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基础知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试卷更新日期:2024-02-01 类型:一轮复习

一、选择题

  • 1. 下列洞庭湖流域治理和生态修复措施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实施十年禁渔,恢复鱼类生态平衡 B、束水攻沙,清除湖道的淤沙堵塞 C、工业废水经中和、消毒等处理达标后排放 D、退田还湖,扩大洞庭湖水域面积
  • 2. 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 B、干冰升华 C、醋的酿造 D、铁钉生锈
  • 3.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纸张燃烧 C、酒精挥发 D、铁生锈
  • 4. 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确保师生平安健康,各校采取了一系列保障措施。下列措施实施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填写健康申报卡   B、 每天用消毒剂进行教室消毒 C、 入校扫描云南健康码 D、 一日三次用体温计测体温
  • 5. 深圳美食种类繁多,下列制作美食的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榨甘蔗汁 B、烤羊肉串 C、咖啡拉花 D、刨椰丝
  • 6.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涉及到许多变化,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石灰浆涂抹墙壁后,表面有水珠生成 B、在口中嚼米饭或头时感到有甜味 C、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D、使用天然气作燃料饭做菜
  • 7.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下列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烧制陶瓷 B、曹冲称象 C、活字印刷 D、伐木制舟
  • 8.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手工剪纸 C、牛奶变质 D、纸张燃烧
  • 9. 我国灿烂的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下列名句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10. 如图所示是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变化Ⅰ属于化学变化,变化Ⅱ属于物理变化 B、变化Ⅰ是化合反应 C、变化Ⅲ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变化Ⅱ中分子种类不变
  • 11.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下列中国年的传统“味道”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贴春联 B、放烟花 C、剪窗花 D、穿新衣
  • 12. 各学科之间都有密切的联系。下列事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书写汉字 B、燃料燃烧 C、光合作用 D、火山喷发
  • 13. 书法艺术是我国的文化瑰宝。手工制墨历史悠久, 下列制墨环节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点灯炼制黑烟 B、搅拌研磨黑烟 C、按压墨条成形 D、天然晾干墨条
  • 14. 下列变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酚酞溶液变红 B、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C、品红扩散 D、检验过氧化氢产生的气体
  • 15. 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探究二氧化碳的溶解性 B、洗涤剂除油污 C、粮食酿酒 D、铁钉生锈实验

二、填空题

  • 16. 下图为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操作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2)、进入用户的水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活性炭用于吸附水中的
  • 17. 朔州门神挂件色泽鲜艳,其中编织流苏属于(填“物理”或“化学”)变化。流苏色泽能长时间保持,说明常温下颜料的化学性质
  • 18. 将下列序号填在合适的地方:①蜡烛熔化,②水是无色液体,③铁铸成铁锅,④稀有气体具有稳定性,⑤汽油挥发,⑥食盐溶解,⑦铁生锈,

    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将标号填写在空白处:

    (1)、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2)、属于物理性质的是;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三、简答题

  • 19. 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来解释: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的区别,并指出分别属于什么变化。

四、实验探究题

  • 20.  能源的开发、储存和综合利用是世界各国科学家关注的重大课题。
    (1)、 现用的汽油、航空煤油、柴油等是根据沸点不同从石油中分馏出来,石油分馏的过程属于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化石燃料中主要含有碳、氢元素,还含有少量硫、氮等元素,燃烧时,这些元素常常转化为SO2、NO2等气体污染物。  
    (2)、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常见形式,图A、B是关于燃烧条件探究的实验.

    ①图A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由此现象能得出的结论是

    ②图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式程为。  

    (3)、破坏燃烧条件可以灭火,避免火灾。

    图C所示的“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可燃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焰熄灭。“火立熄”的灭火原理是(填序号)。

    A 清除可燃物        B 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