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单元测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1-28 类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

  • 1. 1969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份对外报告中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材料表明( )
    A、美国意识形态工作有所松懈 B、中国得到了国际社会普遍认同 C、中国在联合国的地位提高了 D、美国与中国有改善关系的倾向
  • 2. 1970年,中国与美国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双边贸易;1972年秋季广交会(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邀请了150名美国客商,直接从美国进口约1.5亿美元商品。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改革开放的影响 B、经济全球化影响 C、中美建交的推动 D、中美关系正常化
  • 3. 1972年以后,《人民画报》的台湾图像宣传风格开始发生了变化,以往的强硬口号之中多了柔软的“骨肉亲情”;1979年以后,这种风格出现了更为明显的调整。这种变化( )
    A、促进台湾经济迅速发展 B、反映文艺创作质量提高 C、源自中国国际战略调整 D、体现改革开放巨大成就
  • 4. 2023年3月10日,中东的两大宿敌沙特阿拉伯、伊朗在中国斡旋下,双方化解历史恩怨,握手言和,最终达成恢复外交关系的决定。这说明( )
    A、国家利益是抽象的,归根到底是该国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B、促进世界合作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C、维护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D、中国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 5. 《时代》周刊把1972年尼克松的中国之行称为“漫长而刺激的旅行”,而不称之为“访问”。其主要原因是,尼克松来华前(    )
    A、中美长期处于对立状态 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文化大革命”刚刚开始 D、中国尚未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 6. 1958 年,邓小平把中国外交政策总结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和中国永远属于第三世界;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进一步强调实行真正的不结盟政策;21 世纪初,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主要基于(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和实施 B、维护国家利益和推动改革开放发展的需要 C、国际政治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 D、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政治地位上升
  • 7. 新中国秉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改善了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同时新中国也积机用这一原则改 善同一些西方国家的关系,打破了美国对新中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使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 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空前提高。材料表明该原则( )
    A、成为全球共同推行的准则 B、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C、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D、为中国重返联合国奠定基础
  • 8. 周恩来恰如一名睿智的大国棋手,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外交大棋局中纵横捭阖,谈笑风生,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突破重围,朋友遍天下。下列与如图相符的周恩来外交语言是(   )

    A、我们是来求同不是来立异的 B、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 C、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 D、艺术是没有国界的
  • 9.  著名党史专家何沁评价某外交主张时说:“它超越了意识形态的限定,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成为解决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不仅如此,在纷繁芜杂的当今世界,它依然焕发着蓬勃生机。”该主张是(  )
    A、一国两制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一边倒 D、不结盟战略
  • 10. 下侧时事漫画反映的美国的行为( )

    ①是干涉中国内政的表现

    ②打击了”台独”势力的气焰

    ③违背了中美《联合公报》

    ④维护了台海地区和平稳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  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在访华欢迎宴会上致辞说:”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这与我国哪一项外交方针相近(  )
    A、互不侵犯 B、互不干涉内政 C、互相尊重领士完整 D、求同存异
  • 12. 以下是某班制作的”云展板”的主要内容,其主题是(  )

    ◆1956年,我国成功仿制歼-5型歼击机

    ◆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实验与对外出访任务

    ◆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A、民族团结 B、国防建设 C、生活变迁 D、文化繁荣
  • 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体现在(  )
    A、参加万隆会议,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B、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建交 C、提出”一国两制”构想,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D、秉持共商共建共字的全球治理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14. 如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情况曲线图。1972年建交最高峰出现时,我国正处于( ) 
    A、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时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15. 它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它”是( )
    A、海军 B、陆军 C、空军 D、火箭军
  • 16.  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五大战区,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这标志着我国( )
    A、军事科技取得重大突破 B、空军现代化建设的进步 C、海军的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换代 D、军队组织架构实现革命性重塑
  • 17. 国庆大阅兵往往能反映出我国国防力量的变化。以下两幅图片,能直观地反映出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已经实现( )

     

     
    A、武器装备不断向现代化迈进 B、武器装备由进口到完全自主的转变 C、国防和军队实力居世界第一 D、由单一军种向诸军兵种合成的转变
  • 18. 2023年4月6日,沙特和伊朗两国外长在北京成功会晤,宣布恢复外交关系。长期断交的两个中东大国在中国的翰旋下握手言和。这表明新时代中国担当了( )
    A、国际经济的推动者 B、世界和平的维护者 C、全球环境的保护者 D、先进文化的引领者
  • 19. 毛泽东说:“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陆军、空军、海军及战略导弹部队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  )

