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2-01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2023年环境日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燃放烟花爆竹 B、大力砍伐树木 C、坚持绿色出行 D、就地焚烧垃圾2. 做化学实验要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若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将仪器如图所示放置,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
3. 养鱼需要在鱼缸中放置气泵不断通入空气,主要是为了增加水中哪种气体的含量A、氮气 B、氧气 C、氢气 D、二氧化碳4.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班级劳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擦拭玻璃 B、打扫地板 C、教室消毒 D、花草浇水5. 为了践行“美丽中国”的理念,开发和使用新能源势在必行。下列能源属于新能源的是A、煤 B、石油 C、太阳能 D、天然气6. “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一瓶氧气”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其中操作有错误的是A、气密性检查
B、加入药品
C、收集气体
D、验满
7. 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H2O B、O2 C、H D、Cu8. 中国古籍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其中“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炭黑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熔点高 B、难溶于水 C、黑色固体 D、可燃性9. 发展“低碳经济”,提倡“低碳生活”,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低碳”中的“碳”与下列名词中“碳”含义相同的是A、碳单质 B、碳酸钙 C、碳中和 D、碳酸10. 日本排放核污染水引发全球关注。核污染水中含多种放射性元素,其中有一种相对原子质量为131的碘危害较大,已知碘的原子序数为53,则该种碘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184 B、131 C、78 D、5311. 秋天的校园,桂花香扑鼻而来,从微观视角分析,是因为分子A、之间有间隔 B、在不停运动 C、质量很小 D、体积变大12. 下列成语的原意与燃烧不相关的是A、刻舟求剑 B、火上浇油 C、钻木取火 D、煽风点火13. 下列物质用途,只与对应物质的物理性质相关的是A、用氮气制炸药 B、用石墨作电极 C、用镁制照明弹 D、用酒精作燃料14. 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汽车加油时,可拨打电话 B、电器着火时,先关闭电源 C、点燃氢气前,先检验纯度 D、进入菜窖前,先进行通风15. 制造5G芯片的氮化镓材料可由氯化镓(GaCl3)制取,氯化镓中镓元素的化合价为A、0 B、+1 C、+2 D、+316. 下列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不可行的是A、用紫色石蕊溶液 B、用燃着的木条 C、用澄清石灰水 D、闻气味17. 如图所示向放有两支点燃的蜡烛的烧杯中倾倒CO2的实验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燃烧需要氧气 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C、二氧化碳可与蜡烛发生反应 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18. 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下图实验中对水的作用解释错误的是
A、实验I中玻璃端蘸水:起润滑作用 B、实验Ⅱ中烧杯中水:只为了提供热量 C、实验Ⅲ中集气瓶中水:防止集气瓶炸裂 D、实验Ⅳ中通过测量倒吸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可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9. 密闭容器中,硫与氧气的反应方程式为 ,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有3.2g硫参加反应,气体总质量增加3.2g B、随着反应进行,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不断变大 C、反应前后,容器中气体中所含的氧原子数增多 D、反应前后,容器中气体分子总数目减小20. 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在受热过程中,各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是氯酸钾 B、c是氯化钾 C、t2时,反应进行完全 D、t1~t2时段,固体中钾元素质量保持不变二、填空题
-
21. 用化学用语填空。(1)、铁元素;(2)、5个氯原子;(3)、钠离子;(4)、氧化镁;(5)、氮气分子。22. 请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1)、加碘食盐、加铁酱油中的“碘”“铁”指的是(填“原子”“离子”“元素”或“单质”)。(2)、古代典籍记载:“银针验毒”,涉及到反应: , 生成物X的化学式是。(3)、冬天烤火取暖时,一定要防止“煤气中毒”,使人中毒的气体是;在煤炉旁放一盆水(填“能”或“不能”)避免煤气中毒,理由是。23. 燃烧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1)、锅里的油着火时,盖上锅盖可以灭火的原理是。(2)、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烟头引起。从燃烧条件分析,烟头在火灾中的“罪状”是。(3)、2023年9月,在杭州举办的第十九届亚运会,所使用的火炬“薪火”,其燃料采用生物质燃气。生物质燃气是利用农作物秸秆、禽畜粪便等原料转化成的可燃性能源,其属于(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甲烷是生物质燃气的成分之一,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24. 建立元素观、微粒观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你能从中直接获取的一条相关信息是。(2)、我国科学工作者在淀粉人工合成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一步关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①催化剂在该反应前后质量和不变。
