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保俶塔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期中试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01-27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选出各题中最符合题意的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 1. 距今约20万年,直立人经过演化发展到更高一级的人类,即早期智人。下列哪处遗址能为研究这一演化进程提供“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第一手史料( )
    A、元谋人遗址 B、半坡遗址 C、北京人遗址 D、河姆渡遗址
  • 2. 下方是《公元前7000—公元前5000年中国两大农业区图》,其中②区域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A、 B、水稻 C、小麦 D、玉米
  • 3. 相传,炎帝教民开垦耕种,种植五谷和蔬菜。这一传说反映了( )
    A、商业的发展 B、城市的出现 C、手工业的兴起 D、农业的起源
  • 4.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战国
  • 5.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一书中收录了一组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名称及其功能(图)据此可知,当时青铜器( )

    背铜胄(防护器具)

    铜簋(盛放粮食器具)

    铜卣(盛酒器)

    铜刀(切割工具)

    A、种类丰富 B、功能单一 C、工艺简单 D、象征皇权
  • 6. “凡努力耕织、生产粮食多的免除徭役。凡从事末业(工商业)及因懒惰而贫穷的,全家没入官府,罚为奴婢。”材料反映商鞅变法( )
    A、奖励耕织,发展农业 B、统一度量,发展经济 C、严明法度,令行禁止 D、废除井田,土地私有
  • 7. 下列四部《国学经典丛书》,如果你想了解法家的主要思想,应该选择下列哪一本( )
    A、 B、 C、 D、
  • 8. 下图是有关战国时期历史发展的思维导图。图中①处应填写的正确内容是( )

    A、周平王迁都洛邑 B、社会生产力发展 C、齐桓公称霸中原 D、百家争鸣的出现
  • 9.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与材料中“天府”美誉出现有关的人物是( )
    A、李冰 B、商鞅 C、墨子 D、甘英
  • 10. 某位优秀的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巧妙的穿插成语典故,活跃课堂氛围,同时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很受学生欢迎。在讲授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时,教师最可能用到( )
    A、纸上谈兵、完璧归赵 B、卧薪尝胆、退避三舍 C、东施效颦、破釜沉舟 D、揭竿而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11.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了一道诏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诸侯)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该措施( )
    A、使世袭制开始代替禅让制 B、为“文景之治”奠定一定基础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导致了吴、楚等七国举兵叛乱
  • 12. 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并以研习儒家经典和礼仪作为升官和补官的条件,有利于实现( )
    A、地方稳定 B、财政增收 C、思想统一 D、民族团结
  • 13. 汉高祖时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每年还要送给匈奴大量的粮食和布匹;汉武帝时则多次组建强大的骑兵队伍,大举进攻匈奴。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西汉政府( )
    A、增强了国家实力 B、改变了军事战术 C、重用了卫青、霍去病 D、瓦解了匈奴政权
  • 14. 在某张历史学习卡片上看到了“公元25年”“刘秀”“洛阳”的字样。这张卡片所学习的内容是(   )
    A、平王迁都 B、刘邦建汉 C、文景之治 D、光武中兴
  • 15. 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史料能证实丝绸之路存在的是( )
    A、河南安阳出土的司母戊鼎 B、长安出土的“汉并天下”瓦当 C、东汉彩绘陶击鼓说唱俑 D、新疆出土的东汉丝袜
  • 16.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下列关于我国两汉时期科技文化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B、华佗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 C、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早期佛教的不同派别,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 D、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文化
  • 17. 《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在这部书上不可能阅览到的是( )
    A、长平之战 B、秦始皇建立秦朝 C、班超出使西域D .汉武帝泰山封禅
  • 18. 下图所示战争带来的影响是( )

    A、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B、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C、形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高潮 D、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 19. 走向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势。如下图,下面四个选项中标记正确的( )

    A、西汉 B、西晋 C、前秦 D、成汉
  • 20.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个流亡政府与这场战争分别是( )
    A、东汉、官渡之战 B、西晋、淝水之战 C、东晋、淝水之战 D、东晋、官渡之战
  • 21. 南北朝时期,南方农业基本上改变了原来“火耕水耨”的耕作方法,推行中原地区精耕细作的经验,使“民勤本业”的江南“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这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江南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 B、新的农作物在江南地区引种 C、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 D、北民南迁推动生产技术传播
  • 22. 北魏政权对新都选择地点有二,一是洛阳,二是邺城。根据下表,可推断出北魏最后定都洛阳的原因是( )

