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1-29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 B、 C、 D、
  • 2. 下列是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它们在制作过程中主要利用化学变化的是( )
    A、石雕 B、竹编 C、酿酒 D、糖塑
  • 3. 小明将纸条分别紧紧卷在木棒和铁棒上,加热纸条(如图),木棒上的纸条立即燃烧,而铁棒上的纸条不会立即燃烧。据此推测木棒和铁棒具有不同的( )

    A、密度 B、导热性 C、硬度 D、延展性
  • 4. 温州瓯柑享誉全国,为了预防瓯柑出现生长迟缓,叶色发黄的现象,果农常施复合肥。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
    A、K2CO3 B、CO(NH22 C、Ca(H2PO42 D、KNO3
  • 5. 温州是全国文明城市,提倡垃圾分类。喝完饮料的铝制易拉罐应投放到印有以下哪种标志的垃圾桶?( )
    A、 B、 C、 D、
  • 6. 下列烧杯中的溶液属于酸溶液的是( )
    A、 B、 C、 D、
  • 7. 科学家发明了一种车用制氢装置,其制氢气的原理是:硼(B)和水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氢氧化硼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B+6H2O高温2B(OH)2+3H2 , 该反应属于( )
    A、置换反应 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复分解反应
  • 8. 二氧化氯(ClO2)因杀菌能力强,而且对人体及动物没有危害以及对环境不造成二次污染等特点而备受人们的青睐,常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已知二氧化氯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则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4 B、+1 C、+2 D、+4
  • 9. 为更好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2022年7月30日,碳中和•零碳中国峰会在北京成功举办。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我们应该(    )
    A、大力开展植树造林 B、只开私家车不坐公交车 C、焚烧处理所有垃圾 D、夏天把空调温度调到最低
  • 10. 小明发现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颗粒会很快变成了如图的“浆糊”状态,其主要原因是氢氧化钠固体(    )

    A、吸热熔化 B、吸水潮解 C、与CO2反应 D、受热分解
  • 11. 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B、 C、 D、
  • 12. 某实验室的药品按物质分类放置,部分药品摆放如下表:

    药品柜

    药品

    CuO、MnO2

    HCl、H2SO4

    KOH、Ca(OH)2

    NaCl、CuSO4

    若科学老师需要KClO3固体,他能取到该药品的药品柜是( )

    A、 B、 C、 D、
  • 13. 小明在清理完厨房后未将铁锅中的水渍擦干,放置过程中最先生锈的部位为( )

    A、 B、 C、 D、
  • 14. 兴趣小组在探究稀盐酸的性质时,将足量的稀盐酸逐渐滴入装有少量下列物质的试管中,产生气体的量符合如图所示曲线的是(    )

    A、铝片 B、表面被氧化的铝片 C、铜片 D、表面被氧化的铜片
  • 15. 数学图像可以表示物质化学变化中的相关性质。根据下列图像得出铜、镍、钯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正确的是( )

    A、镍>铜>钯 B、铜>钯>镍 C、镍>钯>铜 D、钯>铜>镍
  • 16. “NaCl+CO2+NH3+H2O=NaHCO3↓+NH4Cl"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的一步重要反应。下面是四位同学对该反应涉及的有关知识发表的部分见解。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 17. 过氧化氢(H2O2)常用作氧化剂、漂白剂和消毒剂。为了贮存、运输、使用的方便,工业上将过氧化氢转化为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2Na2CO3•3H2O2),该晶体具有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双重性质。接触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失效的是( )
    A、氯化钠 B、熟石灰 C、盐酸 D、二氧化锰
  • 18. 小明同学参照二歧分类法对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四瓶试剂制作一个如图所示的物质检索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表示硫酸铜溶液 B、乙表示氢氧化钠溶液 C、表中“______”处应填pH大于7 D、也可以根据能否与铁反应对丙、丁分类
  • 19. 为了除去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物质

    选用试剂(过量)

    操作方法

    A

    NaOH溶液(Na2CO3)

    氯化钙溶液

    加入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B

    Cu(Fe)

    稀盐酸

    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

    C

    CuSO4溶液(HCl)

    氧化铜

    加入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D

    盐酸(H2SO4)

    硝酸钡溶液

    加入硝酸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A、A B、B C、C D、D
  • 20. 实验探究是获取证据的重要途径。某学习小组阅读资料获知氢氧化钡〔Ba(OH)2〕与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相似,为了验证氢氧化钡的某些化学性质,他们设计如图所示实验。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实验①验证氢氧化钡溶液显碱性 B、实验②验证氢氧化钡能与酸反应 C、实验③验证氢氧化钡能与某些盐反应 D、实验④验证氢氧化钡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二、填空题(本题有6小题,21(1)、22(1)、23(1)、24(1)1分,其他每空2分,共32分)

