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柳南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一模)化学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2-01 类型: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
-
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A、禁止使用燃煤发电,减少酸雨的形成 B、大量施用化肥、农药,提高农作物产量 C、就地焚烧农作物的秸秆,变废为宝 D、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
2.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
3.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于2023年5月30日在新能源助力下成功升空。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A、天然气 B、氢能 C、石油 D、煤
-
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取用液体试剂
B、倾倒液体
C、滴加液体
D、加热液体
-
5.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下列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串珠 B、烧制瓷器 C、剪纸 D、刺绣
-
6. 医生建议缺铁性贫血患者多吃肝脏、瘦肉、蛋、鱼、豆类等食物来补铁。这里的“铁”指的是(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
7. 下列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是A、氧化汞 B、水 C、金刚石 D、空气
-
8.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
9. 下列调味品加入适量水后能形成溶液的是A、辣椒粉 B、食盐 C、香油 D、酸梅酱
-
10. 用化学的眼光看世界,能提高人的科学素养。下列对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实
解释
A
每年4月,柳州市紫荆花盛开,花香四溢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液氧和氧气都支持燃烧
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C
金刚石和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但是金刚石坚硬,而石墨很软
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
水受热变为水蒸气
状态变化,分子大小随之改变
A、A B、B C、C D、D -
11.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 B、 C、 D、
-
12. 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火灾中逃生,匍匐前进 B、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C、为防止CO中毒,可在煤炉上放一壶水 D、用燃气热水器,注意通风
-
13. 生活中用到的漂白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3 C、+5 D、+7
-
14. 下列选项中,物质名称、俗名与化学式完全对应的是
选项
A
B
C
D
物质名称
氧化钙
汞
碳酸钙
乙醇
俗名
熟石灰
水银
生石灰
酒精
化学式
CaO
H2O
CaCO3
C2H5OH
A、A B、B C、C D、D -
15. 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丙在自然界能以单质形态存在。含甲化合物的水溶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将甲和丁分别放入硝酸铜溶液中,在甲表面有铜析出,而丁没有变化。这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弱到强的是( )A、丙<丁<甲<乙 B、乙<甲<丁<丙 C、丁<甲<乙<丙 D、丙< 乙<甲<丁
-
16. 如图,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下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①
②
③
④
X
双氧水
水
水
水
Y
二氧化锰
氯化钠
氢氧化钠
硝酸铵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
17. 下列物质间转化均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Fe3O4→CO2→O2 B、Fe→FeCl3→MgO C、CaCO3→H2O→H2O2 D、Cu→Cu(NO3)2→AgNO3
-
18. 物质的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CuCl2
加入足量锌粉、过滤
B
除去CuO中的炭粉
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
C
除去氯化钾中的少量氯酸钾
向固体中加入二氧化锰,加热至固体不再分解
D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点燃
A、A B、B C、C D、D -
19. 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将A的溶液由t2℃降温到t1℃,一定有晶体析出 B、在t3℃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多的是A溶液 C、t1℃时,A、B、C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为C>B>A D、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升温到t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物质是B
-
20. 某H2O2溶液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9,现向100g该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 , 充分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A、8g B、20g C、10g D、16g
二、填空题
-
21. 用化学用语填空。(1)、氧元素。(2)、两个氢分子。(3)、碳酸根离子。(4)、3个铁原子。(5)、氯化钾。
-
22.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石墨②氮气③干冰④活性炭⑤钛合金
(1)、可用作保护气的是。(2)、可用作电极的是。(3)、可用作吸附剂的是。(4)、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5)、与人体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用来制造人造骨。 -
23. 一氧化氮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工业上利用氢气消除一氧化氮污染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1)、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2)、利用氢气消除一氧化氮污染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3)、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4)、已知该反应中,反应物含有32g氧元素,则生成物中单质的质量是g。
