遗址 C、③殷墟遗址 D、④大汶口文化遗址2. 四川三星堆和武汉盘龙城均为功能较完善且分区明确的大型商代遗址。三星堆的尊和盘龙城罍器型相似,三星堆的玉戈形制很接近盘龙城墓葬同类器,两地都重视玉器使用,均出土了“神秘”面具。这可以用于说明( )A、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格局 B、早期国家的初始形态的形成 C、等级森严的商代社会秩序 D、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起源地3. 西周时期,青铜铭文中多次提及耒、耜等生产工具;雅颂之乐常涉及“稼、雨、稷”等字;礼制中也频繁出现“稻人、草人、仓人、廪人”等职官。这反映出( )A、农耕生活浸润礼乐文明 B、文艺创作植根于劳动实践 C、社会转型推动农业发展 D、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形成4. 西周时,各级领主的都城规模以国都为标准,呈递减趋势。天子“戎马四万匹,兵车万乘”,诸侯“戎马四千匹,兵车千乘”,卿大夫“戎马四百匹,兵车百乘”。据此可知,当时( )A、内外服制度完善了国家管理 B、贵族等级秩序得以强化 C、分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周天子拥有绝对的权力5. 如表关于不同人物对商鞅及其变法的评价,反映出( )班固(汉)
孝公用商君,制辕田,开阡陌,东雄诸侯
赵蕤(唐)
贵尚谲诈,务行苛刻。废礼义之教,任刑名之数,不师古,始败俗伤化
毛泽东
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的伟大政治家,是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
A、历史尺度和道德尺度的评价必定矛盾 B、历史研究与大众历史认识相互脱节 C、阶级立场、时代背景等影响评价结果 D、历史事实的记录与解读具有偶然性6. 战国时期,李悝变法规定“食有劳而禄有功”;吴起变法规定已传至三代以上贵族封君的子孙者收回爵禄;商鞅变法规定贵族中凡未立军功者不得入贵族籍。这些规定( )A、反映了奴隶主贵族的政治需求 B、适应了阶级关系变动的时代需要 C、推动了官僚政治逐渐走向瓦解 D、反映了贵族对于变法运动的支持7. 以下诸子百家的观点中,与孔子观点同属一派的是( )A、兼爱、非攻 B、相生相胜,五行生克 C、隆礼重法 D、知己知彼,百战不殆8. 据学者史海念考证,秦直道南起今陕西云阳甘泉宫,至今甘肃定边一带,再经鄂尔多斯高原,转趋东北,越黄河,至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附近)。由此可推知,秦直道( )A、丰富了对民众的管理手段 B、加强了北方地区的边防 C、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D、打通西域与中原的交通9. 秦汉时期取名呈现出新取向,以武字、勇字命名的有蒙武、苏武等;以霸字、雄字命名的有王霸、杨雄等;以胜字、广字命名的有陈胜、李广等;以兴字、奋字命名的有阴兴、张奋等;以开疆拓土、保家卫国的含义命名的有赵广汉、张安世等。这一现象体现了当时( )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演变 B、主流思想文化内涵发展变化 C、尚武和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 D、选官制度影响社会阶层流动10. 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史记•陈涉世家》认为是严苛的秦法,“失期,法皆斩”,并广为流传;1975年,湖北省云梦县出土秦简,按照竹简中《秦律•徭律》规定,陈胜、吴广因为大雨而延期,根本不会斩首。这表明( )A、私人修史的主观性太强可信度低 B、考古资料比文献资料更加真实可靠 C、多重史料互证可以丰富历史认知 D、最新的考古发现更接近历史的真相11. 如图中,图一到图二地方行政层级的变化反映出汉代( )A、皇帝权力扩大 B、疆域日趋拓展 C、军阀割据消除 D、中央集权强化12. 汉武帝派遣卫青、霍去病三击匈奴,命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并设置河西四郡。公元前60年,在今新疆境内设置西域都护府。汉朝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也进行更有效管理。这些举措( )A、体现因俗而治的特点 B、体现平等的民族政策 C、巩固大一统国家发展 D、表明君主专制的强化13. 汉代,太学生每年进行一次选拔性考试,根据成绩将学生分为甲、乙等。甲等可以在宫廷充任皇帝侍卫,乙等回归本乡作吏。也有的学生回乡收徒为师,极个别的学生从事其他职业。这说明汉代太学( )A、促进郡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B、培养政府官吏和宫廷侍卫 C、推动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播 D、确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14. 如图为西汉不同时期丞相出身的统计图。其变化反映出( )A、“尊崇儒术”影响政治 B、“焚书坑儒”文化凋零 C、“百家争鸣”思想活跃 D、“三教归儒”重塑正统15. 从如表吕思勉《秦汉史》部分目录中可以剖析,两汉的主要社会问题是( )第六章
第七章
汉末事迹
新室始末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五节元帝宽驰
成帝荒淫
衰帝纵恣
新莽败亡第十章后汉衰乱
第十一章后汉乱亡
第一节
第三节
第五节
第二节后汉外戚
宦官之祸 党锢之祸灵帝荒淫
董卓之乱A、士族专权与外戚干政 B、土地兼并与藩镇割据 C、皇帝昏庸与宦官乱政 D、党锢之祸与边疆危机16. 如图①②③阶段中发生的历史事件是( )A、焚书坑儒、光武中兴、全国统一 B、五胡内迁、黄巾起义、文景之治 C、五胡内迁、孝文帝改革、全国统一 D、党锢之祸、开元盛世、安史之乱17. 据长沙走马楼出土的吴简统计,孙吴时期临湘县乡吏总数的26%、县吏的40%,县卒的33%都出身于“潘”“蒸”“邓”“黄”“谢”五大家族,这反映当时( )A、士族影响地方官的选用 B、南渡高门士族执掌朝政 C、江南经济有进一步发展 D、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成熟18. 如图为今呼和浩特地区出土的东汉墓壁画(局部)。由此推知,当时( )