    A、陆军、海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 B、海军、陆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 C、陆军、海军、战略导弹部队、空军 D、陆军、空军、海军、战略导弹部队
  • 20. 万隆会议期间,在29个与会国中,只有6个国家与中国有外交关系,不少国家对中国还抱有成见和敌意。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之间的矛盾、分歧,中国代表团审时度势,作出不懈努力,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材料表明新中国( )
    A、解除了西方国家的封锁 B、为世界和平做出重要贡献 C、正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 D、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二、材料分析题

  • 21.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非地区许多国家的使节、商贾、学者、艺术家、僧侣等,不断来到唐朝访问、求学和贸易,长安的太学里有为数众多的外国留学生。唐朝派往国外的使臣、僧侣以及到外国经商的商人不绝于途。

    ——选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中国古代史》(上册)

    材料二  从康熙二十三年到道光二十年(1684—1840年),长达一百五十余年,清朝的对外经济贸易政策日趋保守,一代不如一代。政府不许商民侨居国外,不许到南洋、吕宋等处贸易,并先后严禁军器、铁器、铁锅、米粮、书籍等的出口,甚至连传统产品以及蚕丝也不准出口。

    ——摘编自沈光耀《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史》

    材料三  习近平指出,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将长久不变,永远不会自己关上开放的大门,并强调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1)、 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唐朝时期中外交往的特点。列举一例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清政府实行的对外政策,并说明这一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综合三则材料,谈谈我们“永远不会自己关上开放的大门”的理由。
  • 22. 中华民族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意识觉醒】

    材料一

    【国家地位提升】

    材料二  毛泽东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20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它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

    ——杨忠虎,王明《中共党史简明读本》摘编)

    材料三  衡量战争胜负的标准就是看是否实现了预期的战略目标。中共中央确定的基本战略目标是“使美国知难而退”,打到三八线地区,通过谈判解决问题。战争的结果完全实现了这个预期的战略目标,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无论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乃至对于整个世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深远意义和影响。

    ——齐德学《英明的决策、胜利的结果、伟大的意义》(摘编)

    【国际影响力增强】

    材料四


    图1我国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情况简表(累计)        图2

    (1)、近代列强的入侵激起了民族意识的不断觉醒,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什么。19世纪90年代哪一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民族危机,促使民族意识初步觉醒?由此掀起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是什么?
    (2)、20世纪初的一场运动因其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实现了民族意识第一次全面觉醒,这场运动是什么?抗日战争使得民族意识觉醒达到全新高度,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3)、材料二中“最伟大的事件”发生于哪一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完成的标志是什么。
    (4)、材料三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场战争“对中国”的“深远意义和影响”。
    (5)、材料四图1中C阶段为建交国家数量增长最快阶段,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这一阶段我国重大外交成就一例。图2中2001年后我国进出口总额迅速增长,写出与此相关的重大举措。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根本原因。
  • 23. 回顾奋斗历程,感受时代发展。
    (1)、材料一:1955年4月,亚非29个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万隆举行会议。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出席,在会上鲜明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呼吁各国撇开分歧,为反对殖民主义的共同利益而加强团结合作,受到了与会各国的赞同。会议最终对各项议题达成一致,形成了和平共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根据材料一,回答周恩来率代表团出席会议的目的,解释上述方针中“同”和“异”的含义。

    (2)、材料二:邓小平指出:世界上一系列争端都面临着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还是用非和平方式来解决的问题。邓小平按照求同存异这种新方法的基本要求提出两种具体模式:“一国两制”和“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在当今这个充满矛盾斗争和“很多疙瘩”的世界,选择和平方式解决争议的好办法、新办法,极具中国特色。

    ——摘编自何成刚《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丛书》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邓小平用“好办法、新办法”取得的成果。列举当今求同存异原则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事例。

  • 24. 新中国的成立,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国总理重中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

    材料二:1949- 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建交国家数量柱状图。

    材料三: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断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1)、材料一中的”原则”指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新建交的国家数量最多的时间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怎样的布局?有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