-
24. 观察生活,体会身边处处有化学。(1)、高铁上使用了多种材料,其中车身用的铁是赤铁矿炼成的,炼铁的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炼铁的过程中焦炭的作用是。(2)、明代《天工开物》记载:“火法炼锌”过程为“炉甘石(主要含ZnCO3)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取出即倭铅也”。
①“其底铺薪”指利用燃烧的“薪”将煤炭饼引燃,燃烧“薪”的作用是。
②文中“倭铅”的主要成分是。
A.Pb B.Zn C.Zn和Pb混合物
-
25. 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正式拉开帷幕。从节能建筑,到清洁能源,杭州亚运会践行“绿色”办会理念,努力“打造史上首届碳中和亚运会”。(1)、数字烟花——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没有使用传统烟花,而是使用了电子烟花。并将其数字化呈现在场馆内,再通过相应的声音效果,呈现出绚烂的烟花效果。这样做的优点是。(2)、绿色建材助力亚运村,为“零碳亚运”添砖加瓦。亚运村地面鹅卵石下的雨水回收系统可将雨水变为灌溉用水,鹅卵石在净化水的过程中起了的作用;杭州亚运会会场实现了亚运史上首次全部使用“绿电”,所谓“绿电”可能是在发电的过程中将转化为电能。(3)、开幕式上最让人惊叹的细节之一是场馆内的主火炬,它由真人火炬手和数字人火炬手共同点亮。此次主火炬塔采用“绿色甲醇”为燃料,甲醇(CH3OH)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三、简答题
-
26. 微观探析是化学学习的特有。A、B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2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1)、B原子对应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填“甲”“乙”“丙”或“丁”),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芯片主要由硅材料制成,图2中硅元素与碳元素属于同一族元素的原因是。(3)、图1中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 A、B原子形成的化合物是(填化学式)。(4)、2023年8月,日本向海洋倾倒含氚元素的核废水,此举遭到许多国家的反对。氚是一种核内含有2个中子的具有放射性的氢原子,氚化水(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7. 碳酸钡广泛应用于显像管(CRT)、陶瓷、光学玻璃等行业。现有碳酸盐矿石(主要成分是BaCO3和CaCO3),下图是从该矿矿石中分离出BaCO3的流程图。
已知:钡元素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与钙元素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相似。下表是不同温度下Ca(OH)2和Ba(OH)2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25
60
溶解度/g
Ba(OH)2
1.67
3.89
5.60
20.94
Ca(OH)2
0.189
0.173
0.148
0.121
(1)、把矿石研磨成粉状的目的是。(2)、请你推断分离池中操作②的方法是(选填“A”或“B”)(A.降温、过滤、B.加热、过滤),原因是。(3)、写出由溶液B制取产品的化学方程式。(4)、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A、焙烧炉中添加焦炭粉和热空气是为了维持炉内的高温状态 B、焙烧炉内只涉及分解反应 C、废渣需要经过洗涤才能弃渣,是为了保护环境,同时充分利用原料
四、实验探究题
-
28. 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药品是。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双手紧握试管外壁,若观察到 , 移开手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气密性良好。(3)、选用装置B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还需做出的改进是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用装置F收集氧气,气体应该从(填“a”或“b”)端通入。(4)、通过查阅资料已知:氨气(NH3)是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备氨气。请从上图(A-F)中选出制备一瓶氨气所需要的装置组合是(填字母序号)。
-
29. 宋代画家王希孟绘制的《千里江山图》是一幅绢本设色画,为大青绿设色绢本,纵51.5厘米,横1191.5厘米,气势辽阔超凡。其中使用了色彩鲜艳、性质稳定的矿物颜料石青和石绿。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石青和石绿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
①石青的主要成分是2CuCO3·Cu(OH)2 , 石绿的主要成分是CuCO3·Cu(OH)2 , 都可以称为碱式碳酸铜。
②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可表示为xCuCO3·yCu(OH)2。
(1)、任务一 探究碱式碳酸铜的化学性质
如图所示,取少量2 CuCO3·Cu(OH)2粉末于试管中,充分加热后观察到试管中固体变黑,烧杯中溶液变浑浊。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取少量2CuCO3·Cu(OH)2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观察到固体溶解,产生气泡,生成蓝色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任务二 测定碱式碳酸铜的组成为测定某种碱式碳酸铜【化学式可表示为xCuCO3·yCu(OH)2】的组成,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装置及主要步骤(夹持仪器已省略,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水,浓硫酸有吸水性,实验中每一步吸收都是完全的)
步骤1: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步骤2:装入药品。
步骤3:打开活塞K,鼓入空气。
步骤4:一段时间后关闭活塞K,称量相关装置的质量。
步骤5:点燃酒精灯,至装置C中无气泡产生。
步骤6:打开活塞K,鼓入空气。
步骤7:熄灭酒精灯。
步骤8:一段时间后关闭活塞K,称量相关装置的质量。
步骤3和步骤6的操作相同,但作用不同。请从减小实验误差的角度,简要分析步骤6的作用。
(4)、装置E的作用是。(5)、若碱式碳酸铜已完全分解,实验后装置C增重4.5g,装置D增重4.4g,则该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五、计算题
-
30. 小明有一只银手镯(银锌合金),标签标识为925银(925银一般是指含银量为92.5%的银制品)。小红想用实验探究手镯中银的含量,先用电子秤称得手镯的质量是20.00g,再用稀盐酸分多次与此手镯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g)
19.35
18.7
18.4
18.4
18.4
根据上表中数据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该手镯中银的质量分数为。(2)、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