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训练基础卷:7.2 弹力

试卷更新日期:2024-01-29 类型: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 1. 如图所示,跳橡皮筋是一项深受大众喜爱的传统民间游戏。其中两个人架着皮筋,跳者用脚去钩橡皮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橡皮筋的弹性有一定限度,弹力不可能无限大 B、只有弹簧、橡皮筋等这类物体才可能产生弹力 C、使橡皮筋拉伸的力是橡皮筋施加的 D、橡皮筋的长度越长,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 2. 下列物体间的作用力属于弹力的是( )

    ①手握瓶子的压力

    ②绳子对溜溜球的拉力

    ③磁铁吸引铁钉的力

    ④课桌对书的支持力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3. 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物体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 B、手压圆珠笔芯,使它弯曲,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一个力的出现,必须要有施力物体,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D、用桨向后划水,船就会前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4. 下面哪个力不属于弹力( )
    A、绳子对物体的拉力 B、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C、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力 D、人对桌面的压力
  • 5. 甲(力最大)、乙(手臂最长)、丙(手臂最粗)三位同学将同一个弹簧拉力器拉开至两臂张开伸直时,他们对弹簧拉力器的拉力(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 6. 如图所示,把两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不是水平或竖直方向的力 B、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钩码的重力 C、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两个钩码的总重力为1N D、称钩码重力前,需把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还要来回拉动挂钩几次
  • 7. 如图,取A、B两个弹簧测力计,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按着甲、乙方式,把它们的挂钩挂在一起。甲:静止时A、B的示数分别为F1和F2;乙:静止时A、B的示数分别为F3和F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F2 F3=F4 B、F1>F2 F3>F4 C、F1<F2 F3<F4 D、F1>F2 F3<F4
  • 8. 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使用前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处 B、使用时,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C、使用时,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D、弹簧的长度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 9. 关于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及分度值分别是0~5N和1N B、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伸长越长,它所受的拉力就越大 C、弹簧测力计只能测竖直方向上的拉力而无法测出水平方向的拉力 D、量程大的测力计弹簧长度一定比量程小的测力计弹簧长度长

二、填空题

  • 10. 利用弹簧、钩码、直尺等器材自制了一只弹簧测力计,测出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的数据如表:

    拉力F/N

    1

    2

    3

    4

    5

    6

    7

    长度L/cm

    2.50

    2.90

    3.30

    3.70

    4.10

    4.50

    4.90

    伸长量ΔL/cm

    0.40

    0.80

    1.20

    1.60

    2.00

    2.40

    2.80

    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伸长方向与所测力的方向在  , 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的长度为6cm时,受到的拉力为 

三、作图题

  • 11. 如图所示,用12N的力沿水平方向拉一根轻质弹簧,弹簧此时处于静止状态,用力的示意图把弹簧受到的拉力表示出来。

四、实验探究题

  • 12.  

    (1)、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就越 就是根据弹簧的这个特性制成的,该测量工具在使用前要先认清 和 
    (2)、如图所示的的弹簧测力计,它的最小刻度值是 N,量程是 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 13. 小明在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关系”时,利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钩码的拉力F/N

    0

    0.5

    1

    1.5

    2

    2.5

    3

    弹簧的长度L/cm

    2

    3

    4

    5

    6

    7

    8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2甲中作出“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关系”的图像
    (2)、通过分析,可得出结论:
    (3)、小明又对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弹簧进行研究,记录弹簧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弹簧的长度L , 根据多组测量数据作出了如图2乙所示的图线。

    ①A弹簧的原长为 cm,当在A弹簧上悬挂重为5N的物体时,弹簧A的伸长量为 cm;

    ②分别用这两根弹簧制成弹簧测力计,用弹簧A制成的测力计量程是  , 用弹簧 制成的测力计精确度高;

    ③若将本实验中弹簧A、B并联使用代替弹簧测力计(如图丙),能测量力的最大值为 N。

  • 14.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测力计进行研究,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图甲所示) , 钩码静止时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伸长量Δx , 根据多组测量数据做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1)、如图甲所示,橡皮筋AB悬挂相同质量的钩码,A伸长量比B大,因此A对钩码的拉力 B对钩码的拉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当20N的拉力作用于B后,撤下钩码,B不能恢复原来长度,说明B发生 (选填“弹性”或“塑性”)形变;
    (2)、根据图乙,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代替弹簧秤,并配合相同的刻度尺标识量程和分度值,则用橡皮筋 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选填“A”或“B)。由橡皮筋伸长量反映其所受拉力大小,该方法叫 。

五、计算题

  • 15. 一根轻质弹簧,当它在100N的拉力作用下,总长度为0.55m.当它在300N的拉力下,总长度为0.65m , 求:
    (1)、弹簧不受拉力时自然长度为多大?
    (2)、此弹簧弹性系数多大?(提示:F=kΔx中,k为弹性系数,Δx为弹簧伸长的长度)
  • 16. 某同学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钩码弹簧原长为6cm,探究拉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下表是他实验时记录的数据,实验时拉力始终未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弹簧很轻,自身质量不计。

    弹簧受到的拉力FN

    0

    1

    2

    3

    4

    5

    弹簧的长度Lcm

    6.0

    7.0

    8.0

    9.0

    10.0

    11.0

    (1)、求拉力F与弹簧长度L的关系式。
    (2)、当弹簧长度是13.5cm时,求此时该弹簧所受的拉力。
    (3)、该弹簧在弹性限度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5N , 求该弹簧的最大长度。

六、综合题

  • 17. 橡皮筋也像弹簧一样,在弹性限度内,伸长量x与拉力F成正比,即F=kx,下面的表格是张翰做的某橡皮筋受到的拉力F与伸长量x的实验记录。                                                                                                                          

    拉力F/N

    5

    10

    15

    20

    25

    伸长量x/cm

    1.6

    3.2

    4.8

    6.4

    8

    (1)、请在如图所示坐标系中作出F-x图像。
    (2)、由图像可求得该橡皮筋的劲度系数k=N/m。 
    (3)、若用该橡皮筋做一个测力计,且测力计上的刻度均匀,则每1 N的距离为cm。 
    (4)、若几根橡皮筋并排使用拉伸,则它们整体的劲度系数比一根橡皮筋的劲度系数要(选填“大”或“小”)。
  • 18. 小张用一只弹簧做研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的实验,具体的记录数据如表:

    拉力/N

           1

          2

             3

             4

           5

          6

          7

           8

           9

          10

    弹簧长度/cm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1

             14.3

             15.6

    (1)、根据实验数据,此弹簧能做一个测量范围为多大的弹簧测力计?理由是什么?答:
    (2)、当悬挂某物体时,弹簧的长度为8.5cm , 求该物体的质量(g10N/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