  • 21.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奇妙的酸”和“神奇的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表示的是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回答下列问题:

    ①正常雨水的酸性比酸雨的酸性(填“强”或“弱”)。

    ②测量小苏打水的pH时,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则pH测量值将(“变大”、“不变”或“变小")。

    (2)、焊接工业上常用稀盐酸清洗铁锈,写出用稀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
  • 22. 盐酸、硫酸是实验室和工业上常用的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浓盐酸的瓶塞,看到瓶口有白雾形成,这是因为浓盐酸具有性。
    (2)、用毛笔蘸取稀硫酸在竹片上画花,然后把竹片放在小火上烘干,再用水洗净,在竹片上就得到一幅精美的呈黑色或褐色的竹片画。在烘干的过程中稀硫酸变为浓硫酸,在制作竹片画的过程中利用了浓硫酸的性;
    (3)、在加热的条件下浓硫酸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2H2SO4(浓)加热CuSO4+SO2↑+2X,则X的化学式是
  • 23. 金属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请回答下面问题:

    (1)、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图1,其中X表示的是。(用符号表示)
    (2)、东汉《神农本草经》记载,胆矾能”化铁为铜”。

    ①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5H2O,胆矾属于(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若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Fe片,充分反应,如图2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写出代表的离子是

  • 24. 在学习了酸碱知识后,某科学兴趣小组用黑枸杞提取液作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室温时,将蒸馏水和不同pH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別装在14支试管中、并向每支试管中滴加3滴黑枸杞提取液。实验结果如下表:

    试管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p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颜色

    粉红

    粉红

    粉红

    浅紫

    浅紫

    浅紫

    深蓝

    深蓝

    灰绿

    黄棕

    实验二:室温时,向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以下4种物质,各滴加3滴黑枸杞提取液。实验结果如表中所示:

    物质

    稀盐酸

    稀硫酸

    牛奶

    炉具清洁剂

    颜色

    粉红

    浅紫

    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试管中所装的为蒸馏水(选填字母)。
    (2)、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炉具清洁剂适合消除类污渍(选填“酸性“或”碱性”)。
    (3)、小科认为黑枸杞提取液也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的理由是
  • 25. 许多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通过滴加其它试剂的方法,使之产生明显的现象以证明反应确实发生了。例如以下三个实验:

    (1)、实验甲中的NaOH与HCl恰好反应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从研究原理得知,实验甲是通过检验反应前后溶液酸碱性的改变证明反应发生了,与之采用相同原理的还有实验(填“乙”或“丙”);
    (3)、证明实验丙中NaOH与CO2发生了反应,除了可以滴加酸,还可滴加的另一种试剂是
  • 26. 酸碱反应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某同学利用图1装置研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并用pH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测量反应过程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得到图2和图3。

    (1)、仪器A中的溶液是
    (2)、图3中V的数值最接近(填“6"、“12”或“16”)。
    (3)、请分析图3中温度变化的原因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27(3)、28(1)、29(1)、29(2)、30(1)、30(2)、30(3)2分,其他每空3分,,共38分)

  • 27. 浓度均为a%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混合后用玻璃棒搅拌,观察到溶液的温度升高,由此现象小李同学得出两者能发生反应的结论。小张同学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此结论不够严谨,为此设计了下列3个对比实验:实验中三种液体均取50毫升;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均为a%。将装置倾斜,两种液体就能混合。

    用温度传感器测得3个实验中溶液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小张同学设计上述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2)、分析“溶液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可推测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反应,理由是
    (3)、从微观角度分析,此反应的温度变化主要是由于两种离子发生反应放出热量。
  • 28. 小明查阅资料发现: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若反应过程通入氢气时间不够,得到的固体产物是铜和氧化亚铜(Cu2O)组成的混合物。于是他对反应产物的生成情况进行了如下探究:利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称取若干份质量均为0.6克的氧化铜,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用氢气还原不同时间并检测固体中氧化亚铜的质量,结果如图乙。

    (1)、利用图甲装置进行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顺序为

    ①加热②停止加热③通纯净的氢气④停止通氢气

    (2)、 为解释实验结果,小明对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过程提出如下假设:

    经历2CuO+H2Cu2O+H2O,H2+Cu2O2Cu+H2O两个反应,且在同一条件下两个反应同时进行。根据图乙所示的探究结果分析,假设中“在同一条件下两个反应能同时进行”的合理依据是

    (3)、已知碳的氧化物有CO和CO2 , 它们之间的反应有:C+O2=点燃CO2 , C+CO2=高温2CO,试推测Cu2O在上述实验中生成的过程也可能是
  • 29. 项目化小组设计如图1所示的数字化实验探究钢铁的锈蚀。将铁粉和碳粉的均匀混合物模拟铁