A、匈奴人率先借鉴和使用铁犁牛耕技术 B、边疆已与内地农业生产实现一体化 C、天可汗设立河西四郡加快了边疆开发 D、中原农耕技术逐渐在北疆地区传播19. 如图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情况,由此可见,科举制度( )A、完善了乡举里选的选拔程序 B、逐渐打开了社会流动的通道 C、进一步强化了士族贵族特权 D、使得中央决策体系日臻完备20. 如图为唐朝对外交通路线示意图。以“大历史观”对这一示意图所做的理性阐释,正确的是( )A、中央集权加强 B、中外交流活跃 C、民族交融出现 D、经济重心南移21. 780年“炎建议做两税法,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这一调整( )A、规定了农民负担的上限和下限 B、延续了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 C、需依托国家对农民的土地分配 D、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22. 如图为唐后期的石家庄毗卢寺壁画,共绘有罗汉、菩萨、高僧、城隍土地、往古道人、帝王忠臣、贤妇烈女等五百多身图像。毗卢寺壁画体现了当时( )
A、儒佛道三教并行 B、儒学失去正统地位 C、对外文化交流频繁 D、藩镇割据愈演愈烈23. 如表所示的唐诗反映了唐朝时期的民族关系,这表明唐朝( )诗人
作品
诗句
王维
《出塞作》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陈陶
《陇西行四首》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元稹
《估客乐》
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
贾岛
《送于中丞使回纥册立》
君立天骄发使车,册文字字著金书。
A、推行华夷一家民族政策 B、突显经济交流的重要性 C、处理民族关系方式多元 D、强化对周边民族的控制24. 小明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科举制”“曲辕犁”“安西都护府”“诗仙画圣”整合在一个学习单元的笔记中,他学习的单元主题应是( )A、民族交融与社会变革 B、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更迭 C、制度创新与文化繁荣 D、繁荣与开放的封建盛世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8.0分)
-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先秦诸子,关于政治社会方面的意见,是各有所本的。儒家,是综合自上古至西周的政治经验所发生的思想。法家,是基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形势所发生的思想。先秦诸子所想解决的,都是人事问题,而人事问题,则以改良社会的组织为其基本。
——摘编自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孔子为了宣传自己的学术理想,寄希望于周游列国,却以失败告终;孟子时代,则是“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秦始皇更是实行了“焚书坑儒”的决策。虽然,汉初儒学偶有机会露面,但很快就被道、法强势逼退,至汉武帝时,这一局面才逐渐被打破。公元前134年,董仲舒在武帝举贤良对策中崭露头角,并提出“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的主张,获得汉武帝的采纳,“五经”成为法定的经典。
——摘编自钱耕森《董仲舒:儒学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材料三:
悬空寺三教殿,位于山西大同,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殿阁内雕塑中间为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左边为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右边为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
材料四:韩愈痛感于儒学的衰弱,著《原道》一文。一方面竭力排佛,另一方面又在自己的学说中糅进了不少佛学的成果。
—— ト宪群总撰稿《中国通史•隋唐五代两宋》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先秦诸子思想的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家和法家为解决“人事问题”提出的主张(2)、 根据材料二,概括先秦至汉代儒学地位的变化,并简析这种变化的影响。(3)、 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至唐代思想文化发展的特点。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两汉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时期。西汉前期民族关系则主要是采取和抚四夷特别是与强大的匈奴实行“和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边境的安宁。到了汉武帝时期,随着西汉国力的增强,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强有力措施。
——汪高鑫《两汉正史民族史撰述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材料二:北魏中央官学是鲜卑贵族接受正规汉文化教育的主要渠道。北魏建立伊始,就将鲜卑贵胄系统接受汉文化教育视为治国、固国之根本。孝文帝太和中,“诏立国子太学”,招收父祖官高爵显的贵族子弟入国子太学读书。中央官学以经学儒术为主要学习内容,北魏最杰出的儒学大家刘芳“特精经义,博闻强记,兼览《苍》《雅》,尤长音训,辨析无疑”,孝文帝敬重非常,诏为中书博士,为皇太子讲授经文。
——摘编自韩雪松《北魏时期鲜卑贵族的汉语教育与学习研究》
材料三:唐朝确立了羁縻府州制度,以各边疆民族部落的分布范围作为羁縻府、州行政区划的基础,由都护府直接管理,再统于唐王朝中央政府。为了维护辽阔边疆地区的安定,唐王朝还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唐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对边疆民族总体上讲是以怀柔、招抚为主,采取和亲和册封政策,以改善或加强与边疆民族的关系。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对匈奴政策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2)、 根据材料二,归纳北魏利用中央官学体系对鲜卑贵族开展汉文化教育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实施这些措施的影响。(3)、 根据材料三,说明唐朝边疆治理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