②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是;该反应(填“属于”或“不属于”)分解反应。
③由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微粒是(填“分子”或“原子”)。
25. “氧循环”“碳循环”和“水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空气的主要成分中没有参与图中循环的气体是。(2)、从物质变化角度看,三种循环中与另外两种有本质区别的是循环。(3)、反应⑦二氧化碳被海水吸收的化学方程式是。(4)、人类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方向有两个:一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是。(5)、根据“氧循环”原理,在教室内可采用方法(写一条)使空气保持清新。三、简答题
-
26. 请阅读下面短文,然后回答有关问题。
C60是在20世纪80年代被发现的,它的一个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像足球一样的32面体(如图1),又名足球烯,也叫做富勒烯。C60在常温下为紫红色晶体,有微弱荧光,不导电,有金属光泽。C60在材料科学、超导体、医学等方面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例如:利用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可将锂原子嵌入分子内制成高效能锂电池,也可以将放射性元素的原子置于分子内,注射到癌变部位,从而提高放射治疗的效力并减少副作用。
2004年,科学家成功从石墨(结构如图2)中剥离出石墨烯(如图3,由单层碳原子构成的二维薄片),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导电、导热性和非常良好的光学特性,是目前已知导电性能最出色和厚度最薄的碳质新材料。
(1)、从物质分类视角看,足球烯和石墨烯均属于。(2)、将石墨剥离成石墨烯的过程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3)、常温下,区分石墨与C60晶体的一种简单方法是。(4)、C60的上述用途可说明其分子结构的独特之处是。(5)、猜想石墨烯的一种化学性质可能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7. 下图是工业上一种采用膜分离技术制取氧气的简易流程。
(1)、净化器可除去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灰尘等,“富氮”中除了有氮气外,一定还含有。嫦娥五号取回的月壤保存在氮气中,这说明氮气化学性质(填“活泼”或“不活泼”)。(2)、空气通过膜分离器时,氧气能透过薄膜,而其余气体不能透过。则分子大小:氧气(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氮气。(3)、为病人输氧时常用到下图所示装置,该装置的(填“a”或“b”)端与氧气储罐相连,可起到润湿氧气和便于观察氧气流速的作用。氧气可压缩贮存于储罐中,原因是(从微观视角分析)。
(4)、氧气有广泛用途,下列属于氧气用途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A、气焊气割 B、作燃料 C、探空气球 D、潜水四、实验探究题
-
28. 根据实验室中常见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为便于观察氧气是否集满,可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组合为(填字母序号);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该(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3)、实验室里可用装置C来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实验过程中若需要暂时停止反应,最便捷的操作是;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可用装置F,其理由是。29. 某化学实践小组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到桂林市饮用水源地——青狮潭水库,取其湖水设计了一系列实践探究活动。(1)、任务一 检测水质
取适量湖水于烧杯中,观察,湖水略显淡黄色、有悬浮杂质、略有鱼腥味;往烧杯中加 , 搅拌,若观察到 , 说明该湖水为软水。(2)、任务二 净化水小组同学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了下图所示简易净水器,对湖水进行净化。
【实验步骤】
①取适量湖水于烧杯中,加入适量明矾,搅拌,静置;
②将静置后的湖水慢慢注入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中。

石子、细沙、棉花的作用相当于实验操作中的。
(3)、装置中的X可除去水中的色素与异味,则X是。(4)、任务三 验证水的组成小组同学利用注射器改装的电解水实验装置(如下图),探究水的组成。

【实验过程】
烧杯中盛有用湖水制得的蒸馏水(其中加有少量硫酸),注射器排尽空气后,吸满烧杯中盛有的水,接通电源一段时间(两注射器中仍有少量水)。
实验中观察到两支注射器内均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a、b两注射器中气体体积之比约为。
(5)、分别检验两注射器中收集的气体成分后,可推知水是由组成的,其理论依据是。(6)、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五、计算题
-
30. 为测定某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取20g该样品于烧杯中,滴加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杂质不参加反应)
(1)、H2SO4中硫、氧原子个数比是。(2)、列式计算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