    钉成分,根据图2中各组药品配比进行实验,并用传感器测定瓶内气体的相关数据如图3(图中虚线表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实线表示湿度随时间的变化)。

    (1)、在A试剂瓶中加入第一组药品,在B试剂瓶中第二组药品,600s内A瓶中O2含量几乎不变,B瓶中不断减少。则说明铁在空气中锈蚀是铁和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2)、为探究食盐对钢铁锈蚀速率的影响,应选择的药品组别是(填序号)。
    (3)、A、B瓶中均加入第二组药品,分别改用温度和湿度传感器测得结果如图所示。瓶内的温度与湿度都随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大,请你解释温度与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
  • 30. 人类对金属活动性规律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如图1。

    (1)、用铜、银、铝三种金属重温格劳贝尔实验,会“消失”的金属有
    (2)、卡文迪许制取的“可燃空气”是
    (3)、运用贝开托夫得出的规律开展实验,向一定量银、铜、铁混合金属中逐滴加入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的硝酸银溶液的质量变化图像如图2所示,则b点时溶液中所含的金属阳离子有
  • 31. 为了比较不同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催化速率的影响,科学兴趣小组按图甲所示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称取2克二氧化锰固体放在锥形瓶中,用注射器抽取5毫升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过氧化氢溶液,将注射器插入带活塞的锥形瓶中;

    ③将过氧化氢溶液注入锥形瓶中,测量并记录相应的数据;

    ④换用相同质量的ZnO固体和Fe2O3固体重复步骤②和③,记录并处理数据,结果如图乙。

    (1)、该实验通过反映催化剂的催化速率。
    (2)、待每次实验完全反应后,小组同学均记录了瓶内的最终气压值,分别为p1、p2、p3 , 请比较三次实验气压大小,并说明理由。
    (3)、小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FeCl3固体进行上述实验。发现也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实验过程中发现锥形瓶内溶液颜色逐渐由浅黄色变为浅绿色,最终又变回浅黄色。根据实验现象判断FcCl3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并说明理由。

四、解答题(本题有4小题,第32题6分,第33题7分,第34题8分,第35题9分,共30分)

  • 32. 2022年春晚舞蹈《只此青绿》源于宋代名作《千里江山图》(如图甲)。

    (1)、《千里江山图》色彩艳丽,璀璨夺目,这与所用矿石颜料赭石(主要成分为Fe2O3)有关。我国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开始利用赭石炼铁,主要反应原理是Fe2O3+3CO=高温2Fe+3CO2 , 其中属于还原剂的是
    (2)、实验室可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模拟炼铁。A为尾气处理装置,它具有吸收CO2与收集CO的功能,请画出两根导管a、b在瓶A中的部分。(请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作图。)
    (3)、丙图是玻璃管中氧化铁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请画出生成铁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和坐标。(请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作图。)
  • 33. 某KCl固体样品中含有少量CaCl2杂质,现按如下流程提纯氯化钾。(氯化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1)、操作1的名称是
    (2)、用150千克溶质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配制7.2%的稀盐酸,需要加水千克。
    (3)、若KCl固体样品中还含有少量杂质K2SO4 , 请写出检验含有K2SO4的方法。(请写出具体操作、现象和结论)
  • 34. 实验室有一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样品中只含碳酸钠杂质,且成分均匀),某同学为测量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实验过程及结果记录如下图。(相关反应化学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2NaCl;NaOH+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H2O+CO2↑)

    (1)、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2)、计算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3)、实验发现:往样品溶液中加稀盐酸,若氢氧化钠溶液不变质,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氢氧化钠变质的量越多,产生的二氧化碳越多;氢氧化钠完全变质,产生的二氧化碳最多。于是小明推测:样品中氢氧化钠变质的量越多,完全反应所需的稀盐酸的质量越大。请判断小明的推测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35. 实验室有一份在空气中潮解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某实验小组的的同学将这份样品完全溶解,配成50克溶液。然后缓慢滴入7.3%的稀盐酸,并进行搅拌,使气体全部逸出。滴加过程中,多次测量溶液pH和溶液总质量,部分数据记录见下表。(相关反应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Na2CO3+2HCl=2NaCl+H2O+CO2↑)

    测量次数

    第1次

    第6次

    第16次

    第21次

    第26次

    滴加的稀盐酸总质量/克

    0

    5

    15

    20

    25

    溶液总质量/克

    50

    55

    m

    69.78

    74.78

    溶液pH

    12.4

    12.1

    7.0

    2.2

    2.1

    (1)、第21次测量时,溶液中的溶质有
    (2)、表中m=
    (3)、求该样品中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