    地点

    优势

    洛阳

    是汉族政治文化中心,是所谓的“中夏正音”所在之地

    邺城

    是中原最富庶的地区,集中了北方财富

    A、安定社会秩序 B、学习汉族文化 C、打击鲜卑贵族 D、大力发展经济
  • 23. 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如鲜卑族说自己是黄帝之子的后裔,匈奴的铁佛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少数民族认为自己与汉族同祖同宗说明( )
    A、江南开发 B、经济重心南移 C、政权并立 D、民族交融
  • 24.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的佛教造型艺术现存有魏晋南北朝的外国人、外族人造像,在石窟雕刻中也有反映西方文化的装饰纹样或图案。这主要反映了( )
    A、雕塑艺术,源远流长 B、佛教艺术,绚丽多彩 C、中外交往,交流互鉴 D、民族融合,古老悠久
  • 25. 《如果国宝会说话》曾向我们展示了相传由唐代内府栩书官冯承素所摹的《兰亭序神龙本——神往》(如下图所示),此作品真迹出自( )

       

    A、钟繇 B、颜真卿 C、顾恺之 D、王羲之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4小题,按序号为12分、13分、12分、13分,共50分)

  • 26. 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研究这段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礼记·礼运》

    材料二: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后代)于焦,黄帝之后于祝,……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爽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

    ——《史记·周本纪》

    材料三:

    (1)、材料一中“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何人开始的?“公天下”变成“家天下”说明政治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说出西周与夏商时期相比创新的政治制度?你认为该制度实施有何作用?
    (3)、材料三中三幅图片揭示了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我们得到的最主要的启示是什么?
  • 27. 农业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只能依靠采集和渔猎获取生活资料,这种攫取性经济……已很难满足人们对基本生活资料的需求。到了新石器时代,人们在长期的采集活动中,逐渐认识到一些植物的生长规律,并最终发明了农业。农业使人类开始定居生活……在黄河、长江流域等适合农业的地区,母系氏族公社迅速地发展和繁荣起来。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文献记载: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铣,若其事立。

    ——《管子·海王》

    释义:每一耕者必须有一把犁、一个铧和一把大锄,然后才能够做他的事。

    文献记载: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国语·晋语》

    释义:原来在宗庙中用于祭祀的牲口,现在已经成为田里工作的主要力量。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农业产生的原因,并列举新石器时代黄河、长江流域典型人类文明遗址(各一例)。
    (2)、材料二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农业领域的什么现象?并说明该现象产生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分析汉文帝和汉景帝采取的主要措施。综合三则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认识。
  • 28. 在中国历史上,大一统思想始终贯穿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代时期,理想中的天下是一个以华夏为中心的政治共同体。春秋时期,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多个政治实体并存的格局。身处乱象时代的诸子,特别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并未动摇“天下共主”的追求,而是……规划并指点着中国历史如何重新迈向大一统。

    ——摘编自闾小波《共识依赖:中华政治共识之传承与更张》

    材料二:

    材料三:嬴政大帝是这个空前伟大事业的总工程师,几乎就在征服六国的同时,他立即就把军事上蓬勃的破坏动力,转变为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上的建设动力,成为中华大黄金时代的高峰。

    ——柏杨《中国人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身处乱世的孔子提出了什么政治主张?其政治梦想又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从图1到图2的历史发展趋势,并说明形成图2所示形势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阐述嬴政如何把“军事上蓬勃的破坏动力转变为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上的建设动力”?
  • 29. 某校七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拟开展历史学习方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活动一【归纳笔记——构建知识框架】

    活动二【辨析观点——强化历史解释】

    第二组同学在查找文献史料时,发现了史学界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存在不同观点。

     

    观点

    出处

    北魏孝文帝改革,使鲜卑等民族融入了汉族之中。正由于鲜卑等民族的不断加入,才为汉民族不断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使汉民族的人口数量日益增加,今天汉族能成为中国的主体民族和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离不开鲜卑等民族的贡献。

    葛剑雄《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

    北魏孝文帝这些移风易俗的决策与措施,使鲜卑没有了自己的语言,没有了自己的姓氏,没有了服饰,没有了自己纯粹的血统,鲜卑彻底丧失作为一个民族的独立性、主体性。

    黄朴民《北魏孝文帝“全盘汉化”的不归之路》

    活动三【解图说明——提高历史认识】

    壁画作为一种实物史料,能够生动反映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以下是第三组同学在网上查找到的三幅来自敦煌莫高窟和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的壁画图片。

    ①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出自敦煌莫高窟)

      

    ②牧马图(出自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        ③北魏壁画中的胡床(出自敦煌莫高窟)

    (1)、第一组的同学对主题单元知识进行了整理,以下是他们的学习笔记。请参考笔记一,填写笔记二中的时代特征,并从下图右侧学习内容中选取三项完成内容的填充。
    (2)、请简要概括表格中的两种观点,并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3)、请为生产状况、道路交通、生活用品三个主题选择对应的一幅壁画,并阐述选择的理由。(仿照示例作答,不可抄写示例)

    【示例】

    主题:生产工具

    材料:②牧马图

    理由:图②中体现了北方游牧民族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可以了解魏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畜牧业发展的生产状况。